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道麵條做法!

2021-02-17 先鋒食藝

岐山臊子麵

岐山臊子麵是陝西地區的一款傳統麵食,它有三大特點:首先,臊子要「汪」,味道講究「酸、辣、香」;其次,麵條要「燙」,出品要達到「薄、筋、光」;第三,湯汁要「稀」,即面碗中的湯要寬,但此湯並非煮麵的原湯,而是用香料加醋另外熬製而成的酸湯。酸湯與臊子「珠聯璧合」,搭配手擀而成的薄麵條,一碗「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岐山臊子麵便完成了。

製作岐山臊子:

1、淨鍋滑透留少許底油,下入五花肉片2500克煸炒約5分鐘,炒出油分後下蔥段20克、薑片15克、紅幹椒節15克煸香,再下入小茴香15克、八角10克、香葉5克、肉蔻8粒、草果5粒、丁香2粒小火煸炒10分鐘,此時肥肉已經吐出80%的油分,且香料味濃鬱,下細辣椒麵150克快速翻炒至油色變紅,且香料、肉片周身都包裹著一層紅色的辣椒粉。

2、向鍋內烹入岐山香醋400克,文火炒至醋香味從刺激變為柔和,衝入清水2000克,小火熬製40分鐘即可出鍋。

熬製酸湯:岐山香醋500克、黃豆醬油250克、清水4000克調勻後入鍋,加八角5顆、桂皮1塊、鹽40克、味精25克、白胡椒粉10克大火燒開,打去香料渣,淋200克臊子上層的油調勻即可。

制面:

1、麵粉500克加食用鹼10克、鹽10克、清水175克和勻,揉約10分鐘,此時麵團產生光澤、富有彈性,用手摁下後會立刻彈起。

2、用一塊溼布蓋住麵團,餳15分鐘,待麵團變軟,再揉約8分鐘,至麵團重新富有彈性後擀成比報紙略厚的薄餅,用刀切成4毫米寬的長條。

出面:麵條入沸水煮熟,撈入碗中,澆一勺臊子,撒蛋皮絲、韭菜段、木耳丁等小料,最後淋入半勺酸湯即可上桌。

小貼士:

1、岐山臊子講究一個「汪」字,即油要多。此油並不是菜籽油、色拉油,而是用肥肉現煸出的豬油。因此,選料時肥肉要多一些,通常選肥六瘦四的五花肉。

2、五花肉不要切得太小,否則容易炒爛、變硬,也不要切得過大,否則吐油不徹底,臊子很膩,肉片以2-3釐米見方為宜。

3、和面時,有個順口溜:夏天硬,面不癱;冬天軟,容易擀;春秋不軟又不硬,摁個指窩朝上彈。意思是,冬天氣溫低,麵餅不易擀薄,所以和面時要軟一點;而夏天氣溫高,和好的面容易「洩勁」變軟,所以要將面和得硬一點,而文中所講的「用手指摁下後立刻彈起」就是秋冬季節和面的要求。

4、熬製酸湯時,最後要淋一勺臊子油,這樣湯汁更香、更潤。

羊肉燴麵

面被稱為「河南料理」,足見其在中原美食排行榜上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傳統燴麵需加羊油,吃起來略顯油膩;為去除羊肉的羶味,又加入大量香料,熬出的麵湯有股很濃的大料味兒。如何才能做出麥香濃鬱的面?用什麼方法才能使湯汁鮮美濃白,沒有傳統燴麵湯的香料味兒?

制面流程:

1.兌水:盆內加鹽150克,再打入雞蛋3個,用打蛋器攪打至散,邊打邊加純淨水2千克,鹽和雞蛋可以增加麵團的筋性,抻面時不容易斷條。

2.和面:將石磨有機麵粉5千克、打勻的雞蛋鹽水分別倒入和面機,開中速檔正向攪5分鐘,再反向攪5分鐘,各攪兩遍使麵粉和水充分和勻,取出麵團。

3.壓面:將麵團在案板上按成麵餅,再用壓面機反覆壓25-30次,製成厚約1釐米的長方形面片。

4.下劑:將面片平鋪在案板上,從長邊邊緣捲起,捲成直徑6釐米的粗條,揉至均勻後,用左手握住距粗條面坯右端2-3釐米處,右手手心完全握住面頭,用力猛揪,下成100克大小的劑子。

5.搓條:將劑子搓成粗細均勻、長約12釐米的細條,擺在託盤中待用。

6.擀片:用手掌將搓好的條壓扁,稍微抻一下,用擀麵杖反覆擀壓成厚薄均勻的面坯,再修一下邊,使其形狀規整,上面刷一層色拉油,擺在抹油的託盤裡,餳發10分鐘。

7.壓紋:餳發好的面坯再稍微擀開一些,用擀麵杖在上面均勻壓兩下,這樣拉麵、撕條時力量順著紋路走,不容易斷條、變形。

8.拉麵:雙手分別用大拇指和四指夾住面坯的兩端,慢慢抻拉至長60釐米,抻拉時要一抻一送,防止斷條。

9.甩面:用相同的手法夾住兩端,左右手一上一下,快速將面甩起來,麵條在空中上下翻飛,形成「幾」字形,甩約30秒。

10.撕條:將左手夾的面交到右手對摺起來,再橫擔在左手四指上,右手沿著壓好的紋路撕成細條。

出面流程:

1.兌碗:碗內調入燴麵香料粉10克、當歸3片、用八角炸香的料油8克、香油3克。

2.煮製:淨鍋內加濾淨骨渣的羊肉湯,大火燒沸後撇去浮沫,下入200克面片煮至七成熟,再下海帶絲、木耳各6克、豆腐皮、粉條各8克、菜心15克,煮熟後撈起,盛入碗內,澆上湯汁,上面放羊肉片15克、枸杞3粒,即可上桌。

燴麵香料粉的製作:

鹽100克、味精、胡椒粉各20克、十三香10克攪勻即成。

熬製羊肉湯:

1.把羊棒骨、脊骨25千克放在水龍頭下衝水2個小時,去淨血水,入鍋內大火焯水,撇淨血沫,撈起後用自來水衝洗乾淨。

2.羊肉10千克冷水下鍋,大火焯水,撇去浮沫後撈起衝涼。

3.治淨的鯽魚7.5千克放入有底油的鍋內略煎一下,至兩面微黃,裝入紗袋中。

4.湯鍋內加純淨水100千克,下入羊肉、羊骨、鯽魚,大火煮至滾沸,再改中火加熱4個小時,之後改大火衝湯10分鐘,此時湯汁濃白似乳、鮮香無比,取出羊肉,晾涼後改刀成片。鍋內湯汁用小火加熱保持溫度,隨用隨取。

酸菜肥牛燴麵

河南燴麵中最傳統的版本是羊湯滋補款,群眾基礎雖然牢固,卻因百年不變的容貌,較易引起審美疲勞。下面的這款「酸菜肥牛燴麵」,相較羊湯燴麵,它羶味小,不油膩,鮮香更足,搭配上酸菜與胡椒粉,又增了一重微酸微辣,特別開胃。這款創新燴麵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日售100多碗。

熬牛骨湯:

1.牛棒骨、牛脊骨各20斤飛水,入150℃的烤箱烤2小時至淺黃色。

2.牛肉10斤改成大塊,飛水。

3.特製大鋁鍋內下烤好的牛骨、汆水的牛肉,添加純淨水150斤大火燒開,轉中火煮4小時(中途適當擰開水龍頭,補入少許純淨水,以免蒸發過多)至濃白鮮美,停火撈出牛肉塊以及牛骨(牛肉切塊後用於「香菇牛肉燴麵」,牛骨棄之),濾淨渣子,即得牛骨湯。

制面流程:

1.盆內加鹽150克、雞蛋3個以及適量純淨水攪勻。

2.1+1牌天然麵粉(可用高筋麵粉代替)放進和面機,倒入調好的雞蛋鹽水,開中速和成稍硬的麵團,取出後揉勻,放入壓面機中壓成質地細膩柔韌的厚片。

3.將壓好的面片放到板上,捲成長條,下成100克/個的劑子。

4.將下好的劑子搓成8釐米長的粗條,然後擀開,變成方形的厚片,刷上一層色拉油餳10分鐘。

5.將餳好的面片進一步擀薄,刷上一層油,然後用擀麵杖豎向壓上紋路(便於拉長抻薄後撕成條狀),存入託盤備用。

出面流程:

1.壇裝四川酸菜瀝出原汁,倒入鍋中,每500克加八角3個、香葉3片、花椒5克熬開,調入適量鹽、味精、白糖,小火繼續熬5分鐘即成酸菜汁。

2.四川酸菜漂掉多餘鹽分,切成細絲。粉條泡透,豆腐皮切成細絲。

3.元寶碗內先後加自製料粉5克、料油10克、酸菜汁40克。

4.鍋下牛骨湯5斤燒開,加適量鹽、味精調底味,下粉條、豆腐絲、木耳絲各30克煮透,撈出盛入元寶碗中墊底。

5.取一塊面片用手指夾住兩頭,抻拉變長,然後上下甩動變薄,沿紋路撕開變成寬麵條,放入牛骨湯內煮1分鐘,撈出盛入元寶碗內。另取酸菜絲、肥牛片各50克、泡發的木耳10克、枸杞5克入牛骨湯煮熟,蓋到麵條上,接著澆一大勺原湯,點綴焯水的油菜即可上桌。

泡菜鱔魚手扯麵

清末民初時,成都萬裡橋頭有一家小麵館,以製售口味獨特的鱔魚爐橋面而聞名。這道麵食,是先把和好的麵團手工擀成薄可透光的麵皮,再切成寬麵條下沸水鍋,煮熟裝碗後,澆上現炒出來的鱔魚臊子而成。而這裡要給大家介紹的泡菜鱔魚手扯麵,正是在當年的「鱔魚爐橋面」製法基礎上改良而來。

原料:現剮的去骨鱔魚段200克制好的麵條坯300克 泡二荊條辣椒節50克 泡蘿蔔片80克 泡薑片30克 菜心、大蒜、蔥花、花椒、花椒粉、豆瓣醬、香水魚料、鹽、醪糟、味精、鮮湯、紅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鱔魚段在沸水鍋裡汆至斷生,撈出待用。

2.淨鍋上火燒熱,放紅油並投入大蒜、花椒、泡辣椒節、泡蘿蔔片和泡薑片,炒香便倒入鱔魚段,待同炒至水汽稍幹時,加豆瓣醬和香水魚料炒勻。在摻適量清水燒開後,加鹽、醪糟、味精等燒至入味,即成鱔魚臊子。

3.取麵條坯放案板上,先是用筷子在中間橫壓成凹形,再輕輕地拉扯成長麵條狀,然後用手從中間壓痕處撕開,掐去兩頭便得到手扯麵條。

4.把手扯麵條下沸水鍋裡煮熟,撈出來放入用紅油、鹽、花椒粉、味精和鮮湯調製的底湯碗裡,擺上汆熟的菜心並舀入制好的鱔魚臊子,最後撒些蔥花便可上桌。

羊肉糊湯麵

羊肉糊湯麵是豫西、南陽一帶的傳統麵食,與糊塗面有異曲同工之妙,講究「糊糊」的感覺,湯汁粘稠,香濃可口,但製作方法卻與糊塗面大不相同:首先是炒麵,這可謂是糊湯麵的精髓所在,麵粉要炒得微黃出香,不能太生,生則不香;不能太過,過則發苦;炒好之後拌上蔥油,製成香濃潤滑的面油。其次是用羊湯煮麵,湯鮮面香,十分誘人。

製作流程:

1、用乾淨的毛巾擦乾鍋內水分,大火加熱,倒入麵粉100克,小火煸炒,至麵粉呈微黃色、散發出香味時起鍋,盛入碗內後加入蔥油200克,用筷子攪拌均勻,讓蔥油和麵粉充分融合,做成面油。

2、淨鍋內加豬油、菜籽油各150克,大火加熱,倒入胡蘿蔔絲2千克,翻炒均勻,調入鹽20克、味精15克,炒熟後盛入盆內待用。

3、淨鍋內加羊肉湯750克,大火燒沸,倒入白煮羊肉片50克、炒好的胡蘿蔔絲20克、芹菜葉3片,將手工麵條150克扯成小段,下入鍋內後加胡椒粉5克、十三香4克、味精、雞粉各3克、鹽2克攪勻調味,麵條煮熟後加調好的面油45克攪勻,繼續煮1分鐘後,起鍋盛入碗內,即可上桌。

技術關鍵:

1、手工麵條最好用溫水和面,這樣口感才會柔軟,和面時不能加雞蛋,否則麵條會變硬變脆。

2、麵條下鍋前要用手扯成小段,太長的話沒有「糊糊」的感覺,也不方便食用。

3、炒制麵粉時要用小火,用大火容易炒糊,顏色變黑、口感發苦。也可用烤制的方法製作面油,其方法是:將麵粉入烤箱烤30分鐘,烤箱溫度為280℃,烤制過程中要取出翻動3-4次,保證均勻受熱,烤完後再與蔥油拌勻即可,這樣面香味更濃。

開洋蔥油拌麵

這款「開洋蔥油拌麵」,採用的是上海傳統做法,蔥香味足,搭配開洋(即大海米),口味清爽,誘人食慾。

蔥油熬製:鍋內放入花生油500克,將小香蔥500克切段(以蔥葉為主),冷油下鍋,小火熬至蔥段顏色金黃,撈出放在旁邊,待蔥油變冷後再放入炸蔥段。冷油下鍋的目的是避免香蔥一下鍋就變糊,延長熬製時間,使蔥香味充分釋放到油中。

醬油水熬製:六月鮮紅燒醬油150克、六月鮮醬油50克、清水500克、雞粉少許,燒開後保溫備用。

製作流程:將鮮麵條煮好後控幹水分,盛入碗中,先澆一小勺醬油水(約25克),再澆入一小勺蔥油(帶炸蔥葉),撒上幾顆蒸好的開洋(提前放入小碗中,加少許水,淋入蔥油蒸透)即可上桌,由客人自行拌勻食用。

肉丁蔥油拌麵

用五花肉臊子代替開洋,大大降低了成本,而製法上的獨到之處在於熬蔥油和炸蔥葉。先將蔥白入油熬香後撈出,再下蔥葉炸幹後撈起單獨存放,然後將熱油衝入炸過的蔥白中靠餘溫繼續浸出剩餘香味。

批量預製:

1、取香蔥500克,切下蔥白,將蔥葉改刀成寸段待用;鍋內下色拉油1000克,倒入蔥白,小火炸至顏色金黃、香味充分溢出後撈出盛入盆中,將蔥葉段下鍋,中火炸至酥脆、顏色深綠後撈出待用,將油趁熱衝入盛有炸好的蔥白的盆中,放至涼透即成蔥油。

2、鍋內下清水300克、生抽150克、老抽50克、白糖50克、雞粉10克攪勻燒開即成醬油汁。

3、淨鍋滑透留底油燒熱,下入蔥末、薑末、蒜末各20克炒出香味,倒入五花肉丁500克炒出油分,下入郫縣豆瓣醬40克、生抽10克、味精10克、老抽5克繼續翻炒至熟透後盛出即成臊子。

走菜流程:

取鮮麵條800克入沸水鍋煮至熟透後撈出,盛入盆中,倒入蔥油(只用上層清油)30克、調好的醬油汁50克充分拌勻,分盛入碗中,舀上一勺五花肉臊子,點綴少許炸幹的蔥葉即可上桌。

魷魚面

要想把這碗鎮店招牌「魷魚面」做好,魷魚、海帶、玉蘭片三種原料缺一不可,只有三大「主力」協同進攻,才能制出那鮮香味美的魷魚臊子。走菜時,將其與煮熟的麵條組合上桌,湯鮮味美,香氣十足,魷魚略帶嚼勁,麵條勁道爽滑,生意最好時,一天就能賣出1000碗!

製作魷魚臊子:

1、買回的幹魷魚放入大盆中,加熱水浸泡至水溫變涼,然後將水倒出,重新加熱水浸泡,如此反覆4-5次至魷魚發好,撈出洗淨雜質,切成細絲待用。

2、鍋下菜籽油1000克、雞油(可起到滋潤增香的作用)500克燒至四成熱,下薑片、蔥段各50克小火炸香,再下魷魚絲4000克小火翻炒15分鐘至香味溢出,然後下入海帶片1000克、玉蘭片(提前泡發)750克,繼續翻炒約10分鐘,向鍋中衝入骨頭湯30斤,加醬油、鹽調味,燒開後起鍋倒入湯桶中,小火繼續煮約2小時,將主輔料的鮮香味充分熬出來,調入適量雞精、味精後關火,將臊子撈入大碗中,原湯微火保溫備用。

出面流程:

1、碗中調入中壩口蘑醬油(瓶裝成品,產於四川江油,是以口蘑為配料釀製而成的,汁稠色豔,鹹甜適度,口味鮮香)5克、鹽2克、白胡椒粉、白糖、味精各1克。

2、鍋入清水燒開,下入鮮麵條100克煮熟,先舀出麵湯50克澆入碗中,再將麵條撈入碗內,上面盛入魷魚臊子75克,再澆臊子湯100克,撒少許蔥花即成。

小貼士:

1、幹魷魚質地較硬、口感老韌,所以需要提前漲發,使其重新吸收水分,最大限度地恢復鮮嫩、鬆軟狀態後方能入菜。注意泡發時水中不能加鹼,因為用鹼發出的魷魚口感較脆,適合快速爆炒,而這款魷魚臊子需要長時間翻炒及煮製,若是選用鹼發魷魚,很容易就煮爛了,而且其中的鹼味很難徹底去除。

2、魷魚臊子做好以後要撈出裝入大碗保存,以免在湯桶中浸泡時間太長,口感不夠勁道。

糊塗面


糊塗面是豫西地區的特色麵食,被譽為「天底下最養胃的面」。其實,它就是把玉米粥和湯麵合二為一,再添點胡蘿蔔絲、芹菜葉及五花肉末,面中有菜,菜中有湯,湯中有面,葷素混搭,雜七雜八,糊裡糊塗,面、湯、菜、雜糧煮成一碗,粘粘的糊塗粥掛在爽滑的手工麵條上,黃裡透白,「吸吸溜溜」喝上一碗,渾身冒一層細汗,北方人將這種感覺叫做「熨帖」。

製作流程:

1、淨鍋內加豬油、菜籽油各150克,大火加熱,倒入胡蘿蔔絲2千克翻炒均勻,調入鹽20克、味精15克,炒熟後盛入盆內待用。

2、將花生、杏仁、泡軟的黃豆分別煮熟。

3、玉米面300克用涼水調成稀糊,攪拌均勻,不要有疙瘩。

4、鍋內倒入高湯750克,下入炒香的五花肉末15克,下入芹菜葉4克、芝麻葉5片、炒好的胡蘿蔔絲15克以及煮好的花生、黃豆、杏仁,開大火燒沸,取擀好的手工麵條100克團成一團,撕成小段後下入鍋內,調入鹽、胡椒粉、十三香各3克、味精、雞粉各2克攪勻,淋入攪好的玉米糊勾芡,再倒入調稀的芝麻醬20克,大火煮沸後起鍋,盛入碗內,上面放炒香的芝麻花生碎15克即可上桌。

技術關鍵:

1、一定要把麵條撕成小段後再下入鍋內,原因是用玉米糊勾芡後湯汁濃稠,如果麵條太長,煮熟後不容易盛出,吃起來也不方便。

2、傳統糊塗面是用玉米糊勾芡,湯汁粘稠香濃,也可以用小麥麵粉調糊勾芡,口感更加細潤。

3、芝麻葉,即芝麻的葉子,其性平味苦,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可以調拌涼菜,也可做芝麻葉麵條,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新鮮芝麻葉要在沸水中浸燙3分鐘以上,市場上也有幹芝麻葉、芝麻葉罐頭出售。

擔仔麵

原料:油麵100克,豆芽22克,熟白蝦1隻,肉臊適量,自製高湯適量,五印醋、蒜泥各少許。

製法:鍋入清水燒沸,下油麵,邊攪拌邊煮至成熟,撈出放入冰水急速過涼,瀝乾水分後,鬆散放置,拌入色拉油備用;客人點餐後,將麵條放入大火滾沸的燙麵鍋煮3秒,放入洗淨的豆芽快燙2秒,甩面,扣面,入碗呈半球形,放上香菜、肉臊,加高湯、五印醋、蒜泥,放上去殼熟白蝦即可。

點評:擔仔麵是度小月的招牌,也是鎮店之品。選用臺灣特有的油麵,Q彈而不爛;以洋蔥為底的蝦高湯甘甜鮮香,自然健康;嚴選臺灣黑豬後腿肉,配以臺灣特產紅蔥頭及調料,長時間細火精燉而成的肉臊香而不膩,廣受女性客人青睞,再佐以在臺灣地區有百年歷史的五印醋,才成就這碗風行臺灣百年的擔仔麵。

大廚小貼士

原料:豬後腿瘦肉丁300克,豬後腿肥肉丁88克,豬皮末120克,蒜末、紅蔥頭末、色拉油、白胡椒粉、生抽、味精、鹽、冰糖各適量,清水250克。

製法:鍋入少許油燒熱,下紅蔥頭末、蒜末爆香,入瘦肉丁、肥肉丁、豬皮末炒至熟透;同時,另起鍋入冰糖炒香至融化,加入白胡椒粉、生抽、味精、鹽、清水煮開,倒入炒制肉丁的鍋中,轉小火煮1小時即可。

高湯的製法:鍋入白洋蔥、清水煮開,轉小火煮1小時,入蝦頭煮2小時,加蝦粉調味,濾出湯汁即可。

老北京炸醬麵

麵條預製:

1.取高筋麵粉3斤加入清水400克、雞蛋3個充分和勻,再加入食鹽少許,揉勻後蓋溼紗布餳30分鐘以上。

2.將餳好的麵團擀成厚薄均勻的麵皮,表面撒一層玉米粉,摺疊後切成韭葉寬的麵條。

炸醬預製:

1.五花肉350克改成骰子大小的丁,蔥200克、姜100克分別洗淨切小丁。

2.六必居幹黃醬250克盛入碗中,加清水75克稀釋,再加入蔥伴侶牌甜麵醬100克充分調勻備用。

3.鍋入底油250克燒至七成熱,下入蔥丁100克、姜丁100克爆香,下五花肉丁以及八角兩顆煸至肉丁發白,此時倒入混合醬,轉大火用勺子攪勻,炒5-10分鐘至醬料濃稠再轉中火,繼續炒10分鐘,至醬中的油充分溢出,轉小火再炒10分鐘,至油、料充分融合,撒蔥丁100克,調入香油、味精少許,攪勻後關火,盛入罐中,常溫保存,隨用隨取。

出面流程:

1.煮熟的青豆、黃豆共45克、紅心蘿蔔絲、飛水的掐菜、黃瓜絲、芹菜粒、香椿苗各40克、臘八蒜35克(帶醋汁)、炸醬50克分別盛入小碟。

2.鍋入清水煮沸,取切好的手擀麵200克展開,抖一抖麵條上的乾粉,然後浸入沸水並用筷子撥散,煮至沸騰,加少許涼水,待水再次沸騰,再加一次涼水,第三次沸騰時麵條便完全熟透。撈出麵條入涼水過一下,盛入面碗中,帶菜碼一同上桌即可。

小貼士:

1、炸醬前首先要將黃醬澥開,每半斤黃醬加入75克清水,攪至稀稠適中,用勺子舀起時呈不間斷的線狀流下即可。

2、炸醬時要掌握好火候:先開大火,使醬料均勻融入油中並免於粘鍋,至熱油冒蝦眼泡時,改中火,至肉丁出油時,改小火。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廚藝店鋪

相關焦點

  • 8道麵條家常做法,早餐做一碗,簡單快捷又管飽
    8道麵條家常做法,早餐做一碗,簡單快捷又管飽。
  • 幾種世界級麵條的做法!
    在所有的食物中,最平易近人的一款,便是麵條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各有自家的口味,但相同的是,好吃的麵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除了吃牛肉麵的學問外,牛肉麵的做法也是非常講究的叫一青二白三黃四綠五紅。其中熬煮五天的高湯「一清」,白肉鍋「二白」,喬麥麵「三黃」,香菜、青蒜襯味的「四綠」,辣椒加味的「五紅」,這才能算上一碗美味的臺灣牛肉麵。
  • 附11款麵條做法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麵條的做法,讓你麵條吃的更有滋味!5.小火燉約1.5小時,佐麵條即可開吃四、陽春麵用料:麵條、豬油、鹽、鮮醬油、蔥花做法:1.準備麵條2.準備調料和蔥花3.湯碗裡加入鹽,鮮醬油,蔥花 和豬油4.用沸水衝入調成湯頭5.鍋內水開後加入麵條6.煮熟後撈起7.加入碗中即可享用
  • 自己壓的麵條筋道又好吃,做法超簡單的
    壓麵條麵條既是主食又可以當早餐,夜宵!點心!做法,吃法都非常多!現在有了手搖試的壓面機,也方便了家庭主婦做麵食!不用手擀麵皮那麼麻煩!搖一搖,壓出面片,很快就能出麵條!做法簡單,容易操作!原料:麵粉、水、雞蛋液、鹽。
  • 愛吃麵條的有口福了,25碗麵條做法,每天都不重樣!
    做法:1、姜去外皮,切成細絲。大蔥葉洗淨,切成細絲。朝天椒洗淨切圈。2、將花椒放入鍋中,小火烘焙上色,再輾成末。鍋內燒開半鍋水,下少許鹽,再下蝦子面煮。3、待麵條在鍋中翻動浮起時即撈起在涼開水中過一下,抖掉多餘的水分,麵條中撒少許油拌勻防止粘結。
  • 冬季還是這樣吃麵條過癮,東北家常麻辣麵的做法,麻辣鮮香又開胃
    本期導讀:冬季還是這樣吃麵條過癮,東北家常麻辣麵的做法,麻辣鮮香又開胃麵條是很多人喜歡吃的麵製品,也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麵條可葷可素,做法多種多樣,風味各異,營養豐富,麵條做法簡單,容易煮熟,即可以做正餐,也能當快餐。深受上班族的喜愛。
  • 終於找到麵條最好吃做法,8分鐘就上桌,比牛肉麵和炸醬麵都香!
    終於找到麵條最好吃做法,既簡單快速又營養美味,比牛肉麵還好吃!
  • 16款別具特色的麵條及其做法解析
    11、開鍋後小火滷製30分鐘即可食用。12、由於削麵比較難做,可以去超市買現成的回來煮。武漢熱乾麵用料鮮麵條 150g,榨菜,酸豆角,香蔥,芝麻醬 2湯匙,香油 3湯匙,老抽 2茶匙,生抽 1湯匙,鹽 1/2茶匙,辣椒油或辣椒醬 1湯匙做法1、鮮麵條加一湯匙香油拌勻,入蒸鍋大火蒸10分鐘。
  • 蔥花麵條最簡單的做法,只需2步,輕鬆搞定一家人的早餐
    我家的早餐、晚餐一向簡單,尤其是現在的特殊時期,「宅家令」第11天了,家裡食材不充足,晚餐更是常以麵條、疙瘩湯、粥等流食為主。在最開始決定儲存食材時,豆媽便挑選了一捆蔥,心想著,即便沒有菜,也可以做蔥花面、蔥油拌麵呀!
  • 比清水煮麵好吃100倍的麵條做法,5分鐘學會!
    對於每一位麵條黨來說,總有一些對於麵條的不同偏好,甚至是不同的吃麵姿勢!;麵條煮熟撈出瀝乾水;2、開火熱鍋,加入1~2湯匙油,放入肉沫翻炒至變色;3、加入洋蔥和大蒜,繼續煮至洋蔥變軟,加入菠菜,用鹽和胡椒粉調味;4、最後加上麵條進行翻炒均勻就完成啦!
  • 【我的廚房菜譜第66道】中華第一面:牛肉麵的做法
    【我的廚房菜譜第66道】中華第一面:牛肉麵的做法作者何麗微信公眾號何麗的詩文館
  • 創意花卷又有新做法,麵條切幾刀就搞定,暄軟多層不變形
    創意花卷又有新做法,麵條切幾刀就搞定,暄軟多層不變形 2020-11-06 10:
  • 各地麵條做法大全——貌似在咱峰峰都能吃到呢!
    材料:姜,肉餡,醬油,料酒,辣椒醬,面醬,蔥花,蒜,麵條。做法:1、鍋內放入油(多),油熱後放入生薑末翻炒。11、取一塊,餳至好的麵團搓成條。12、充分拉長。13、兩頭對摺,反覆幾次。14、擀成片,切成條。15、一根一根拉成麵條。16、入開水鍋中煮熟。17、撈在大碗中。18、澆上牛肉湯。19、加入牛肉片、香菜 。20、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紅油即可。
  • 二伏:傾情巨獻麵條大全
    但有一點得特別注意,苦蕎餄餎中一定不能加醬油,不然味道會特別怪,親可要記住了喲!7. 把面片像疊扇子一樣,一層層疊起來,再用刀切成稍寬點的麵條11. 麵條上面放上蒜末、蔥花和辣椒麵拌勻後即可享用,放點香菜裝飾哈
  • 煮麵條不能開水下鍋,這才是陽春麵的正宗做法,只要2步,爽滑勁道,湯鮮味美!
    【美食分享---陽春麵的家常做法】【主料】:手工掛麵或者鹹麵條【配料】:小蔥、豬油、醬油、海米、雞精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開始製作】——1、做陽春麵,小蔥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也是吃麵時能夠提升味道的主要配料。
  • 【雙隆商博瑞】多種麵條做法,好吃到爆
    麵條作為中國的傳統食物,深受許多人的喜愛,更是北方人的主食。北方的傳統習俗中,「上車餃子,下車面」,由此看來,麵條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食品,更是一種中華文化。商博瑞一樓超市均有售不要猶豫,快來下單!熗鍋面是江西那邊的湯麵做法,一般都是先用豆豉和薑片爆香,然後倒入熱水煮麵,簡單方便,一碗麵條吃下去,賽過穿秋褲,再也不怕秋天傍晚的寒冷了!秋天麵條這樣吃最好,教你1種做法,簡直不要太好吃,快來嘗嘗。下面小商介紹幾款做法炸醬麵
  • 拌麵怎麼做好吃,教你麵條超級簡單的家常做法
    今天分享給大家一道麵食店超級簡單的做法,很好吃又簡單十來分鐘就可以做好,新手也可以做成功。麵食愛好者一定要試試,下面看看做法。1、先準備幾顆小蔥,不要蔥白,剩下的切成蔥花。準備蒜沫、薑末、大蔥末、芝麻、辣椒麵、放入鹽,(要鹹一點因為是做拌料的)雞精或者雞粉鍋中倒油燒至微微冒煙,把熱油倒入碗中(燙辣雞油時最好不要用瓷碗,夏天還好冬天有爆裂機率)暫且叫它蒜蓉辣椒醬燙好的蒜蓉辣椒醬很香的(我第二次做的時候裡面放了點花生碎,超級香)不辣非常香的那種水燒開下入麵條
  • 我家蒸的麵條,比大魚大肉好吃百倍,做法今天免費分享給大家
    麵條——是北方地區人們常吃的一種麵食之一。其做法花樣繁多,按吃法分有撈麵條、炒麵條、燴麵條、燜麵條、蒸麵條等等,按麵條的製作方法分有手擀麵、壓麵條、拉麵、拽面、刀削麵、哈嘍面等等枚不勝舉。蒸麵條,因為其內含食材豐富、好吃好做,廣受大家青睞。
  • 麵條懶到家的做法!不用擀麵,不用刀切,麵團瞬間變麵條,解饞!
    麵條懶到家的做法!不用擀麵,不用刀切,麵團瞬間變麵條,解饞!大家好,這裡是西西超愛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剛下班的人兒最期待的就是回家後的那頓美食,那麼就由我來教大家來做些簡單的美食吧。首先在盆中放500克的麵粉,加以勺鹽增加面的筋性,用200毫升的水邊倒邊攪拌,攪拌成絮狀之後揉成麵團,麵團活得越硬,做出來的口感越精,到把面蓋上蓋子密封型面一個小時以上,把醒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再揉一下,這樣可以使麵團更加光滑,同時也可以給麵團上勁,使做出來的麵條更加筋道,揉好之後放在案板上備用。
  • 中國最具特色的16款麵條及其做法解析,趕緊收了吧!
    11、開鍋後小火滷製30分鐘即可食用。12、由於削麵比較難做,可以去超市買現成的回來煮。武漢熱乾麵用料鮮麵條 150g,榨菜,酸豆角,香蔥,芝麻醬 2湯匙,香油 3湯匙,老抽 2茶匙,生抽 1湯匙,鹽 1/2茶匙,辣椒油或辣椒醬 1湯匙做法1、鮮麵條加一湯匙香油拌勻,入蒸鍋大火蒸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