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朱虹赴南昌市八大山人紀念館調研,參觀考察八大山人紀念館與北京畫院共同主辦的「渾無斧鑿痕·對話齊白石——北京畫院典藏作品展」。本次展覽通過「雪個同肝膽」「通身皆靈氣」「神似天然趣」三大篇章,巧妙設計了八大山人的藝術與齊白石的傳承、八大山人所處時代與齊白石所處時代、兩位藝術大師與觀展群眾之間的三場對話,讓觀者可以全面了解齊白石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曆程。參展作品包括齊白石的《群雞圖》《山溪群蝦》《柴耙》《青燈有味》《桃實》等經典作品,其中部分畫稿是首度公開展出。
朱虹認為:八大山人是我國明末清初傑出的寫意畫藝術大師,也是江西眾多歷史文化名人的優秀代表。八大山人擅長於山水、花鳥、人物等畫面,尤其以花鳥畫稱美於世,其畫面構圖縝密、意境空闊,筆墨清脫純淨、淋漓酣暢,書法筆簡意賅、含蓄內斂,藝術風格獨具特色。八大山人的藝術作品對後世「揚州八怪」、吳昌碩,以及近代齊白石、張大千等畫家均產生了深遠影響。齊白石曾賦詩曰:「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遠凡胎,缶老(吳昌碩)當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無論是早年專赴南昌「仿擬山人意」,還是衰年變法後的「膽敢獨造」,「白石雪個同肝膽」都是齊白石追隨八大山人寫意精神的真實寫照。
朱虹指出:此次南昌市八大山人紀念館與北京畫院共同主辦的畫展不僅充分講述了八大山人與齊白石之間的藝術代際關係,而且全面展示了八大山人與齊白石的精湛藝術作品,讓廣大江西人民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地欣賞到世界一流的文藝作品,對豐富江西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樹立江西文化自信起到了積極作用。江西是歷史人文淵源之地、文章節義之邦,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雄州霧列、俊採星馳」之美譽,先後孕育了紅色、山水、書院、陶瓷等特色文化,對中國的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嚮往與追求美好文化生活,也具有較高的欣賞與品鑑能力。
朱虹強調: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是江西文化發展和江西文人成長的重要途徑。希望南昌八大山人紀念館繼續舉辦更多高質量的惠民藝術作品展,大力推廣普及中國文化藝術,提升南昌城市文化品位,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播者。全省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劇院等還有很大的潛力,要進一步加大省內外文化交流力度,一方面積極傳播江西優秀文化,擴大江西對外影響力;另一方面努力將省外優秀文化藝術引進江西,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江西人民與全國人民同步欣賞世界一流的文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