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仙佛寺

2021-02-17 讀檔

在來鳳縣城郊酉水河岸傍山臨水間,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古寺仙佛寺。據清同治《來鳳縣誌》推斷,仙佛寺始建於東晉鹹康元年,距今已超過千年。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無數善男信女來此求神祈福,至今香火不斷。

仙佛寺集儒、釋、道三教於一體,是土家族、苗族豐富民俗與宗教文化的縮影,也是土家族、苗族兒女智慧的結晶,同時還是「恩施民俗生態旅遊區」最具特色的代表。200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專家認為「仙佛寺摩崖造像群是長江中遊、兩湖地區現存唯一最大摩崖造像,在長江以南地區首屈一指。」

仙佛寺原名仙佛寺石窟,顧名思義,她原本是鑿刻於酉水河西岸巖壁上的石窟佛像群。巖壁高近百米,在其中部,並排開鑿著十多座石窟,其中最大的三座均是一大佛坐於中、數小佛立於旁的布置,高五六米許。位於中間石窟的大佛坐於蓮臺之上,神態端莊,造形豐滿,兩旁各有小佛兩尊,而兩側石窟的大佛,則伴有左右小佛各一尊,小佛高兩米許。其他的石窟群,則是刻有一米多高的觀音、地藏等佛站立。整片石窟群全長三十五米,上倚絕壁,下臨深潭,古木參天,綠蔭蔽日,簷際泉水四時濺落,左右洞深,成為本縣避暑消夏勝地,亦以「佛潭映月」的美景而為文人稱道。寺內有一迴文詩碑,刻詩曰:花開菊白桂爭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沙籠樹色月籠煙。將詩順詠倒吟皆成詩句,另有韻味。

前清時期,在地中曾掘出殘碑,上有「鹹康元年五月」字樣,清同治《來鳳縣誌》推斷最先造像時間為東晉鹹康元年,稱摩崖石刻的前兩尊大佛為「鹹康佛」。據湖北藝術學院美術教授阮璞結合我國佛教石窟流布系統及鹹康佛本身風格的時代特徵實地考察認為,鹹康年號應為五代前蜀後主王行的年號(公元925年),鹹康佛和永順溪州銅柱在同一時代建造,「窟主」有極大可能是土家族首領。兩說孰是孰非,尚無定論。然無論以哪一年號,距今也都已有千年之久。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以及縣委縣政府推動下,仙佛寺景區建設駛入快車道。如今,仙佛寺景區已建成集入口服務區、民俗風情區、背景山林區、文物保護區、宗教遊覽區和酉水風光帶於一體的旅遊發展格局,古老的仙佛寺又煥發全新的文化光彩,吸引著八方遊客的到來。

 

   作者單位:來鳳縣檔案館  

 湖北省檔案館「讀檔」公眾號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仙佛寺旅遊宣傳片】千年仙佛寺,佑我恩施兒女
    仙佛寺在來鳳縣城東7千米的酉水河邊佛潭巖上,是我國開鑿年代最久遠的石窟寺之一。
  • 千年仙佛寺——悠悠時光不老,承蒙佛光普照
    仙佛寺歷來文人墨客題詠不勝枚舉,但因時代久遠和多次劫難遺留甚少。「翰墨碑林」收藏著仙佛寺歷代文人雅士、高僧大德墨寶,以及當代詩詞楹聯大家題詠作品,傳承著仙佛寺的詩詞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鹹池曇真人流傳千古的迴文詩。
  • 千年古剎——仙佛寺[系列報導一]
    仙佛寺始建於東晉鹹康元年,距今已有1680餘年歷史,是我國南方,特別是湘、鄂、渝、黔武陵山地區土家族、苗族聚居區最大的佛教勝地。1956年,被列為湖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已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來鳳縣誌》(同治五年版)記載:「鹹康佛,在佛潭巖上。峭壁千尋,上刻古佛二尊鬚眉如畫。古人倚石壁建閣三層,檻外古柏一株,綠陰如幕,數百年物也。
  • 白鹿原千年古寺「白鷹寺」
    白鹿原還依然殘存著千年古寺「白鷹寺」(轉載)如今要說起白鹿原,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就會想起白鹿原上的北原
  • 【高新印記】高新區法華山:千年古寺成就的蒼雪奇峰
    因寺得名  9月14日,我們沿著河東迅達大道前行,在快到達馬家河收費站時,遠遠望見一座連綿起伏的山脈,海拔雖不高,樹木卻十分蒼翠,當地人告訴我們,這就是法華山脈。  法華山脈,南起霞灣,經荷塘北延至易家灣。  出生於1953年的法華村老村幹部馮海蘭介紹,法華山是因山上的一座千年古寺而得名。
  • 西安有座隱藏於鬧市中的千年古寺,因為太隱蔽,遊客多是本地人
    大興善寺便是一座隱藏於鬧市中的千年古寺。很多人都知道西安南郊的小寨,尤其是小寨的賽格商城因為有室內最大的噴泉而成為了網紅景點。大多數不知道,在西安人潮最密集的繁華街道小寨附近,還有座千年古寺大興善寺,其位於西安小寨興善寺西街,因為隱藏在巷子深處而且比較低調,外地遊客根本是找不到的。
  • 古城義縣,千年遼代古寺
    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傳承,可移動和出土文物浩若繁星,但遺存千年以上的偉大建築卻似鳳毛麟角。奉國寺遼代建築大雄殿,是中國古代建築遺存中最大的單簷木構建築,是建築技術與歷史文化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極高的讚譽中國遼代建築為「千年國寶、無上國寶、罕有的寶物」,並在《中國建築史》中稱頌「奉國寺蓋遼代佛殿最大者也」。
  • 河南深山中藏個千年古寺,皇帝曾到此剃度為彌,你去過嗎?
    在以前上學的時候,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古詩「深山藏古寺」,在古代的時候大部分寺廟都是修建在遠離城鎮的深山老林之中,似乎在這種清靜之地能讓人更好的修行,雖然現在有些古寺隨著時代的發展,周邊也成了繁華之地,不過仍有許多古寺藏在深山之中,人們在去參拜的時候還要爬山才能到達。
  • 拜訪南京的千年古剎,感受古寺的千年歷史,讀懂南京的古都底蘊
    早在考試到中學為止,南朝480座寺廟,而且是整個城市佛教全盛時期家長正在考察的城市裡,城市寺廟無論是絕代的錯綜複雜的感情,還是隱藏在煙雨的寺廟深秋色彩裡的寺廟,都能找到該城市千年的詳細內容,所以在這次旅行中,我要帶你去南京那千年古剎。1.
  • 這座千年古寺,因一棵樹名聲大噪,不但不收門票還謝絕觀光旅遊團
    你們還記得那棵火遍網絡的千年古銀杏樹嗎?相傳那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栽種的。這棵千年古銀杏樹火之前,古銀杏樹所在的寺廟一直鮮為人知: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是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我對這座千年古寺的印象極為深刻。
  • 這幾座千年古寺都是旅遊勝地,最早的有1900多年
    我國許多寺廟歷史悠久,現在成了知名的旅遊景點,其中還有不少是千年古寺,這幾座寺廟都成了當地旅遊標誌性景點,遊客旅遊必去的打卡地。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以西,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至今已有接近1700年悠久歷史,是我國最知名的古寺之一。
  • 上海浦東新區福泉古寺,古鐘與千年銀杏王后,歷經時代滄桑
    在上海,有不少出了名的寺廟,比如靜安寺、龍華寺、東林寺、玉佛寺、下海廟等等還有很多就不說了,之前也寫過很多,但今天要說一說,浦東新區惠南鎮上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福泉古寺。福泉古寺,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文體路,建於元年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比南匯城早44年,初名為「甘霖院」,建有大殿及兩廂,殿後偏東有「福泉井」,早於寺開鑿,故改名為福泉寺,意喻為「善福之源泉」。有別於其他常規寺廟的平面布局,福泉寺因地制宜,立體布局,建造三層的大殿,底層天王殿、二層觀音殿、頂層鐘鼓樓。
  • 千年古寺裡的「手工匠心月餅」來了,不油不甜,吃完諸事圓成!
    ❖ 魔都人每年瘋搶 ❖魔都人過中秋節必不可少就是龍華古寺的淨素月餅了,阿姨爺叔們每年早早的就去排隊,只為買到新鮮出爐的月餅。阿拉上海小囡都是從小吃到大的!❖ 被祝福過的月餅,美味又吉祥 ❖每年淨素月餅上市之前,農曆六月十九,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當天,都會在龍華古寺內舉行開爐灑淨加持儀式。龍華古寺的法師手持楊枝淨水,親自為淨素月餅及法物進行加持,祈願佛力庇佑,吉祥滿滿。
  • 懷柔的這個小村裡隱藏著一座古寺,寺中有千年古柏與明代大鐘
    尋訪懷柔的古寺,大都坐落於青山秀水間,唯有鳳翔寺特殊,坐落在沒有山巒的平原居民區——楊宋鎮仙臺村。一座千年古寺,何以建在這裡?的確值得研究。仙臺村地處懷柔區東南隅,村域面積15平方公裡,始建於唐代。據記載,仙臺鳳翔寺也建於唐代,而且是先建寺,後成村。
  • 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
    #90後旅行#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仁威祖廟是修建於宋朝時期,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是半躺恩洲十八鄉最大,最老的道教廟宇了,裡面的一些文物的價值真的是很難以用價值來衡量。仁威廟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一些木雕之類的,堪稱無價之寶,幾乎是能夠和一些千年老祠堂相比,藝術價值真的很高。
  • 千年古寺靠「化緣」重建 文化工作者被稱"金和尚"
    修復千年古塔談何容易,重建永豐寺更不容易,重創後的永豐寺只留下了一個大概的輪廓,根本看不出任何原本的細節,可復建必須完全還原永豐寺的風貌。  為了復原永豐寺,金延年找到了復州城當地12位80歲以上的老人,組織老人們一起回憶古寺的原貌。「最終真正提供了資料的老人只有六七位,其中一位86歲的老人耳聰目明,他的回憶最詳細。」
  • 西安這座千年古寺,藏著中國最美的櫻花,不設門票免費參觀
    說到西安這座城市,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雖然如今它已經發展得十分迅速,但同時也還是一個歷經千年的古都,所以自然也就保留了無數文物古蹟,像是我們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以及大唐芙蓉園等等。不過,也有很多是比較低調的。
  • 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寺,深受單身人士喜愛,齋飯隨便吃
    最初的光孝寺被命名為制止寺,更名為五園寺、幹明法性寺、幹亨寺、萬壽禪寺、恩廣孝寺等, 南宋時代才確定為光孝寺,至今仍在使用,成為如假包換的千年古寺。即使是現在,這座古寺的香火依然旺盛,這裡也不斷有人來, 第一次見到光孝寺的時候,我被放在寺廟前面的小廣場上的長明燈吸引住了, 遠處黑色的建築物看起來像塔,走近一看才知道是長明燈。護欄上寫著「光孝寺免費送福香」,我很感動, 這是強烈打臉出售「福香」的寺廟啊。
  • 八十三年前,林徽因的驚世一瞥,才使這座千年古寺橫空出世
    圖文/劉新田【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佛國聖地五臺山,古剎名寺眾多,其中有一座古寺非常特別,遠離市鎮,深藏僻野,默默無聞逾千年,卻於八十三年前像一道閃電劃破夜空,至今依然光芒萬丈。而之前他們已經了解到,在五臺山西南百裡之外的豆村,確有一座偏僻古寺名叫「佛光寺」。在那個戰爭欲來的危亡時刻,為解「唐構」宏夢,無所畏懼,毅然前往。誰料此一去,便如天崩地裂一般,在中華腹地訇然隆起一座高峰。在中日戰爭爆發的前兩天(1937.7.5),中國現存最古老木構建築身世之謎被梁林夫婦揭開。
  • 仙臺村中探古寺
    尋訪懷柔的古寺,大都坐落於青山秀水間,唯有鳳翔寺特殊,坐落在沒有山巒的平原居民區——楊宋鎮仙臺村。一座千年古寺,何以建在這裡?的確值得研究。仙臺村地處懷柔區東南隅,村域面積15平方公裡,始建於唐代。據記載,仙臺鳳翔寺也建於唐代,而且是先建寺,後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