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揚州炒飯,可能很多人都十分的熟悉,因為它作為蛋炒飯的一種,但卻是唯一一個以地方為命名的炒飯種類,它不管是在顏色上,還是在食物的種類上,都比其他的炒飯要更有特色,而且隱隱還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
據傳,揚州炒飯最早成名於春秋時期,那個時候,在揚州運河上工作的船夫因為沒有時間回家吃飯,而又要節約時間以用來進行緊張繁忙的工作,所以他們會經常將一些剩飯與剩菜結合在一起,然後加一個雞蛋,進行炒制,這樣就形成了揚州炒飯最初的模樣。而要說起將其發揚光大的,還是要提起隋煬帝,他在歷史上雖然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帝王,但是揚州炒飯卻是被他給帶火的。
那個時候,隋朝年間,隋煬帝開發京杭大運河,等到運河修好之後,他便乘著龍舟一路南下,在杭州地區,把他喜歡吃的碎金飯傳給了當地的人們,後來,人們因為「黃恩浩蕩」的緣故,所以就將這種做法的蛋炒飯給傳承了下來。到現代,經過隋煬帝傳承下來的碎金飯,逐漸的演變為了揚州炒飯,而且有了更多的特色,在營養學上,也更加的注重。
如今的揚州炒飯,一般來說,配料都會準備得比較出色,而且種類繁多,並且以顏色的搭配為特色,看起來就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而且有種食慾大開的感覺。揚州炒飯的配料多以雞蛋、火腿肉、青豆、胡蘿蔔、玉米粒為主,基本上主流的揚州炒飯之中,都會有這些配料的存在。而相比一般的蛋炒飯而言,裡面除了雞蛋之外,無外乎就是一些芽菜或者是酸豆角之類的配料了,在顏色的搭配之上,無疑之間就落了下風。
一份完美的揚州炒飯,出鍋之後會明顯的感覺到顆粒分明,軟硬適中,色彩調和並且伴隨著光澤飽滿,因為配料多的緣故,所以在擺盤上就會給人一種精緻而且嚴謹的西餐感。恰恰就是因為它的這種感覺,所以在受眾上,揚州炒飯很受大眾的歡迎與喜愛,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會對揚州炒飯討厭不起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揚州炒飯它的顏色搭配給人帶來的新鮮感。
雞蛋經過炒制會變成黃色,而且成為了整份揚州炒飯顏色的主格調,火腿肉是紅色的,青豆是綠色的,胡蘿蔔也是紅色的,但與火腿肉相比的話,它會更加的小清新一些,玉米粒所帶來的淡黃色則與雞蛋所帶來的金黃色相互的呼應,從而這一份揚州炒飯會給人的視覺感帶來極大的衝擊,並且伴隨著整份揚州炒飯經過炒制所散發出來的香味,直接就令人有種迫不及待的食慾感。
如今的揚州炒飯,經過很多人的傳播,不僅足跡遍布全國,甚至在海外,都能經常能夠看見它的身影,而且不少外國友人在品嘗之後會對其讚不絕口,而不少海外遊子,更是憑藉一份揚州炒飯,寄託了自己對於祖國的思念。這個時候的它,所帶來的則是一份歸屬感,這是祖國家鄉的美味,更是他們心心念念的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