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好人丨愛心驛站裡有她最熟悉的陌生人

2021-02-07 湯包TV3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

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

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

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


在青山區110社區,有一個「愛心驛站」。這個愛心驛站設在社區裡的黨群服務中心。每天,愛心驛站會迎來送往很多人,附近的環衛工、交警甚至過路人都可以進去歇歇腳。而愛心驛站裡有一位常客是社區易奶奶,每天她都要來這兒報到,是什麼這麼吸引她呢?




臘八節這一天,愛心驛站早早就熬好了臘八粥,過路的街坊、環衛工都能過來喝一碗熱騰騰的粥。如網格員餘藝所料,82歲的易啟鳳奶奶也準時過來了,不僅是臘八這一天,以往的每天上午十點左右,易奶奶必然會到愛心驛站裡頭來坐一坐。


「很燙的,小心您的手,我的名字叫小餘,您今天一進門都不記得我的名字,但是您對我很熟是不是。」


「嗯,我熟得很,隔的時間長我就忘記了,但是他們對我都很好,我不是當著你的面這樣說,我背後也是這樣說,他們這裡所有人對我都很好。」



易奶奶有健忘症,十分鐘前告訴她的事兒,一轉頭就會忘記。但是她卻總不會忘記來每天到驛站。因為愛心驛站裡的網格員和社區書記都是她最熟悉的人,雖然老記不住大家的名字,但易奶奶知道這裡的關愛是實實在在的。在得知易奶奶又把隨身攜帶的愛心信息卡弄不見了,網格員餘藝趕緊又為她製作了一張,上面有社區的電話。在此前,易奶奶外出走丟過幾次,都是這張愛心卡幫助網格員們找回了她。

「因為有愛心卡的原因,別人知道了我們社區的電話號碼,給我們社區打電話,這才把她尋回來了,愛心卡的製作對於失憶的老人也有很大的幫助。」



易奶奶說,子女們曾好幾次要她搬出去和孩子們同住,方便照顧。但她一個人住習慣了,怎麼也不願意搬離鋼花新村110社區,再加上愛心驛站的網格員們隔三差五就上門到自己家裡看望,所以自己更加捨不得搬走。



「每天中午12點鐘左右,我們都會給易婆婆打電話,問她吃飯沒,中午打算做什麼,確認一下易婆婆沒有事,下午5點左右再給易婆婆打電話,確認易婆婆是否在家吃飯。」



其實,易婆婆只是愛心驛站的常客之一,從2016年建立之後,這裡就成為附近的環衛工、交警、居民們休息的地方。累了可以歇腳、渴了可以喝水、還有微波爐、電暖器、雨傘、輪椅等等便民設施可以借用。驛站雖小,愛意濃濃,它把社區和居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把服務真正的送到了居民身邊。

 

出品丨武漢廣播電視臺科技生活頻道

編輯丨新媒體小組 馬敏

記者丨湯媛

相關焦點

  • 一城好人丨吳桃芳:公益「瑜伽小站」 傳遞愛和正能量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 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 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 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
  • 一城好人丨詹兵:向善而行 青春飛揚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 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 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 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
  • 雲南永仁:愛心驛站讓城市更有溫度
    找到愛心驛站,就等於為環衛工人找到了一個臨時的「家」。中午時分,市政園林工人夏永德走到苴卻社區「愛心驛站」,從小藥箱裡拿出碘伏清洗了一下手上的小傷口,又用兩個創可貼簡易包紮了一下,他說:「戶外工作難免會磕磕碰碰,遇到身體不舒服,『愛心驛站』提供的小藥箱非常實用,關鍵時候能幫上大忙。」
  • 鄰家③丨從「最熟悉的陌生人」變成「最熟悉的朋友」
    我們在碧桂園小區裡看到了很多溫暖人心的鄰裡故事。在武漢疫情期間,戴科勳與妻兒驅車50公裡為鄰居們購置新鮮蔬菜,親自送上門。在廣州,當陳衍中的實體業務受疫情衝擊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是小區裡的朋友給他指引了向電商轉型的道路。在清遠,鄧人午一如既往的奔忙在社區鄰裡的大小事務中,充實而快樂。
  • 9年護考,最熟悉的陌生人
    4、安徽滁州 有一種愛叫做「高考路上有我們」 九年護考 「石油紅」成為流動的城市風景 「太好了,有了這個車貼,接送閨女去參加高考,一路可以順暢通行了!」
  • 來愛心驛站歇歇腳
    此時,設在古槐街垃圾中轉站一層的愛心驛站的燈光已經亮起。室內,空調顯示24℃,角落的大型飲水機裡開水已經燒好,只等辛勤的戶外勞動者光臨。6點30分剛過,政府買單的環衛工人「愛心早餐」就送到了愛心驛站旁的發放點。花卷、鹹鴨蛋和大米粥……領到熱騰騰的早餐,王麗君和工友們各自找地方吃了起來。
  • 一城好人丨李新林:名校大學生甘當村醫20年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 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 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 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
  • 蕭亞軒《最熟悉的陌生人》,愛到極致,朋友最終成了陌生人!
    有「亞洲時尚舞后」之稱。早先在加拿大留學時參加華人新秀歌唱大賽,獲姚謙青睞。1999年首張專輯以50萬銷量成為當年臺灣唱片銷量王,與同期的孫燕姿、蔡依林、梁靜茹合稱臺灣四小天后。這首《最熟悉的陌生人》是蕭亞軒演唱的一首中慢板抒情歌,這首歌由姚謙填詞,小柯譜曲,收錄於蕭亞軒1999年11月17日發行的首張《蕭亞軒》同名專輯中,亦是專輯的主打歌之一。
  • 一城好人丨孫東林:父子齊上陣 同心共抗疫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每晚20:00 武漢科技生活頻道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全國道德模範、「信義兄弟」孫東林從事建築行業,每年只有春節能好好休息幾天,當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孫東林第一時間就帶領信義兄弟志願服務隊奮戰在抗疫一線,孫東林24歲的兒子孫瑞耳濡目染,也成為了志願者,大家齊心協力,投入到了與時間賽跑的戰疫情志願服務中。
  • 渴了喝杯水 累了歇歇腳——這裡有個愛心驛站
    12月1日,鄭州的第一場初雪不期而至,B51路公交車長張美麗來到冉屯東路的加氣站,把車停好後,加氣員開始給公交車補氣,張美麗走進愛心驛站裡接一杯熱水,坐在椅子上一邊翻看報紙一邊等加氣。
  • 後來,我們終於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歲月如詩,紅塵如酒,在歲月這首詩裡,喝紅塵這杯酒,一醉方休,不醉不歸。遇見誰,又或是愛上,都是上天的註定。而把誰放在心裡,一直不讓他離開,那卻是你自己的決定。遠去的青春裡,定然會有一個人陪你走過奼紫嫣紅,看過幾場花開花落。年少時以為的永恆,其實只是因為經歷得太少,太過天真,太過美好。
  • 天寒地凍,公交「愛心驛站」傳來一陣餃子香
    入冬以來冷空氣接踵而至,戶外勞動者尤為辛苦,公交站內候車的乘客也備受寒風侵襲,為此,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公司在李村公園停車場內設立了「愛心驛站」,為戶外勞動者和往來乘客免費提供小憩場所。「愛心驛站」自成立以來,為乘客送去了溫暖,也收到了來自乘客的愛心……「師傅你好,辛苦了,最近天氣太冷了,這是我們兩口子送給你們志願者的餃子,請務必收下。」1月10日早晨8點左右,一對夫婦拎著一個保溫桶來到「愛心驛站」,保溫桶裡裝的是他們親手包的餃子,還熱乎著。妻子何女士說:「駕駛員褚嘉順和盛劍師傅經常作為志願者到社區為我們服務,磨剪刀、修電器樣樣精通。
  • 我市「交通一家親」愛心驛站達287個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並投用287個「交通一家親」愛心驛站,實現了交通「海、陸、空」全覆蓋。奔波在路上的一線工作者,可以通過「廈門交通」微信公眾號查詢最近的驛站位置。  服務一線特殊崗位人員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愛心廈門」工作部署,市交通運輸黨工委紮實推進「交通一家親」愛心驛站建設。
  • 身邊好人|劉彩麗:愛心助人情無價 大愛傳遞心無私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位好人,她在2010年因幫助貧困兒童與公益結緣,2015年加入快樂義工志願服務總隊,資助貧困學子、幫助貧困家庭、慰問福利院老人,用滿腔熱忱詮釋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大愛。她就是身邊好人——劉彩麗。身邊好人在東悅特殊教育學校,被孩子們團團圍住、親切呼喚著「劉姨」的就是志願者劉彩麗。
  • 藏在你身邊的溫暖空間 溫州福彩助力愛心驛站歡迎更多市民免費體驗
    冬至剛過,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而在溫州的眾多福彩站點內,一份溫暖正在持續傳遞。許多市民留言表示,自己還是第一次知道福彩站點內也有愛心驛站,「這樣的好地方、好服務,應該讓更多人知曉!」本次短視頻大賽的獎品於近日陸續發出。獲得大賽一等獎的是永嘉縣楓林鎮鎮前路中國福利彩票站(站點編號33037329),點讚數超過了1.6萬。站主蔡女士已經收到了獎品,一臺蘋果iPad mini,她高興地說,要把它拿來給4歲女兒學習用。
  • 淄博已有626處「愛心驛站」關愛城市服務者
    今天,在山東新潤置業有限公司青爐裡中心路店的「愛心驛站」領到燒餅、熱粥、蘋果、礦泉水等暖心禮包後,環衛工人於鳳容難掩心中的激動。自3月7日建起首處「愛心驛站」以來,「送溫暖」大型公益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短短10餘天,626處「愛心驛站」遍布在淄博的各個角落,猶如滿天繁星,點亮城市微光。
  • 「湖南好人」吳勝利:一個人感動一座城,一句話延續一條愛心路
    「愚哥」名叫吳勝利,是汨羅愛心團隊「愛心幫幫」的管理員,9年公益路,他累計出車1000餘次,未報銷過一分油錢,跑遍了汨羅各個鄉鎮村裡,扶貧濟困、愛心助學,累計公益捐資近10萬元。他自家的店面卻放一邊,交給親戚打理,並設為「愛心驛站」,成為環衛工人避暑消寒的地方。
  • 一城好人丨陳友娣:70歲的「新手」黨建指導員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一城好人》專欄每晚20:00武漢科技生活頻道為您講述一個武漢好人的感人故事在工作中接到自己不熟悉的新任務,哪怕是年輕人,都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和完成得了,更別說,是已經退休十幾年的七十歲老人了。
  • 讓他們有家的溫暖!張店區200餘處「愛心驛站」統一「掛牌」
    愛心伴初春,情系三月天,隨著全市「送溫暖」大型公益活動的發起和張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張店區文明辦、張店區融媒體中心愛張店「愛心驛站」送你一份溫暖活動倡議的發出,「愛心驛站」這個名字成為城市溫暖的代名詞。疫情在逐漸消散,但是愛心不停歇。
  • 「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再次起航
    為了向好人致敬,向抗疫先進人物學習,《威海晚報》創刊25周年之際,晚報傳媒再次發起「好人有好報」愛心公益活動,呼籲全社會行動起來,為我市在抗擊疫情中湧現出的典型人物,如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各行各業的典型代表,以及我市各級道德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好人們,贈閱2021年度《威海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