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分水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用情護林、永愛築綠

2020-12-14 紅河日報社

初冬的早晨,黛墨色的金平分水嶺還沐浴在一片雲霧之中,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下稱管護局)白馬河管護站的護林員們,早早地吃完早飯,在站長馬勇軍的帶領下,踏著未乾的露水,走向原始森林深處——此時,其餘10多個管護站的100餘名護林員們,也開始了新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

護林員們巡山

甘當護林員

在跋山涉水中守護綠色信念

3年前,土生土長的分水嶺管護所水源管護站的哈尼小夥曹文亮,從分水嶺保護區外公益林護林員,轉成了保護原始森林的護林員。說起他當初想當護林員的原因,他說:「山上沒有樹,山下哪來水,沒了水,哪來美麗的哈尼梯田!」小時候,村寨周邊的林木被過度砍伐。村民們為了解決溫飽,把周邊的山坡開墾成了田地,本來蔥鬱的大山,卻裸露出紅色的土地,土地種上了包穀、黃豆等莊稼。20多年前,突然來臨的一場大雨衝垮了山梁,洶湧的泥石流從山坡上滑下,頃刻間抹平了田地,塞滿了河道,衝毀了村頭的石橋。泥石流猙獰的面目,讓這個18歲的年輕人深刻認識到,這一切都是亂砍濫伐惹的禍。從此,保護森林的意識在他的心頭萌生,2013年,鄉林業站聘請公益林護林員,他從此幹上了護林員。

護林員們巡山中

無獨有偶,五臺山管護所石洞管護站護林員朱紹學當護林員的初衷也是為了心中的綠色夢,他說:「我不怕爬山涉水,因為我喜歡綠水青山,希望家鄉變得美美的。」朱紹學1996年入伍後,在部隊常思念的,就是寨子周圍那翠綠的森林。可兩年後退伍回來,那裡卻變成一片光禿,原來長樹的地方都成了莊稼地,日思夜想的家鄉竟然變得荒涼無比,「我很是傷心。當時我就想,如果把樹保護起來該有多好啊。」恰好這時,管護局面向全縣退伍軍人招聘護林員,他毫不猶豫報了名,如願以償當上了護林員。

護林員們巡山中

在日常巡護原始森林時,護林員們要用GPS定位儀進行定位,如實記錄巡護路線、巡護時間、地理位置以及發現的新情況,用時間相機拍下巡護人數,以便作為單位對其履職情況績效考核的依據,並拍下森林中四季的奇花異草、自然風景、野果、動物活動痕跡等圖片作為存檔資料。

每當深入原始森林,如果連續幾天回不來,護林員們會和同行者帶上米、白菜、豆腐皮、幹醃菜、鹹魚、帳篷和睡袋等約20公斤重的東西。到了吃飯時間就自己生火做飯;到了夜晚,天氣好時,他們與星星相伴,如果碰到下雨,就在帳篷裡過夜。這樣的情景,對常年穿梭於深山老林中的護林員們來說,是最平常不過的事。

護林員們巡山中

一年中,護林員們除了每個月要對管護責任區進行15天的日常巡護外,還要參與所裡每季度1次5天至7天的集中專項巡護以及管護局機關、森林公安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每年1次至2次的野外武裝稽查巡護。

在巡山過程中,護林員們遇到過種種危險和困難。他們扭傷過腳,碰到過山體滑坡、河水暴漲、枯木砸頭、毒蟲叮咬;他們手持彎刀,逢林開路;他們夜宿森林,枯木生火,取暖做飯;他們受傷自治,急病自救……

管山管人管得寬

讓綠色發展理念根植群眾心

護林員們除了在原始森林中巡邏,還會管很多事情:防止亂砍濫伐,撲救山火,勸阻非法種植及打獵,開展法律法規宣傳,「看到有人往地上丟菸頭,總是要走過去確定熄滅才放心……人人都說我們管山管人管得寬。」曹文亮說。

巡山護林員們 

10年前的一天,朱紹學所在的管護站,發現有人在原始森林邊種植草果,就進行勸阻和拔除。沒想到的是,種植戶竟糾集同村寨的上百人,對管護站的護林員進行圍攻、毆打。

「現在輕易不見山火了,過去,我們還常遇山火。」朱紹學說,他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大年三十晚上他還和大家在山上滅火,「還有一段時間,我們連續一個星期都在山上滅火,那段時間,夢裡都是大火。」

護林員們巡山中  

說起防火,每逢過年和清明節,是護林員們最為操心的時候。清明節,他們要在路口值守,和村幹部一起,宣傳防火知識和注意事項,還要不停地在山上巡邏,以防不測。春節,孩子們愛燃放煙花爆竹,他們不得不時刻守護著森林,「每逢清明和春節,我們最盼的就是下雨。」

護林員們巡山中

讓護林員們欣慰的是,近35年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已根植群眾心中。他們說,現在,不只燒紙錢的人少了,也沒人在森林裡新種草果等經濟作物了,亂砍濫伐幾近絕跡,分水嶺成了真正的大森林。

記者:常玉選

圖片由分水嶺管護局提供

相關焦點

  • 2020廣西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招護林員9人公告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山口紅樹林保護區保護、建設和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根據廣西山口國家級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工作需要,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合同制專職護林管護員9名,現將招聘條件及有關事項公布如下:   一、護林員的招聘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的綠色堅守——記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護林員王新平
    三十六載的綠色堅守——記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護林員王新平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薛巍敏 通訊員 柳文斌「巡護記錄馬虎不得,要及時填寫,來不得半點虛假。」護林工作繁重而且危險,王新平也曾盤算過調離,但左思右想,他還是決定不放棄、不懈怠,因為在他內心深處,十分珍惜護林員這份職業和對太子山森林資源的熱愛。
  • 獨山護林員楊佑培:以林為伴 以山為家
    「每次開展護林業務培訓,楊哥總是最積極的,課程培訓結束後還會組織片區護林員一起重新加強護林知識點學習,非常的敬業和負責。」影山鎮紫林山村村主任助理楊佑海說,為了更好地管護片區林木,高火險期間,楊佑培還出謀劃策建章立制,提出了包保制的管理模式,組織護林員讓村民籤訂責任書,走村入戶發放明白卡、規定用火日,帶領全村共同守山護林建設「最美紫林」。
  • 大山守護者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護林員餘忠福
    餘忠福(左一)和同事一道巡護長臂猿活動地帶。家住盈江縣支那鄉蘆山村香柏村民小組的傈僳族漢子餘忠福,是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一名護林員。他為人忠厚老實,話不多,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夥計」。從小生活在大山裡,餘忠福對山裡的一切都有著深厚的感情。自2007年被聘為護林員以來,他深深地熱愛著這項工作,憑著一腔熱情紮根在深山做好每一件小事,成為同事眼中的「山大王」。
  • 願做一輩子護林員
    2016年,貴州啟動聘用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作生態護林員的工作,著重為因病、因殘和因學致貧的家庭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韋正貴正趕上好政策。當年9月,經過公告、申報、初選、考察等程序,韋正貴成為巧馬鎮首批生態護林員。從此,頭頂烈日和嚴寒,腳踩泥土和巖石,守綠、護綠,默默為這片碧綠蒼翠的山頭「保駕護航」。
  • 寧夏故事|「護林是我的命,我的心走不出這座山」——護林員孫國亮...
    一位50歲的男子小心翼翼地走在一條自己踏出來的羊腸小道上,生怕踩著還未披綠的蒿草。遇到沒路的地段,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跳躍在或溼滑或尖銳的石頭上,步履維艱。腳下,是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水溝管理站轄區。漫漫巡山路,孫國亮走了32年。
  • 36年守護山林——記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護林員王新平
    在一片雲杉、落葉松掩映的院落裡,剛剛結束巡山回來的護林員王新平,吃力地換下沾滿泥土的球鞋,頭髮上的雨珠閃閃發亮。來不及休息,王新平打開智能巡護終端「林務通」,聯網、上傳數據,開始填寫巡護日誌和資源管護日誌:「巡護記錄馬虎不得,要及時填寫,弄不得半點虛假。」
  • 霑益區:抓實海峰管護 建設生態霑益——海峰管護局開展自然保護區...
    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提高廣大幹部職工、護林員思想認識,增強業務能力水平,做到有法可依,實現共建共管,切實做好保護區管護工作,12月18日,霑益海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在大坡管護站組織開展2020年度自然保護區業務培訓會
  • 全市「最美生態護林員」擬推薦人選情況公示
    在申報贛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期間,他憑著自己多年來對林區的地形地貌、森林資源狀況、野生動物棲息地、植物群落等的了解,和單位同事一起為科考隊作嚮導16次,每次至少歷時半個月之久,行程五百餘公裡。前後歷時三年,為成功申報贛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了充分的科學依據。
  • 堅守十七載 守護一片林——印江護林員的護林故事
    這一去,便是四五個小時的巡山路;這一去,便是17載的堅守,白了發,綠了山。17年,印江自治縣合水鎮坪峨村村民,52歲的李守文一直用自己的行動,信守著承諾和擔當。李守文一邊巡山,一邊清理路邊的樹枝。坪峨村與該鎮新臺村毗鄰,全村有9個組536戶1632人。
  • 以林養人、護林脫貧雙贏!河南4.2萬貧困人口當上生態護林員
    記者12月23日從省林業局獲悉,我省「十三五」期間生態補償扶貧成效顯著,目前,已有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帶動12萬名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取得「以林養人」和「護林脫貧」雙贏效果。生態護林員扶貧是林業行業最精準、最直接的扶貧方式,在我省脫貧攻堅和生態建設兩個領域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 《光明日報》聚焦迪慶護林員餘美秀的故事
    12月22日《光明日報》刊發文章聚焦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其中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餘美秀講述了脫貧之後她要繼續巡山守林的故事一起來看編者按回顧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不論是環境保護,還是脫貧攻堅,生態護林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光明智庫帶您走近平凡護林員,看看這些質樸辛勤的勞動者如何跋涉於密林山野、守護著綠水青山,為祖國大地綠意盎然奉獻青春與心血。同時,「十四五」時期護林增綠任務怎樣完成,護林員的工作質量如何提升?專家為您深入解析。
  • 兩人、三餐、四季——大瑤山裡的夫妻護林員
    新華社南寧7月31日電  題:兩人、三餐、四季——大瑤山裡的夫妻護林員  新華社記者周華、曹禕銘、崔博文  起床洗漱、準備乾糧。早上8時,瑤族夫妻護林員黃通甫和黃日秀吃過簡單的早飯,穿上工服,背起巡山設備和乾糧,走向霧氣籠罩的大山。
  • 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系列評論(二)用心用情 把群眾當親人
    下面播發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系列評論(二) 用心用情 把群眾當親人。近日,媒體在採訪「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周永開時,他說,「有一次,我獨自到野外巡護,不小心栽倒在近3米高的石坎下,摔得頭破血流,不省人事,後來才知道是9個群眾抬著滑竿,走了七八裡山路,把我送到了醫院,救回了我的這條命。
  • 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生態護林員餘美秀的故事
    大山裡綻放巾幗風採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組織開展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宣傳活動落下帷幕,22名基層護林員獲得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巴迪鄉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餘美秀就是其中之一。
  • 系列評論② | 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用心用情 把群眾當親人
    系列評論② | 向周永開同志學習:用心用情 把群眾當親人 2020-12-21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在蘄春縣這個村,有一位「護林山神」
    朱立富,2014年從湖北省蘄春縣大同鎮板溪村支部副書記崗位上退休回家,2017年元月被聘為村生態護林員。護林期間,堅持以山為家,以林為業,兢兢業業,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年年被大同鎮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通過嚴格執行三改,板溪村的防火被動局面一舉得到徹底改變,出現了三多三少現象,文明祭祖的人多了,野外用火的人少了;參與管理的人多了,事不關已的人少了;護林人多了,毀林人少了。板溪村三組23戶72人,原先全部住在小桴山一帶、山高林密,是村防火重點組。
  • 最美護林員丨西藏白瑪次仁:24小時值守在魯霞溝的護林員
    最美護林員丨西藏白瑪次仁:24小時值守在魯霞溝的護林員 2020-10-09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
    回顧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不論是環境保護,還是脫貧攻堅,生態護林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光明智庫帶您走近平凡護林員,看看這些質樸辛勤的勞動者如何跋涉於密林山野、守護著綠水青山,為祖國大地綠意盎然奉獻青春與心血。同時,「十四五」時期護林增綠任務怎樣完成,護林員的工作質量如何提升?專家為您深入解析。西藏林芝,護林員在林間巡邏。
  • ...年度蒙·寧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護林防火互檢互查工作圓滿結束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7日訊 為進一步加強內蒙古·寧夏賀蘭山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力度,夯實護林防火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共謀賀蘭山生態文明建設對策。蒙·寧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30次森林防火互檢互查工作會議召開,寧夏賀蘭山管理局、內蒙古賀蘭山管理局局領導,各科(室)站負責人、寧夏公安廳森林公安局賀蘭山分局、阿拉善左旗賀蘭山森林公安局有關領導、各派出所負責人參加了此次互檢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