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
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
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
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
2000年,為了方便照顧上了年紀的養父母,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畢業的李新林選擇回到家鄉,江夏區鄭店街同興村,當了一名村醫。這二十年來,李新林用自己的仁心、仁術託起鄉親們的健康,從守護小家變成了守護大家。
一場雨雪之後,武漢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在江夏區鄭店街同興村衛生室,前來打針的患者手裡都多了一個「輸液加熱袋」,這是醫生李新林無償提供給每一位患者的,保證他們打針時手不會冰冷。
李新林
江夏區鄭店街同興村衛生室醫生
「我們基層沒有像大醫院有中央空調,這裡條件有限,我就想著他們能舒服一點。」
李新林對患者的關懷,如同這「掌心的溫度」,總是於無聲處見真情。在衛生室,配藥打針這些護理工作,李新林都是親力親為。我們看到,他給一個四歲的小男孩扎針,小孩血管細,李新林也能做到「一針準」。「不疼,我都沒哭」,在進針後,小男孩奶聲奶氣地對我們說。
對前來尋醫問藥的輕症患者,李新林直接拒絕了他的開藥請求,然後耐心地告訴患者,怎麼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狀。
黃先生
患者
「剛剛我要求開藥,李醫生沒給我開。對於李醫生的醫德方面我是很欣賞的。」
同興村全村人口1900人,加上周邊黃金工業園片區的廠礦工人,村衛生室一共服務著五千多人,而整個衛生室,就是李新林和妻子兩人負責值守。一年365天,李新林幾乎不關門,有事外出也只關門半天,並張貼好開門時間。就在我們採訪的一上午時間裡,李新林幾乎沒有閒下來的時候,並且這還不是他最忙的狀態。
李新林
江夏區鄭店街同興村衛生室醫生
「有時候患者下了班才過來,我們早一點就八點半下班,晚一點要到十點才下班。有時候還要到十點半才回去吃晚飯,都習慣了。」
其實李新林的人生,曾經可以有更多選擇。20年前,他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為了照顧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的養父母,他選擇回到家鄉同興村。年輕時誰不想逐夢四方,李新林也考慮過到更好的單位上班,但當了五年村醫後,他的心定下來了。
李新林
江夏區鄭店街同興村衛生室醫生
「有些大病在剛剛抬頭之前,我給患者診斷出來了,告訴患者不只是感冒發燒那麼簡單,建議他去大醫院一檢查,確實跟我判斷的一樣,這個時候我就覺得我的工作很有意義,我學的知識沒有白學。」
名校大學生,甘當村醫20年,曾經是為了小家的親情,如今是為了眾多鄉親的健康,李新林用仁心仁術,築起了守護全村百姓的「防護牆,也換來了患者的信任和依賴。
出品丨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
編輯丨新媒體小組 王賽雅
記者丨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