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廚鍾叔教你三步做好響螺

2021-01-19 騰訊網

全世界有7萬多種海螺,主要生活棲息在低潮線碎珊瑚底質的淺海,從海水日夜衝刷的巖石到陰暗泥濘的深海底都有它們的身影。一般而言,大部分海螺的肉都適合食用,尤其是萬寶螺、唐冠螺、鳳尾螺和鸚鵡螺這四種,並稱為是「世界四大名螺」,其肉質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

響螺,屬於「世界四大名螺中」的鳳尾螺品種,俗稱為大吹螺、角螺。它們不僅擁有美麗的外殼,而且食用價值極高,是聞名遐邇的名貴海產。而在潮菜中,響螺更被譽為最頂級的海味,其地位甚至遠超鮑參翅肚。因此,響螺在潮菜中素有「美食第一殼」之稱。

作為潮菜裡頭的經典佳餚,要將海螺做成菜餚,公認最佳的烹飪手法只有兩種:一是上湯白焯,二是明爐燒制。

而說到烹飪響螺

就不得不提潮菜大師

鍾成泉

鍾成泉

生於1952年間,參加過廣東省汕頭市首期廚師培訓班,後在汕頭標準餐室、鮀島賓館、汕頭大廈等地事廚20餘年,於1992年春在汕頭創辦了「東海酒家」,至今仍是屹立潮汕食界近30年不倒的金字招牌。作為見證汕頭餐飲數十年風雲變幻的一線工作者,鍾成泉一直將經典潮菜視為「潮菜之魂」。他從大師的傳承,以及豐富的從廚經驗中,積累了許多幾近失傳的傳統潮菜技法和知識,尤其在料理高端潮菜的造詣上,被譽為是目前高端潮菜中領軍人物,因此,潮菜同行們都會尊稱他一聲「鍾叔」或「儒廚」。而作為鍾成泉大師引以為傲的成名作、高端潮菜裡的頂級料理「白焯響螺」和「明爐燒響螺」,更被認為是目前無出其右的手藝。

本期

我們請到了這位瑰寶級的潮菜大師

為大家分享「響螺」在潮菜裡的味覺變幻

鍾成泉大師認為做好響螺

有以下三個傳統要素

No.1

響螺的選材

潮汕人認為,響螺分為兩種,外表圓潤的被稱為文螺,稜形凸起的叫做角螺,同等大小的情況下,文螺的肉更多,角螺肉則相對少。鍾大師指出,兩者在烹飪方法上沒有明顯界限,但鑑於兩種螺的肉質特點,文螺多用於製作上湯白焯或明爐燒制,而角螺則多用於製作橄欖螺頭湯等。

然而,響螺生長速度十分緩慢,5年至8年才能長成0.75公斤左右,起出的淨肉才有150-200克,因此造就了它的不菲身價。所以一般認為,無論是文螺還是角螺,個頭越大,價格越貴,質量也越好。但鍾大師解釋道,根據產地的不同,一般在0.65-1.05公斤左右的響螺,肉質最適合製作白焯響螺和明爐燒響螺這兩種菜餚,若稍小的話則適合做湯,而再大的話肉質反倒會偏老和偏韌。

這也是為什麼,響螺在世界各地的適溫海岸線上都有出產,但潮菜卻非要選用一些本港或者近鄰海域所產的響螺的原因。因為水域、溫度不但影響肉質的細微口感差別,其大小也會受到影響(例如馬來西亞、澳洲等地也有出產1.5公斤以上的大型響螺)。鍾大師認為,適合烹調潮菜的響螺,最好是產自潮汕地區的南澳島以及福建的東山島,以農曆十月前後出產上岸的為最佳,具體時間視每年的天氣而定。這樣選出來的響螺,螺頭飽滿,螺肉厚且嫩白,不顯茶色,入口彈牙,不會有渣,比較滑口鮮甜。

No.2

白焯響螺講究刀工

響螺一種經典做法是白焯,將響螺外殼敲破取肉,把螺頭、螺尾的外皮和硬韌部分切去,然後用滾刀法,將整隻螺肉片切成相連的厚片,出肉率只有兩成左右。而一個響螺肉要切多少片、切多厚,就是最講究的地方。

鍾大師說,視乎響螺的大小,一般來說有兩種切法。一種是厚片切法,螺片切好後約厚1至2毫米,特點是爽脆清甜有嚼勁,通常1斤左右的響螺,要切成5片,而0.65-0.75公斤左右的響螺要切成6片,而0.75公斤到1公斤的響螺就要切成7至8片。另一種是薄片切法,螺片厚度薄至近透明狀,但留有一絲厚度,約為普通厚片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左右,其口感特點是嫩滑爽口。而無論哪種切法,切響螺肉片的時候,一定要像切牛肉一樣橫切,將螺肉的纖維切斷,吃起來才不硬韌。

而白焯響螺薄片的時候,最講究的地方就是火候。焯湯要用上湯,為了留存螺肉的甜味,一般在上湯裡翻滾十來秒便要取出,然後及時淋上滾燙的雞油,封住水分,使肉質更加嫩滑,過火會使肉質變韌。

No.3

明爐燒響螺講究火候

明爐燒響螺是響螺製作方法的另一個代表,而且其難度更在白焯響螺之上。鍾大師介紹,現在已經極少有人能用這種傳統手法烹製響螺了。其難就難在,燒響螺時,要將活螺置於碳爐上,用調好的燒汁先不斷往響螺裡「添料」,使其在慢火之下吸收盡燒汁,但又不能在此之前就熟透。因此,什麼時候添燒汁、什麼時候調高調低炭火、什麼時候需要翻動螺殼,都是僅憑聽聲、觀色、嗅味來猜測螺肉在殼中的情況的,烹飪難度極大。

鍾大師指出,一般最笨也是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夠耐心、夠細心。不斷翻動螺殼,可以保證受熱均勻,螺肉不會半生熟,而慢火慢燒,則能保證燒汁可以被充分吸收。

至於如何判斷螺殼裡的燒汁被螺肉完全吸收,通常是聞到有股焦香味道散發出來時候(也就是螺殼內已燒乾水分,開始「幹燒」螺殼),就是響螺熟好的標誌了。此時必須馬上趁熱,把螺肉取出橫切成薄片,最好馬上食用。燒製成功的螺肉焦香濃鬱,回味無窮,擺盤時還必須把燒好的螺尾帶上,潮汕人認為這樣公平公正,不會短斤少兩,而且這一段螺尾其實是響螺的精華,用來下酒佐菜最是一流。

END

圖文 | 李朝暉、馮睿峻

部分圖片來源 | 綜合網絡

編輯 | 龔智南

相關焦點

  • 響螺這樣做,肉質非常鮮美,且製作簡單,只需三步便可
    導語:響螺這樣做,肉質非常鮮美,且製作簡單,只需三步便可。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質量在逐步提高,我們時常也會吃到一些螺類美食,但是我們一般吃的螺類都是田螺。今天小編分享的這道美食也是一道螺類美食,那便是白炒響螺,響螺我們平時也稱之為香螺,這種螺類我們平時吃的相對來說較少一點,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響螺都不是太熟悉,但是其中的製作方法和炒田螺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響螺肉質極為鮮美且豐富,但是我們在製作時需要去除其尾部,然後再用一些調料進行爆炒,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白炒響螺的具體製作方法吧,感興趣的小夥伴可要認真學習嘍!
  • 特色湘菜之瀟湘響螺
    泡菜切小於響螺的片2.鍋內放油加熱至四成,響螺片下鍋迅速滑散瀝出。鍋內留油,下蒜茸和泡菜煸炒聞到蒜香後,下響螺片合炒幾下,衝入用雞湯、鹽、味精、溼澱粉對好的汁,翻炒收汁,淋香油即成。三、製作關鍵1.響螺肉切薄片,其大小厚薄要均勻2.響螺肉的鹼味要衝洗乾淨。3.響螺片滑油宜用溫火。
  • 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
    開園在即寶貝們,我們一步步靠近而我們走的每一步從不敢含糊只為與你一同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培訓帶領老師們從《幼兒園工作規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進行了認真解讀,同時還從師德師風建設、環境創設打造及科學保教知識等方面,對新教師進行了專業的通識性培訓。滿滿的「乾貨」是成長的力量。
  • 每日乾貨 儒釋道三教關係日文研究論著目錄選粹(一)
    支那學研究』1,1929林古渓:「三教臆見」『斯文』12-8,1930常盤大定:『支那に於ける仏教と儒教道教』東洋文庫,1930太田悌蔵:「常盤博士の近業『支那における仏教と儒教道教』を読みて」『宗教研究』新8-3(61),1931久保田量遠:『支那儒仏道三教史論』東方書院,1931小柳司気太:「三教相互に関する典籍の二·三」『常盤博士還暦記念仏教論叢
  • 教你三步做好上杆
    【關注【高爾夫教學】頭條號,觀看完整視頻對於一些男士或者柔韌性比較差的球友來說,當你想打得更遠的時候,往往會因為脊柱逆轉等問題,造成擊球失誤!其實像這種類型的球友,只要把上杆蓄力做好了,距離自然不會差!今天,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朱達就帶你練習三步上杆!
  • 教你做黃瓜炒雞蛋,多加一步,黃瓜脆嫩不出水,上桌秒光碟
    大廚教你小妙招,黃瓜脆嫩爽口不出水。廚師朋友告訴我,黃瓜炒雞蛋看似簡單,其實想要炒的清脆可口,還真的有秘訣。炒之前先把黃瓜片用鹽醃製5分鐘,逼出黃瓜片水分,這樣再炒的時候就不會出水,而且黃瓜片特別脆嫩。
  • 現在杏子正當季,教你自製杏果醬,3步就做好,聞一下就要流口水
    現在杏子正當季,兩三塊一斤,個個新鮮多汁,酸酸甜甜。而且營養豐富,深受大家的喜歡。但是杏子有一個缺點,就是它的果期很短,大概只有15天左右,而且很不耐存放。其實正好可以做成果醬,下面就教你自製杏果醬,只需要3步就做好。味道酸甜可口,營養又美味,聞一下就要流口水了。第一步,準備新鮮的杏子,用淡鹽水浸泡片刻,搓洗乾淨。
  • DC動畫劇集《喪鐘:騎士與龍》正式開播,鍾叔爆頭一時爽
    但作為一個有頭腦的反英雄,鍾叔表示「我是僱傭兵,不是白痴」,並在之前早已取下總統的人頭並使將軍統治聖米格爾國家,條件是支付自己一定的佣金,同時頭也不回地爆頭了衝進來的幾個士兵以此與將軍達成協議。《喪鐘:騎士與龍》的預告中不僅有激烈血腥的打鬥戲,並且完美體現了鍾叔反英雄的人格,在兼賺兩方錢財時讓聖米格爾國家從壓迫統治中解放。
  • 改編自8.6分劇集,新視角講述鍾叔故事
    接著就是鍾叔身體加強的場景。看得出鍾叔大概是變強了,但是也變醜了。畫面一轉,喪鐘也是換上了標誌性的套裝。但是動畫版的套裝顯然沒有真人版的套裝細緻。沒想到鍾叔居然是戰略性投降了。最後鍾叔還是展現了翼裝飛行的特技。不過這部喪鐘個人電影還是以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喪鐘的故事。他必須為自己的家庭和生命而戰。
  • 三步上籃準星極差,教教你
    第三個問題可能是起三步的距離問題。俗話說「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如果離籃筐太遠就開始準備合球,很可能影響上籃的手感,畢竟不是人人都有字母哥的身材。打個比方,英雄聯盟這款網遊裡有個英雄叫放逐之刃,她的技能折翼之舞既是3段式的位移也是3段傷害技能,她的玩家經常要在傷害和位移之間權衡,因為如果3段技能全部用來追擊,就沒有傷害技能了,追上敵人也打不過,三步上籃也是相似的情況,邁的步子越大越難在空中控制住身體平衡。
  • 說「三教」(3):「三教合一」思想的演進
    「儒、釋、道兼習乃是隋唐時代士人及其家族的普遍傾向。」統治者對三教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三教鼎立」說。從史料角度看:和前代相比,這一時期「三教」之稱頻繁出現。「在《舊唐書》中,『三教』一詞共出現24次,比除了《新唐書》之外的其他二十二史中此詞所出現的次數加起來的總和還多。」
  • 妤娘秀廚(二)|妤娘手把手教你做韓式拌飯
    妤娘秀廚(二)|妤娘手把手教你做韓式拌飯 2020-03-03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廚教你做正宗剁椒魚頭,只要簡單三步,不僅酸辣可口,還超下飯
    在川菜館裡面吃川菜的時候就會發現味道是很地道,而且吃起來的口感會有一種辣辣的,還有酸酸的,十分的下飯,只不過,在家裡做就不一定做好的了,自己會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大廚教你做正宗剁椒魚頭,只要簡單三步,不僅酸辣可口,還超下飯。很多人都喜歡吃川菜裡面剁椒魚頭,它吃在嘴裡的味道就是酸酸辣辣的,還有就是刺比較少,吃起來就比較好吃,多數人都很喜歡吃它。
  • 譚媽媽教你3步做好,很下飯
    譚媽媽教你3步做好,很下飯。雞肉可以說是一種男女老少,以及各個群體,都非常喜愛的食材,它的口感滋味、好吃做法,以及營養價值和性價比,都是很多食材無法比擬的。比如用雞腿就能夠做出非常好吃的紅燒雞腿、炸雞腿、滷雞腿等等,而對於譚媽媽來為,雞腿最迷人好吃的做法,就肯定是黃燜雞了。
  • 儒表、道骨、佛心,三教歸一方成大道
    儒釋道三家分別—— 1、儒家講敬,道家講靜,佛家講淨 2、儒家修身,道家練氣,佛家養心 3、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4、儒家講天命、道家講自然、佛家講解脫 5、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遙、佛家求自在 6
  • 男人做好這三步,讓女人崇拜你
    今天我們來說說,培養男神氣質,做好這三步,讓女人愛上你。對於女人來說,男人最吸引女人的其實就是他身上的氣質,人的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比如說剛出生的嬰兒最先表現出來的差異就是氣質差異,有的孩子愛哭好動,有的孩子平穩安靜。所以在培養氣質方面,要做好這三步。
  • 政策的背後是儒、佛、道三教思想
    所以宋朝也自然少不了宗教的參與,對於宗教,宋統治者採取了禮遇的政策,特別是佛教,雖然在最初佛教並沒有得到大部分讀書人的認可,但隨著儒、佛、道三家合流的局面逐漸成為定勢,人們逐漸接受了佛教的思想,這為宋朝後來出臺的多種政策奠定了基礎。
  • 儒釋道三教文化
    (7)  明代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以儒家學者為中心,並由眾多名僧、方士參與其間,互相交遊,互為影響,最終導致佛、道的世俗化以及儒學的通俗化。本文與前人研究的不同之處,則在於將思想史或宗教史的課題,以社會史的角度加以考察,亦即通過綜合剖析明儒三教合一之論,或者來自佛、道人士的對此論的響應,以闡明這種觀念對晚明思想、文化的深遠影響,以及在明代士人和民間生活層面所烙下的種種印記。
  • 市場賣100多1斤的響螺,農村姑娘用高度白酒燒制,分分鐘吃完
    市場賣100多1斤的響螺,農村姑娘用高度白酒燒制,分分鐘吃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對於家鄉是靠近山區的朋友人們則是可以去到山裡尋找到各種各樣的野貨,而家住海邊的居民人們就天天都有海鮮可以吃。
  • 三步教你養成漫畫手,簡單的手部護理,讓你對自己的手愛不釋手
    三步教你養成漫畫手,簡單的手部護理,讓你對自己的手愛不釋手都說手是我們女人的第二張臉,所以我們除了臉部的護膚外,對手部肌膚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的手每天都會幹各種各樣的工作,洗碗,做飯,甚至是敲鍵盤,玩手機打字都會讓我們的手部長出老繭,變得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