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炒飯的前世今生——推陳出新還是回歸傳統

2020-12-23 九州故事

走遍大江南北祖國東西,說到吃,有名的招牌小店要數蘭州拉麵和沙縣小吃。具體到某一個主食,幾乎每個小餐館都有的,恐怕就是蛋炒飯和揚州炒飯了。

而揚州炒飯的價格往往比蛋炒飯貴那麼一塊兩塊的,名字裡又帶揚州二字,看起來似乎是個地方特色食物,為啥卻如此有名,遍布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呢?

1

搜索一下揚州炒飯的由來,會看到許多傳說故事。

比如有說隋煬帝喜歡吃碎金飯(蛋炒飯),有次巡遊到揚州,就把這食譜給帶到了揚州,當地人又結合本地特色改進,變成了什錦蛋炒飯。

又有說揚州古運河上謀營生的漁民,因為在船上沒法生大火做飯,所以只能帶做好的米飯上船,隔天餓了想吃的時候,就把隔夜米飯放進小鍋裡,配上雞蛋和蝦米什麼的簡單翻炒一下,這就形成了揚州炒飯的雛形。

還有說是乾隆微服私訪之時到揚州地界,那天走了很久,飯點兒已過很久卻沒有找到地方吃飯,正碰上前面一家清貧人家,也就飢不擇食,就這家吧。農戶家裡還有些剩飯,又撿了兩個雞蛋,加些散碎配料,炒了一碗飯。乾隆不知道是因為平時山珍海味吃多了,還是因為那天實在太餓了,這一碗炒飯吃的是非常滿意,於是問侍從這是什麼飯。侍從隨口答這是揚州炒飯,並把來龍去脈這麼一講,乾隆不禁感嘆揚州百姓生活的節儉,而且廚藝高超。於是後來這事傳揚開來,揚州炒飯也名聲大振。

2

而一般這樣的帶上皇帝的傳說故事,往往都是沒法判斷真假的,有點拉上皇帝來「帶鹽」的感覺,而且傳說中的碎金飯或者加雞蛋炒一炒,還是蛋炒飯,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分。

看到比較靠譜的有記載的,應該還是清代的一任揚州知府,伊秉綬。

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清代書法家,汀州府人士(今福建省寧化縣)。

根據自號「饞人」的「華人談吃第一人」唐魯孫的飲食筆記記載,伊秉綬喜愛研究美食,任揚州知府時帶著一位相識多年的麥廚子,在揚州時研究出了伊府麵(方便麵的前身)和揚州炒飯。「炒飯所用的米必用洋秈,也就是西貢暹羅米,取其鬆散而少黏性,油不要多,飯要炒的透。除了雞蛋蔥花之外,要加上小河蝦,選紐扣般大小者為度,過大則肉老而擋口了。另外,金華火腿切細末同炒,這是真正的揚州炒飯。」

唐魯孫出身貴胄,自幼出入宮廷,對老北京傳統、風俗、掌故及宮廷秘聞了如指掌;年輕時隻身出外謀職,遊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又熟諳各地民俗風情。著有《中國吃》一書,這套書是作者晚年的憶舊之作,信手拈來,妙趣橫生,既可以使人增廣見聞,又可以補正史與民俗學之闕。

3

知府這麼愛吃,士紳官商自然無不追捧,飯館酒樓也紛紛效仿,揚州炒飯也就在當地成為了一種流行。

伊秉綬後來在揚州離休,回到福建寧化老家,自然也把揚州炒飯帶到了寧化,並傳播至廣東等周邊省份。在福建,客家人是一個很重要的構成,客家人族裔過億,遍布世界五大洲,隨著客家人遠徵,揚州炒飯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地。

而在這過程中,各個地方揚州炒飯的配料自然也是就地取材,不斷發生變化。如有些地方由小蝦仁變成大蝦仁切段,金華火腿切細末改成叉燒丁。到了海外,玉米粒,青豆,火腿腸等也被加入菜譜。

4

1990年,中國烹飪協會編纂《中國名菜譜》,揚州炒飯被列為中國名菜。

2002年,揚州市烹飪協會發布了揚州炒飯行業標準。

2005年,聯合國為慶祝當年主題「國際稻米年」,推出「環球300種米飯食譜」,揚州炒飯位居中國5種入選食品之首。

2015年10月,揚州市質量監督局發布新的揚州炒飯地方標準。要求炒飯在形態上要達到米飯顆粒分明、晶瑩透亮。色澤上要做到紅綠黃白橙,明快、和諧;口感上要鹹鮮、軟硬適度,香、潤、爽口;氣味上要具有炒飯特有的香味。

在這份新標中,規定了正宗揚州炒飯要以特等秈米飯、鮮雞蛋為主料,以水發海參、熟地方雞腿肉、中國火腿肉、水發乾貝、上漿湖蝦仁、水發花菇、淨鮮筍和青豌豆為配料,加適量調料,按特定的熟炒操作規程炒作而成的飯菜合一的炒飯。除了規定用料,新標準連製作步驟也有了詳細說明。這個標準不可謂不高。

而引人爭議的是,地方標準有一定的強制性,那豈不是不按照這樣高標準來的,都不能稱為揚州炒飯了?有專家表示,改善工藝、提升口感、增加營養,無可非議,但是,行政規定來強制實行炒飯標準,難免不妥。

而參考之前的河南燴麵和蘭州拉麵等出臺地方標準的食物來看,基本形同虛設,外地的餐館根本不會理會,而揚州本地,也是大酒店有揚州炒飯專屬授牌需求和摘牌顧慮,其餘小店難以執行。

5

揚州炒飯起源於淮揚菜系,淮揚菜系與魯,川,粵並稱中國四大傳統菜系。

淮揚菜系口味清鮮平和,原料鮮活,刀工精細,注重本味,火工講究,富於變化。淮揚菜繫結合淮揚一帶園林與人文,構成了淮揚烹飪文化的鼎立三足,可謂是格調高雅。

難能可貴的是,淮揚菜系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獵奇逐珍的過程。後來在清末有見識的官吏和文人雅士的倡導下,整改廚風,回歸本源。名菜多用當地產的普通原料,沒有居高臨下的氣派,也不平淡無味,且選料、刀工、調味等都精工細作、講求韻味,最終奠定了淮揚菜系的基礎。

相較於揚州炒飯地方標準八大配料的自抬身價,更能暖人腸胃撫慰人心的恐怕還是鄉野小館中隨處可見的「揚州什錦蛋炒飯」吧,雖然材料簡單普通,但若有細緻的刀工,老到的火候,最重要是一顆認真的心,這樣的一碗飯,不正是傳揚到世界各地的那一碗揚州炒飯嘛。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相關焦點

  • 揚州炒飯——揚州的世界名片
    美食一種無需翻譯的通用「語言」 揚州炒飯 一道享譽世界的美食它是國外朋友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窗戶更寄託著海外中國人的故鄉情去年,揚州榮獲「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為中國第四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以揚州這座城市命名的揚州炒飯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講述前世今生輪迴
    最近,泰國鬼才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更榮獲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並同獲香港亞洲電影節別注電影,十分「威水」。
  • 宅家學做淮揚菜 | 揚州炒飯
    1、淵源掌故揚州炒飯最早見諸於史料的原型,是隋煬帝時代的「越國公碎金飯」,越國公楊素因為幫助楊廣篡位有功,被委以重任,後來楊素把這道菜獻給了到揚州來的隋煬帝,而隋煬帝的御用廚師長謝楓把它記錄了下來。清嘉慶年間,揚州連年水災,伊秉綬受命來揚州賑災,水災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救人,伊秉綬當時用船裝了大量的炒飯出行,躲在屋頂樹梢的災民們往往是靠了一碗炒飯得以活命。後來伊秉綬留任揚州做知府,炒飯當然會風行起來,而伊秉綬也第一次將這種炒飯的做法寫進了他自己的作品集《留春草堂集》裡。不過那會兒之前,這道菜的名字都不叫揚州炒飯。
  • 揚州炒飯,與隋煬帝有關,但卻深受大眾喜愛
    說起揚州炒飯,可能很多人都十分的熟悉,因為它作為蛋炒飯的一種,但卻是唯一一個以地方為命名的炒飯種類,它不管是在顏色上,還是在食物的種類上,都比其他的炒飯要更有特色,而且隱隱還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據傳,揚州炒飯最早成名於春秋時期,那個時候,在揚州運河上工作的船夫因為沒有時間回家吃飯,而又要節約時間以用來進行緊張繁忙的工作,所以他們會經常將一些剩飯與剩菜結合在一起,然後加一個雞蛋,進行炒制,這樣就形成了揚州炒飯最初的模樣。
  • 大煮乾絲、揚州炒飯這些揚州美食其實都是邊角料的逆襲
    特別是揚州大廚們,在烹飪美味時,更是總結出實用、管用、好用的刀尖上的節約之道。近日,記者走進揚州百年老字號、新興餐飲集團,走近淮揚菜大廚們,聽他們講述從刀尖開始的節約。薪火相傳揚州美食源於節約說起揚州美食,最具影響力的,恐怕就是揚州炒飯了。
  • 揚州家政人員將持證上崗 掃一掃可知「前世今生」
    記者昨從揚州市家政行業協會獲悉,今後,找月嫂靠別人口耳相傳的時代將成為歷史,揚州家政從業人員將全部實現「人證合一」,用微信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知道該家政從業人員是否有職業汙點,是否具有健康證等從業資格。家政行業亂象如何監管?「百葉窗全是灰塵,下水道塞滿了頭髮。」
  • 揚州炒飯破金氏世界紀錄
    10月23日,揚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新紀錄結果宣布後,這份世界最大份炒飯被工人站在其上腳踩,大量成品被裝進垃圾車。  10月23日,揚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金氏世界紀錄。當日11時30分,新紀錄結果宣布後,這份世界最大份炒飯被工人站在其上腳踩,大量成品被裝進垃圾車。此舉隨即引發網友吐槽,指責主辦方「浪費糧食」、「作秀」、「處理不當」。此前,主辦方對外稱,這份炒飯申請金氏世界紀錄結束後,將送往高校食堂和參與的餐飲企業供學生和市民免費享用。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夫妻,是前世的情人。之所以今生做夫妻,是因為前世欠了你的情債,今生是來報恩的。所以才會今生跟你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擔,共同經歷生活一路的風風雨雨,忍受你的壞脾氣,照顧你,心疼你,呵護你,陪伴你,怕你冷,怕你熱,懂得你的不易,心疼你的安危,為的就是感恩你在前世修給她的一份深情的愛。不論是情人還是夫妻,因都在前世。
  • 萬年曆 | 回歸21年,澳門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
    澳門回歸日也稱澳門回歸節。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以後每年12月20日澳門都舉行紀念活動,今年12月20日為澳門回歸21周年紀念日。   光陰荏苒,21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足以令一個地方的發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揚州炒飯這樣做,色澤鮮美,滿口溢香,滿足你對炒飯的所有想像
    據考,早在春秋時期,航行在揚州古運河邗溝上的船民,就開始食用雞蛋炒飯。舊時揚州,午飯如有剩飯,到做晚飯時,打一兩個雞蛋,加上蔥花等調味品,和剩飯炒一炒,做成蛋炒飯。在明代的時候,揚州民間廚師在炒飯中增加配料,形成了揚州炒飯的雛型;清嘉慶年間,揚州太守伊秉綬開始在蔥油蛋炒飯的基礎上,加入蝦仁、瘦肉丁、火腿等,逐漸演變成多品種的什錦蛋炒飯,其味道更加鮮美。因在揚州,所以叫揚州炒飯。隨後,通過赴海外經商謀生的華人,特別是揚州廚師,把揚州炒飯傳遍世界各地。
  • 揚州大學生網絡直播教做揚州炒飯
    昨日,在揚州大學揚子津校區食堂裡,旅遊烹飪學院的學生張士順在食堂裡藉助網絡平臺直播,通過視頻、解說以及體驗等形式,教網友如何鑑別、製作淮揚菜揚州炒飯、大煮乾絲,娓娓道來菜品背後的歷史典故。直播現場共做了2道菜,全程1個多小時,講述了揚州名菜揚州炒飯、大煮乾絲的特點、製作過程,以及淮揚菜的文化淵源等。揚州炒飯:原材料:隔夜飯200克,豌豆10克,火腿30克,香菇10克,雞蛋1個,蔥花10克。 製作過程:鍋燒熱放入30毫升色拉油,加入雞蛋炒制碎金,放入配料炒香,接著放隔夜飯,用鏟子塌松,放入調味料,放入蔥花,裝盤。
  • 精選5本前世今生文,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我想一直在你身邊!
    今天為寶寶們整理了5本前世今生文,快一起來看看吧。如果寶寶們想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可以在留言區告訴九九哦,九九會整理分享給大家。01《洞房前還有遺言嗎》作者:且墨<文案簡介>卿如是:我是你的祖宗,我們之間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樣是會遭天譴的。
  • 「拾味揚州」「世界美食之都」大型系列活動收官
    昨天,「拾味揚州」「世界美食之都」大型系列活動收官場在蜀岡萬達廣場舉行,現場,來自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的師生聯袂合作,向市民展示了揚州廚師出神入化的刀工、精妙絕倫的廚藝。「拾味揚州」「世界美食之都」系列活動是揚州市第五屆網民節的系列活動之一,活動先後走進時代廣場、五彩世界、萬象匯、京華城等各大綜合體,參與市民超10萬人次。
  • 中國最出名的五份炒飯,揚州炒飯僅排第二,第一名的位置難以撼動
    中國最出名的五份炒飯,揚州炒飯僅排第二,第一名的位置難以撼動。中國有著各式各樣的炒飯,但我想大家最為熟知的,就是揚州炒飯了吧。不過它可不是第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中國最好吃的五份炒飯。第五就是廣州炒飯了,廣州炒飯使用的米是絲苗米,而且要在隔夜煮好,炒出來的飯粒粒粒分明,配上XO海鮮醬再加上豬肉、雞蛋、蔥花進行爆炒,非常美味。
  • 揚州炒飯,傻不傻,只有自己知道
    10月22日,在揚州舉行的金氏世界紀錄「最大份炒飯」挑戰賽上,總重量為4192公斤的揚州炒飯榮獲新的金氏世界紀錄。昨天下午,金氏世界紀錄官方發布聲明稱,因存在浪費情況,這個挑戰無效。咋看起來似乎是這麼一回事,就拿這次揚州炒飯的事來說吧,4噸多揚州炒飯,就算一個人吃5兩,就要8000多人吃。同時找來這8000張嘴,顯然不大靠譜。為此,有人形容說,這次活動本來是要給揚州這座歷史名城描描眉,結果筆下錯地方,給臉上畫出個墨疙瘩。 可是大家忽略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商家和地方政府會樂此不疲地舉辦破吉尼斯紀錄的各種活動,是企業和地方政府太傻了?
  • 「世界最大份」揚州炒飯被爆餵豬 吉尼斯紀錄無效
    4192公斤的「世界最大份炒飯」日前在江蘇揚州誕生,號稱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但隨即曝出炒飯被當做廚餘垃圾送去餵豬。26日,認證為金氏世界紀錄的官方微博宣布,因存在浪費情況,這個挑戰無效。4噸炒飯如何處置?荒唐的活動背後,推手是誰?這樣花錢出力搞浪費的「創紀錄」有何意義?輿論和專家指出,這種「創紀錄」背後實質是一些部門、機構「求大求奇」的浮躁心態,是扭曲的政績觀在作祟。
  • 偎紅倚翠金鑲玉:在揚州炒飯的活色生香裡,品味大運河的千古餘韻
    那麼,為什麼一說起揚州,許多人立刻就想到揚州炒飯呢?揚州炒飯的「盛世美顏」去揚州感受煙花三月的春景,美食必不可少,揚州炒飯更是淮揚菜的「當家花旦」。炒飯二字,一聽起來就透著柴禾妞的土氣,是上不得大席面的,誰還不會炒個米飯啊?
  • 4噸揚州炒飯破金氏世界紀錄後,被垃圾車運走餵豬
    10月23日,總重量為4192公斤的「揚州炒飯」,刷新了金氏世界紀錄網上的視頻顯示,炒飯被工人鏟進垃圾車  10月23日,江蘇揚州一盤總重量為4192公斤的「揚州炒飯」,刷新了金氏世界紀錄,但隨即曝出炒飯被當作廚餘垃圾送去餵豬。
  • 它才是揚州人最愛早餐!甩揚州炒飯5條街,90%的外地人都不知道
    一提起揚州,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揚州炒飯、獅子頭、牛皮糖……,所以大家潛意識也都認為揚州人的早餐一般都是揚州炒飯,但是前幾天一位揚州的朋卻認真的給我科普了一下,原來除了揚州炒飯,揚州人吃得最多的竟然是它——三丁包子。
  • 除了炒飯,揚州還有哪些美食?
    揚州是我國的知名文化之城。「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一首名詩讓揚州聲名遠揚,隋煬帝修運河、下揚州看花更讓揚州有了一層美名。因此揚州濃厚的文化氣息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遊玩。揚洲是一座溫潤如水的城市,它的美食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