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極拳界公祭「太極之魂」程靈洗

2021-01-09 旅新網

  中國旅遊新聞網安徽新聞中心訊(良景 報導):11月2日下午,出席2015』中國太極功拳(齊雲山)高峰論壇的200餘位太極拳界代表集體赴黃山市屯溪區篁墩村瞻仰「太極之魂」程靈洗的古墓園,參加「太極祭拜」活動。

  據悉,該論壇由中國功夫聯合會、《武當》雜誌社、安徽省體育局社會體育中心、黃山市體育局聯合主辦,黃山徽武太極養生中心、齊雲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黃山市程氏文化委員會承辦。出席今天「太極祭拜」活動的有:武當派第十四代掌門人、國際著名武術家遊玄德道長,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門人、世界武林聯盟中國總會副會長劉綏濱大師,心意拳太極拳大師、國家一級武術裁判李洳波,上海心意六合拳研究協會會長、國術大師井森金,上海吳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徐國昌大師,趙堡太極拳鄭新會大師,徽武太極吳新華大師等。中國功夫聯合會副主席杜懷津,《武當》雜誌社社長劉洪耀,黃山市政協常委、黃山市程氏文化委員會執行會長程景梁等出席儀式。

  公祭儀式由武當派掌門人玄德道長主持,黃山市徽武太極中心主任吳新華大師介紹了程靈洗太極拳發展傳承的歷史過程,程靈洗後裔代表黃山市程氏文化委員會致歡迎詞。太極拳界全體於會代表向「太極之魂——程靈洗」三鞠躬並進香,遊玄德道長與程靈洗後裔向程靈洗舉行了最虔誠的「三叩九拜」儀式。

  遊玄德道長代表與會太極拳界人士發表感恩講話。他說,張三丰是中國傳統太極拳承上啟下的歷史性人物,往上追溯有許多知名大師,宋代有休寧人程珌,唐代有歙縣人許宣平,歷史記載最早的要數南北朝時期的新安程靈洗。太極拳是中國歷史上傳下來的傳統文化,不是近一兩百年發明的,它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同步發展傳承的。最後太極拳界與會武術家每兩三人一組現場表演,共同祭拜「太極之魂——程靈洗」。

  太極拳是中華之「國粹」,近代一百多年風糜世界。太極功拳是數千年以來傳統的儒、道哲學所闡述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特別的強身健體的競技運動。太極功拳將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和武術、藝術、導引術、中醫經絡學完美結合,以中國身健體、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屬高層次的修身文化。太極功拳的拳理,源之於《易經》、《黃帝內經》、《道德經》、《黃庭經》、《紀效新書》等中華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等典籍,是我國古代先人數千年實踐智慧的結晶。

  據論壇承辦單位黃山徽武太極養生中心主任吳新華介紹,在中華太極功拳發展歷史長河中,南北朝時期平叛「侯景之亂」而彪炳史冊的古新安郡(黃山市)太守程靈洗,晚年創編太極功拳十五式「小九天」法式。到唐代時期,歙縣道士許宣平真人,總結歸納了程靈洗的徽州武術特點和當時在齊雲山道士中流傳的太極內功,創編了37式太極功拳。相傳明代武當張三丰頻繁往來於武當山與齊雲山之間傳道,人稱「邋遢仙」,他還從武當攜來一株榔梅樹幼苗,植於齊雲山洞天福地祠前門右首,此樹歷600年風雨,至今枝繁葉茂,虯枝挺拔。齊雲山現存「邋遢仙」墓(張三丰墓),墓葬規模雖不大,但布局古樸考究,墓前有兩口八卦池,山泉叮咚,碧水晶瑩,墓左右各有一天然石床,墓前右邊是一仙水井。

  論壇活動策劃人、《程靈洗與徽州社會》主編程景梁介紹,近年來一批徽學專家在研究「徽州正史入傳第一人——程靈洗」的過程中,發現太極功拳與徽州傳統武學有著千年不解之緣,程靈洗被古代太極拳界尊稱為「太極之魂」、「太極先祖」,可以說古徽州是中華太極功拳的源和根。為傳承中華傳統太極功拳,展示挖掘徽州傳統武學,弘揚程靈洗、許宣平、程珌、張三丰等一批古代太極拳聖賢的正能量,特別策劃「中華太極功拳古徽州尋根之旅」活動。(圖片由徽州本地程氏聯誼群提供)

相關焦點

  • 不明白太極拳定義和太極拳力學原理就不懂太極拳實戰之道
    其實,太極拳界像薛斌教授這樣有高學歷的身為教授或專家的太極拳大師​還真不算少王宗嶽的《太極拳論》雖然是太極拳大師們公認的太極拳經典拳著,但除了我讀懂了外又有誰真正讀懂了呢?讀不懂王宗嶽《太極拳論》,又怎麼會知道什麼是太極拳呢?​僅僅知道什麼是太極拳是不夠的,還要搞清楚太極拳原理。很多人會說太極拳原理不就是太極陰陽之理嗎?我要反問:太極拳原理怎麼會是太極陰陽之理呢?太極陰陽之理根本就解釋不了為什麼太極拳能夠柔弱勝剛強四兩拔千斤!
  • 太極拳師翟文勝入駐中國影響力人物資料庫
    翟文勝先生,男,68年生人,86年跟隨張志俊老師學習太極拳,是張志俊恩師80年代早期弟子之一,系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武術裁判、我最喜愛的中華太極百位優秀人物之一、中國第五屆「最美太極人」榮譽稱號。
  • 百曉生太極英雄榜之台州女俠空姐
    空姐的評論相當犀利,有理有據,最後直言大師是假大師,沒幹貨,當時許多群友對空姐的發言嗤之以鼻,甚至有群起而攻之的態勢,空姐淡淡的說了一句,「信不信隨你們。」第二次關注空姐是因為村長。綠島小村,我們都稱忽他為村長,村長的功夫我們沒見到,但是只聽他說他的明師有真正的楊家功夫,出手見紅,說外面沒幾個懂太極的,明師的功夫已經如何如何。反正我們在村長眼裡都是不入流的。
  • 王宗嶽之《太極拳論》是開篇就講方法,有些人卻是背道而馳
    作者/戚海軍王宗嶽是明朝萬曆年間人,據傳其太極拳藝是三豐祖師所傳,造詣精深,以至化境,著有《陰符槍譜》和《太極拳論》流傳於世,尤以《太極拳論》對後人影響最深。太極拳界雖門派眾多,歷代名師輩出,但卻大都尊《太極拳論》為拳中經典理論著述,足見其有很高的地位及影響力。相比張三丰的《太極拳經》,王宗嶽的《太極拳論》更偏重於實踐應用方面的獨到見解,並深刻道出了太極拳的精奧之處,可謂令後學者膜拜神往。如「蠅蟲不能落」,「四兩撥千斤」等。
  •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老子的這種觀點是建立在觀察自然現象的基礎之上的,從「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等自然現象所得出。張三丰王宗嶽由此而悟出太極拳技擊之道:太極拳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傳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
  • 太極之光,世界共享
    世界,從此太極!這束太極之光,已然勢不可當。這一束光,閃耀著文化自信的光芒。習近平總書記說,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具有鮮明中國風格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獨特韻味的太極拳,作為河南省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傳統武術中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無疑是太行的根、黃河的魂,乃至於整個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這瑰寶,源自懷川,發端於古溫。
  • 2016(丙申)年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實錄
    李寧民:為提升公祭大典活動的影響力,我們今年面向社會公開徵集了公祭伏羲大典祭文、伏羲廟標識和公祭伏羲大典宣傳語,目前已收到祭文24篇,標識34種,宣傳語 1500多條,下面我就伏羲廟標識向大家一簡要介紹。伏羲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他一畫開天,肇啟文明,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先河。
  • 雷公太極:誰都知道太極拳用力跺腳會疼,但這是國人的名片和威風
    雷公太極曾經與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之首的陳小旺有過一面之緣,那次見面把他激動的不行。他親切的與陳小旺合照,臉上的笑容十分燦爛。他表示:正因為有陳小旺大師,才有千千萬萬的人喜愛太極拳。誰都知道太極拳的跺腳動作會震得自己疼,畢竟誰也不傻,誰也感覺到疼。
  • 如何理解王宗嶽《太極拳論》中的」雙重之病「?
    如何理解王宗嶽《太極拳論》中的」雙重之病「?在所有太極拳著作中,對太極拳描述最為精準的著作是王宗嶽寫的《太極拳論這是太極拳界公認的事實。要知道什麼是太極拳,必須首先讀懂王宗嶽《太極拳論》。何為」雙重「?王宗嶽也沒有明確說。《太極拳論》中有兩處提到了」雙重「。一處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另一處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為悟耳「。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 建太極學院 從娃娃抓起
    在19日下午舉行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陳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說,建太極學院能為太極拳更加系統規範化做出努力。12月19日晚,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齊聚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並進行精彩展演。闞力 攝  當日,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人聲鼎沸、精彩紛呈。
  • ​形勝人文應太極——武陵太極山的太極魂
    ———武陵太極山的太極魂武陵山森林公園,位於武山脈中段的主峰一帶,行政區劃在今涪陵區白濤鎮
  • 回復晏子高飛就《對《太極大師楊澄甫之死》一文的質疑》的評論
    作者 魏坤梁晏子高飛於2011年8月20日對我的博文《對《太極大師楊澄甫之死》一文的質疑》發表評論如下:「聽我師父說是楊澄甫在北京說自己的太極任何人來了都跑不了,最後和尚雲祥②中國的近代,太極拳沒有分派,如果真有楊澄甫先生因與尚雲祥先生生比武受傷而造成太極拳在京城沒有了立足之地,必然殃及其他太極拳家。然而,楊澄甫先生1928年離開北平時尚有其不少弟子留在京城繼續教拳,另外,王茂斎等先生也仍留在京城,如果太極拳在京城沒法教了,這些太極拳家怎麼生存?
  • 啟力太極人生 健康厚重徐州——龍之健武道館館長姜啟健
    為了檢驗實力,姜啟健習拳之餘,多次參加各類大型太極拳賽事,切磋交流,屢屢摘金,成為享譽拳界的「金牌得主」:2001年,在中國 珠海國際太極拳交流大會上,獲太極推手80公斤級第二名,並獲太極劍金牌、太極拳套路銀牌;在2002
  • 濟南市舉行第八屆海葬公祭儀式 92位逝者魂歸大海
    本報10月11日訊今天上午,濟南市第八屆海葬公祭儀式在青島舉行。經過報名、確認、手續辦理、骨灰換裝、骨灰運輸等多個環節後,92名逝者的骨灰融入大海,回歸自然。當天,共200多位逝者家屬一同赴青島參加儀式。
  • 合發太極緣師門團聚 陳拳馬家軍納新傳承
    楊合發先生致辭感謝嘉賓的到來,他表示拜師只是起點,學好太極拳,努力傳承是每個傳承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希望新入門弟子能夠恪守門規祖訓,以馬虹精神為引領,認真習練太極拳,忠實繼承陳氏太極拳,真正肩負起傳承太極拳、弘揚太極文化的歷史使命,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太極拳帶來的健康和幸福。
  • 菏澤.武林志之洪式太極
    作為全國聞名的武術之鄉,菏澤素有習文練武之風,武術館校遍及全市,在悠久的菏澤武術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一代代武林英傑。
  • 看透了《太極拳譜》後,才會發現這些問題,給練習太極拳者提個醒
    《太極拳譜》上的技擊方法有三種,一是擎引松放,二是「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三是敷蓋對吞。與之相對應的推手、打手法是定步推手,活步打手,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按「走架即是打手」的原理,對應的三種練架為大架定式定步練法,小架活步練法,高架自然如走路練法。對應的快慢練法為大架緩慢均勻,小架快速均勻,高架抖彈發勁。
  • 校園新聞|緬懷先烈志、共鑄中華魂——瑞昌市第二小學少先隊員參加瑞昌市烈士紀念日公祭儀式
    緬懷先烈志、共鑄中華魂——瑞昌市第二小學少先隊員參加瑞昌市烈士紀念日公祭儀式
  • 國家公祭日:以國家之名祭奠
    (包含慰安婦),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國家公祭日是一個國家為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紀念活動,由國家權力機關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主要參戰國政府紛紛推出國家級哀悼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慘案中死難的國民,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戰爭災難歷史的記憶。中國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全票通過的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人物】楊大衛: 身心互動的太極追夢人
    於是在太極拳界,為了經濟利益,所謂「大師」滿天飛,魚龍渾雜,泥沙俱下。  但在古城拉薩,卻有這麼個人:他30出頭,卻學太極拳17年,在國內太極拳比賽中多次奪冠。身負如此驕人的成績,他卻不為名、不為利,在拉薩宗角祿康公園免費教授藏、漢、回各民族的太極愛好者,傳承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  他就是楊大衛,一個身心互動如一的太極追夢人。  3月,天地俱生,萬物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