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年梅賽德斯奔馳C系的強大對手寶馬330i M Sport表現如何,其實在15年那會寶馬於9月發布小改款的3系列車型,並隨之帶來的車型代號編列,雖然過去已有330i車型,但試駕的車型330i加M Sport套件,比較算是過去328i的延伸,因引擎從原來330i搭載之3.0L 6缸自然進氣引擎縮小至328i的2.0L直列4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迎合時下潮流,最大馬力則從245hp調至252hp,類似的命名調整已往也都有過;外觀於前後保杆、頭燈燈組、輪轂樣式等方面略有不同,內飾的進化則著重在中控面板飾板以及多媒體行車系統的升級。寶馬 3系列小改之後,當年很多地區市場部署入門車共有318i及318d等汽油及柴油車型,中段車型有320i以及搭配M運動款跑車化套件的320i M Sport,高階車型的330i及340i等兩種車型皆有搭配M Sport跑車化套件。
相較於簡配的入門車330i經由M款跑車化套件武裝化之後,外型動感無比,甚至更勝某些同樣裝載M Sport的車系。整條氣壩在大面積網狀進氣柵以及左右兩側的霧燈配飾下,呈現一種躍躍欲試的激進風格。車側的M款專屬輪轂承襲著M系列性能車型才有的外觀輪廓。車尾在M款套件的加持下,鈑面層次線條更加多元,尾段排氣管也從單邊單出,改為單邊雙出。由於在內飾鋪陳方面3系列小改的進化相當有限,所以很多地區寶馬藉由M款套件的方式賦予330i更新穎、更有跑車風格的車艙布置,並同時創造出高階車型獨有的高端質感。坦白說,330i在套入M款套件後,整個內飾無論是視覺觀感、還是舒適度皆有顯著升級。
一踏入車門第一眼看到的當然就是門檻上的M字樣三色金屬門檻,接著就是被整車艙的鋁質格紋飾鈑和搶眼的亮藍飾條給包圍。坐上駕駛座,你不得驚異於屁股下Hexagon麂皮所傳來的柔軟觸感。仔細環繞整個車艙,可發現多功能方向盤底下的M字樣徽章、腳踏區的金屬休息踏板、椅面上精緻的三色縫線,以及車頂相當柔軟的黑色頂篷。330i的性能表現在同級車之中的梅賽德斯奔馳C系、到底A4還有雷克薩斯XE可說是相當出眾,搭載TwinPower Turbo直列4缸引擎,排氣量雖只有2.0L,但最大馬力輸出卻可達252hp(5200rpm ),扭力峰質為350Nm(1450rpm),在車重僅有1495kg的優勢之下,搭配Steptronic運動化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0-100km/h加速僅需5.8秒極速也可達250km /h。
具有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的330i,擁有4種駕駛模式:ECO Pro、Comfort、Sport及Sport 加(礙於有限的試車時間,在此僅提Comfort及Sport 加)。使用Comfort模式行駛於市區道路時,330i的懸掛及18寸輪轂(225mm輪胎)將坑洞顛簸處理的相當夠水準,整體設定雖偏硬性,但卻可在極短時間內修正車輛的動態,讓人不會特別去注意遇到坑洞或路面隆起所產生的不正常顛振(然而330i後座對一個身高超過175cm的乘客來說,即使顛振處理很好,相較於前座還是略為不適,因為腰部的位置缺乏支撐。)在加速上,330i於全速域都有相當出色的馬力及扭力輸出表現,鮮少感受到渦輪遲滯及換擋頓挫,車身平穩輕巧地在平地山路間把速度拉高,而其懸掛雖為M款跑車樣式,但在過彎時車身並沒有呈現出硬過頭動態表現,只要速度不要拉過頭,車身都可以平順地駛過每一個彎道,依舊給予車艙乘客一定程度的舒適度。
Sport加駕駛模式最主要的差異就是引擎動力輸出效率的不同,可以感受到引擎像是一頭掙脫束縛的野獸,毫無顧忌且富有效率地將馬力噴發出來,在山路高速過彎時,只要煞車油門切換得當,入彎出彎掌握有序,330i不只動態表現優異,操駕起來更是讓人樂此不疲,整臺車給予駕駛相當程度的信心,讓駕駛可以在碰觸到車輛極限的那條紅線之前,安心恣意地奔馳。總結寶馬330i M Sport在豪華進口品牌中,這個售價在當時看起來訂得稍稍高一些,然而如果從內外裝來看,我想很少人會不喜歡330i M Sport的跑車化外觀,而且它內飾豪華的程度也絕對不輸梅賽德斯奔馳C系;提到性能那更是不用多說,330i的排氣量僅有2.0L,但其252hp的最大馬力、0-100km/ h僅需5.8秒的加速度的動力表現卻足以讓它勝過當時的很多同級車型,所以整體來看,330i雖說有些貴但卻擁有與其相符的價值 ,對於屬意寶馬 3系列的小夥伴而言絕對是值得納入考慮的一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