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別告訴她》主創:"善意謊言"不論對錯

2020-12-12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別告訴她》 「善意謊言」不論對錯

  影片很多街景取自於長春街頭。

  飾演奶奶的趙淑珍和飾演碧莉的奧卡菲娜。

  1月10日起在全國上映的美國影片《別告訴她》去年7月在北美首映後始終保持超高口碑,爛番茄新鮮度99%,一向苛刻的Metacritic打出了89分的好成績。至發稿前,這部成本350萬美元的小成本影片在全球累計斬獲逾2000萬美元票房。在這次奧斯卡頒獎季,該片獲得多項媒體評出的年度佳片和各種影評人協會提名。《別告訴她》雖然是美國影片,但影片中有不少中國演員,絕大部分拍攝場景在長春,也借一個真實的家庭故事來展現華人對於親情特殊細膩的表達,影片也進一步提升了華裔、亞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的分量。新京報記者專訪華裔導演王子逸、剛憑藉本片獲得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角的華裔女主演奧卡菲娜,聽她們講述如何理解影片「善意謊言」的主題。

  No.601

  《別告訴她》 75分

  觀影地點:百老匯

  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人

  故事

  開始於謊言,結束於溝通

  《別告訴她》開始於一個謊言。奧卡菲娜飾演的美國姑娘碧莉被告知身在中國故鄉的奶奶得了癌症,但整個家族因為害怕奶奶得知病情後崩潰,決定集體隱瞞奶奶的病情,同時設計了一出善意謊言:全家人回國參加碧莉堂哥的「假婚禮」,以此在奶奶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奶奶告別。影片的素材就來自於導演王子逸的一段真實經歷,碧莉就是她本人的化身。「因為她很小的時候就離開祖國,在她奶奶眼裡她就是一個6歲的孩子,而不是她的父母那樣常把『你做得不正確』掛在嘴邊,並對她有所期望。對我而言,《別告訴她》的重點不是瞞著奶奶病情,也不是這個善意謊言的後果,更重要的是呈現碧莉經過的心路歷程。」王子逸回憶,在拍攝過程中她經常和家人深入懇談,也發現了這個善意謊言背後的文化背景和決策心境:「因為我自己以前總是忙著跟家人爭論誰對誰錯,等到我開始拍這部電影時,我發現必須和家人談心、多溝通,想要更深入地去理解對方、呈現彼此。」

  拍攝

  長春取景,人情味接地氣

  《別告訴她》90%取景是在長春:例如婚宴辦酒席的場地,機場外層層包圍的「拉客」的私家車師傅,夕陽下夜幕中煙火味極濃的巷弄和夜市,賓館窗戶外鮮紅的霓虹燈牌和中央空調上一直搖曳著的小紅繩……影片就一直帶著溫度地去呈現這個北方城市,一輩子生活在故土的奶奶,從小長在美國的孫女碧莉,以及既適應了美國生活,但同時保留有中國傳統觀念的碧莉的父母長輩,三代人不同的觀念和生活習慣,在歸鄉之旅中製造了很多笑點。從故事情節上來看,雖然這是一個涉及生死大悲的故事,但王子逸沒有選擇用沉重悲情的情節來賺取觀眾的眼淚,而是選擇通過輕鬆喜劇的方式呈現,每個家庭成員的表現都很鮮活,傳遞了很接地氣兒的人情味,「我對每個人都非常了解,我們之前談到家庭單元是電影的主要角色之一。碧莉、奶奶、父母、舅舅,每個人是一個單獨的角色。從寫作到導演,我一直在考慮確保每個角色都有一個小小的情感時刻,以及他們做出的選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但是我認為沒有人有不良意圖,這就是我想要展示的。從他們站立的地方,他們正在做出最佳選擇。」

  ■ 對話主創

  角色都很紮實

  新京報:「別告訴她」這個謊言是對的嗎?

  王子逸:人們一直都在問我,你覺得他們做的是對的嗎?你現在會支持這個謊言嗎?但到現在我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也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我的確知道的是,這個謊言讓我和祖母在中國度過了三個月時光,它讓我擁有了和家人的所有這些平常不會有的經歷。但要從道德層面上說,我還是很矛盾的。

  新京報:全片的演員陣容由職業演員和非職業演員組成,你如何將他們帶入劇情並確保他們在扮演角色,而不僅是扮演自己?

  王子逸:我試圖選拔與他們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相關的人,每個角色都很紮實,他們也帶來了自己的特質,也可以與現實生活中的親人相連。例如趙淑珍本身就是奶奶,奧卡菲娜自己也有奶奶,將她們放到一個場景中很明顯地就會出現「這是我的祖母」和「這是我的孫女」,他們並不總是說相同的語言,但角色其實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多真實感水到渠成。

  新京報:你能談談和其他演員一起工作的情況嗎?如何成為一個「家庭」?

  奧卡菲娜:每個人之間都是有愛並且有聯繫,就像我們知道為什麼我們都在這裡,而且我們拍攝的場景越多,所有人的同理心就會更多地散發出來,這使它變得非常真實,我立刻覺得他們是我的家人。中國文化中有尊敬的元素,尊敬長者就像他們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所有人都是真的想保護大家共同的祖母和彼此。

  新京報:這部讓你首次擔綱主演的電影,對你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奧卡菲娜:我並不是一個成長在在中文語境下的孩子,中文對我來說是一門很難學習的語言,但片中大量的中文戲份讓我自我突破,這部電影非常具體,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我非常能體會碧莉的情感,甚至我會想到我的奶奶,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經歷這樣的故事。(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等與會並致辭。【詳細】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細】

相關焦點

  • 《別告訴她》 「善意謊言」不論對錯
    原標題:《別告訴她》 「善意謊言」不論對錯 No.601 《別告訴她》 75分 觀影地點:百老匯 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15人 故事 開始於謊言,結束於溝通 《別告訴她》開始於一個謊言。
  • 《別告訴她》導演和新晉金球女主角怎麼看「善意謊言」?
    《別告訴她》雖然是美國影片,但影片中有不少中國演員,絕大部分拍攝場景在長春,也借一個真實的家庭故事來展現華人對於親情特殊細膩的表達,影片也進一步提升了華裔、亞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的分量。新京報記者專訪華裔導演王子逸、剛憑藉本片獲得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角的華裔女主演奧卡菲娜,聽她們講述如何理解影片「善意謊言」的主題。
  • 善意的謊言有時候也是需要的,給人一種積極的力量,《別告訴她》
    電影名為《別告訴她》。看到這個名字,相信大家大概知道故事的走向了。故事的開頭是一個遠在美國紐約的孫女碧莉給在中國的奶奶打電話,嘮嘮家常。碧莉在電話中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奶奶卻說自己沒事。其實奶奶正在醫院檢查身體,為了不讓孫女擔心才這麼說。可惜的是,奶奶檢查出來真的有問題,肺癌晚期,醫生說最多只有三個月的時間。陪伴奶奶去看病的小姑奶跟奶奶隱瞞了病情。
  • 《別告訴她》:「善意的謊言」滿滿的愛
    2019年電影《別告訴她》是拿獎最多的華語電影,其中包括了金球獎的影后,還有聖洛丹電影節的最佳劇情長片,各種專業的影評人都對這部電影都是讚不絕口,這是一部美籍的華人導演拍的優秀電影。兄弟倆是堅持不把得癌症真相告訴母親,是因為擔心這會讓母親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善良的謊言」也是一種子女的孝順。作為孫輩的碧莉,從小就在美國長大,接受西方人的思想教育,把西方的人權與知情權看的很重,性格又十分的倔強。自己在長大後獨立生活,經濟遇到困時也是自己苦苦的支撐著,沒有尋求父母的幫助。
  • 《別告訴她》:善意謊言下是罪惡還是愛?
    《別告訴她》的故事,描述自六歲便跟著父母移民到美國的比莉,某日得知仍住在中國的奶奶被診斷出癌症末期。家族的其他長輩都選擇向奶奶隱瞞病情,並為了有理由讓移居美國、日本兩地的家族成員都回去探望奶奶,同時不讓她發現,因而不惜舉辦了一場假婚禮……其實《別告訴她》的整體氛圍,有點讓我想起李安的早期作品,在不特別強調戲劇效果的同時,以角色真實感作為吸引力來源,並透過了劇情發展,使觀眾對這家人有越來越深入的了解,就像是把你實際邀請到了他們家的餐桌上頭,覺得自己仿佛是他們久未聯絡的遠房親戚,就這麼參與了整起事件
  • 《別告訴她》:親人間要不要善意的謊言?
    但乍一看到《別告訴她》這部影片的女主角的時候,真的差一點棄劇了!一陣小掙扎後,成功吸引我看下去的是淚點!這部紀錄片式的片子非常生活化,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刻意選擇避而不談的問題,被串成了一個個淚點。我已經有好些年沒有在看電影的時候這麼老淚縱橫了。故事簡介《別告訴她》,是一部講述親情為主題的片子。
  • 《別告訴她》:一個發生在每個中國家庭的故事
    分享到: 原標題:發生在每個中國家庭的 《別告訴她》1月10日上新的眾多電影中,《別告訴她
  • 《別告訴她》:飯局成了騙局 我們說了謊言
    從小就舉家遷徙到美國居住的比莉一家人,接獲到奶奶罹患肺炎來日所剩不多的消息之後,整個家族並不打算告訴奶奶她即將離開人世的消息,準備以參加比莉堂哥婚禮的理由回到中國探望奶奶,想讓奶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安詳地走完最後一段人生旅程,但比莉對於這一切感到不以為然…
  • 《別告訴她》:親情是超越文化的符號|荔枝娛評
    電影《別告訴她》是從謊言開始的。 主角比莉在寒冷天氣裡向奶奶保證,她戴了帽子。其實她沒有。奶奶說她要去看望姊妹,但實際上她在醫院。而更大的謊言是,全家人為了不讓奶奶擔心,決定不讓她知道晚期癌症的事實。甚至為了讓奶奶開心,還精心準備了一場婚禮,專門在奶奶的家鄉長春舉辦,以這樣的名義讓所有人去中國見奶奶最後一面。
  • 我們是否該告訴她——「別告訴她」
    影片是由華裔導演王子逸執導,奧卡菲娜、趙淑珍、馬志等領銜主演的家庭劇情片《別告訴她》。本片講述了美籍華裔少女比莉得知自己遠在中國的奶奶罹患癌症命不久矣,但是家人選擇向奶奶隱瞞病情,策劃了一場婚禮當作最後的farewell,而比莉對此不理解,她覺得奶奶應該對自己的病情擁有知情權,可是在這段時間與奶奶的相處感受到了奶奶樂天派的一面,比莉內心的糾結逐漸被打開,最終明白了家人的用意,將這條善意的謊言延續下去,直到確診後的若干年的現在……關於生命與尋根的問題
  • A white lie,善意的謊言,不是白色的謊言,英語習語
    為了禮貌,或者是為了不傷害別人的感情,人們有時候需要善意的謊言,尤其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無傷大雅的問題上。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對於他人的衣著的評論,就算你不喜歡,有時也沒必要那麼率直,說句「你穿這條裙子顯得皮膚白」,照顧了對方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 《別告訴她》:這是一個根據真實謊言所改編而成的家族故事
    對於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比莉來說,對病人隱瞞病情不但是違法的行為,更要面對良心譴責的忐忑不安,然而在華人的世界裡,不讓家人獨自身陷死亡的恐懼之中,是一種共同面對的親情羈絆,當整個家族決定不說出真相的同時,這背後所代表的含義,是家人之間彼此分擔痛苦與愛的表現,儘管比莉內心無法認同,但身為家族中的一份子,只能壓抑悲痛而隱忍不說,透過這場笑中帶淚的傷感婚禮,能夠好好地跟奶奶深情道別
  • 電影《別告訴她》主演奧卡菲娜何以得影后?此部家庭片亮目一刻
    奧卡菲娜顯然沒有什麼準備,她在典禮會說:「如果哪天我混不下去了,把這個獎盃賣了也挺值錢的……我告訴過你,我真的會找到工作的,爸爸。希望去世的媽媽在天有靈,希望她現在就在天上看著我。」而這部《別告訴她》於昨天1月10日,正在中國院線上映。
  • 《別告訴她》:在死亡真相的背後,探討親情和生命的意義
    「如果你突然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你會選擇告訴你的家人嗎?」當我被朋友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不假思索就回答:「不會」在我看完《別告訴她》這部電影之後,我更加堅定了我內心的答案。《別告訴她》是美籍華裔導演王子逸獲得諸多獎項的一部優秀作品。
  • 藝評|北美黑馬《別告訴她》,為什麼到了中國水土不服?
    而圍繞著奧卡菲娜本人,網友們爭論眾多,兩極分化,有人稱讚她是亞裔演員的驕傲,有人認為她的走紅就是西方世界關於東方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無論如何,從實打實的數據來看,這些熱度並沒有變現為《別告訴她》的票房。這部在北美殺出重圍的話題之作,來到國內,是典型的「水土不服」。但一切好像又不該是這樣的。
  • 《別告訴她》,告訴世界
    電影The Farewell (中文《別告訴她》)剛獲得2020年金秋獎最佳女演員,是亞裔第一次獲得這種好成績,中文評論全是誇獎和歡天喜地。翻出半年前自己看試映的感受,略修繕,但完全保留了最初觀影的清醒平靜,絲毫未被獲獎片的光環眩暈效應影響,也算是讚譽如潮中的一股清流了。
  • 北美黑馬《別告訴她》,到了中國水土不服,這口氣兒差在哪兒了?
    而圍繞著奧卡菲娜本人,網友們爭論眾多,兩極分化,有人稱讚她是亞裔演員的驕傲,有人認為她的走紅就是西方世界關於東方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無論如何,從實打實的數據來看,這些熱度並沒有變現為《別告訴她》的票房。這部在北美殺出重圍的話題之作,來到國內,是典型的「水土不服」。但一切好像又不該是這樣的。
  • 「善意的謊言」英文是「white lie」,用詞white在這裡含義特別
    首先,韋氏詞典將「善意的謊言white lie」定義為「為了避免傷害他人而撒的無關緊要的小謊」。《牛津英語詞典》也有類似的定義,「善意的謊言」是「無害的或小的謊言,尤其是為了避免傷害某人而說的謊言。」因此,有人有的時候告訴約會朋友你需要離開一會,是因為有緊急情況,例如,避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不想告訴他們你只是不想再約會了。其他類型的謊言更像是恐嚇戰術,包括人們告訴孩子們的謊言(你可能仍然相信)。為什麼這些謊言是「善意的white」?儘管「謊言」一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00年,但「善意的謊言」一詞出現的時間要晚一些。
  • 男人愛女人,才會說的4個「善意謊言」,第四個是真愛了
    謊言無處不在,有時候你甚至會被自己感動,分不清哪些是謊言,哪些才是真相。謊言也分很多種,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我們將謊言分為善意的謊言和惡意是謊言。惡意的謊言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從而用謊言去達到欺騙的目的。而男人說善意的謊言背後的動機很複雜,有時候是為了安撫女人,有時候則是為了減少「麻煩」,但宗旨是不會傷害到女人。
  • 《別告訴她》|中國式家庭的欺與瞞
    正是因為這一性格矛盾,所以後來家人集體欺瞞奶奶病情,她既懷疑又猶豫,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她在美國,隱瞞他人病情是一種違法行為,不人道的行為,人們有權利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並對未來進行選擇。而親戚們勸導她接受這種差異,並告訴她在中國,大部分家庭都這樣做,因為癌症並不一定致死,致死的是恐懼的心理。所以後來拍全家福時得知奶奶的檢查報告被人拿走,她會跑去醫院,在奶奶看到報告之前截住,並對報告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