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軍委政治工作部下發《通知》,對聚焦「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作出部署。明確提出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是紅色血脈基因、是理想信念火種、是戰鬥力的源泉。廣大官兵要深入了解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深入了解人民陸軍歷史厚重的光榮傳統,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軍。目前,主題教育活動正在全軍部隊深入開展,現刊發來自陸軍航空兵學院的一篇相關報導。
一次特殊的學術講座
程俊勇
習主席一再強調指出,要發揮紅色資源的優勢,深入進行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為深入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活動,陸軍航空兵學院組織了一場特殊的學術講座,邀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邊境作戰一等功臣胡國橋研究員,為在校學員講述新時期傳承和弘揚老山精神的研究與實踐。
「老山精神」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人民子弟兵和邊疆各族人民在以老山作戰為代表的邊境自衛還擊戰中共同鑄就的。這一以英雄山命名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艱苦奮戰,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是陸軍在實戰中形成的戰鬥精神,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是我軍鮮活的紅色基因。
習近平主席曾強調指出:要發揚「兩不怕精神」「老西藏精神」「老山精神」「川藏線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光榮傳統,教育引導官兵從中汲取強軍報國的精神力量,在實現強軍夢的實踐中書寫人生華章。
胡研究員講述了老山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和老山精神的思想內涵,分析了傳承弘揚老山精神的重大現實意義,介紹了老山精神研究的思考與實踐,提出了新時期弘揚老山精神的實踐要求和對策建議。特別是結合當年的老照片,回顧戰場上生動感人的英雄事跡,詮釋老山精神的內涵,使現場學員深受感動,引起了強烈的思想共鳴。
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
老山參戰官兵絕大多數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爭,身處血火交織的戰場,「祖國利益高於一切」這句口號叫得很響,成為廣大官兵指導自己行動的最高準則。幹部戰士深深懂得,祖國利益之重,重於家庭,重於愛情,重於生命。愛國勝於愛家,把祖國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利益捨得獻出一切,乃至生命,這是全體參戰將士和戰區各族人民群眾精神世界最為鮮明的共同特徵。因此,前線將士獲得了甘願流血犧牲最強大的精神動力,他們把捍衛祖國的尊嚴和每一寸土地,視作至高無上的神聖使命。為了守住祖國託付給他們的每一個陣地、每一個哨位,他們甘願長期堅守在貓耳洞內,忍受常人難以想像的非人般的艱苦生活,但始終保持著激昂的戰鬥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許多戰士一次次遞交血書請戰,他們身掛「光榮彈」,爭搶最艱苦的陣地、最危險的哨位、最艱巨的戰鬥任務。每當戰鬥來臨,「對祖國和人民負責」的神聖使命感,使英勇的戰士為捍衛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頑強奮戰。憑著一顆忠於黨、忠於人民、報效祖國的赤誠之心,視死如歸,奔赴疆場,英勇戰鬥,甘灑一腔熱血。
英勇頑強、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老山作戰,我軍參戰部隊驍勇善戰,捷報頻傳,訴說著一個個傳奇式的英雄故事。在收復老山戰鬥中,代理排長史光柱在四次負傷、八處重傷、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堅持戰鬥,帶領全排出色完成任務,榮立一等功,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代理排長李海欣率領15名勇士,英勇抗擊數十倍於己的敵人輪番進攻,被昆明軍區授予「老山十五勇士」榮譽稱號。戰鬥英雄韋昌進在彈片擊中左眼、穿透右胸,全身22處負傷的情況下,高呼「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引導炮兵打退敵軍8次反撲,獨自堅守戰位11個小時,由於傷勢過重,昏迷7天7夜,左眼失明。年僅19歲的王建川在收復老山的戰鬥中光榮犧牲,揣在他身上的日記本被鮮血浸染。習主席深刻指出,打仗從來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軍人必須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這就是軍人的血性!「惟有老山將士在,敵人休想渡邊關」「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這一幅幅對聯反映了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的壯烈與豪邁,是老山英雄們的時代吶喊,折射出一代軍人對共和國的忠誠、擔當和奉獻。
為祖國和人民利益甘願吃虧的無私奉獻精神
劉斌是一位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老邊防軍人,曾任雲南保山軍分區司令員。老山戰鬥打響後,他把兩個兒子都送上戰場。哥哥劉光是副連長,弟弟劉明是優秀排長,戰鬥中兄弟倆先後壯烈犧牲。兩個兒子犧牲後,老人含著熱淚無比堅強地說:「為保衛祖國打仗,為保護百姓捨命,值!」之後又義無反顧地將女婿送往老山前線。當年犧牲一個戰士的撫恤金是一次性500元。「圖私利老山鋪滿黃金龜兒才上,為祖國陣地遍布地雷老子在前」。在艱苦的作戰環境和激烈的戰鬥中,面對苦與樂、生與死的選擇,「無私奉獻」成為老山前線官兵共同的精神風貌。戰士們把犧牲看成是自己為社會、為他人作出的應有奉獻,是軍人應該履行的光榮使命和崇高責任,流血犧牲無所畏懼,吃苦奉獻無怨無悔。「奉獻我青春,強盛我中華」「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這是前線官兵們奉獻精神的心靈寫照。
光榮的老山精神是陸軍在迄今為止最近的一場實戰中形成的戰鬥精神,與我們所處的時代緊密契合。傳承和弘揚「艱苦奮戰,無私奉獻」的老山精神,對於每一個軍人在相對和平環境中,強化「能打仗,打勝仗」的宗旨意識,增強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個人的脊梁,不是骨頭而是內心;一支軍隊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精神。讓我們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在奮鬥徵程中彰顯革命軍人的人生追求,在拚搏奉獻中書寫我們壯麗的青春之歌。」
報告會現場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
講座結束時,胡研究員還向學員大隊贈送了由解放軍報長徵出版社出版的弘揚老山精神新書《血染的風採》《血染的答卷》。
學員劉棟激動地說:「新時代的年輕戰士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優良傳統和甘願奉獻犧牲的革命精神,我要像老山前線的英雄們一樣,為祖國獻身,為強軍獻身!」
圖為陸軍航空兵學院五大隊十四隊學員趙明(左)、徐來(右)在認真閱讀《血染的風採》
學員楊坤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聽了今天的講座後深有感觸,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思考過今天的幸福生活,腳下平坦的大路,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我們創造的!未來的路還是要靠我們新時代的革命軍人把它走好!今後,我要做一個在學習上刻苦鑽研、在訓練上吃苦耐勞、在戰場上能夠浴血奮戰的好學員、好戰士!」
轉自今日頭條中華英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