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職工掉隊...

2020-12-16 上遊新聞

五年來,發放各類慰問金280.95萬元,走訪慰問一線、困難職工等4934人次;

五年來,助學救助活動發放助學款158.98萬元,資助困難職工子女365人次;

五年來,發放醫療、生活等各類救助金162.71萬元,救助331人次;

五年來,幫助追回職工經濟損失522.75萬元,開展法律援助356人次;

五年來,全區建檔困難職工從717人逐漸減少至48人……

近年來,區總工會堅定不移貫徹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精神,緊扣工會主責主業,深入落實「四個一批」,實施「七個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工會幫扶工作精準化、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工會服務職工的能力和水平,全方位開展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這一串串承載「娘家人」情懷的數據,背後正是每一位受益職工開心的笑臉。

服務陣地「遍地開花」

今年9月初,正值各大中小學開學期間,位於璧城街道民主路的璧山區職工服務幫扶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面帶憨厚拘謹的笑容,對著工作人員連連道謝:「娃兒能正常上學,真是太謝謝你們了!」

原來,這名男子名叫陳平全,是一名環衛工人,自身患有尿毒症,妻子早年下崗失業,家庭經濟狀況捉襟見肘。今年,孩子考上了一所好大學,這本應高興的事情卻因為學費沒著落,讓整個家庭陷入了兩難境地……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平全看到職工服務幫扶中心,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來詢問,工作人員隨即熱情地為其登記了信息,經過調查核實、信息比對等程序,陳平全於8月底正式被納入建檔困難職工,並為其提供了6000元的助學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別的我都不在乎,就希望孩子有出息!」情到深處,陳平全激動得流下眼淚。

而這僅是區總工會利用服務陣地,為職工脫困解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有效延伸和拓展服務職工群眾的觸角和空間,區總工會積極構建服務站點網絡,用心用情做好區職工服務幫扶中心日常工作,並下設16個服務站,進駐15個鎮街便民服務中心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服務站,開展日常幫扶等工作,讓轄區職工服務工作無盲點,職工處處能找到「娘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務站點中專門設立了法律援助室,邀請經驗豐富的專業律師輪流值班,為職工提供免費法律諮詢解答、法治宣傳教育服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和合法利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區總工會還分別在文星路、秀湖公園、楓香湖兒童公園等地打造市級「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2個、區級「愛心驛站」1個、「建設者之家」愛心驛站1個,並聯合區城管局在城市公園、公共廁所等地打造了12個「勞動者港灣」,為廣大勞動者提供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沒電能充電、飯涼能加熱的場所。

區總工會依託「遍地開花」的服務陣地,全方位、全時段打造幫扶服務品牌,近年為戶外勞動者「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共計4250人次,送出價值8.8萬元的藥品及慰問物資,職工們歸屬感、幸福感愈發強烈,工會真正成為職工信得過、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離不開的「娘家人」。

送溫暖進千家萬戶

「最近身體怎麼樣,生活上有什麼困難?」今年春節期間,區總工會深入重慶金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山青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走訪慰問建檔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困難民營企業職工等,為他們送去慰問金、慰問品和新春祝福。

每到一處,工作人員都與職工及其家屬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身體狀況、子女教育等情況,認真傾聽他們的所需、所難、所盼,共同商討解困方法,鼓勵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用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如果不是你們,我真的都快堅持不下去了!」困難職工黃明現因丈夫雙目失明,母親患癌,生活的痛苦和重擔幾乎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無法喘息。面對工作人員的關懷,她頗為感動。

到基層去,到困難職工家中去。區總工會始終堅持以職工為本,把送溫暖工程打造成為職工排憂解難的「暖人心」工程,送慰問到崗位,送關懷到家庭,把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懷、溫暖送到困難職工的心坎上,讓廣大職工體面工作、尊嚴勞動、快樂生活。

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是系統工程,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不僅僅是工會的事。區總工會努力在「誰來幫」「怎樣幫」上想辦法,全面整合轄區各界資源,與區中醫院、城北小學、正則中學、大型連鎖藥房等籤訂了合作協議,成立了愛心醫院、愛心學校、愛心藥房,為全區困難職工、勞動模範提供一卡通(愛心卡)的優惠服務。

此外,區總工會特別成立了「愛心志願隊」,廣泛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職工群眾提供法律政策講解、理髮、護理等服務,共同凝聚起脫困解困強大合力。

常態化救助讓工會的愛心浸潤著困難職工的每一天。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時期,區總工會依舊活躍在基層,及時了解每一名困難職工的生活、工作情況,開展線上心理疏導工作,提供應急幫扶,先後為47名在檔困難職工發放特別生活救助金9.4萬元,對217名因疫情影響低收入職工及1名感染新冠肺炎職工發放溫暖慰問金6.56萬元。

精準識別對「症」幫扶

57歲的程國普是重慶欖菊實業有限公司的職工,妻子腰椎不好無法乾重活,每月2000餘元的工資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去年,妻子又被診斷為乳腺癌,徹底打破了兩人平靜的生活,治療不僅花光所有積蓄,還欠下10萬元的外債,每月高昂的化療、藥物費用更是猶如巨大的烏雲,深深地籠罩在整個家庭之上……

無獨有偶,44歲的謝興敏在重慶金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自身腿部患有殘疾,丈夫因病下崗後無固定工作,家中還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2500元的微薄收入遠遠無法支撐家庭日常開銷……

面對一個個「失去往日溫暖」的職工家庭,區總工會及時伸出了溫暖的援助之手:為程國普夫婦辦理了職工互助保障,並送來了生活救助金、醫療救助金47300元,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謝興敏累計獲得了工會提供的殘疾人特別救助金、生活救助金、助學金等37700元。在困難職工最艱難的時候,區總工會幹部總會及時出現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設身處地地為職工著想,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職工群眾,滿懷深情你就能做好工會工作。」一名基層工會幹部如是說。

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困難職工家庭的貧困問題呢?瞄準貧困原因,開對脫困「藥方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從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救助到「滴灌」式精準幫扶,區總工會把「精準」二字貫穿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的全過程,對建檔在冊的困難職工根據致困原因和困難程度進行分類建檔,嚴格落實「醫療救助」「生活救助」「助學救助」「殘疾人精準幫扶」「腎病綜合症困難職工家庭精準幫扶」「住房租金補貼」等各類救助制度,最大程度保障每位建檔困難職工都能享受到不同類型的項目幫扶。

自2017年起,區總工會還將建檔困難職工納入職工互助保障,累計為435人次建檔困難職工購買了職工重大疾病保障,實現工會幫扶由臨時救助向長效救助、小額救助向大額救助轉變。

打好促就業「組合拳」

「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後,將雙手環抱在孩子腰部,一手握拳,將握拳的拇指一側緊抵住孩子臍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線上……」近日,在丁家街道辦事處,區總工會2020年家政服務人員技能培訓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老師現場指導學員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

整個培訓為期10天,主要採取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家政服務基礎知識、家庭清潔衛生、家庭膳食、嬰幼兒看護等相關知識教學,老師講得精彩生動,學員們聽得興致勃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救濟式幫扶只能管一時,實現就業才能管長遠。基於這種思想,區總工會把「輸血式」幫扶與「造血式」幫扶相結合,持續聚焦重點群體,深化工會就業創業服務,廣泛開展就業服務活動,為城鎮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適齡農村居民等擬就業群體提供職業介紹、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職工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再就業能力。

「沒有工會幫助,我不可能找到這份月薪6000多元的工作。」困難職工劉曉潔就是技能培訓中的受益者之一,她今年參加了家政培訓班後,很快又通過工會舉辦的招聘會找了一份月嫂工作。

2016年至今,區總工會已開展了母嬰護理、醫療輔助、產後康復、養老護理等家政從業人員技能培訓42個班次,培訓學員2355人,均通過考核並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同時,還聯合區人力社保局開展「璧山區2020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網絡招聘會」「2020年璧山區民營企業招聘月」等各類招聘活動,幫助困難職工實現就業。

孩子常常被喻為一個家庭的希望。「對困難職工家庭來說,子女能否順利成長成才,不僅關係到孩子自身的前途,更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命運。」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根據廣大職工的訴求,在寒暑假期間,利用各級基層工會網絡,為建檔困難職工子女提供實踐崗位,發放資助金,今年共提供25人次崗位,使用區級幫扶資金8.4836萬餘元。

如今,「助學成才」活動已經成為區總工會長期開展的一項「工字號」品牌活動,成為體現愛心、溫暖人心、凝聚信心的民心工程,照亮了困難職工家庭子女的成才路,託起了困難職工家庭的夢想和希望。

「聯繫服務職工是工會工作的永恆主題。做好睏難職工精準幫扶工作,既是責任,也是擔當……」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這樣說,「新形勢下,區總工會將進一步適應職工群眾的多元化、多層次需求,按照職工群眾的意願要求推動工作,提供精準化、訂單式、普惠性服務,努力建成職工群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職工之家』,有效解決職工群眾『有話和誰說,有難找誰幫』的問題,讓困難職工群體在更高水平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達來胡碩村:小康路上 一個都不能少 2020-07-28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穀縣石佛鎮:小康路上不讓每一個人掉隊
    陽穀縣石佛鎮黨委政府堅持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切實用好用足行業、產業、社會各類扶貧政策,確保貧困群眾應享盡享,堅持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全面落實教育政策,各項免學費、補助等政策全面落實,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雨露計劃」資金99人次26.7萬元。切實抓好健康扶貧工作,在為所有貧困戶投保特惠保險的基礎上,為241名群眾發放長期服藥人群補貼,累計發放12.42萬元。
  • ...聲」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八論「奮戰下半年勇奪雙勝利」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全面小康,重在全面,貴在四方。「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反覆提及這樣的莊嚴承諾。當前,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寧鄉上下要踐行莊嚴承諾,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個都不能少。
  • 決勝2020 全面小康看日照|產業敲開致富門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範奉雪 日照報導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在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的徵途上,日照市全力兜住民生底線,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放眼日照市,隨著脫貧產業的不斷壯大,民生環境的逐步改善,廣大市民紛紛踏上了小康生活大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彩雲之南:小康路上的最美笑臉
    ,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又一個中國奇蹟。  如果說上面這段話更多是抽象的數字,那麼記者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中的所見所聞,特別是那一張張掛在鄉親們臉上的絢爛笑容,深深感染和觸動了我們的心靈,這正是脫貧攻堅最靚麗的底色,是小康生活最鮮活的註腳,是奮鬥之路最耀眼的光芒。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8)雙手叩開致富門 小康路上向前奔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丨(18)雙手叩開致富門 小康路上向前奔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 清遠連樟村貧困人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小康承載初心,小康點亮生活。在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羊城晚報派出多路記者,進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聚焦南粵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關注普通群眾身邊的巨大變化。從今天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講述您身邊的小康故事。敬請關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不掉隊 跟黨走 奔小康_吉林廣播網,吉林...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不掉隊 跟黨走 奔小康 編輯:孔笑妍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20-07-27 14:47
  • 飲水思源不忘老區 小康路上習近平的拳拳深情
    這場座談會上,習近平同來自陝西、甘肅、寧夏的24位市縣委書記共商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計,拉開了脫貧攻堅跨省區座談會的序幕。  習近平強調,「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舉行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田理 楊詩野)2020年12月16日,由中共遼寧省委網信辦指導,巨量引擎渠道銷售管理中心主辦,遼寧迪潤廣告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大力支持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抖in小康遼寧」主題活動在瀋陽盛京大劇院盛大舉行。
  • 廣西德保:小康路上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
    在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中,德保縣積極創新殘疾人幫扶機制,不讓一個殘疾人在小康路上掉隊。自2016年以來,全縣2008餘戶貧困殘疾人實現穩定脫貧。   參照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⒀|潘文生:在脫貧致富路上信心十足
    開欄語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即日起,我們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刊發來自基層一線的報導,聚焦「人民眼中的小康」,講述發生在基層的百姓故事、小康故事,記錄守望相助的團結、自強不息的奮鬥,反映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激勵人民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昂揚的奮鬥姿態,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公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徵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
    交通運輸部認真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推動交通扶貧脫貧攻堅工作,努力實現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承諾。  一、「要想富,先修路」不過時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樸素話語,既是對修路致富實踐的認可,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放下鋤頭,卻撥動命運的琴弦
    「我身體不太好,這個活不費大力,不僅離家近,一個月還能拿3500塊錢,頂過去一年的收入,這樣的好日子能敢想?」孫永清將手邊的雲杉歸好類,習慣性地扶著腰,臉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2019年,放下鋤頭的孫永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如今,確山提琴年產值達6億元,帶動當地2600多人就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在四川省成都市這個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城市裡,一個個充滿煙火氣、生活味、歸屬感的社區讓居民時時處處都感受到溫馨與安逸。生活幸福,日子紅火,老百姓的精氣神越來越好,全面小康的成色越來越足。最美不過夕陽紅  黌門街社區是個普通的老舊社區,不普通的是這裡有個遠近聞名的「奶奶廚房」。
  • 衢江區「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文大賽開啟
    ,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的優秀作品,充分展示衢江區社會經濟發展風貌,生動體現衢江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化「活力新衢江 康養大花園」建設,開展「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徵文大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車輪飛轉奔小康 2020-09-19 07:10:00來源:央廣網
  • 綠富同興 小康路寬(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科學利用草場讓我們受益無窮。」米吉格道爾吉深有感觸。大興安嶺老林業工人於久江——「不再砍樹當導遊,小康生活不用愁」白狼鎮地處大興安嶺中段嶺脊南側,居民主要以林業職工為主。於久江以前是阿爾山市白狼林業局的一名林業工人,一個月收入2000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