【杜甫祠堂、故宅、墓冢、紀念樓聯】
野花天寶相;
秋雨杜陵碑。
--謝威鳳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祠祀杜甫,下同]
萬裡橋西宅,
百花潭北莊。
花學紅綢舞,
徑開錦裡春。
--郭沫若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詩
草堂留後世;
詩聖著千秋。
--朱德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挺身艱難際;
張目視寇讎。(杜甫)
--佚名集杜甫詩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錦裡先生為老伴;
玉霄散吏是頭銜。
--謝威鳳集杜甫句再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錦水春風公佔卻;
草堂人日我歸來。
--何子貞[何紹基]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歌吟總帶憂民淚;
顛沛仍懷愛國心。
--龔依群題河南省鞏義縣杜甫墓
(墓在鞏縣縣城的康店村。杜甫一生關懷人民,"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
赴奉先詠懷》),"徵戍誅求寡妻哭,遠客中宵淚沾肊"(《虎牙行》),凡是目見耳
聞的人民疾苦,他總是情不自禁地用詩歌表現出來,這是上聯的大意。下聯說,雖然
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他仍然懷首滿腔愛國之心。杜甫對兵役的殘酷是頗為憤恨的,
對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也十分同情。然而平定安史叛亂,維護唐朝統一,畢竟是當
時國家的頭等大事,他不能不從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出發,囑咐送行的父母,"送行
勿泣血,僕射如弟兄"(《新安吏》),勉勵送別的新娘,"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新婚別》)。"憂民淚",指同情人民,"愛國心",謂關懷祖國,是有矛盾的,
聯語把兩者並列一起,組成一對,正好反映詩人心中的矛盾痛苦。不過詩人對這場平
亂戰爭抱肯定態度,把愛國放在首位而解決了矛盾,這是杜詩精神的光輝點。)
新松恨不高千尺;
惡竹應須斬萬竿。(杜甫)
--陳毅集杜甫詩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即今耆舊無新詠;
何處老翁來賦詩。(杜甫)
--楊振麟集杜甫詩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旁人錯比楊雄宅;
日暮聊為梁父吟。(杜甫)
--錢保塘集杜甫詩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吏情更覺滄州遠;
詩卷長留天地間。(杜甫)
--吳棠集杜甫詩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側身天地更懷古;
獨立蒼茫自詠詩。(杜甫)
--謝無量集杜甫詩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杜陵落筆傷豺虎;
愛國孤悰薄鬥牛。
--葉劍英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荒江結屋公千古;
異代升堂宋兩賢。
--錢保塘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蹇裙逐馬有如此;
翠羽明璫尚儼然。
--錢保塘再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此地經過春未老;
伊人宛在水之涯。
--譚光祜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十年幕府悲秦日;
一卷唐詩補蜀風。
--高升之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在四川省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為唐代詩人杜甫的成都故宅舊址。杜甫原
籍湖北襄陽,曾祖時移居河南省鞏縣。官至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安史之亂後,
流寓至成都,瀕浣花溪築茅屋而居,歷時近四年。--下同)
世上瘡痍,詩中聖哲;
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郭沫若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萬丈光芒,信有文章驚海內;
千年豔慕,猶勞車馬駐江幹。
--明·何宇度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背郭堂成,錦裡溪山千古在;
緣江路熟,青郊草木四時新。
--明·何宇度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詩教將衰,誰起先生扶大雅;
梅花有主,我來此地坐春風。
--吳雪溪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滿眼河山,大地已非唐季有;
一腔君國,草堂猶是杜陵居。
--伍生輝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春日百花潭,淘盡鄭公轍跡;
秋風一茅屋,經過丞相祠堂。
--陳逢元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垂老尚吟詩,亦先生所不得已;
依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
--伍光輝再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鶚先生骨;
草堂三五裡,春水群鷗野老心。
--劉鹹滎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覽物有餘情,眉宇高寒照秋水;
暮年多感慨,詩句縱橫付酒杯。
--俞昌言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一覽極蒼茫,舊苑高臺同萬古;
兩間容嘯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麟慶題河南省古吹臺三賢祠[祠祀李白、杜甫、高適]
初地總非真,斜月半規浸佛國;
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酬詩王。
--顧夝谷題陝西省西安杜公祠[祠祀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天下幾人學杜甫;
日啖荔枝三百顆,平生最愛說東坡。
--佚名題廣東省廣州杜李樓[杜甫、李白紀念樓]
萬裡橋西,草堂佳句如新,宛見卜居之興;
百花潭上,水檻蒼波依舊,長留懷古之思。
--明·何宇度再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以忠愛為心,國步多艱,匡時句出驚風雨;
為生民請命,恫瘝在抱,警世詩成泣鬼神。
--龔依群再題河南省鞏義縣杜甫墓
(杜甫是"詩聖",驚風雨之名句,泣鬼神之鴻篇,既以高超藝術造詣滋榮百世,更以強烈愛國精神彪炳千秋。作者選宏博詞澡,撰典雅聯語,突出其"匡時"、"警世"主旨。上聯側重其愛國之志,忠愛之心;下聯側重其憂民之思,"恫瘝[guan4]",指民生疾苦在抱: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寫出了高度欽敬的情愫,令來墓道瞻仰丰采後人誦此,聯語,即能感染其"沉鬱蒼涼"的強烈氛圍,油然生步武前賢的熱情。)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蟠虎臥幾詩客;
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
--顧復初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圓沙依草閣;
樓臺開麗景,結花間小隊,野梅官柳滿春城。
--常明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公為騷雅替人,下筆千言,當年獨敵李供奉;
我亦西南羈旅,登堂四顧,何處重尋嚴大夫。
--羅森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詩有千秋,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
橋通萬裡,東去問襄陽耆舊,幾人相憶在江樓。
--清·沈葆楨[沈壽榕]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花徑故依然,為公擁篲蚤除,不教戎馬嗟詞客;
兵戈猶未已,笑我搘維暫住,莫誤群鷗認主人。
--林思進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忠愛託詩人,李謫仙差許齊名,奚屑三唐科第;
棲遲因地主,嚴節度頗稱知己,尚留數畝湖山。
--陸次山[陸璣]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到此可談詩,管他唐宋元明,各有名山傳不朽;
對公才說法,直把風騷古律,條陳宗派問先生。
--朱青長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自許詩成風雨驚,將平生硬語愁吟,開得宋賢兩派;
莫言地僻經過少,看今日寒泉配食,遠同吳郡三高。
--王湘綺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歌吟成史乘,忠君愛國,每飯不忘,詩卷遂為唐變雅;
仕隱好溪山,遷客騷人,多聚於此,草堂應作魯靈光。
--嚴嶽蓮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宦遊上峨嵋,看浣花溪畔、濯錦江頭,合構草堂小住;
置身參稷契,憶萬裡依人、百年傷亂,只將詩卷長留。
--許光曙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亂時蹤跡略相同,數千裡蜀道驅馳,一樣麻鞋見天子;
兩地祠堂曾展謁,十三年曲江遊倦,重來錦水拜先生。
--佚名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
名望重三唐,是誰敵手,凌厲詩壇,春樹暮雲,競傳白也詩篇在;
遭逢同五代,故事回頭,縱談天寶,秋風茅屋,令我嗚乎感感多。
--萬慎子題四川省成都草堂工部祠
新舊書不詳冀國崇村,但傳奮臂一呼,為夫子守城、待小郎破賊;
三四月曆數成都盛事,且先遨頭大會,以流觴佳節、作設帨良醫。
--清俞樾題四川省成都浣花溪杜甫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