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過「奇貨可居」,這個典故是出自於春秋戰國時期呂不韋的話語。
這個呂不韋真的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了,他原本不過是小國衛國的商人。
在古代,商人地位是最低下了的,就算他後來成了秦國的丞相,依然還是有很多人會私下裡稱呂不韋為「賤商。」
但是商人的頭腦是很靈活的,而且對有利可圖的東西都很敏銳。
當初秦始皇的父親贏異人,當初被留在趙國為質子,而且過得不是很如意。
呂不韋去邯鄲做生意時,見到異人後大喜,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高價售出。」
不得不說,呂不韋還是很有膽量和勇氣的,一個商人盡然敢做這等顛覆天下的大買賣。
他幫助贏異人,圖的不僅是巨大的財富,還是一統天下後的大秦丞相之位。
一個商人,有這樣的政治野心,而且還敢付諸行動,真是了不起。他是真的將「商人無利不起早」、「富貴險中求」用到了極致。
他最後確實成功地改變了自己的門庭,改變了呂家商人的身份。
為了得到他想要的巨大回報,他主要做了這幾件事:
1.說服異人,為嬴異人謀王位
嬴異人是呂不韋的籌碼,是呂不韋投資的最大目標。
但是嬴異人不是普通的尚品,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秦國王室之子。要想利用他,就得說服他。
所以呂不韋親自上門拜訪嬴異人,主動表達自己想要和他共謀大業的想法。
嬴異人雖然落魄到在趙國為質子,也不是安國君寵愛的兒子,在趙國不得志。
但是身為好戰的秦王室子孫,骨子裡也是有股血性和野心的。
能有人主動願意幫他脫困,還能去爭一爭大秦的王位,他自然是願意的。
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互相留質子是很正常的事。
在趙國為質子的也不止嬴異人一個,但是呂不韋偏偏相中了他。
這不得不說呂不韋的商人眼光獨到,因為經商,所以他最清楚秦國的國力。
彼時的秦國雖然軍事不是最強大的,但是秦人富裕是第一。
經過了商鞅變法,還有後世秦王的努力,秦國的經濟實力是七國中最強的。
呂不韋自然是清楚只有秦國才有一統天下的實力,所以他才會將寶壓在嬴異人身上。
2.遊說秦國,讓嬴異人成為安國君的嫡子
光是將嬴異人帶回秦國是不夠的,還得為他安排一個嫡子身份,才能坐上王位。
當時的太子安國君雖然有二十幾個兒子,但是並沒有嫡子。
華陽夫人膝下無子,呂不韋通過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和姐姐遊說華陽夫人認下異人為嫡子。
有了這樣的準備,他開始將異人從趙國帶回秦國。
為了嬴異人能順利回國,呂不韋做了很多的鋪墊和付出。
基本上他在贏異人身上押上了全部的身家,押的籌碼越來越大。
所幸他最後成功地將嬴異人推上了嫡子的位子。
3.將自己的舞姬送給異人,生下千古一帝
僅僅是將嬴異人推上王位,就已經是很成功的事了。
但是呂不韋的運氣還很好地,恰巧家裡有一個美麗的舞姬,還被異人看中了。
為了嬴異人,他已經投了那麼多的身家,自然不會捨不得一個舞姬。
這個舞姬就是後來生下千古一帝的趙姬,她嫁給嬴異人後,生下了贏異人的長子嬴政。
那可是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啊!
原本呂不韋想要幫助嬴異人打下天下的,但是他當上丞相後,只攻下了周國、趙國和衛國。
要不是秦始皇,秦國不會一統天下。
雖然後來的呂不韋因為嫪毐之亂,落得個飲鴆自殺的下場,但是能有這樣的成就已經是很好了。
一個商人,幹出了全天下的大買賣,最終名垂千史,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終究是被後人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