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創新觀察:「文創+」觸發人才培養新格局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2019年,中國文創產業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呈現「文創+」全面融合發展的趨勢:文創產業擁抱移動互聯、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技術不僅使傳統文化產業煥發生機,文創行業還和交通、旅遊、航天等眾多行業實現跨界融合——一個「文創+」的時代已經來臨。在這種背景下,文創產業對人才需求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整個產業更加強調人的綜合素質,會跨界、能發散、善連接,成為「文創+」時代對人才新的需求。

  文創邁入「跨界」年 觸發人才需求新格局

  如果選出2019年中國文創的關鍵詞,「跨界」無疑是最熱門的選擇:清華大學主辦2019全球AI文創大賽,推動AI技術與文創、藝術創作跨界融合,上海、成都等地紛紛發展以電競、影視為主題的文創產業園,秦淮燈彩、唐刀、《千裡江山圖》等經典傳統文化得以數位化再現……

  一個產業的繁榮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文創+」背景下更需要建立現代教育體系來賦能產業活力及持續發展。建立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機制,才能真正讓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

  此外,隨著文創「跨界」風潮的興起,業界對人才結構需求也悄然發生了改變。此前,業界對文創人才的需求趨於專業化,美術、設計、軟體開發等專業人才頗受歡迎。

  現如今,文創行業大多呈現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態勢,與其他行業有了更多聯動的可能,這種產業鏈融合與應用場景的多元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開始轉變。

  面對融合發展的時代大潮,誰能勝任「文創+」帶來的新挑戰呢?實踐證明,同時具備專業素養、文化素質與跨界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更能適應行業發展要求,也更容易脫穎而出。

  「警察中最好的遊戲策劃」「被代碼耽誤了的旅遊達人」……在文創+的大背景下,文創行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專業技術人才,更需要複合型的「多面手」和「斜槓青年」。對個人來說,多一項技能就平添了更多的可能,對行業來說,作為連接器和紐帶,複合型人才還可以幫助文創業與其他行業達成更好地連接。

  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胡鈺認為,未來文創發展要靠複合型人才來推動,文創從業人士需要讓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加複合,同時具備技術視角和技術能力,讓自己懂文化、懂經濟、懂科技、懂社會。

  職業教育改革得助力 產教融合賦能人才培養

  如何培養出複合型人才呢?答案是以最快的途徑打通產業端與教育界的壁壘,讓產業需求儘快觸達教育行業、以人才輸出直接反哺行業發展——產教融合便是連接兩者之間的橋梁。

  面對「文創+」帶來的人才需求新格局,國內教育界在教育模式和培養理念上正在與時俱新:教育界更注重與一線實踐的結合,更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正在全國範圍內加快推進。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從政策層面支持產教融合,並對職業教育改革提出了具體指標——到2022年,培育數以萬計的產教融合性企業,推動建設300個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這一政策也直接帶動了文創行業產教融合發展,國內多地陸續開展產教融合模式創新,教育部、山東省率先共建起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浙江寧波也連續成立了多個產教合作聯盟,江西省還舉辦首屆文化科技與產教融合創新論壇,以推進文化與科技、產業與教育深度融合,發揮校企協同、產學互動多維創新優勢。

  除了政府牽頭之外,一些文創企業也相繼進入產教融合一線。身處在行業前線、依託於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完美世界教育深切體會到整個行業對複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從2018年開始便發力校企合作,在遊戲、電競領域與國內66所本科高校、24所職業類院校開展深度合作,逐步形成「教育賦能產業、產業反哺教育」一體兩翼的產教融合格局。作為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完美世界教育所參與的「遊戲美術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成為教育部1+X證書制度的第三批試點。

  政府支持、企業實踐都在拓展產教融合的邊界,這一培養路徑能助推企業、高校、政府、社會共同培養出複合型人才,是培育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

  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文創化思維聯動廣泛

  未來學家阿爾文?託夫勒認為,誰佔領了創意的制高點誰就能控制全球。數字創意產業不僅成為「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賦能其他行業,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除了文創行業本身不斷演進之外,數字文創行業正以其聯結各方的獨特優勢日益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文創行業的經驗可以幫助各領域企業更好地與用戶建立深層次的體驗和互動。

  從這一點出發,數字文創行業的實踐經驗可以提煉為「文創化思維」,並將之應用在人才培養領域。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正通過與企業合作,讓學生自主組建「文創+X」的跨學科、跨產學團隊,培養學生文創化的跨界能力,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此外,由ISC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作為教學主體、完美世界教育提供產業指導、復策國際商學院負責教務管理的「ISC文創EMBA」項目,為領袖型人才打造最好文創思維平臺,使之成為各行各業變革的驅動力。這一項目總結出數字文創在提升體驗及認同感等方面的方法論,設置了文創+影視娛樂、文創+體育、文創+文旅、文創+教育等行業實踐創新類課程,通過方法論+行業實踐的形式,幫助學員在各個行業應用文創化思維、最終成為複合型人才。

  從本質上說,在未來的「文創+」時代,具備「文創化思維」更有利於促進行業間達成聯動,無疑會對未來中國文創人才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盤點2019文創產業,「文創+」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文創跨界依靠的是人,核心是創造力的釋放和迸發。「風起於青萍之末」,產業發展的革新變化,對人才的知識結構率先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育界和行業及時跟進,通過「產教融合」完善育人模式,藉由「文創化思維」培養創造性的跨界人才,相信未來中國文創產業將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責任編輯:馬常豔)

相關焦點

  • 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共建培養智能時代創新人才的完整生態系統
    「未來教育的起跑線-2020創新人才培養論壇」邀請了從創業到大學、中學、小學再到幼兒階段進行大膽探索的十位資深教育者,分享他們的有益實踐和經驗體會,直面家長的焦慮與痛點,暢談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愛文世界學校深圳校區作為協辦方之一參與論壇活動。
  • 信創人才培養備受矚目,人才培訓機構大浪淘金
    信創項目的博弈,已經從最初單純的價格競爭、技術競爭,逐步發展成專業人才的競爭。建設方更傾心與擁有一支由上至下信創素質高、專業經驗豐富的實施隊伍的單位合作。對於專業的信創人才的培養需求,可以歸納為三個類別,第一類是規模化、標準化的基礎型信創人才,信創未來將會是一個全行業全民參與的工程,培養與之相匹配的專業從業人員基數是很有必要的。
  • 臨潼人才引擎 助力文旅融合創新
    近日,西安市臨潼區舉辦「文旅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人才論壇」,論壇邀請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旅遊學院、長安大學旅遊規劃設計研究所、曲江三六九網際網路產業基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單位的文旅專家學者,圍繞「人才引領文旅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主題為臨潼文旅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 【創文,我們在行動⑩】市民爭當「創文」參與者
    【創文,我們在行動⑩】市民爭當「創文」參與者 2020-12-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冠勇科技「易犬」榮鷹2019中國文創新品牌十強
    在文化創意行業的魅力前沿上,一批具有科技創新性的文創新品牌正吸引著業界的關注。12月28日,首次亮相的江蘇銀行北京分行杯·2019中國文創新品牌榜單在京揭曉。經過廣泛徵集和嚴格評審,基於北京文化創意大賽平臺上近千個優質文創品牌和項目評選產生的「2019中國文創新品牌榜」TOP10和40個入圍品牌閃亮登場。
  • 佳兆業金沙灣與廣東海洋大學「牽手」,創新培養文旅人才
    在共同搭建的產學研用合作平臺上,雙方將聯合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在人才培養、產學合作的實踐基礎上,優化學校課程體系,開發配套課程教材,共同解決文旅行業面臨的挑戰,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鼎盛樂園娛樂集團總裁、佳兆業金沙灣國際度假區總規劃師 Noble Coker表示:「位於深圳大鵬的金沙灣國際度假區是創新型旅遊度假項目,對於文旅人才有著較高的要求和期待,而廣東海洋大學是華南區海洋人才高地,同時管理學院的很多工作都圍繞海洋及文旅發展展開,雙方有著天然的合作契合點,我們十分期待未來緊密、深度的合作。」
  • 重慶大學機器人創新人才培養中心正式揭牌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和人才需求結構的快速轉變,產教融合已成為產業界和教育界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6月4日,在重慶大學機器人創新人才培養交流研討會上,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曉慧,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湯寶平,重慶智源機器人產業生態研究院執行院長、中關村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基地總裁蒙洋,重慶智源機器人產業生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關村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基地高級副總裁劉晶晶,共同為重慶大學機器人創新人才培養中心揭牌。
  • 培養有人文情懷的卓越農林人才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為特色農林人才培養築基  南林大致力於構建多階段、多元化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大類培養改革,使大類培養和專業教育有機銜接。全校共設置19個大類,強化基礎、淡化專業,以培養具有廣博知識、深厚基礎的創新型人才。  「十三五」期間,南林大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建成了以「林學」等專業為龍頭的農林特色優勢專業集群,為卓越農林人才培養保駕護航。
  • 鄭州科技學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引各大高校組團考察
    「以創新引領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探索民辦高校多樣化、多層次地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清華大學技術創新創業輔修專業項目在鄭州科技學院落地發展的具體實踐為同類高等院校提供了操作指南」,10月16日,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主辦的「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經驗研討會」在鄭州科技學院舉行,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秘書處負責人龐欣在研討會上與參會單位分享了清華大學技創輔項目與該校人才培養體系的融合發展
  • 未來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體系重構的挑戰和路徑
    因此,本文提出,我國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急需進行體系性重構,一方面要積極構建多層次結網賦能的支持性科研體系,探索「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科技人才培養新模式;另一方面要打破普通高等教育相對封閉的體系,構建多主體學分互認的人才培養供應鏈;推動集「教育、學習、生活、培訓、研發、產業、金融」於一體的社區型多業態融合的社會經濟生長模式。
  • 閱文組織、人才、文化的全面升級,程武內部信呼籲變革
    今日(9月22日)文娛商業觀察獲悉,閱文集團執行長程武發布題為《面向未來升級組織與人才》的內部信。信中提到閱文集團決定開啟組織變革,通過推進三大關鍵舉措,實現對閱文組織、人才、文化的全面升級。 過去閱文打過很多勝仗,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閱文集團的人才隊伍建設就能跟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高速變化。 閱文當下需要的是面向未來培養更多的年輕人,讓他們從一線脫穎而出走上管理崗位、甚至是關鍵性崗位,在得到歷練的同時也健全人才培養的梯隊,為閱文未來的長遠發展儲備更有戰鬥力的團隊。
  • 打造實高附中新樣態 創新人才培養中心及體育俱樂部正式成立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李霞 青島報導為鑽研汲取實驗高中優質辦學經驗,打造集團化育人新模式,拓寬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張揚學生美好個性,提升學生綜合素養,5月27日,青島實驗高中附中成立創新人才培養中心及體育俱樂部。
  • 如琢文創——您身邊的校園禮品定製專家
    致力於成為用戶身邊校園禮品定製專家的如琢文創,涉足文創產品、校園禮品個性定製、衝印業務、照片書、宣傳單、宣傳畫冊、手提袋定製等多個產品領域,自2019年成立之初即和山東大學校友會合作建立了山大人文創紀念品中心,為宣傳山東大學學校文化起到積極作用。  一紙藝術,一顆匠心。
  • 超競集團:生態布局電競新文創 產學研用推動產教融合
    今年,超競教育總經理邱基堂代表超競集團,就電競產業園、電競新文創、電競教育等產業鏈生態布局的階段性成果與未來發展規劃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就校企合作、新文創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超競夢工廠在線實戰平臺、超競國際電競學院四大業務板塊進行了相應業務介紹與合作計劃發布。
  • 超競集團生態布局電競新文創 產學研用推動產教融合
    今年,超競教育總經理邱基堂代表超競集團,就電競產業園、電競新文創、電競教育等產業鏈生態布局的階段性成果與未來發展規劃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就校企合作、新文創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超競夢工廠在線實戰平臺、超競國際電競學院四大業務板塊進行了相應業務介紹與合作計劃發布。 一、生態布局電競新文創:
  • 「創文」創出城市新風貌
    「社區創文工作的推動、居民文明素質的提高,與這支小喇叭是分不開的。」水機路社區黨委書記戴迎枝告訴記者,作為新成立不久的社區,目前大多數社區居民能知曉創文知識,養成文明習慣,亂扔垃圾、亂闖紅燈等不文明現象少了許多。
  • 澳門自強文創智庫成立 助力打造中華文化傳播新高地
    由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澳門中國企業協會會展文創發展委員會和澳門文化創意企業聯合會共同發起的澳門自強文創智庫9日正式揭牌成立。澳門自強文創智庫會長胡鈺表示,在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之際,成立澳門自強文創智庫是為澳門回歸日獻上的一份禮物,也將為澳門未來持續發展提供一個新引擎。未來智庫將致力於推動澳門探索文旅新業態,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培養國際文創人才,助力澳門打造全球文創發展和中華文化傳播的新高地。
  •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創新式探索
    原標題:促進科教融合 構建人才培養新範式——湖北大學物電學院人才培養的創新式探索高等教育的改革關鍵在於人才培養的社會面向性,即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直接服務社會發展。在這一要求的驅使下,人才培養效果要實現一種轉換:書齋型學生向社會實踐者的轉換。
  • 惠州惠陽舉行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青年人才交流系列活動
    青年人才走訪現代惠陽,體驗智造高地活力據了解,本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深度走訪惠陽期間,不僅參觀葉挺將軍紀念園、良井原鄉、秋長谷裡等地,深入體會惠陽的歷史人文資源和鄉村振興新業態;還重點考察了中建科工華南鋼結構公司、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了解惠陽當前的人才引進培養現狀。
  • 雲南馬龍:為創文營造良好的環境
    馬龍:為創文營造良好的環境 自2018年創文工作開展以來,雲南曲靖市馬龍區以淨化社會環境為主線,淨化網吧環境,整治出版市場,打響了一場關乎社會文化環境的「保衛戰」。 在城區的數家網吧,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標識都清晰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