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歐亨利小說《麥琪的禮物》,尋找那份最純真的愛情

2020-12-16 品書小妮子

在大多數人眼中,只有經歷過轟轟烈烈、海誓山盟的情感體驗,這才叫做愛情。當你讀過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後,你就會覺得,平平淡淡的愛情更加刻骨銘心。

故事發生在聖誕夜,美國一戶貧窮的家庭當中。家裡生活著夫妻兩,一直以來,生活十分拮据。

丈夫吉姆是一位小職員,每月所得的工資只夠維持家裡基本開銷。妻子德拉沒有工作,是一位賢惠的家庭主婦。

儘管生活艱苦,他們都不忘為對方準備聖誕禮物。妻子德拉為了給丈夫祖傳的金表買一條白金表鏈,不惜賣掉了瀑布般的秀髮。令德拉沒有想到的是,吉姆卻將金表賣掉,為她買了一把梳子當作聖誕禮物。

這個故事特別簡單,夫妻兩的起因都是為了給對方購買合適的聖誕禮物,哪成想,購買的禮物毫無用處。雖然東西失去了價值,但東西的意義非同一般。在我看來,這便是愛情最美好的模樣。

無論是吉姆的祖傳手錶,還是德拉漂亮的頭髮,都是雙方最為寶貴的東西。但他們為了對方能夠開心,都願意捨棄這些,這般無私奉獻的精神,怎能不叫人敬佩呢?

人都是自私的,對待自己喜歡且寶貴的東西,任何人都不可能將其奪走。讀了書中二人的故事,讓我看到了愛情的無私。

有句話說:「愛情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的」。對於這句話,我不是十分贊同,但也無法反駁。生活在當今社會中,血淋淋的現實,都在告誡我們,沒有錢的生活是不會幸福的。

談戀愛前可以山盟海誓,結婚後夫妻兩就會為買車買房而爭吵,最後婚姻破碎。這樣的例子,相信在大家身邊不勝枚舉吧!

儘管現實殘酷,但我們也不要放棄愛情。別人的愛情並不代表自己的,只要好好經營,相信純真的愛情也會來到你的身邊。

我羨慕主人公的愛情,日子雖然貧窮,卻很溫暖。風風雨雨,都是兩人一起承擔。從小到大,父母就一直強調說:「錢財乃身外之物。」這句話在他們兩人身上得到了最真切的體會。在他們眼中,錢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兩人可以在一起。最大的幸福,莫過如此。

最後,希望你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純真愛情!

相關焦點

  • 不同角度看《麥琪的禮物》,充滿愛情希冀與殘酷現實之間無情較量
    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麥琪的禮物》,依然以「歐·亨利式結尾」出彩並引人注意,這篇經典作品同樣給予我們不同年齡段,不同的感受和警醒。求學時第一次讀這篇小說的感受是,黛拉和吉姆互贈禮物後的不知所措,失落與遺憾。那時候就想,如果黛拉沒有賣掉漂亮的長髮,吉姆沒有賣掉金表那該有多好,多麼完美。
  • 《麥琪的禮物》:解讀小說意象背後的時代意蘊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是歐亨利短篇小說代表作。初讀這篇小說,感受到的是吉姆和德拉純純的愛;再讀時,體會到的是底層人民艱辛的生活。時隔多年,了解了歐亨利作家的身世,讀了他所有的短篇小說,再回味,卻發現短短的小說中暗含的哲理耐人尋味。
  • 解析歐亨利經典小說《麥琪的禮物》,看LOCK系統如何構建小說情節
    《麥琪的禮物》是被稱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的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對貧困的年輕夫婦,忍痛割愛互相贈送聖誕禮物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新經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
  • 《麥琪的禮物》:真正的愛情與金錢無關,家財萬貫不如夫妻恩愛
    ――《麥琪的禮物》1、故事原型:艱難的底層人物之真心愛情歐亨利是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與莫泊桑、契訶夫齊名。這是歐亨利一生的遺憾!《麥琪的禮物》一方面是追憶及緬懷妻子的深情之作,也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控訴,揭露與剖析了美國底層人們的苦難之情!這是歐亨利對艾斯蒂斯愛情的見證,是思念,是愧疚,是對妻子的特別紀念。
  • 重讀《麥琪的禮物》
    年少時讀歐亨利的小說,最喜歡《麥琪的禮物》。貧寒小夫妻吉姆與德拉,吉姆有一塊祖傳的金表視若珍寶,德拉擁有一頭美麗的金髮引以為傲。有一年的聖誕節,他們老夫聊發少年狂,暗自想給對方一個驚喜,吉姆偷偷當掉了懷表買了一套美麗的梳子,德拉含淚剪去金髮換回了條表鏈。平安夜,當他們鄭重其事地拿出精心準備的禮物時,卻發現,禮物已經毫無意義了。
  • 豆瓣8.6《麥琪的禮物》|充滿欲望的社會,我又開始相信愛情
    《麥琪的禮物》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其代表作之一,同時他也被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豆瓣上評分8.6分,這個數據告訴我們很多人應該都看過,說明《麥琪的禮物》這本書是值得我們去看的。麥琪的禮物麥琪的禮物裡面的婚姻生活對比如今現實社會中的婚姻生活,我們會發現現實社會中有很多愛情,婚姻都是敗給了現實
  • 有感於歐.亨利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
    又一次讀完歐.亨利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記得第一次讀是在20年前,每次讀完它帶給我的精神享受總是久久縈繞難以平靜。一塊八毛七分錢要過完聖誕節對于吉姆、德拉夫婦來說是最大的一筆錢了。怎麼來使用這筆錢,讓心愛的愛人得到驚喜的禮物成了彼此最大的苦惱。德拉在家裡找來找去都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可以換錢。無意中在鏡子前看見自己長長的美麗的頭髮如夢方醒:頭髮可以賣錢啊!儘管這是他們家最為自豪的兩樣東西,一個是丈夫祖傳的金表,一個是就是德拉的頭髮。那晚上,德拉頂著一頭捲髮,欣喜快樂的等待吉姆回家,吉姆也懷揣著買給德拉的禮物回到了家。
  •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雙向奔赴的愛情,才有意義
    《麥琪的禮物》書籍封面我寫《浮生六記》的時候忽然就想起了這篇文章,上一次讀歐亨利的小說還是在中學吧, 現在只記得大概的情節和內容,似乎都是講的一對「貧民窟」的愛情》,我決定時隔8年重讀歐亨利。(別問我為什麼是8年,問就是我今年18歲,不接受反駁)《麥琪的禮物》講的是一對夫妻黛西和吉姆,在拮据不堪的生活裡仍然保持著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為了在聖誕節能給對方買一個像樣的禮物,不惜賣掉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儘管最後兩個人都得到了個寂寞。
  • 《麥琪的禮物》:擁有的越少,越會珍惜彼此
    當初看到《麥琪的禮物》時,年紀並不大,卻被小說之中夫妻那真摯的感情深深的震撼到。縱然看完全篇之後,依然沉浸在故事之中,三千多字的小說,在我心目中比三十萬字還要來的悠長。夫妻之間的無私,是恩愛的基礎。再配合我知道的歐·亨利的個人故事,在依然感嘆《麥琪的禮物》是一個非常非常棒的愛情故事的時候,卻也深深的思考,思考的不是這個故事的延續,而是這個故事與現實之中的差距。《麥琪的禮物》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著名小說?就是因為吉姆與拉德的故事是最貼近社會大眾的,底層的民眾永遠是世界上最龐大的人群。
  • 達言達語 | 《麥琪的禮物》,什麼才是最好的禮物?
    他的小說詼諧幽默,寓悲於喜,形成「含淚的微笑」的獨特風格。小說情節生動,構思巧妙,結局往往出人意料而又不悖情理,這一點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說起歐·亨利,也許許多同學和我一樣,接觸他的第一篇作品就是《麥琪的禮物》。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但其中揭示的小人物生活的艱辛和艱辛生活中真情的動人無不令人印象深刻。
  • 《麥琪的禮物》:細節下的「文學語言」再現
    歐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伯特,他一生困頓潦倒,而歐亨利這一筆名,也是源自於他在監獄生涯中看到的一名法國藥典作者的名字。他的寫作生涯正是從監獄裡開始,作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他曾寫過幾百篇短篇小說,而最為我們熟知的想必就是《麥琪的禮物》了。
  • 麥琪的禮物——你收到過嗎?
    麥琪(Magi)源自於《聖經》,是指耶穌降生時從東方來耶路撒冷給他送禮物的三個賢人:梅爾基奧爾(Melchior光明之王)、加斯帕(潔白者)和巴爾撒澤,他們的禮物代表了尊貴與聖潔,後來就把這種神聖有愛的禮物稱為「麥琪的禮物」。
  • 《愛的奉獻》VS《麥琪的禮物》,異曲同工的愛情,到底妙在哪裡?
    歐·亨利的《愛的奉獻》與《麥琪的禮物》,儘管有著不一樣的故事情節,但是其中的愛情卻殊途同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麥琪的禮物》中,德拉和吉姆被歐·亨利稱為笨小孩,因為他們在互不告知的前提下,做出了不明智的行為,造成了悔恨與遺憾交織的後果。然而,德拉和吉姆又被歐·亨利稱為最聰明的人,因為他們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換成了聖誕節禮物,尊貴與聖潔的愛情蘊藏其中。
  • 《麥琪的禮物》:普通人的平凡愛情,就是盡我所能把我最好的給你
    這兩天,閱讀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經典之作《麥琪的禮物》,幾次讀到情深處時,都為主人公平凡、樸實的愛情感動的鼻子發酸,也情不自禁地想起很多青春年少時初遇愛情的往事,合上書卷,還是忍不住想說:那些能為一毛錢犯愁的愛情,才是我們年輕時遇到的最真摯的愛情,才是真正待在人間的、普通又現實的愛情啊:雖然有時候爆棚的幸福也裹挾著物質匱乏的心酸,特別是剛剛締結婚姻之初,但那真的就是真的生活最初的樣子
  • 你可能不知道歐亨利,但是你一定遇到過他的小說
    書荒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推薦閱讀歐亨利的小說,對於歐亨利這樣一位小說家,腦海裡僅存的印象是年少時為了應付各種考試,而不得不背誦的關於他的必考的點,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然後就是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之稱等,關於這位作家的個人經歷
  • 一篇送禮物指南獻給大家,過節不收禮,要收就收《麥琪的禮物》
    吉姆有一塊父親留下的祖傳的金表,而德拉一直都非常寶貝的她的美麗的秀髮,這是他們心中最寶貴的東西。馬上這一年中最值得陪伴家人的聖誕節就要到了,為了給自己心愛的人送上一份禮物,在雙方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吉姆用他祖傳的寶貝換來了一套非常漂亮還帶有珠寶的梳子,德拉把她的秀髮剪下來賣掉了,用這賣掉秀髮的錢從市集買來了一條表鏈。故事講到這裡,你發現了嗎?他們都是在為自己心愛的人,放棄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 感覺不幸時,讀讀歐亨利——一個描寫溫情和歡樂的作家
    歐·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最後一片葉子》、《二十年後》等。 1862年9月11日,歐·亨利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曾當過銀行職員、藥劑師等。
  • 《麥琪的禮物》:所謂婚姻,就是【捨得】與【相伴】的綜合體
    因為他們就是麥琪。——《麥琪的禮物》歐·亨利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被譽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與契訶夫、莫泊桑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歐·亨利的文字樸實無華,語言充滿了詼諧色彩,故事情節往往出人意料,小說的結構新穎,構思巧妙。
  •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缺少這一點,算不上真正的愛情!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是人們對歐亨利小說的評價,《麥琪的禮物》延續了其一貫的「出人意料」的作風,卻也讓人在意料之外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與溫暖。從恍惚中醒來的吉姆一把抱住了德拉,然後從大衣中拿出了為德拉準備的聖誕禮物。「不管是剪髮、修臉,還是洗頭,我對我姑娘的愛情是決不會減的,但是只要打開那包東西,你就會明白,你剛才為什麼使我愣住了」。
  • 《麥琪的禮物》短篇小說:愛也是珍貴的禮物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最美好的禮物。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中,一對貧窮的夫妻德拉和吉姆,在聖誕節即將到來之際,互相為對方買禮物。德拉和吉姆是幸福的,他們為對方買了最想要的禮物,感受到了最美好的愛情,雖然禮物暫時用不到,但是那份暖暖的愛意卻是萬分難得的。德拉的頭髮再過一段時間又會變長,到時候就可以用那套梳子了;等他們有錢的時候,吉姆可以再把表贖回來,那個表鏈也就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