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最高明的智慧:人生若讀懂這兩句話,必將無往而不利

2020-12-14 海豚經典檔案

《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又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

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

《周易》乾卦中有這樣兩句話:讀懂這兩句話,受益匪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人生於世,需當奮發圖強,努力向前,與天地之道融合,勇猛精進,堅忍剛毅,力求進步!

它告訴人們,你只要想有所作為,想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都應該勤勞勇敢地發奮圖強,而且這樣的努力應該遵循天道,與時俱進,蓬勃向前。

認真想來,這句話取象恢宏,它不僅為我們每個個體提供了奮鬥的動力,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更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千載不滅,精神自信的力量源泉。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狀況是社會時代進步與否的重要標誌。「厚德載物」作為一種博大的精神素養,它播種的是和諧的種子。「厚德」強調個人內在道德慘養,對構建和諧社會有其獨特的意義。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現實中,如果我們注重自我修養,在人際互動中約束個人行為,減少人際摩擦,化解人際交往中的緊張與衝突,自然有利於形成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這兩句是周易中最高明的智慧,人生若能讀懂這兩句話,必將無往而不利!它告訴人們,你只要想有所作為,想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都應該勤勞勇敢地發奮圖強,而且這樣的努力應該遵循天道,與時俱進,蓬勃向前。認真想來,這句話取象恢宏,它不僅為我們每個個體提供了奮鬥的動力,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更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千載不滅,精神自信的力量源泉。

20世紀初,國學大師梁啓超在清華大學演講:談到了中華美德,便引用了這兩句話,而後這兩句話被寫進了清華校訓!

兩句話也是清華大學所流傳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人生之中,充滿了各種挑戰與機遇,只有不斷的努力與奮進才能準確把握機遇,環境不許可時,強求不來;時機來臨時,放棄不得。

當你有了超越世俗的眼界與尋常人不可比的器量時,人生必將無往而不利!

《周易》是一本解釋萬事萬物變化之道的書,它包羅萬象,涵義深遠,只要是變化的東西都能從中找到影子。

現在的「易學」有用來算命的,有用來思哲的,也有用來做科學方面的研究,畢竟它還是最早的二進位表現形式。《圖解周易》這本書還原最真實的《周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髓。

相關焦點

  • 《周易》:身處低谷、諸事不順時,默念這兩句話,心境自會開闊
    《周易》水火未濟卦:「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有一隻小狐狸要過河,踮著腳尖小心翼翼地走上獨木橋,都快要到岸了,可最後還是把自己的尾巴沾溼了。《周易》告誡我們:身處低谷、諸事不順時,默念這兩句話,心境自會開闊。1、成住壞空,是生命的過程佛教中有「四劫」:「成住壞空」,它代表一種「成立、持續、破壞、轉變」的一個過程。而這也就是我們人生的過程:有好有壞,有起有伏。但即便是身處絕望的低谷,也要留住心中的希望。《周易》第一卦「乾卦」:「元亨利貞」。
  • 《易經》中的兩句話,乍一看不好懂,讀懂悟出人生成功智慧!
    《易經》中有兩句話,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建議。牢記兩個建議和不斷的自我檢查,一個可以突破自我並找到新的起點。一:《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古語有句: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求財恨不多,財多反害己。這是一部白話五言詩。他用磨刀類似於追求財富的過程。當他磨刀時,他只討厭自己不夠鋒利,但是太鋒利會傷到手指。
  • 《易經》:「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蘊含的規律、智慧值得深思
    在周易中有這樣一句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人們普遍都認為有天保佑,無論怎麼樣都是吉利的。其實並不是這樣。何為「天」?《易經》:"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蘊含的道理規律值得我們深思所以說,要成為"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的人,你需要知道兩條準則:一個準則是「天道」(萬物發展的規律),一個準則就是「人」。
  • 周易提醒男人:與人談話,儘可能少說自己這「3件事」,值得反思
    從為人處世,教人如何好好說話,看下面這3句話就知道了。周易提醒男人:與人談話,儘可能少說自己這「3件事」,很有道理少說自己的秘密在《易經》當中有這樣一卦「無妄卦」,原話是: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 《周易》提醒:你經常說的話,就是自己的人生預言,要謹慎小心!
    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並不過分。《周易》被譽為中國的「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為有人說,讀懂了《周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周易》是一本神奇的書,那到底神奇在什麼地方呢?
  • 易經: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4個特徵,90%是大器晚成之人
    人生百態,人不同的出身,緣分也就十分的不同。不同的人生境遇也就成就了各色的生活。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一、隱忍《易經》有云: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方能無往而不利。大智慧的人從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能力,而是等待機會然後出其不意。有句俗話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 《易經》中闡述的人生智慧,讀懂這3句話,讓你行好運
    很多人認為《易經》只是一個包含佔卜的玄學書,但其實易經中包含的智慧,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而其中的人生智慧,更是能讓一個讀懂的人,命運大反轉,轉禍為福。1. 因時乘變,待時而飛有很多的人明明能力很強,也非常刻苦但就是成功不了,其實就是沒有理解到成功的方法。
  • 《周易》:堅持保持這4件事,人生越來越好
    《周易》作為我國最古老的一本書,其傳奇色彩,可謂是十分濃鬱。相傳這本書是由人皇伏羲發現規律,由周文王姬昌著作成書,再由孔子翻譯註釋,受到孔子的推崇。這本書不僅反應著華夏文明的歷史底蘊,更是蘊含著天地陰陽變化的自然哲學,也正是因此,周易也被稱為萬道之源,群經之首。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天行健,是人生自強不息的根據;而自強不息,正是天道運行在人事方面的體現。天道是人事的基礎,天道運行不輟之剛健正是君子自強不息品質的內在根據。
  • 王陽明: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轉機,低谷時記住這兩句話
    王陽明: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轉機,低谷時記住這兩句話明代王守仁,自號陽明子,因而被人稱為陽明先生,又稱王陽明。他是一位傳奇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統治地位的時代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學說——陽明心學,深深影響了後世。有人覺得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人說「一生伏首拜陽明」。
  • 易經智慧:大器晚成的人,一般身上都有這4個特點,將來非富即貴
    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每個人的命運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年少就成名,這種人是人們眼中的天才;有的人中年富貴,這種人讓人羨慕不已;還有一種人,年輕時命運坎坷,卻終究大器晚成,成功完成人生的逆襲,這種人讓我們佩服!
  • 周易:男人有沒有錢,就看這3點,富人看破不說破,窮人難悟透
    有的人認為是自己的運氣差,但其實《周易》認為,很多事情,看起來或許是運氣,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周易》的「周易之道」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民族思想還有智慧的結晶,也被稱作「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同時也是我們的生活指南,在《周易》這本書中,能幫我們了解人生的規律,其實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定數和變數,掌握了這個變數,小到可以改變個人命運,大到能夠為天下謀太平。
  • 讀懂《易經》中這5句話,福氣就會慢慢來臨,你能看懂幾句?
    然而,《易經》可不是一本簡單的佔卜書而已,它更是涵蓋了人生中的大智慧!《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
  • 30歲重啟人生晚不晚?讀懂鬼谷子這2句話後,我總算明白了
    不過蘇秦通過研讀《陰符經》成功地重啟了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從一個落魄的書生,成為了名動天下的六國丞相。可見只要是有足夠的信念,並且自己可以付出足夠的努力,同時還可以有一定的悟性,那麼不管到什麼時候,重啟自己的人生都是有可能的。二 如何才能夠重啟?
  • 《周易》給我們的4條人生啟示,雖平凡但都是真理
    《四庫全書》有個《總目提要》,是這樣介紹《周易》的:「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周易》的哲學思想滲透到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它是一個大筐,把什麼往裡裝都能裝得下。
  • 《易經》中最有哲理的三句箴言,讀懂其中一句,就一定能學到知識
    《易經》中最有哲理的三句箴言,讀懂其中一句,就一定能學到知識《易經》透露的三句箴言,讀懂其中一句,助你逢兇化吉,改變命運《易經》被譽為"大道之源"、"群經之始",自然有其原因。的確,《易經》小能揭示生命的真諦,大能解開宇宙密碼,這是一本智慧之書,數以百計的家庭可以從中學習營養,這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它把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述到了了極致。其核心是陰陽辯證法。陰代表大地,柔軟,陽代表天空,陽剛。當陰陽交錯時,一切都將被創造。所以,萬物的本質其實就是陰陽。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外表看到內心的陰陽,會有不同的感覺。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易經》救了我的命,讀懂它就讀懂了人生
    古有"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有"人生在世,難免起起落落落落落落……"。究其這一生,人總是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艱難險阻。有的人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自暴自棄;有的人使盡渾身解數,卻未能走出困境;同時也有很多人,積極尋找對策,終至化險為夷,成功脫險。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地位非常高。《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
  • 鬼谷子智慧:明白這兩句話,不但能遠離厄運,還有意想不到的福氣
    鬼谷子老先生在書中兩句簡單的話就足以解決我們的困惑了,明白了這兩句話不但可以遠離厄運,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福氣。第一句話就是:「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人生天地之間哪裡有永遠不變化的東西呢?此一時,彼一時也,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一定要學會審時度勢,這才是一個人生死禍福的根本所在呀。相比於商鞅,鬼谷子先生的另一位高足孫臏則要高明得多,可以說他是真正參悟鬼谷子思想的學生。孫臏當年遭到他同窗龐涓的嫉恨,因此被挖去了雙足的膝蓋且險些喪命。
  • 《周易》的生態倫理智慧
    作者:趙建功(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周易》是中華文化在軸心期的一部光輝傑作,其中蘊含著深刻的生態倫理智慧,在當今依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太極整體觀。
  •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
    一個人如果能正直仁信,原則處世,宏大包容,依此處世,君子順其自然本性,無往而不利。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大有卦的上九爻辭講:「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很多書裡面說,「自天佑之」就是來自於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