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委員會全體會議、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於2020年8月17日至18日召開。這是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即將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歷史交匯之年召開的青春盛會。我省全國學聯代表團共有8名正式代表。天眼新聞特別策劃了《學聯代表風採錄》,帶讀者一起領略他們的風採。
代表檔案:徐琴,女,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代表、貴州省郵電學校2018級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現任校學生會主席。
作為一名「零零後」,雖然是大家口中的「後浪」,徐琴認為自己也是「先鋒」。
2018年,徐琴加入了貴州省郵電學校學生會,通過兩年時間的鍛鍊,已經成為校學生會主席。 「最開始加入學生會的時候,還沒有繃緊思想上的那根弦,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我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徐琴說。 徐琴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提醒自己和身邊的同學:學生會工作不是小圈子的「自嗨」,而是開放共享的「眾籌」。她認為生活工作都應該這樣。 「沒有優秀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老師的教導、同學們的鼓勵,給了我太多的自信。」徐琴表示,做學生工作是一個雙向學習的過程,在引導團隊前行的同時,團隊也是自己成長道路上的「指明燈」。 開展學生工作以來,徐琴與學生會成員們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廣大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會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我是遵義人,從小就明白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性,這是紅色精神的指引。」徐琴自豪地表示,這種不朽的信仰時刻支撐著她的精神世界,她也將這種信仰融入到學生會的工作當中,激勵著身邊的同學。 作為一名學生,徐琴也深知學習是第一要務。「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她始終牢記在心的座右銘。 「現在的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的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徐琴堅信,奮鬥是她人生的底色,也為她描繪出一道青春路上的靚麗的風景線。 自信而不張揚,年輕而不稚嫩。作為同學口中「蒲公英的種子」,徐琴用勤奮展示出這個時代青年人該有的模樣和風採。同時,她也希望自己能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飛向更加廣闊的天空。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盛道利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田旻佳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