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牛和馬

2021-02-07 寓言童話故事精選

農夫裡養了一頭牛和一匹馬,農夫很會照顧牛和馬,把牛和馬餵養的膘肥體壯。鄰居看見後暗暗稱奇,直誇農夫有能耐,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強壯的牛和馬。農夫聽到後,心裡樂滋滋的,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

  一次,農夫要去城裡辦事,於是挑選了牛作為坐騎。一路上牛鵝行鴨步的往前趕路,任憑農夫怎麼抽打,牛痛的嗷嗷直叫,還是不慌不忙的慢走著。結果,農夫很晚才從集市趕回到家裡,氣的農夫又給遍體鱗傷的牛幾鞭子,對牛很是失望。

  春天來臨了,萬物復甦。農夫準備把門前的荒地開墾出來種上莊稼,到秋天有個好的收成。於是,農夫這次給馬套上鐵犁。馬出現在田野裡,仰天長嘯,抬起前蹄,準備飛奔而去。結果,農夫在後面不僅跟不上馬的腳步,而且把地颳了一個表皮,根本沒有辦法播種。農夫氣急敗壞的說道:把你們養的膘肥體壯,卻一點活兒都幹不好,要你們有什麼用。

  鄰居看到農夫最近悶悶不樂,於是問道: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鬱鬱寡歡?農夫把牛和馬的事一五一十告訴鄰居了。鄰居聽完哈哈大笑起來,說道:你餵養的牛和馬是最好的,下次你把牛和馬的工作互換一下。農夫百思不得其解,牛和馬看起來都很強壯換一換有用嗎?

  農夫又去集市,想到鄰居的話,這次準備騎馬去。馬一到大路上,風馳電掣的奔跑起來,像風一樣一掠而過,不到中午農夫就回來了。農夫大吃一驚,沒有想到馬奔跑速度會那麼快。

  農夫給牛套上鐵犁,牛不急不慢的走著,把地犁的不僅深淺合適,而且速度也和自己腳步一致,既省力又穩當。農夫突然恍然大悟,好像明白了什麼。

相關焦點

  • 不到二百字的寓言貢獻了五個成語,莊子真牛
    莊子的文字汪洋恣肆,變化無端,短小的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淺嘗,可深研,令人愛不釋手。《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和雜篇,其中內篇更是精華中的精華,不過今天說的這則寓言卻出自於外篇,故事不到二百字,讀起來卻令人回味無窮。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 「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
    最近,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三年(10)中隊的隊員們在線上學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鹿角與鹿腿》《池子與河流》四篇寓言課文後,在輔導員謝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小故事 大道理——走進寓言故事」主題閱讀活動,以活動促閱讀,以閱讀促活動,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習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的讀書方法,體驗讀書的樂趣。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寓言?說說你看過的寓言故事,看你對寓言了解有多少
    小朋友們,你們看過《伊索寓言》嗎?喜歡看寓言故事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寓言吧。寓言是帶有諷刺或者勸誡性的故事,它將深刻的道理給予簡單的故事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它常運用誇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 文言寓言故事閱讀訓練(40則)
    ①使燭鄒主鳥而亡之②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3)從某一角度,概括這一篇寓言的寓意。3、東野稷敗馬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公密而不應。少焉,果敗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
  • 寓言故事|黃蜂和蜜蜂
    寓言故事|黃蜂和蜜蜂 大寶貝小寶貝們: 今天的故事你們喜歡嗎?
  • 民間故事:當牛做馬
    1、下凡大青山上的兩位仙翁——青衣和紅衣玩忽職守,命兩個小鬼替自己下凡懲戒世間惡行,不慎奪走了兩條人命。青衣和紅衣擔心被上司追責,騙二鬼說要將他們變成龍,卻使黑手將二鬼打下凡間,變成了兩座山脈。多年以後,二鬼的命門被人陰差陽錯地點破,一飛沖天。青衣和紅衣急了,趕緊下山除掉變成大蛇的二鬼(詳見前一則故事《編外飛仙》)。
  • 管理寓言故事:人、馬和小駒
    管理寓言:有個人騎著一匹已懷孕的母馬上路。路途中,母馬產下了小馬。剛生下的小馬駒跟著媽媽走一會兒,就感到全身乏力,他只好對騎在他媽媽背上的人說:「我這麼一點點小,不能走多遠。你若把我扔下,我馬上就會死掉。如果你能把我放到什麼地方餵養,日後我定將讓你騎著我走。」
  • 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2017-11-15 15:0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三(1)班 金雨嘉外表與精髓三(2)班 俞陳熙 指導老師:金璐婭我從小就喜歡馬,也喜歡讀和馬有關的故事。在所有寓言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九方皋相馬》。結果九方皋連自己找來的馬公母和顏色都分不清,可把秦穆公氣壞了。可是伯樂卻大大表揚了九方皋相馬的本領,說他是抓住了馬的本質和內在,他才是真正會相馬的人。後來發現,這匹馬果然是一匹難得一見的千裡馬。剛開始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有些不明白。問媽媽為什麼連馬的外表都不記得的人,卻能分辨出千裡馬呢?
  • 寓言故事:留點故事給酒後回味也好
    我們已經習慣這樣兩種結局,也就定義了美和醜得概念。於是,戲曲裡生旦淨末醜,上臺看裝扮,就知道結局。可是人生結局當真如此可愛到簡單麼?不盡意。近日看了一折寓言。偶然看到,不知來處亦不知去向。寓言這樣說:有這樣一家三口,父母和孩子,守著一個村落裡三畝薄田過日子。田,在村落最偏遠的山窩,一鋤頭下去會有幾塊石頭,整個村就沒有人耕作。這一家拾掇了很久終於耕作了。日子一年又一年。苦巴巴的,也過著。突然,有一天這片地要開發了,地屬於國家,讓這個家的男人負責管理。
  • 張韶涵寓言巡迴演唱會北京站開啟 全新定義「寓言故事」
    張韶涵寓言巡迴演唱會北京站,1月10日上午11:00開啟預售。本次巡演由張韶涵擔任整體藝術、創意總監,打造極致舞臺美學,全新定義"寓言故事",傳遞人生態度。而演唱會的舉辦日期也是選在了四年一遇的2月29日,暗藏浪漫。屆時張韶涵將用音樂帶領大家一同走進她的寓言世界。
  • 「馬和牛的對話」
    下了班,馬和牛走到了一片草地上。    它們互致問候以後,馬開始啃食地上的青草,而牛卻若有所思地盯著馬兒發愣。    馬疑惑地問:牛大哥,你好像有什麼心事吧?    牛怏怏不樂地說:是的,老弟你說的沒錯。    馬說: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許能幫上你一點忙呢。
  • 位列世界三大寓言故事的《拉封丹寓言》,好看又能學法語!
    《拉封丹寓言》是法國文學史的一座裡程碑,所有法國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學過拉封丹寓言。它的作者是讓·德·拉封丹,他生活在17世紀,本來應該先成為一個修士,然後成為律師,但他將全身心奉獻給了文學。借動物寫人性和時事的好處就是可以放心寫人性的陰暗面,不會留下馬基雅維利那樣的罵名。當然他也寫了不少其他東西,但更廣為人知的就是他的
  • 寓言故事中的領導科學
    俄國寓言作家陀羅雪維夫說,寓言是「穿著外衣的真理」。這個「外衣」就是故事,「真理」就是蘊涵在故事中的道理和生活經驗。有些寓言故事中還寄寓了很多領導科學,對領導幹部會有較大的啟示作用。 寓言故事看似淺顯,寓意卻很深刻。
  • 《驢子狐狸和獅子》的寓言故事,是給成年人看的處世之道
    有光就有影子的世界伊索寓言裡面有這麼一個小故事,名字叫《驢子狐狸和獅子》,說的是狐狸和驢子是朋友,約好了一起去森林裡面打獵,結果遇到了獅子,狐狸立刻跑到獅子面前說我把這頭驢子送給你,讓你可以飽餐一頓,只求你放過我。
  • 大澤人:旅美三十餘年,他帶回了「牛的故事」與「馬的傳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委會主任趙建成致開幕辭牛的故事 68×45cm 2019年 紙本彩墨而作品的精神價值,則更多體現在兩個系列「牛的故事」和「馬的傳說」中。藝術家大澤人表示,牛和馬的意象就是他觀念的載體,以傳遞「正能量」的精神內涵。
  • 錢鍾書《讀伊索寓言》
    本文從讀《伊索寓言》有感起筆:一感人事上的關係多麼具有普遍性;二感現代一切,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進步,以此糾正好多淺薄的見解。錢先生的文章不落窠臼,或在原意的基礎上加以引申和發揮,或對故事本身作了全新的理解,讀來令人感到興趣盎然。
  • 【中國寓言成語故事】驚弓之鳥
    驚弓之鳥是一個有名的成語故事,也是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它講的是戰國時候一個弓箭手,他十分厲害,不用射箭直接拉弓就能把天上的大雁打下來。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聽過驚弓之鳥這個故事嗎?  寓言故事:驚弓之鳥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獵。
  • 一則蘊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孩子們充滿好奇,大人們陷入沉思
    孩子們情緒不安時,媽媽一句:「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孩子們立刻安靜下來。這時,寓言故事就如同一個小小的蜻蜓,翩然飛入孩子們的想像世界,在那裡生根、發芽,抑或長成參天大樹。寓言就成了孩子們一生的精神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