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
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
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
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
在青山區110社區,有一個「愛心驛站」。這個愛心驛站設在社區裡的黨群服務中心。每天,愛心驛站會迎來送往很多人,附近的環衛工、交警甚至過路人都可以進去歇歇腳。而愛心驛站裡有一位常客是社區易奶奶,每天她都要來這兒報到,是什麼這麼吸引她呢?
臘八節這一天,愛心驛站早早就熬好了臘八粥,過路的街坊、環衛工都能過來喝一碗熱騰騰的粥。如網格員餘藝所料,82歲的易啟鳳奶奶也準時過來了,不僅是臘八這一天,以往的每天上午十點左右,易奶奶必然會到愛心驛站裡頭來坐一坐。
「很燙的,小心您的手,我的名字叫小餘,您今天一進門都不記得我的名字,但是您對我很熟是不是。」
「嗯,我熟得很,隔的時間長我就忘記了,但是他們對我都很好,我不是當著你的面這樣說,我背後也是這樣說,他們這裡所有人對我都很好。」
易奶奶有健忘症,十分鐘前告訴她的事兒,一轉頭就會忘記。但是她卻總不會忘記來每天到驛站。因為愛心驛站裡的網格員和社區書記都是她最熟悉的人,雖然老記不住大家的名字,但易奶奶知道這裡的關愛是實實在在的。在得知易奶奶又把隨身攜帶的愛心信息卡弄不見了,網格員餘藝趕緊又為她製作了一張,上面有社區的電話。在此前,易奶奶外出走丟過幾次,都是這張愛心卡幫助網格員們找回了她。
「因為有愛心卡的原因,別人知道了我們社區的電話號碼,給我們社區打電話,這才把她尋回來了,愛心卡的製作對於失憶的老人也有很大的幫助。」
易奶奶說,子女們曾好幾次要她搬出去和孩子們同住,方便照顧。但她一個人住習慣了,怎麼也不願意搬離鋼花新村110社區,再加上愛心驛站的網格員們隔三差五就上門到自己家裡看望,所以自己更加捨不得搬走。
「每天中午12點鐘左右,我們都會給易婆婆打電話,問她吃飯沒,中午打算做什麼,確認一下易婆婆沒有事,下午5點左右再給易婆婆打電話,確認易婆婆是否在家吃飯。」
其實,易婆婆只是愛心驛站的常客之一,從2016年建立之後,這裡就成為附近的環衛工、交警、居民們休息的地方。累了可以歇腳、渴了可以喝水、還有微波爐、電暖器、雨傘、輪椅等等便民設施可以借用。驛站雖小,愛意濃濃,它把社區和居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把服務真正的送到了居民身邊。
出品丨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
編輯丨新媒體小組 馬敏
記者丨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