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牛在農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樣的,桌上有牛肉

2020-12-22 嵐1天

在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肉,甚至狗肉也不少見,但我們也發現,我們很少見到馬肉,在農民口中,我們經常能聽到肉牛、肉仔雞肉狗等字眼,但我們很少聽到「肉馬」這個詞。據說牛是農民的命根子,現在牛也沒有逃避被端上餐桌的命運,那麼,與牛地位相同的馬為什麼不吃呢?

從馬肉的營養價值看,馬肉脂肪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動脈硬化,此外,馬肉還有補氣活血、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由於馬是草食動物,農民給馬餵食時,馬飼料中基本沒有濃縮物和添加劑,這更符合人們的綠色食品標準。事實上我們不吃馬肉是有原因的。

一、肉質原因。

馬經常奔跑,也幫助農民犁地和拉車,高強度體力勞動使馬的肌肉纖維變粗,脂肪很小,嚴重影響馬肉的口感,沒有牛肉香可吃,一般來說,能上人餐桌的馬肉,就是不能工作的老馬,人們根本咬不動他,自然,他們對馬肉失去興趣。

二、繁殖原因。

農民常說:「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個頭」,這意味著牛繁殖快,馬不同,懷孕母馬產下小馬需要12個月,小馬長大才能繁殖需要4年,這樣的養殖速度顯然不能滿足肉品生產的需要,因此我們經常聽到肉牛這個詞,而卻沒有聽到肉馬。

三、歷史原因。

馬在過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農民用馬來開墾土地,加快耕作速度,他們可以用馬來代替步行,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旅行時間,此外,馬是古代重要的戰略資源,禁止隨意宰殺馬匹,使人們沒有吃馬肉的習慣。

四、情感原因。

由於過去生活條件有限,許多人養不起寵物,即使他們想養寵物,他們也會自己出去尋找食物,然而馬不會因為吃草而增加農民的負擔,農民很容易對馬產生感情,就像現在人們把寵物養成兒子一樣,農民對馬也有同樣的感情。

雖然農用機械取代了馬在農業中的作用,但在偏遠地區,馬匹仍然是農民的主要勞動力,特別是插秧時,農用機械不能進入田裡,這反映了馬的作用。因此人們不吃馬肉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農民心中馬和牛地位相同,牛肉已被端上餐桌,為啥很少看到馬肉?
    都說耕牛是農民的命根子,如今也沒有躲過被端上了餐桌的命運,那麼和耕牛同樣地位的馬,為啥吃貨們不吃呢?從馬肉的營養價值來說,馬肉的脂肪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預防動脈硬化,而且馬肉還有補氣補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由於馬是食草動物,農民餵馬的時候,馬的草料裡基本沒有精飼料和添加劑,更符合人們綠色食品的標準。其實,我們不吃馬肉,是有原因的。
  • 諸侯無故不得殺牛:古代農民告訴你,華夏「牛文化」為何源遠流長
    我們農民都喜歡養水牛,因為這水牛的耕地效率是最高的。所有牛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牛的門齒和犬齒都已退化,但下門牙依舊保留著,三對門齒向前傾斜,所以牛能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物,不過我們大多數都餵它們草料。像我們這種普通農民的家裡都會養幾隻牛,這牛的作用就是耕地。
  • 牛肉火鍋有多好吃?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人們都把牛作為勤奮踏實的象徵,也是農業耕作的重要夥伴,地位非常重要。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有幾千年馴養牛的歷史,為什麼中國的老祖宗們習慣用牛來耕作,歐洲人卻做成了牛扒? ▲牛牛不僅好看,還很好吃,是人類最主要的肉食來源之一。供圖/圖蟲創意中國古代可以吃牛肉嗎?
  • 聽音樂、做SPA長大的牛已經過時了,盒馬這款牛肉是「喝」五糧液...
    但實際上,曾因大山的阻隔,被譽為「五糧液牛肉」的筠連黃牛肉卻一直藏在深山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它的美。據悉,筠連縣距離四川省宜賓市100公裡,有著數百年的高山養牛歷史。跟宜賓人一樣,這裡的黃牛也特別愛喝酒,而且只「喝」五糧液。
  • 吃牛肉只知道日本和牛,你就落伍了!「牛肉中的愛馬仕」了解下
    匈牙利灰牛是一種古老的品種,屬於匈牙利國寶動物,而且這種灰牛,全世界只有匈牙利有。喂喂,還遇見一隻大白天耍流氓的匈牙利灰牛,這光天化日的。匈牙利灰牛還有個稱呼,就是「牛肉中的愛馬仕」,那天午餐預定了灰牛肉特色餐,非常的期待。這灰牛,不但肉質極佳,還是賣萌擔當,對人類充滿好奇。
  • 農村老人愛說:「牛不吃田,馬不吃地」,啥意思?有道理嗎?
    正如俗語中說的「牛不吃田,馬不吃地」一樣。其實經常和牛馬打交道的人,也是十分的容易發現它們這種習性的。那麼,這一句牛不吃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在沒有發明機器之前,人們耕地無論是春種還是秋收,都是選擇用牛來耕種的。
  • 牛作為耕地主力,古人吃牛肉真的很難嗎?
    雖然春秋以來,牛肉在當時理論上還是一種貴族食物,只有天子和諸侯能吃。但實際上不可能只有天子和諸侯吃得上牛肉。首先,當時耕牛已大量蓄養,而各國均無法令禁止吃牛肉,只是在禮制中提倡「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其次,因為戰爭頻繁,先秦時期必然有大量的耕牛被屠宰,這要從當時士兵的甲冑講起。
  • 贏商品牌秀 煮打牛——牛肉火鍋這樣做?手撕美元爽到起飛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式各樣的牛肉火鍋店拔地而起,在美食界颳起的旋風吹遍了西安的角角落落。廣東人說,只有吃遍了各式火鍋,才更能體會潮汕牛肉火鍋的獨特之處。雖然潮汕牛肉火鍋十分出名,但是出了當地,可能便很難嘗到相同的美味。在西安,言及特色的牛肉火鍋,這間火鍋店便最有發言權。
  • 掛牛肉賣豬肉?女子買牛肉發現是豬肉,商家:牛前腿肉和豬肉一樣
    在前幾天,在吉林生活的一名女子到了集市上購買了一些牛肉,這名女子回到家後越看這個牛肉越不對勁,非常的像豬肉,總覺得顏色不對,對比其他的牛肉來說顏色非常的淺,眨眼一看非常的像豬瘦肉,然後這個女子叫了家裡的人過來觀察了一下,感覺一家人說都不像牛肉,牛肉和豬肉的價格相差幾十塊錢,誰都不願意吃這樣的虧,所以說女子就來到了這個攤主老闆這裡找他理論
  • 農民報案,牛舌頭被人割走了,包拯:把牛殺了,小偷會主動來投案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包拯的大名,作為《三俠五義》中的經典角色和戲劇舞臺上經典出入的形象,包拯也是過去清廉正直官員的代表,而他用自己的智慧,同樣破解過不少難題,在《宋史包拯傳》當中,曾經記載過這麼一則有趣的故事。
  • 日本和牛雖是世界頂級,但最初在日本,只有窮人才會吃牛肉!
    文/咖啡小芝士日本和牛雖是世界頂級,但最初在日本,只有窮人才會吃牛肉!今天的日本和牛,在世界料理中的地位,可以用頂級來形容,說道日本和牛,大家能想到的形容詞是,貴、高級、好等等系列的詞,但最開始,在日本,只有家裡沒幾個錢的苦哈哈才會吃牛肉。日本作為島國,是個靠水吃水的國家,相比吃牛肉,大家更願意吃魚,有錢人更不會去吃沒肉的牛,而是更願意享受豐富的水產品。
  • 印度人那麼愛牛,卻又為何成為全球第二大牛肉出口國?
    文明可以描述得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簡單來說,人類文明就是馴化動物和製造工具的歷史。在工業文明到來之前,人類馴服了牛,農耕技術得以推廣,於是文明有了本質進步;馴服了馬,可以耕地、也可以打仗,戰爭有了本質飛躍。 在沒有機械的時代,牛是農耕文明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拉車和耕地。
  • 印度牛的地位「高牛一等」,不可傷害更不能吃,那3億頭牛怎麼辦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他們是梵天、毗溼奴和溼婆。而溼婆在印度教神話中的坐騎南迪就被認為是一頭牛,這樣的"神獸"人們又怎麼能不尊敬呢?而且,根據印度教教義,一切神靈都生活在牛的體內,那吃牛不就是在摧毀神靈的居住場所嗎?再者,牛在印度具有繁衍後代的象徵,人們相信養牛和供奉牛可以使家庭人丁興旺。
  • 英語詞彙辨析,論英語中「牛」和「牛肉」的各種單詞,儂曉得不?
    「牛」在漢語中有各種含義,包括客觀存在的動物「牛」,還有各種隱身含義,比如表示厲害的「牛X」,「牛氣」等等。牛在英語中也有各種含義,應該說在英語中有多個單詞表示「牛」,它們相似卻又不盡然相同。 雖然都是表示「牛」的意思,卻是不同種類的「牛。」常見的單詞就有,OX, oxen, cattle, calf, bull,steer, bovine, beef , cow….
  • 「馬和牛的對話」
    下了班,馬和牛走到了一片草地上。    它們互致問候以後,馬開始啃食地上的青草,而牛卻若有所思地盯著馬兒發愣。    馬疑惑地問:牛大哥,你好像有什麼心事吧?    牛怏怏不樂地說:是的,老弟你說的沒錯。    馬說: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許能幫上你一點忙呢。
  • 寓言故事:牛和馬
    農夫裡養了一頭牛和一匹馬,農夫很會照顧牛和馬,把牛和馬餵養的膘肥體壯。
  • 日本三大頂級和牛 牛肉界的貴族 吃貨千萬不能錯過
    說起牛肉,就不能不提到日本世界聞名的和牛。日本和牛的美味與價格昂貴有目共睹,作為日本三大頂級和牛的神戶牛、松阪牛、近江牛,它們究竟從何而來又有著什麼特點,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 日本食記:神戶牛並不存在?揭秘風靡全球的「神戶牛肉」
    「國產牛」也是「和牛」很多人印象中,日本產的牛肉都可以叫做和牛,其實和牛≠國產牛≠神戶牛,牛肉在日本有著嚴格的分類的。在日本逛過超市的人或許能夠看到過,在日本生鮮區域,會有賣國產牛、和牛等不同標誌的產品。日本對於國產牛的定義是:全肥育期間の半分以上を日本國內で肥育された牛の総稱。(全養育期間,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日本養育的,可以稱為在日本培養的牛)並不指定品種。所以,即便是在國外出生的牛,如果在日本養育超過一半的時間,也可以稱為「國產牛」,其肉就可以稱為「國產牛肉」。
  • 一斤牛肉炒到上萬元,王思聰高呼:吃不起!日本和牛憑啥這麼貴?
    要知道,這兩個禁令可都是2001年頒布的,這就意味著:時隔18年之後,日本人最引以為傲的牛肉,終於有望重新回到中國人的餐桌上。要特別指出的是,因為這兩份禁令的存在,在過去的18年裡,國內是不可能有真正產自日本的和牛肉的。所以,你過去如果在國內的超市或日料店裡看到「和牛」的字樣,那實際上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賣的大都是來自澳大利亞或紐西蘭的牛肉。
  • 在「以吃牛為禁忌」的古中國,牛肉是如何端上四川人的餐桌的?
    牛肉好吃,它擁有羊肉和豬肉都不具備的特殊香味和厚重口感,對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來說,是無法阻擋的誘惑。 但在農耕文化深入骨髓的地方,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牛是生產工具而非食物。歷朝歷代,宰殺耕牛都是非法的營生。上至皇族、下至文人士子,從不以吃牛肉為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