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文創產業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呈現「文創+」全面融合發展的趨勢:文創產業擁抱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技術不僅使傳統文化產業煥發生機,文創行業還和交通、旅遊、航天等眾多行業實現跨界融合——一個「文創+」的時代已經來臨。在這種背景下,文創產業對人才需求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整個產業更加強調人的綜合素質,會跨界、能發散、善連接,成為「文創+」時代對人才新的需求。
文創邁入「跨界」年 觸發人才需求新格局
如果選出2019年中國文創的關鍵詞,「跨界」無疑是最熱門的選擇:清華大學主辦2019全球AI文創大賽,推動AI技術與文創、藝術創作跨界融合,上海、成都等地紛紛發展以電競、影視為主題的文創產業園,秦淮燈彩、唐刀、《千裡江山圖》等經典傳統文化得以數位化再現……
一個產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文創+」背景下更需要建立現代教育體系來賦能產業活力及持續發展。建立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機制,才能真正讓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此外,隨著文創「跨界」風潮的興起,業界對人才結構需求也悄然發生了改變。此前,業界對文創人才的需求趨於專業化,美術、設計、軟體開發等專業人才頗受歡迎。
現如今,文創行業大多呈現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態勢,與其他行業有了更多聯動的可能,這種產業鏈融合與應用場景的多元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開始轉變。
面對融合發展的時代大潮,誰能勝任「文創+」帶來的新挑戰呢?實踐證明,同時具備專業素養、文化素質與跨界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更能適應行業發展要求,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警察中最好的遊戲策劃」「被代碼耽誤了的旅遊達人」……在文創+的大背景下,文創行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技術人才,更需要複合型的「多面手」和「斜槓青年」。對個人來說,多一項技能就平添了更多的可能,對行業來說,作為連接器和紐帶,複合型人才還可以幫助文創業與其他行業達成更好地連接。
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胡鈺認為,未來文創發展要靠複合型人才來推動,文創從業人士需要讓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加複合,同時具備技術視角和技術能力,讓自己懂文化、懂經濟、懂科技、懂社會。
職業教育改革得助力 產教融合賦能人才培養
如何培養出複合型人才呢?答案是以最快的途徑打通產業端與教育界的壁壘,讓產業需求儘快觸達教育行業、以人才輸出直接反哺行業發展——產教融合便是連接兩者之間的橋梁。
面對「文創+」帶來的人才需求新格局,國內教育界在教育模式和培養理念上正在與時俱新:教育界更注重與一線實踐的結合,更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正在全國範圍內加快推進。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從政策層面支持產教融合,並對職業教育改革提出了具體指標——到2022年,培育數以萬計的產教融合性企業,推動建設300個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這一政策也直接帶動了文創行業產教融合發展,國內多地陸續開展產教融合模式創新,教育部、山東省率先共建起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浙江寧波也連續成立了多個產教合作聯盟,江西省還舉辦首屆文化科技與產教融合創新論壇,以推進文化與科技、產業與教育深度融合,發揮校企協同、產學互動多維創新優勢。
除了政府牽頭之外,一些文創企業也相繼進入產教融合一線。身處在行業前線、依託於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完美世界教育深切體會到整個行業對複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從2018年開始便發力校企合作,在遊戲、電競領域與國內66所本科高校、24所職業類院校開展深度合作,逐步形成「教育賦能產業、產業反哺教育」一體兩翼的產教融合格局。作為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完美世界教育所參與的「遊戲美術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成為教育部1+X證書制度的第三批試點。
政府支持、企業實踐都在拓展產教融合的邊界,這一培養路徑能助推企業、高校、政府、社會共同培養出複合型人才,是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
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文創化思維聯動廣泛
未來學家阿爾文?託夫勒認為,誰佔領了創意的制高點誰就能控制全球。數字創意產業不僅成為「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賦能其他行業,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除了文創行業本身不斷演進之外,數字文創行業正以其聯結各方的獨特優勢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文創行業的經驗可以幫助各領域企業更好地與用戶建立深層次的體驗和互動。
從這一點出發,數字文創行業的實踐經驗可以提煉為「文創化思維」,並將之應用在人才培養領域。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正通過與企業合作,讓學生自主組建「文創+X」的跨學科、跨產學團隊,培養學生文創化的跨界能力,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此外,由ISC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作為教學主體、完美世界教育提供產業指導、復策國際商學院負責教務管理的「ISC文創EMBA」項目,為領袖型人才打造最好文創思維平臺,使之成為各行各業變革的驅動力。這一項目總結出數字文創在提升體驗及認同感等方面的方法論,設置了文創+影視娛樂、文創+體育、文創+文旅、文創+教育等行業實踐創新類課程,通過方法論+行業實踐的形式,幫助學員在各個行業應用文創化思維、最終成為複合型人才。
從本質上說,在未來的「文創+」時代,具備「文創化思維」更有利於促進行業間達成聯動,無疑會對未來中國文創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盤點2019文創產業,「文創+」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文創跨界依靠的是人,核心是創造力的釋放和迸發。「風起於青萍之末」,產業發展的革新變化,對人才的知識結構率先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育界和行業及時跟進,通過「產教融合」完善育人模式,藉由「文創化思維」培養創造性的跨界人才,相信未來中國文創產業將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責任編輯:馬常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