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新聞網安徽新聞中心訊(良景 報導):11月2日下午,出席2015』中國太極功拳(齊雲山)高峰論壇的200餘位太極拳界代表集體赴黃山市屯溪區篁墩村瞻仰「太極之魂」程靈洗的古墓園,參加「太極祭拜」活動。
據悉,該論壇由中國功夫聯合會、《武當》雜誌社、安徽省體育局社會體育中心、黃山市體育局聯合主辦,黃山徽武太極養生中心、齊雲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黃山市程氏文化委員會承辦。出席今天「太極祭拜」活動的有:武當派第十四代掌門人、國際著名武術家遊玄德道長,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門人、世界武林聯盟中國總會副會長劉綏濱大師,心意拳太極拳大師、國家一級武術裁判李洳波,上海心意六合拳研究協會會長、國術大師井森金,上海吳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徐國昌大師,趙堡太極拳鄭新會大師,徽武太極吳新華大師等。中國功夫聯合會副主席杜懷津,《武當》雜誌社社長劉洪耀,黃山市政協常委、黃山市程氏文化委員會執行會長程景梁等出席儀式。
公祭儀式由武當派掌門人玄德道長主持,黃山市徽武太極中心主任吳新華大師介紹了程靈洗太極拳發展傳承的歷史過程,程靈洗後裔代表黃山市程氏文化委員會致歡迎詞。太極拳界全體於會代表向「太極之魂——程靈洗」三鞠躬並進香,遊玄德道長與程靈洗後裔向程靈洗舉行了最虔誠的「三叩九拜」儀式。
遊玄德道長代表與會太極拳界人士發表感恩講話。他說,張三丰是中國傳統太極拳承上啟下的歷史性人物,往上追溯有許多知名大師,宋代有休寧人程珌,唐代有歙縣人許宣平,歷史記載最早的要數南北朝時期的新安程靈洗。太極拳是中國歷史上傳下來的傳統文化,不是近一兩百年發明的,它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同步發展傳承的。最後太極拳界與會武術家每兩三人一組現場表演,共同祭拜「太極之魂——程靈洗」。
太極拳是中華之「國粹」,近代一百多年風糜世界。太極功拳是數千年以來傳統的儒、道哲學所闡述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特別的強身健體的競技運動。太極功拳將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和武術、藝術、導引術、中醫經絡學完美結合,以中國身健體、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屬高層次的修身文化。太極功拳的拳理,源之於《易經》、《黃帝內經》、《道德經》、《黃庭經》、《紀效新書》等中華傳統哲學、醫術、武術等典籍,是我國古代先人數千年實踐智慧的結晶。
據論壇承辦單位黃山徽武太極養生中心主任吳新華介紹,在中華太極功拳發展歷史長河中,南北朝時期平叛「侯景之亂」而彪炳史冊的古新安郡(黃山市)太守程靈洗,晚年創編太極功拳十五式「小九天」法式。到唐代時期,歙縣道士許宣平真人,總結歸納了程靈洗的徽州武術特點和當時在齊雲山道士中流傳的太極內功,創編了37式太極功拳。相傳明代武當張三丰頻繁往來於武當山與齊雲山之間傳道,人稱「邋遢仙」,他還從武當攜來一株榔梅樹幼苗,植於齊雲山洞天福地祠前門右首,此樹歷600年風雨,至今枝繁葉茂,虯枝挺拔。齊雲山現存「邋遢仙」墓(張三丰墓),墓葬規模雖不大,但布局古樸考究,墓前有兩口八卦池,山泉叮咚,碧水晶瑩,墓左右各有一天然石床,墓前右邊是一仙水井。
論壇活動策劃人、《程靈洗與徽州社會》主編程景梁介紹,近年來一批徽學專家在研究「徽州正史入傳第一人——程靈洗」的過程中,發現太極功拳與徽州傳統武學有著千年不解之緣,程靈洗被古代太極拳界尊稱為「太極之魂」、「太極先祖」,可以說古徽州是中華太極功拳的源和根。為傳承中華傳統太極功拳,展示挖掘徽州傳統武學,弘揚程靈洗、許宣平、程珌、張三丰等一批古代太極拳聖賢的正能量,特別策劃「中華太極功拳古徽州尋根之旅」活動。(圖片由徽州本地程氏聯誼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