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印記】高新區法華山:千年古寺成就的蒼雪奇峰

2021-02-19 湘潭高新

  在湘潭,一提到山,大家很快就會想到昭山,其實,在市區範圍內,還有一座與它隔空相望的山——法華山。

  法華山坐落於高新區雙馬街道的東部,主峰海拔299.1米,是湘潭與株洲的分水嶺。

因寺得名

  9月14日,我們沿著河東迅達大道前行,在快到達馬家河收費站時,遠遠望見一座連綿起伏的山脈,海拔雖不高,樹木卻十分蒼翠,當地人告訴我們,這就是法華山脈。

  法華山脈,南起霞灣,經荷塘北延至易家灣。

  出生於1953年的法華村老村幹部馮海蘭介紹,法華山是因山上的一座千年古寺而得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跟我講過,山上有一座香火非常旺的寺廟——法華寺(又名法華禪庵),據說是一座千年古寺。」

  在《嶽塘史跡》中,我們找到了法華禪庵的相關記載。書中稱:法華禪庵始建於唐代,到明代庵堂腐朽,不能再修,便移到右下80米處,建一座新的法華禪 庵。其建築風格與昭陽寺相似,坐東北,朝西南,正對湘潭縣城。寺聯云:「蒼雪聳奇峰,靈顯中湘,脈來衡嶽三千裡;法華留古蹟,名昭南海,澤被潭州百萬 家。」

  明代正德年間,有縣令等官員將「蒼雪峰」的匾額掛在法華禪庵前門之上,所以《湘潭縣誌》記載,此山峰為「蒼雪峰」。到了清代,此庵由眾姓捐款重修多次,並置有6畝水田和山地一塊,以保庵內尼姑生活,香火旺盛時,尼姑就多點。

  到抗日戰爭爆發前,最後一個尼姑名叫羅齊明,還俗出嫁,法華庵就由佃田戶楚仲雲代管。庵內菩薩毀於1953年,庵堂拆於1964年。

  當地村民表示,他們曾多次想過重建法華寺,但都未能如願。

  在歷史淵源方面,除了這座千年古寺,還相傳夏禹治水時,來過此地考察,有詩云:夏禹治水察原由,臥獅雄踞笑搖頭。湘江本當直流去,荷花一現水環流。臥獅指的就是法華山脈。意思是,夏禹本想在易家灣至霞灣之間開闢新河道,截直湘江,但苦於法華山脈橫亙面前,只能止步。

山好水好人更好

  9月14日,我們沿著村裡的小道向法華山行進,一路上野花耀眼,芳香撲鼻。山林裡更是樹木繁茂,鳥兒成群。

  「法華山上的土壤十分肥沃,很適合植物的生長。」據馮海蘭介紹,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株洲、湘潭相繼在山上建立霞灣林場、新橋林場、法華林場等。部分林場還種植了茶葉、西瓜和花生等經濟作物,年年都是大豐收。

  除了土質好,山上還有清亮的泉水。當地村民回憶,山上有一口老泉水井曾是好幾百口人的日常飲水來源。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當地還請人來化驗過井裡的水,化驗結果顯示,這裡的水比一般的礦泉水都要好。

  後來隨著住戶都遷下山,那口井逐步廢棄。但現在山腳下仍分布著一些泉眼,部分村民還在繼續飲用。

  在當地,我們除了感受這裡的好山好水,還被村民的熱情質樸深深感動。正午時分,當我們飢腸轆轆地回到山下時,一位娭毑熱情地向我們推薦了山腳下一些經濟實惠的農莊。返回途中,一位騎摩託車的村民免費把我們載到了大馬路邊。

  臨上車時,我們回望山頭,突然有了種「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相關焦點

  • 「櫻」愛定三生 祈福法華山,數百市民在湘潭高新區法華山播下綠色希望
    3月26日,蓮城迎來難得的晴好天氣,由湘潭高新區管委會、湘潭日報社主辦的高新區法華山樹木認養公益活動正式啟動。約500位市民種下雲南櫻花,為春意萌動的法華山播灑下一份綠色希望。湘潭高新區開展法華山樹木認養公益活動
  • 法華山下品泉人
    農民往來種作,有漁人垂釣,戶外登山涉足者怡然自樂,樂此不疲,這是陶淵明描寫的仙境嗎,不,她就是湘潭市法華山的美景。   法華山位於湘潭國家高新區東部,與法華村、雲和村接壤,佔地面積3000畝,與株洲市騎嶺分水,南靠京珠高速公路,西距湘潭市區9公裡,是長株潭城市群重點規劃的城市綠心,是綠色生態、休閒觀光項目投資開發的天然寶地。
  • 今天上午,數百人齊聚湘潭法華山,共同做了這件事!
    3月26日上午,陽光明媚,由湘潭國家高新區和湘潭日報社聯合主辦的「櫻愛定三生,祈福法華山」樹木認養公益活動在高新區法華山舉行。跟隨著植樹大部隊,我們來到了位於高新區法華村的法華山山頂,眼前,一大片黃土地上,陸續有認養樹木的市民動起了手。挖坑、栽樹、培土,很快,一棵棵櫻花樹苗就挺立在山坡上。仔細看,這些樹木的樹幹上還掛著一張張名牌,上面寫著認養人的姓名、認養心語等信息,樹種好後,大家紛紛拍照留念。
  • 湘潭韻味【法華山】 | 丘田桑舍蒼雪峰 茶香四溢十裡衝
    它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山川秀美,景色宜居、宜遊,擁有昭山、虎形山、法華山、大王山、仙女山、金霞山、曉霞山、羅漢山、隱山、昌山、東臺山、塔子山、褒忠山、梅龍山等龍脊。每座山都美得那麼秀麗、真實,有些山因美好的傳說而為人熟知,有些山因走出名人而揚名天下,有些山則因文化傳承而聞名遐邇.雲松茶香、雲霧暮日、丘田雙舍等,正成就著法華山嵐氣金光。
  • 影響雲南與江南的神僧蒼雪
    在錢謙益筆下,蒼雪「面目刻削,神觀凝睟」,有佛的威嚴。《賢首宗乘》中記載就活脫脫是魏晉風流人物了:「師貌古眼豁,神澄氣壯,出言成文,意趣風生,標格韻致,渾如晉代人物。雖脫略世相,舉動之間,事多冥會。」《滇釋記》又告訴我們,蒼雪外秀內中:「師慧性敏達,若生知然。」再說佛法。錢謙益在《蒼雪法師塔銘》裡說,「師謂華嚴一經,經王法海,非精研疏鈔,不能涉其津涯,窮其奧窔。
  • 白鹿原千年古寺「白鷹寺」
    白鹿原還依然殘存著千年古寺「白鷹寺」(轉載)如今要說起白鹿原,可以說絕大多數人就會想起白鹿原上的北原
  • 千年古寺仙佛寺
    在來鳳縣城郊酉水河岸傍山臨水間,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古寺仙佛寺。據清同治《來鳳縣誌》推斷,仙佛寺始建於東晉鹹康元年,距今已超過千年。
  • 奇峰、異石、古墓、日本僧人!這山就在威遠,你去過了嗎?
    穹窿奇峰雞冠巖位於威遠縣慶衛鎮慶團村七組,由於峰體峭壁懸崖、瘦薄裂缺,狀如雞冠而得名。遠眺雞冠巖(陳廷德/攝 )  雞冠巖奇峰由威遠穹窿地質構造運動和遠古山體崩塌疊加形成,其地貌形態在威遠穹窿奇峰中別具一格。
  • 西安有座隱藏於鬧市中的千年古寺,因為太隱蔽,遊客多是本地人
    大興善寺便是一座隱藏於鬧市中的千年古寺。很多人都知道西安南郊的小寨,尤其是小寨的賽格商城因為有室內最大的噴泉而成為了網紅景點。大多數不知道,在西安人潮最密集的繁華街道小寨附近,還有座千年古寺大興善寺,其位於西安小寨興善寺西街,因為隱藏在巷子深處而且比較低調,外地遊客根本是找不到的。
  • 古城義縣,千年遼代古寺
    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傳承,可移動和出土文物浩若繁星,但遺存千年以上的偉大建築卻似鳳毛麟角。奉國寺遼代建築大雄殿,是中國古代建築遺存中最大的單簷木構建築,是建築技術與歷史文化藝術完美結合的典範。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極高的讚譽中國遼代建築為「千年國寶、無上國寶、罕有的寶物」,並在《中國建築史》中稱頌「奉國寺蓋遼代佛殿最大者也」。
  • 河南深山中藏個千年古寺,皇帝曾到此剃度為彌,你去過嗎?
    在以前上學的時候,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句古詩「深山藏古寺」,在古代的時候大部分寺廟都是修建在遠離城鎮的深山老林之中,似乎在這種清靜之地能讓人更好的修行,雖然現在有些古寺隨著時代的發展,周邊也成了繁華之地,不過仍有許多古寺藏在深山之中,人們在去參拜的時候還要爬山才能到達。
  • 拜訪南京的千年古剎,感受古寺的千年歷史,讀懂南京的古都底蘊
    早在考試到中學為止,南朝480座寺廟,而且是整個城市佛教全盛時期家長正在考察的城市裡,城市寺廟無論是絕代的錯綜複雜的感情,還是隱藏在煙雨的寺廟深秋色彩裡的寺廟,都能找到該城市千年的詳細內容,所以在這次旅行中,我要帶你去南京那千年古剎。1.
  • 這座千年古寺,因一棵樹名聲大噪,不但不收門票還謝絕觀光旅遊團
    你們還記得那棵火遍網絡的千年古銀杏樹嗎?相傳那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栽種的。這棵千年古銀杏樹火之前,古銀杏樹所在的寺廟一直鮮為人知: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是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我對這座千年古寺的印象極為深刻。
  • 這幾座千年古寺都是旅遊勝地,最早的有1900多年
    我國許多寺廟歷史悠久,現在成了知名的旅遊景點,其中還有不少是千年古寺,這幾座寺廟都成了當地旅遊標誌性景點,遊客旅遊必去的打卡地。靈隱寺,位於杭州西湖以西,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至今已有接近1700年悠久歷史,是我國最知名的古寺之一。
  • 上海浦東新區福泉古寺,古鐘與千年銀杏王后,歷經時代滄桑
    在上海,有不少出了名的寺廟,比如靜安寺、龍華寺、東林寺、玉佛寺、下海廟等等還有很多就不說了,之前也寫過很多,但今天要說一說,浦東新區惠南鎮上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福泉古寺。福泉古寺,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惠南鎮文體路,建於元年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比南匯城早44年,初名為「甘霖院」,建有大殿及兩廂,殿後偏東有「福泉井」,早於寺開鑿,故改名為福泉寺,意喻為「善福之源泉」。有別於其他常規寺廟的平面布局,福泉寺因地制宜,立體布局,建造三層的大殿,底層天王殿、二層觀音殿、頂層鐘鼓樓。
  • 千年古寺裡的「手工匠心月餅」來了,不油不甜,吃完諸事圓成!
    ❖ 魔都人每年瘋搶 ❖魔都人過中秋節必不可少就是龍華古寺的淨素月餅了,阿姨爺叔們每年早早的就去排隊,只為買到新鮮出爐的月餅。阿拉上海小囡都是從小吃到大的!❖ 被祝福過的月餅,美味又吉祥 ❖每年淨素月餅上市之前,農曆六月十九,也就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當天,都會在龍華古寺內舉行開爐灑淨加持儀式。龍華古寺的法師手持楊枝淨水,親自為淨素月餅及法物進行加持,祈願佛力庇佑,吉祥滿滿。
  • 懷柔的這個小村裡隱藏著一座古寺,寺中有千年古柏與明代大鐘
    尋訪懷柔的古寺,大都坐落於青山秀水間,唯有鳳翔寺特殊,坐落在沒有山巒的平原居民區——楊宋鎮仙臺村。一座千年古寺,何以建在這裡?的確值得研究。仙臺村地處懷柔區東南隅,村域面積15平方公裡,始建於唐代。據記載,仙臺鳳翔寺也建於唐代,而且是先建寺,後成村。
  • 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
    #90後旅行#廣州仁威祖廟:一座凝聚嶺南古建築藝術的精華的千年古寺仁威祖廟是修建於宋朝時期,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是半躺恩洲十八鄉最大,最老的道教廟宇了,裡面的一些文物的價值真的是很難以用價值來衡量。仁威廟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一些木雕之類的,堪稱無價之寶,幾乎是能夠和一些千年老祠堂相比,藝術價值真的很高。
  • 南京棲霞古寺百歲高僧法宗長老安祥示寂
    8月13日,南京棲霞古寺發布一則訃告信息,訃告全文如下:從發願時即行菩薩行故成就不思議功德囑後起者切守如來戒可滅度無量數眾生傳臨濟正宗四十八世,中興棲霞第五代法宗惺公長老於公元法宗長老1947年,得法於南京棲霞古寺大本、覺民、志開諸禪師,任職監院;1949年奉命移錫香港,留傳棲霞法脈,1974年任棲霞香港鹿野苑住持,1978年將鹿野苑由荃灣遷往九龍塘,中興苑務,任董事長,又創棲霞分院於香港,1980年飛錫夏威夷。1992年往澳大利亞創建觀音寺,成為南半球弘揚佛法的著名道場。
  • 千年古寺靠「化緣」重建 文化工作者被稱"金和尚"
    修復千年古塔談何容易,重建永豐寺更不容易,重創後的永豐寺只留下了一個大概的輪廓,根本看不出任何原本的細節,可復建必須完全還原永豐寺的風貌。  為了復原永豐寺,金延年找到了復州城當地12位80歲以上的老人,組織老人們一起回憶古寺的原貌。「最終真正提供了資料的老人只有六七位,其中一位86歲的老人耳聰目明,他的回憶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