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青年汽車龐青年的「水氫汽車」算是狠狠吸引了一波眼球,從報導中的「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誕生」「加水就能跑」,一步步變成現在的「項目尚未立項」「不耗水但消耗金屬原料」……大伙兒算是體驗了一波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
然而,這邊越講越倒退的水氫故事還沒結束,一家名為「祥天」的公司,又帶著他們的「空氣動力車」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1
空氣動力車是什麼?
查詢這次涉及「空氣動力車」的祥天公司可知,此次自稱為發明空氣動力汽車的鹹寧祥天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法人周登華,自然人股東為周劍、周登榮,所屬行業為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公開資料顯示,鹹寧祥天簡稱為「祥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但啟信寶顯示,祥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祥天控股)確實存在,其成立於2010年,法人代表和實際控股人為周劍,該公司曾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幾經更改定為現名。
技術方面,不同於水氫汽車的「能源革命」,空氣動力車的主要革新方式在於動力來源的變化。
根據此前報導,空氣動力汽車分為兩種:一種是將壓縮空氣作為唯一動力來源;另一種則是空氣混合動力,發動機仍然存在,壓縮空氣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
而鹹寧祥天方面就表示,其空氣動力車嘗試採用的是第一種模式,即壓縮空氣作為唯一動力來源。
車輛本身並不具備壓縮空氣的功能,需要通過傳統能源來壓縮空氣,將其加入車輛裝備的高壓氣罐中,經過壓縮空氣—發動機—發電機—電動機這一系列流程推動車輛前進。
此外祥天控股表示,公司獲得了1000多項專利,並申報國際PCT發明專利。不過,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公示的專利中,申請人為周登榮的共240條,大多為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僅有極少數發明專利。
事實上,此前國內外就部分公司嘗試過類似的技術,最終卻因為成本問題無疾而終。
2013年,標緻雪鐵龍集團(PSA)曾宣布開發一種空氣混合動力技術,並首先在雪鐵龍C3、標緻2008等車型上實驗,計劃在2016年量產。然而PSA很快發現,開發空氣混動技術的成本在5億歐元以上,並且未來年產超過50萬臺才能實現規模經濟。
最終結果就是,國際上直到現在都沒有相關量產車型上市。僅有印度汽車製造商TataMotors推出過三輪車大小的汽車,更別提帶動大巴行駛。
事實上,在「空氣動力汽車」引發關注後,祥天集團總裁近日出面回應稱,這一技術市場肯定好,但其目前仍沒有資金、沒有投產。
2
名聲不佳的「祥天」
值得注意的是,鹹寧祥天的空氣動力車火了以後,各種「祥天」及其老闆周登榮的各種過往「歷史」也被人挖了出來。
2012年《電腦報》曾報導,祥天集團號稱「研發出不加油就能跑,以空氣為動力高科技汽車」,並在民間募資60億元兜售原始股,承諾每月3%利息回報,相當於年利率36%。
然而最終卻被人發現,祥天控股上市的其實是納斯達克OTCBB場外櫃檯交易系統。該板塊只要有會計師、律師審定籤名的申報文件就可要求上市,與納斯達克主板完全不同。
到了2014年,祥天給出的宣傳口號則再次改變:公司已在美國OTCBB掛牌,到了四季度還將轉板至納斯達克主板上市。
更令人質疑的則是,之所以又喊出如此口號,似乎就是為了讓已在OTCBB「上市」的祥天,能夠再賣一波「原始股」。
2014年4月9日,《上海證券報》有題為《北京祥天導演PE騙局 24省市叫賣原始股》的報導稱,一家名叫北京祥天的「空殼公司」成立,其大肆募資的行為已涉及非法集資,後來還有報導表示,多部門已介入調查「北京祥天PE騙局」。
時至今日,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祥天、周登榮等關鍵詞,還有有類別為「傳銷」的案件出現。
甚至,查詢祥天,此前有公司老闆為周登榮的祥天控股,因失信被執行13次,且其中10條被執行信息直到到3年後的今天,還依然掛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名單上沒有消除。
另一方面,祥天控股被集中列入失信名單的2016年,也是鹹寧祥天公司成立的年份。
值得注意的是,時隔5年後,祥天「空氣動力車」重出江湖,但不僅如公司老闆說的「沒有資金、沒有投產」,而且還一如5年前的說法,公司現在也正準備在美國上市。
在不少觀點看來,即使「空氣動力車」如祥天老闆所說的「技術本身確實好」,正常也不應該「一棒子打死」,但就怕有公司想只靠玩概念,畫個餅就想從政府那裡拿到投資,然後拖個數年毫無成果最終不了了之。
那麼,相關部門是否應該加強把關,將機會留給打算認真做技術的公司呢?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投資報。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