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古村落「瀝滘八景」的文化要義

2021-02-19 廣東園林雜誌

       清代的瀝滘八景所指的對象不僅極富自然風光,人工景觀要素亦豐富多彩。這時寫詩吟詠八景的文人也多。例如文人莊有信的《祖德書香育賢才》、莊有昌的《番禺名宗話瀝溪》詩,都歌詠過清代瀝滘八景。乾隆年間《瀝漖堡鄉土志》較為詳細地記載了清代「瀝滘八景」的景名、景觀對象與一些八景詩及其作者。

     在祖祖輩輩的心目中,從相對小尺度優雅的河湧,到廣袤的大江海灣都屬瀝滘水系。距離瀝滘不遠的「湟武湞  匯大海」的景象,「穿石海  望無底」的情景,都可納於瀝滘八景之列。正如衛氏大宗祠慶源堂聯曰:「愛江海汪洋先入番禺開瀝滘」。心懷遠大、感觸良多的瀝滘人已將八景的範疇加以了擴充,借景的對象有山有海,這是一種地理關係與審美觀念的同構飛躍。與村民日常活動密切相關的「堂、祠、廟、閣、橋、樓」等建築佼佼者配置之美,且因水系交匯,而成為活動多方人員的公共空間場所,為村民喜聞樂見的「八景」對象。

       究其實,古村「八景」也是村民心目中的「名堂」。民間「名堂」多是公共空地、多為公共建築空間的延伸。該村33代400多年共建宗祠33組,寺前、祠後、打穀場、榕樹下、橋頭埠頭,通常就是民間開展宗教、民俗、議事、乘涼做活、教化子弟、娛樂遊憩、吟詩會友、與祖先對話的地方。如「觀音廟,聚寶盤上出蓮花」——茂密的觀音竹生長在土坡上,環抱遮掩著觀音廟的屋宇,另加廟前兩個蓮花池配景,構成了一幅絕佳的福天勝地的景象。「村中盛傳玉菠籮」——該村有獨具水鄉特色的自然風光與「波羅公祠」全新的人造景點。清代嶺南著名詩人、畫家、書家梁佩蘭題寫了該公祠家族的「堂號」,故此為眾人關注的公共景點。如「真武廟  過枕樓」一景也是清代的產物。「過枕樓」實乃一橋頭處的過街樓,廟-橋-樓搭配、臨水旁樹跨路,景觀突顯醒目,自然會約定俗成成為「瀝滘八景」之一。

      瀝滘處在河南地帶水口地位,水口處常見橋臺樓閣等物,輔以樹亭堤塘,增加鎖鑰氣勢,意即徹底扼住關口。較有文化象徵的地方則建文昌閣、魁星樓、文峰塔、風水塔、觀音廟、祠堂等物。瀝滘河湧如網,兩岸栽植林木、築堤固閘,屈曲束水入江,江中又有小小海珠石之島接應,自然風光的確不錯,是理想的水口園林。先輩們看好這裡的風水地位、便利交通和適宜的小氣候,興建了「天后宮」、大宗祠,並樹立廣州市碑於此,固一方之元氣、利村民之往來,足證具有科學性。尤其是「天后宮」(即大廟),相當於地理水系標誌、記載了村民大眾治水成功的業績。大廟選址也非常符合河流動力學原理。建築物在兩條河湧所構成的凸岸一側,即風水「內位」之址,不僅景觀效果極佳,且不受來水之衝刷,還可借河湧泥沙淤積不斷培厚基礎。與水為鄰的瀝滘村民視此天后大廟為「瀝滘八景」之首,足以說明它在百姓心目中「寄託平安、收納福氣」的心理崇拜作用是根深蒂固的。現大廟遺址尚存,三塊石碑保護良好。

相關焦點

  • 曾祥裕風水團隊赴廣州增城考察古村落瓜嶺村
    廣州增城歷史文化古村落—瓜嶺村的前身今世曾祥裕 曾海亮2020年12月5日,廣州豔陽高照,天高雲淡。曾祥裕風水團隊赴增城考察歷史文化古村落瓜嶺村。瓜嶺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這裡有廣州惟一的水上清代建築民居群。此村命名為:瓜洲村,後人改為瓜嶺。意在子孫後代生生不息,繁榮發展。河邊一高樓是該村地標建築物——寧遠樓。
  • 太原的文化符號——太原八景
    八景,是中國古代對於某個地區著名景觀的傳統集合方式,通常都由當地最具代表性的八處自然風景和人文名勝來組成,經過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描繪和千百年的傳承,進而演化為這個地區的文化符號和地域標籤。
  • 保護古村落 不能只盯著古村落
    12月20日,廣東省古村落評審專家組一行到清遠開展第七批廣東省古村落考察認定工作,這座如畫的小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專家們指出,單體的小村或許規模有限,但如果能考慮把寨江、西塘這樣相距不遠,本身自然和人文資源稟賦不錯,中間又有多樣的景色串聯的多個村落整合起來保護和開發,或許更能存留它們傳統的風貌和文化信息。
  • 于都縣古村落擷萃
    寒信村,以其悠久的歷史傳說,豐富多彩的碼頭文化、廟宇文化、祠堂文化、山水文化和堪輿文化,一下就把我們的腳步深深吸引。清同治十三年《雩都縣誌・山川》中關於「寒信峽」來歷有載:「寒信峽,縣東北六十裡。峭壁山蹇山產,夾峙兩邊,漢水(註:即今梅水)洩出其中,每於歲暮,峽中先寒,因以為名。」每年年底,這峽中最先變冷,發出天寒的訊號,於是得「寒訊峽」「寒信峽」之名。
  • 廣東茶山鎮南社明清古村落,東莞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古韻很濃鬱
    國家4A景區,廣東最美鄉村茶山鎮南社明清古村落,它低調,質樸,寧靜而溫婉,一如800年前那最初的模樣,整個村落以中間長形水塘為中心,兩邊利用自然山勢錯落布列,青瓦房,紅磚牆,悠深的石板巷。古村落距廣州、深圳、惠州僅一小時左右的車程,深邃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人文氣息在這裡完美交融,坐擁嶺南最大的溼地公園,便利快捷的多元交通方式,讓這裡成為廣州深圳以及整個珠三角地區不容錯過的周末短途遊首選,品濃鬱古韻來南社古老的南社成為嶺南最具特色的古村落。一棵棵古榕樹見證了南社歷經的風雨沉澱的古韻。嶺南古村落美麗南社。如畫的景色美麗的南社。
  • 瀝滘湧-南洲路段建成通車,廣州海珠環島路進度條已到58%
    瀝滘湧-南洲路段建成通車,廣州海珠環島路進度條已到58%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宋金峪  2020-05-01 下一步,海珠區繼續開展瀝滘湧橋、新漁湧橋提升改造工作,進一步改善南洲片區的交通環境。
  • 11月廣州哪裡的房子有潛力?看海珠瀝滘房價走勢
    廣州11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廣州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5765元/平,環比10月上漲0.06%,同比去年同期上漲3.50%。其中海珠瀝滘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7839元/平,環比10月上漲2.7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7.39%。
  • 《探尋古「瀟湘八景」》10日本「八景」的布局選址
    漂浮於海洋中的島國日本,海域面積遼闊,陸地面積窄小,所以日本「八景」風景的發展朝向海島型、海洋型和水路型演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日本的山水文化,以「智水」為主流,選取水邊作為「八景」之地,大力倡導「八景」觀光旅遊。在深受中國宋元文化影響的本室町時代,「瀟湘八景」詩畫的傳入和發展,使得當時日本各地都以「八景」為本地景色冠名。
  • 堯母故裡 · 望都古八景
    堯母文化作為中華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瑰寶,是望都歷史文化的「根脈」。奠定瞭望都歷史文化基礎,為望都旅遊增添了厚重感,舊志記載中,有望都古八景之說。本世紀初,縣委、縣政府集資修建了堯母園,聖母雕塑作為城市地標成為「堯母故裡」的重要文化元素符號,傳承和弘揚堯母文化,推崇堯母精神和風範,成為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之一,為望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道德基礎和精神支撐。
  • 廣州一城中村,投資23.8億美元,進行拆遷,有望成「富人區」
    雖然廣州作為廣東省的一個下設城市,在經濟上是十分先進的,並且在各項文化以及金融發展是十分先進的,在經濟上佔據主導作用,由此在城市建設方面,逐漸有一個高質量的提高,但是在城市當中,必然會有一些城中村的出現,這就是廣州最大的最大的城中村之一。
  • 【河源懷古】槎城明代古八景的美麗傳說
    【導語】自宋、元以來,我國各地但凡名勝之地,喜評八景。八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成為一個城市的標誌,後歷代傳承,經久不衰。河源各縣舊時八景,隨著歷史變遷,有的現在依然為人們所熟知,有的已經在歷史變遷中被遺忘甚至消亡。家鄉古「八景」的美麗傳說,不知你是否依然知曉,家鄉「八景」今又何在,是何模樣?
  • 黃河邊古村落的存在與新生
    古村落是一定歷史時期各種文化的載體,是特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體現,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我們經常見到的歷史文化名村是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在古村落的基礎上評選出來的,其標準是古村落內歷史傳統建築的建築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相比而言,古村落覆蓋範圍更廣,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國不同區域鄉村歷史文化遺產的地貌特點、文化類型以及民居形態特色。
  • 廣州海珠瀝滘12月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6萬/平,均價38023元/平
    廣州12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廣州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6087元/平,環比11月上漲0.9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4.58%。其中海珠瀝滘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8023元/平,環比11月上漲0.49%,同比去年同期上漲9.40%。
  • 廣州出發1小時,在竹林掩映的清朝客家圍屋,悠然度過古村落時光
    不用逃離北上廣,不用費心計劃廣州出發僅1小時,隨心而至走近生活圈內最別致的田園牧歌給你一次城市中難覓的親子度假體驗在吾鄉石屋,度過恬靜悠然的古村落時光吾鄉石屋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是位於廣州增城區的派潭鎮鄧村。由建於清朝的客家圍屋古村落修復改建而成,兼具嶺南文化古韻與山水田園風格,成為廣州唯一的古村落精品酒店。
  • 廣州這座千年古村落:端午節千人扒龍舟,萬人共享龍舟飯
    小洲村,古稱「瀛洲」,廣州市海珠區華洲街道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位於海珠區東南面,四面環水,形似小島,村域面積為4.3平方千米 。小洲村的歷史小洲村從元朝開村,明初簡姓從河南新鄉遷到小洲村聚居至今。小洲村保留了完整水鄉格局,享有「北有周莊,南有瀛洲」之譽。
  • 南沙首期「古村落藝術駐地計劃」啟動,與村民識讀南沙
    主辦方大學生藝術博覽會(簡稱「大藝博」)副總裁兼運營總監康亮表示,此次南沙古村落駐地計劃為期一個月,以南沙大井村作為起點探索南沙古村落人文風情,駐地課題包括藝術與鄉村建設、南沙古村落文化的藝術留存、南沙風貌寫生創作、南沙本地藝術IP創想等內容。
  • 未有河南,先有瀝滘.廣州藏著一條900年老村,迷人風光詩中現
    如今,瀝滘依舊矗立了12座宗祠古蹟,講述了瀝滘不同凡響的顯赫歷史。實際上,瀝滘歷史上各大小宗祠最多多達30餘座,御史衛公祠、誠齋衛公祠、心和衛公祠、石崖衛公祠等……行走在瀝滘,若細細留意,便能感到曾經輝煌的歷史厚重感。
  • 桃坪羌寨,走進古寨,感受古村落文化
    桃坪羌寨本身不大,分為新舊兩塊,新城區為不收費的區域,古寨內充滿濃鬱的宗教色彩,折射出遠古神秘文化的光輝,古寨門票60元。讓我們一起走進古寨,感受魅力古村落文化。桃坪羌寨在原有的古寨基礎上,文旅項目打造新寨,古今結合。
  • 肥東縣挖掘地名文化遺產 力促千年古鎮(古村落)名花有主
    合肥在線訊(高楨 陳勇 記者 王曉峰)   為響應文化強省戰略部署,推進美好鄉村、旅遊產業建設,更好地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弘揚地名文化,促進地名文化發展繁榮。近年來,肥東縣民政局緊緊圍繞民政部關於發布地名文化遺產鑑定行業標準,結合省民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旅遊局、文物局以及地方志辦公室下發的文件要求,全面推進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店埠、梁園、撮鎮、古城、長臨河、元疃千年古鎮和龍城千年古村落先後成為一批代表肥東縣地名文化遺產的標誌性所在。
  • 桂林全州古村落:錫爵村
    眾所周知,全州縣有很多鄉鎮,鄉鎮裡又有很多村落。但就在不久前,在國家住建部、國家文物局等六部門公布的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的名錄裡,我們全州縣就有十二個古村落被光榮入選。我只想問問,這十二個村落你知道麼?你你你去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