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各位家長一個問題,你家孩子溜號嘛?
我不怎麼清楚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我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我家那個娃就是個「溜號大王」。
而且現在的孩子,出生就接觸了很多的電子產品,專注力普遍都在下降。
調查研究發現:
在2015年時,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平均為30分鐘,佔比總課時的80%;
而到了2019年,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平均為15分鐘,只佔比總課時的20%。
就是這樣一項調查結果的現實,我的心裡就很慌張,但同時我也很慶幸,我很早就發現了我家孩子的專注力的問題,及時的做了調整。不然我辦法想像的我得知這個消息回事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家長都是知道如果學習的時候不夠專注,學習的質量就沒有辦法保證,那麼到底是什麼時候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才好呢?
培養專注力需要從學齡前開始
心理學的研究結論表示:孩子一生中80%-90%的行為習慣、性格,都是在3歲-6歲這3年的時間內養成的。
從生活的角度來說專注力也是一種習慣,所以在3~6歲的這個習慣養成的最佳階段,也是養成專注力的最佳時間。
10個培養專注力的小遊戲,有趣又益智,值得家長收藏
1、連數字
這個遊戲可是我家孩子小時候最喜歡玩的遊戲,通過連接一個個數字,一幅完整的圖就慢慢的呈現在眼前,就很有成就感。但是要是連接錯了,可就毀了一副好好的畫嘍。
所以就需要孩子很認真的觀察1到2、2到3等等,這個順序走下去,這個遊戲不光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數學啟蒙。
2、舒爾特方格
舒爾特方格最開始是為了訓練飛行員的專注力,由美國神經心理醫生舒爾特發明。主要通過視覺、聽覺、動覺注意力訓練,和注意力的穩定性、轉移、分配等特性進行訓練。
其實這個辦法很簡單的就可以測試出孩子的專注力到底如何,也很適合在後期進行檢查。
舒爾特方格就是有1~25個數字打亂順序寫進格子裡,讓孩子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按照順序把他們指出來。用時越短,說明專注力的水平越高。
我們的航天英雄楊利偉25格的舒爾特方格僅僅只用3.04秒,而飛行員的平均成績才有6.25秒。這個遊戲不光可以培養和測試專注力,還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性格都有一定的好處。
3、家庭「模仿秀」
這個可能是最受小朋友喜愛的遊戲了,孩子有時在家就披個床單,扮演各種人物,我就借著這一點,讓孩子模仿一些畫面,給孩子半分鐘的時間觀察,然後要儘可能的詳細的復原出來。特別是細節上的東西,儘量要全。
4、不掉落的紙巾
家長和孩子將紙巾粘在鼻子上,然後用嘴將紙吹起,通過連續的吹氣比一比誰的紙巾後掉落。
5、無聲傳遞
就是讓孩子通過口型來判斷自己說了什麼,這個時候一定要很專心才行,要是不小心落下了一個字可能整句話的意思都變了。
6、找不同
找不同其實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圖片的,另一種是文字的,都可以讓孩子玩。而且可以跟孩子比一下,誰輸了就去洗碗。
7、猜位置遊戲
準備3張牌,抽出一張記住花色和位置,然後將3張紙牌快速調換位置,讓孩子猜一猜抽出的那張紙牌的位置。(也可以用不透明的杯子,在杯子裡面放東西)
8、迷宮遊戲
想通過迷宮遊戲訓練孩子專注力,家長可以給孩子設置一個恰當的時間,比如3分鐘內走完一個迷宮。
如果孩子沒有完成,則可以先用手指找出正確的路線,然後再計時,讓孩子用筆畫出路線,先讓孩子適應並有信心自己可以完成,再達到訓練專注力的效果。
9、反指令遊戲
家長給出孩子到一定的指令,如:拿起水杯,孩子就拿出了水杯之外的任何東西都可以,唯獨不可以拿水杯,孩子最開始肯定會錯,但是培養孩子也是要慢慢來的,不能急。
10、後背寫字
這個遊戲是在我上學時期同學惡搞的時候流行的。就是在你的後背上寫一個,你要猜對在你後背寫的什麼,不然就會接受一記「爆慄子」。想要才對要絕對的高度集中,我們也可以跟孩子玩看看誰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