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德保:小康路上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

2020-12-14 廣西百色政協網

  「我參加了縣殘聯組織的培訓,學到了一技之長,現在進工廠打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很滿足。」幾年前,廣西百色市德保縣敬德鎮隴正村村民林茂振因患上股骨頭壞死而導致殘疾,通過參加技能培訓,順利進入廣東珠海市一家工廠打工,在生產車間負責鋰電池組裝工作。2019年,林茂振一家依靠夫妻二人在外務工獲得年收入8萬餘元。


  在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中,德保縣積極創新殘疾人幫扶機制,不讓一個殘疾人在小康路上掉隊。自2016年以來,全縣2008餘戶貧困殘疾人實現穩定脫貧。


  參照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針對農村超齡貧困人員、因病因殘貧困及需要就近照顧家庭等就業困難殘疾人員較多的實際,該縣利用大數據平臺聯合殘聯、人社、民政等多個部門數據互通,堅持做好縣內貧困殘疾人就業狀況調查登記,參照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就業困難的貧困殘疾人員。2016年以來參照公益性崗位共安置鄉鎮殘疾人專職委員17名,殘疾人保潔員48名。


  東凌鎮多樂村的黃勝妥患有精神殘疾,家中還有年邁的老母親需照顧,身體及家庭原因讓他一直無法外出務工,常年依靠政策性收入和微薄的營業性收入維生。結合他的情況,村幹部為他申報了公益性崗位,2019年他被安排為屯內保潔員。上崗後,他積極履行職責,勤勞肯幹,把多樂屯各條道路打掃得乾乾淨淨,在為家鄉環境衛生貢獻力量的同時自己也多了一份就業收入。


  建立扶貧載體,吸納就業。大力實施殘疾人就業脫貧工程,通過陽光助殘扶貧基地這個載體建設,吸納貧困殘疾人員就近就業。



  「今年基地已經完成所有的雞苗發放,通過售賣土雞、土鴨和山羊,基地今年預計收入達到30餘萬元。」那甲鎮定六村陽光助殘扶貧基地裡,負責人許宣寶正帶領著幾個村民給基地的雞、鴨、羊配料、添水、餵食,忙得不亦樂乎。


  「 因為自己身體不方便,我知道殘疾人就業有多難,現在有陽光助殘那麼好的項目,殘疾人也能做,我就想爭取一下,一來自己不想再繼續給別人打工,二是可以給村裡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許宣寶介紹說,目前基地聘請3名殘疾人務工,月收入能達到2400-2500元。


  截至11月,德保縣已建成區、縣二級陽光助殘扶貧基地共5個,其中自治區級3個,縣級2個。基地充分發揮輻射帶動效應,成為全縣扶持發展生產經營、實用技術培訓、安置殘疾人就業、帶動殘疾人脫貧致富的載體。2016年以來,通過陽光助殘扶貧基地已完成562人(戶)殘疾人的技術培訓和雞苗、豬苗、蠶苗等的發放,幫助562名殘疾人發展產業,共吸納12名殘疾人就近就業,助推殘疾人脫貧致富。


  技能脫貧培訓,助力創業。採取實用技術培訓與優勢產業發展相結合,以產業幫扶,就業幫扶,保障幫扶等多種方式,開展貧困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班,來扶持殘疾人學習農村實用技術發展生產,學習職業技能技術就業,幫助實現技能脫貧致富。


  多脈村周加護早年外出打工時,因操作機器不當造成肢體殘疾,在外難找工作,回鄉後通過參加縣裡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班,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成為村內使用電腦的佼佼者,並憑此技能被多脈村村委吸納為扶貧信息專幹,實現就近就業。工作之餘,周加護還通過參加縣殘聯舉辦的養殖培訓班,掌握養殖山羊技能後,開始養殖山羊30餘只,通過幾年努力,現在山羊養殖達到200餘只,同時養殖山黃牛20餘頭,成為村裡養殖致富帶頭人。通過技能培訓,周加護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和產業發展,2018年周加護光榮脫貧,2019年購置了小轎車,生活是越過越紅火了。


  據悉,2016年以來,德保縣針對殘聯人需求,開展了家禽管理 、養殖技術、職業技能等各種26培訓班期,共培訓殘疾人1344人次,通過培訓幫助1120名殘疾人實現就業脫貧致富。口陳仁寶 羅秀麥













相關焦點

  • 全面小康路上德保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全面小康路上德保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www.gxbszx.gov.cn  2020-12-10 09:02  閱讀:214次  作者:石永超  編輯:班潔  來源:德保之聲微信公眾號
  • 陽穀縣石佛鎮:小康路上不讓每一個人掉隊
    陽穀縣石佛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切實用好用足行業、產業、社會各類扶貧政策,確保貧困群眾應享盡享,堅持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紮實做好各項民政兜底保障政策,全鎮現有327戶494人享受低保,126人享受五保,對符合政策的殘疾人及時辦理殘疾證,目前有188人享受生活補貼、395人享受護理補貼,為218名殘疾人進行了無障礙設施改造,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生活得到切實保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2020-07-28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豔傑 | 小康路上的幸福人生
    宣講題目:小康路上的幸福人生我叫劉豔傑,現任淄博市追夢藝術團副團長、淄博市殘聯第七屆主席團委員、淄博市盲協副主席,2019年被授予淄博市自強模範稱號。摘了墨鏡,我說我是一個盲人,大家可能有些不太相信,尤其看到我是一個特別自信陽光的人,但曾經的我可不是現在這樣,今天聽我給您講講我的故事。因為自小患有眼疾,前些年我的視力急劇下降。
  • 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交通扶貧工作,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始終牽掛著老鄉家門口的路好不好走,強調要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 葡萄架下黨旗揚 南通崇川殘疾人科技種植園攜手32人致富奔小康丨...
    南通殘疾人科技種植園的葡萄長勢喜人  「除除草、剪剪枝、疏疏果,每月收入不低於2400塊錢。」8月11日下午,在江蘇南通市崇川經濟開發區青龍橋社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示範點——殘疾人科技種植園內,41歲的李漢林正為葡萄樹剪枝。   「李漢林和67歲的母親都是殘疾人,家庭極為困難。」
  • ☞德保:世界稀有馬種廣西德保矮馬成騎乘及觀賞新寵
    原標題:世界稀有馬種廣西德保矮馬成騎乘及觀賞新寵
  • 華僑城中學董新喬主任廣西德保...
    在南山—德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幫扶交流報告會上,華僑城中學董新喬主任廣西德保支教先進典型事跡報告「做一滴微小的水滴」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一開場,董新喬主任就動情地向大家說,再次來到美麗的德保,就跟回到家一樣,心情無比激動!今天能站在這裡向各位匯報工作,除了榮幸,更多的是忐忑和惶恐,因為你們才是這片土地上的建設者,是這片土地上的英雄,向你們致敬。
  • 飲水思源不忘老區 小康路上習近平的拳拳深情
    這場座談會上,習近平同來自陝西、甘肅、寧夏的24位市縣委書記共商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計,拉開了脫貧攻堅跨省區座談會的序幕。  習近平強調,「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 文水: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作為非貧困縣的文水縣,在冊殘疾人120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殘疾人有500多人。作為弱勢群體,殘疾人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更易出現困難和問題,屬於需特別關照和兜底保障服務的重點救助人群。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文水縣緊盯困難殘疾人群體,深入完善殘疾人脫貧攻堅的政策保障和工作機制,在殘疾人教育培訓、就業創業、產業扶持、家庭無障礙改造等方面持續發力,激發殘疾人內生脫貧動力,從源頭上確保了貧困殘疾人「不掉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上蔡縣聚焦特殊群體兜牢民生底線-駐馬店...
    近日,在上蔡縣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集中託養中心乾淨整潔的院落裡,傳出朗朗笑聲。這是一個由30名病號、15名護工、2名廚師組成的溫馨和諧的「大家庭」,也是上蔡縣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一個縮影。
  • 廣西德保壯家兒女歡度紅楓旅遊節
    12月5日,2020年廣西德保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活動拉開序幕,壯家兒女用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習俗歡度佳節。古老、吉祥、喜慶民俗表演引人入勝,讓八方賓客領略鎮安古府的民俗遺風,感受百粵文化之餘韻。矮馬方陣當天的開幕式上,舞龍、舞獅、舞象、抬閣、末倫、武術、矮馬等極具民俗特色的巡演方隊輪番上演,給八方賓客帶來了獨具德保風情的視覺盛宴。
  • ...聲」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八論「奮戰下半年勇奪雙勝利」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全面小康,重在全面,貴在四方。「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反覆提及這樣的莊嚴承諾。當前,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寧鄉上下要踐行莊嚴承諾,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個都不能少。
  • 帶你去廣西德保看楓葉去
    秋天是賞楓葉的好時機,廣西百色的德保縣現在已經是最佳賞楓葉的好季節。德保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因1951年8月敬德縣和天保縣合併,各取一字而得名德保。德保縣位於廣西西南部,距南寧市275公裡,距百色市129公裡。
  • 巴頭鄉雅美村:「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文藝巡演補足精神食糧
    德保之聲講述德保好故事,傳遞德保好聲音,弘揚德保正能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職工掉隊...
    「如果不是你們,我真的都快堅持不下去了!」困難職工黃明現因丈夫雙目失明,母親患癌,生活的痛苦和重擔幾乎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無法喘息。面對工作人員的關懷,她頗為感動。到基層去,到困難職工家中去。…無獨有偶,44歲的謝興敏在重慶金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自身腿部患有殘疾,丈夫因病下崗後無固定工作,家中還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2500元的微薄收入遠遠無法支撐家庭日常開銷……面對一個個「失去往日溫暖」的職工家庭,區總工會及時伸出了溫暖的援助之手:為程國普夫婦辦理了職工互助保障,並送來了生活救助金、醫療救助金47300元,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謝興敏累計獲得了工會提供的殘疾人特別救助金
  • 【媒體走基層(廣西篇)】人民網:生產居家無障礙改造 殘疾人一個也...
    【媒體走基層(廣西篇)】人民網:生產居家無障礙改造 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廣西殘聯實施「無障礙改造… 2020-09-25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柳州精選...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廣西女性書畫攝影作品展,柳州精選作品展示(二) 2020-11-18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桐廬有2500人獲贈電動輪椅,共享小康的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陸一銘 錢凌芸 「在來參加捐贈儀式的路上,我驚喜地發現,縣城主要道路的每一個坡道都在修建。我們可以和正常人一樣上街買菜,為家庭做貢獻;可以上班就業,為社會做貢獻。」
  • 打開心結尋工作 脫貧路上不掉隊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吳鵬報導:少林滿臉的笑容說:「吳哥,去散步不?」記得一年前高安市菸草專賣局的扶貧工作人員吳鵬剛來幫扶時,他還是一個心事較重、情感豐富、靦腆內斂,不愛與外界交流的年輕少年。好景不長,開小賣部時間長了,老父親就到外面打零工,讓他一人在家看店,但家裡老是出現不三不四的人,都是利用少林上洗手間的時候,順手牽羊拿東西,那時候的他想上前阻止,又被人笑話自己是個殘疾人,心裡很不是滋味,但又無力辯駁………就這樣這個小賣部沒有開下去。少林就開始自責,連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還能做什麼呢,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自暴自棄,玩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