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力太極人生 健康厚重徐州——龍之健武道館館長姜啟健

2021-01-08 荔枝網新聞

太極傳人姜啟健

  精勤不倦習武路,博採眾長得真傳

  姜啟健1967年出生於歷史名城徐州。

  徐州,歷史悠久,英雄輩出。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使這裡的人們形成尚武的傳統。每天早晚的街頭巷尾、公園景點,隨處可見人們習武的矯健身影。徐州當地有各類武術學校1000多所,是最早被國家授予「全國武術之鄉」稱號的城市之一。

  在崇文尚武的環境中長大,使幼年的姜啟健特別喜歡舞槍弄棒,別人習武的招式,只要看上幾遍,一招一式就能模仿得像模像樣,而且還自編武術套路,樂在其中。

姜啟健

  好武讓姜啟健身體協調性極佳,上中學時被學校田徑代表隊選中,後來順利考取體育院校。大學生涯使他如魚得水,開始如饑似渴研修武術理論,各項專業課門門都是優秀。大學畢業後,他成為當地一名中學體育教師,因為教學成績突出,成為徐州市首批青年骨幹教師,享受市政府專項津貼。

  大學畢業後,經朋友推介,姜啟健認識了徐州市楊式太極拳名家李懷玉老師。李老師11歲時拜楊澄甫宗師高徒吳志青先生的摯交韓崇信為師,太極拳造詣極深,演繹的太極拳剛柔並濟,一下子傾倒了姜啟健,開始系統跟隨李老師學習傳統楊式太極拳、形意拳和太極推手等,從此走進了神聖的太極殿堂。

姜啟健

  後因工作調動,姜啟健又拜在洪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王貫先生門下,學習洪傳陳式太極拳、太極劍及推手等。幾年間,姜啟健苦練勤悟,其韌勁、聰慧與悟性深得王貫先生厚愛,也由此盡得恩師真傳。

  2000年,王貫先生看姜啟健是個可造的武術奇才,親自把姜啟健推薦到他的好朋友、太極拳大師陳慶州先生的門下,成為陳慶州大師的第86位入門弟子。

  從此,姜啟健眼前又打開一扇大門。在陳慶州大師言傳身授下,他系統學習了陳式太極拳老架一、二路,各種太極器械,太極推手、太極散手及各種功法,拳技更上一層樓。

姜啟健

  馳騁賽場展實力,篤定傳播發展路

  得三位恩師真傳,姜啟健功夫日臻化境,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拳勢開合有度、灑脫自然、虛實結合、連綿貫穿、松活彈抖、動如颶風、靜如山嶽,深得太極拳之奧妙。對於每個拳式的用法,更是悉心研究、演練、揣摩、借鑑,注重以實踐進行驗證,不斷改進。看姜啟健練拳,既是一種美的享受,又是一種心靈的震撼,拳式無一不是攻防兼備,妙用無窮,招式用法手法靈活多變,太極八法收發自如,盡顯太極拳之奇妙。

  為了檢驗實力,姜啟健習拳之餘,多次參加各類大型太極拳賽事,切磋交流,屢屢摘金,成為享譽拳界的「金牌得主」:2001年,在中國 珠海國際太極拳交流大會上,獲太極推手80公斤級第二名,並獲太極劍金牌、太極拳套路銀牌;在2002年中國 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上,獲太極推手80公斤級第一名,連摘太極拳、劍兩枚金牌;在2003年遼寧鐵嶺舉辦的全國太極拳比賽上,獲太極拳銀牌、春秋大刀優秀表演獎;在2005年中國 哈爾濱國際太極拳邀請賽上,連獲陳式太極拳、劍、刀三枚金牌;在2005年8月第三屆中國 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上,獲陳式太極拳、劍金牌,蟬聯太極推手80公斤級第一名;在2005年義大利舉行的第十屆世界盃武術錦標賽上,獲得陳式太極拳、劍及80公斤太極推手三項冠軍。

姜啟健

  隨著姜啟健在徐州聲名鵲起,前來跟他學拳的人絡繹不絕。近年間,姜啟健多次應邀赴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交流講學,並多次受聘到上海、深圳、溫州、福建、南京、馬鞍山、南通、淮安、蚌埠、蘇州、瀋陽和哈爾濱等地傳拳。鑑於姜啟健在國際武術界的影響和對中國武術的發展傳播做出的貢獻,國際武術聯盟總會特授予其世界傑出武術名人金牌獎。

姜啟健

  愛之深,情之切。傳承發展之路上,很多人因為習練太極拳重獲健康,甚至改變了人生與命運,這讓姜啟健篤定太極情。

  為把太極事業做大做強,姜啟健先後斥資200餘萬元,在徐州市開辦了龍之健武道館。在姜啟健的不懈努力下,如今龍之健武道館現已發展為五家分館,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教練10餘人,長期學員近1000人,已成為徐州市乃至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教學水平最高、口碑最好、影響力最大的武館之一。龍之健武道館也在2012年9月被中國武術協會首批授予武術段位考試點,近年來,先後為500餘人次進行了武術段位培訓和考評。2013年龍之健武道館被國家武術管理中心授予全國優秀武術段位考試點,姜啟健本人被評為武術段位制優秀指導員。

  在姜啟健的不懈努力下,徐州市「武術進校園」工作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2013年開始,姜啟健承擔了該項工作,成為徐州市「武術進校園」工作的總負責人,先後三次培訓了徐州縣市區的體育骨幹教練200餘人,徐州市所有的中小學全部把陳式太極拳作為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並於2014年3-5月間,分別舉辦了校級、縣級和大市級的武術比賽,影響巨大,讓武術真正成為中小學生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拳技拳品兼佳,教學水平一流,使姜啟健身邊凝聚了一大批太極拳愛好者,帶領的團隊也因拳術精湛在各種比賽中屢獲殊榮。其中,在2005年第三屆中國 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上,姜啟健所帶的團隊有5人參加推手擂臺賽,居然一舉奪得4個級別的第一名,成為本次大賽的最大贏家,在太極拳界一度引起強烈轟動。此後幾年間,在歷屆中國 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上,其學員都屢獲推手冠亞軍,成為賽事亮點。

  2009年9月,在江蘇省太極拳(劍)套路、推手比賽上,獲太極推手4個級別的冠軍,4個級別的亞軍;在2011年香港第三屆國際太極邀請賽暨第二屆國際太極推手賽中,獲太極推手3個級別的冠軍、3個級別的亞軍;在香港「慶祝香港武術聯會成立25周年2013首屆國際傳統武術邀請賽」上,學員再獲太極推手3個級別的冠軍。

  今天的姜啟健,正引領著龍之健武道館,帶領他的冠軍團隊,創造著徐州太極拳傳承發展的新傳奇,用博大精深的太極拳文化為厚重徐州再添神韻!

相關焦點

  • 「90後」館長自創 「太極二十三式」 向年輕人推廣太極拳
    數天後,「90後」太極拳館長何衛俊在接受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採訪時認為,這對普通太極拳學習者來說影響不大,但對於太極拳的推廣來說意義深遠。這位90後太極館館長,自始至終在用自己的方式敲開年輕人的太極「心扉」。因為在他看來,得年輕人,太極拳便能得「天下」。
  • 2020首屆「尊古」太極精英網絡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為弘揚太極文化,傳承太極精髓,增強「尊古」太極拳愛好者的向心力、凝聚力,促進交流切磋、探討研究,傳播尊古太極正能量,湧現出一批極具代表性的傳承人,他們為推進尊古太極的發展不遺餘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尊古太極體系發展保障理事會研究決定,特別為他們頒發了「尊古楷模」「尊古功勳」「功勳大使」「傳播大使」「巾幗英豪」「優秀傳播者」等獎項。
  • 太極舞蹈,舞出精彩健康幸福快樂的人生
    為了,能夠真正滲透人生的大道理!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她們,不畏懼寒風刺骨的冬天!早晨,五六點就起來了!抵抗寒風刺骨的冷,依舊掄起太極寶扇!自然形成一種優美獨特的舞蹈節奏,成為了人們身體健康最重要的保障!其實,生活就是很簡單!人生路上,本來就是屬於一個美麗的大舞臺!任憑,你們狂舞!把人生江湖上的春夏秋冬,舞一遍!
  • 在一套太極拳中體會人生之大道
    人生,其實就應該是一套太極。滿載而歸時,擇一處靜地,站一刻樁,演練一套傳統太極拳套路,細細體味丹田之氣在溫熱的體中傳導、翻滾、漸漸舒展,最後沉落與腳底,在收勢之後,逐漸回復到平靜真實的過程。人的生命曲折往復,猶如這套拳,由澎湃激昂轉入無聲舒展,悄然收尾,沉靜,歸位,那身體中猶存的拙味是生命的滋味,亦是拳的原味。
  • 徐州500名太極高手赴「武林大會」!一招一式見真功
    賽場上,伴隨著悠揚的樂曲,參賽選手們身穿太極練功服,個個精神抖擻,反掌、推手、移步,一招一式規範到位,招式如行雲流水,身姿飄逸瀟灑,動作剛柔並濟,充分表現了太極功夫的虛實結合目前,徐州是全國唯一的一個既有市級「武術之鄉」稱號又有縣級「武術之鄉」稱號的城市,武術協會組織在五區五縣實現全覆蓋,武術健身網點遍布全市城鄉,每天習練人群超過120萬人。我市群眾習武健身的氛圍日益濃厚,一批又一批武術愛好者在各級比賽中嶄露頭角,極大地提高了徐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本次比賽為期一天,競賽項目分自選、規定、傳統和集體項目。選手分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兒童5個組別。
  • 龍身蛇行太極•五行功法
    龍身蛇形太極拳分基本架、柔軟架及勁架三種不同的演練方式,有傳統套路、競賽套路、簡化套路等不同的拳式套路,在演練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單練、對練、組合練及集體演練等多種形式。龍身蛇形太極——五行功法(1)突出了龍身蛇形太極拳強身健體養身的功效。
  • 太極拳發源地再添傳承新基地,溫縣有剛太極分校揭牌成立
    8月15日,由陳有剛老師及其女兒陳小芹女士發起成立的溫縣有剛太極分校於溫縣西梁所正式揭牌,揭開有剛太極武校發展新篇章。溫縣西梁所村兩委會班子成員明泰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化新民河南佰泰君安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杰河南百養堂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原長生鄭州旗瑞軸承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紅旗溫縣慶州武院院長兼總教練陳有華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協會徐州分會會長兼總教練鄭廣濟
  • 第九屆混元太極文化學術交流會圓滿成功——釋延龍
    在這喜慶日子裡,2021年1月1日,第九屆混元太極文化學術交流會暨社會體育指導員、武術套路教練員培訓班在蘭溪六洞山混元太極健身館隆重舉行,經過三天的交流,大家認真學習混元太極理法、共同研究、探討人體生命科學,在不同的層次中功夫都得到了提高,交流會於今天下午圓滿結束。
  • 九鼎薈之六龍御天陣
    六龍御天陣法能化解流年災煞,守護平安;增強運勢,名利雙收;事業春風得意,如日中天;生意經營順利,有大展宏圖之機;合作順利,互利共贏。同時,它也是太極門威力最迅猛的兇氣場化解的利器:六龍御天陣法穩定並加強了吉氣場優勢,天乙磁場的財運亨通,婚姻美滿。延年磁場的升官發財,添丁進口,生氣磁場的主動進取,貴人相扶。
  • 非物質文化遺產混元太極歷代祖師延續至當代主要傳承人
    釋行覺祖師天資聰慧、學識淵博、法願弘大,融匯「太上混元派」、「道祖混元派」心法,結合吐納、導引、丹道修煉術之精華,在繼承婁雲慶祖師三十六式混元太極拳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六十三式,編創九十九式混元太極拳(註:九十九式混元太極拳老架「拳譜」詳見輔助材料2)流傳至今;同時又編創了「混元太極開啟拳術金鑰匙」、「混元太極十大要領」等重要理論,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武學文化遺產。
  • 緣牽陳氏太極拳 再譜兩岸海峽情 ——記「太極鳳凰」陳佳拳行臺灣
    跟從她修習陳氏太極拳的人數達數千之多,不少街坊都是她的徒弟。鮮為人知的是,王學書老人和丈夫孟玉中之間有著一段令聽者動容的愛情故事,從隔著臺灣海峽遙望四十載,到如今的大團圓,再到在臺北傳授陳氏太極拳,兩位老人用畢生精力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可謂勞苦功高。央視《天涯共此時》欄目曾對他們夫婦用太極拳書寫傳奇人生的故事專門做過介紹。
  • 練太極拳與不練太極拳的人,人生有何區別?
    練太極拳的人與不練太極拳的人,人生到底差在哪兒?從一天來看,兩者似乎沒有任何區別;從一月來看,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從一年來看,差距雖然明顯,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三年五年之後,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差距就很大了;等到十年之後再來看,兩者之間的差距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練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即使再忙,也要練套太極!
  • 太極峰會 武動麗江
    活動由麗江市委宣傳部、麗江市體育局、太極網、麗江市武術協會主辦,麗江武術文化節執行組委會、麗江石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麗江意和民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麗江市政府外宣辦及各贊助單位協辦。活動以「太極+賽事+旅遊」為主題,文旅融合交相輝映。
  • YOUNG健康,漾生活|徐州萬科年度收官 讓健康生活延續千家萬戶
    緊張的足球賽後,徐州萬科放緩腳步,在夏末美學季,以「健康生活,享生活之美」為出發點,通過官微帶大家走進生活美學,倡領健康的生活方式,號召業主們為健康生活立「美」之心,開啟健康生活美的旅程。9月-健康生活,享新鮮之味秋意正濃,碩果飄香,當水果遇上中秋,當月亮碰撞露天電影,會是一種怎樣的精彩畫面?
  • 浦東外籍小學生愛上龍身蛇形太極
    龍身蛇形太極協會供圖【新民晚報·新民網】為展示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文化風貌,讓駐滬境外學生了解和熱愛漢語語言和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和上海市浦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日前共同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境外學生看浦東』中文風採展示活動」。
  • 心性太極降龍伏虎拳(29勢)
    心性太極拳,從結構上來劃分,可稱之為太極拳功道,從學問體系稱之為心性太極學——太極心學;從修學之路來論之,則可簡稱心學太極。心學太極——心性太極拳之太極降龍伏虎拳,是專門為希望松腰松脊松胯者而編創,並為未來修煉心學太極——心性太極拳核心拳法之松腰太極拳奠定基礎。何為心性太極拳降龍伏虎拳?其一,本拳中,和龍有關的招式;有十勢;和虎有關的招勢共計四勢。其二,練太極拳者,應該成為一個可以降龍伏虎的英雄豪傑,這是從人生層面而論。我們主張,先成為英雄豪傑,再成為聖賢。
  • 厚重濮陽:「龍抬頭」節日發源地就在濮陽
    (濮陽縣龍苑廣場 龍雕塑 地點:站南路解放路西南角)       昨天夜裡,厚重濮陽編輯同田聚常老師聊二月二與濮陽,聊到最後,田老師說: 明天抽時間一定往天空望望,看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成了一個壯舉——龍抬頭
  • 民國學者關百益,把《太極拳譜》稱為《太極拳經》的始作俑者!
    1917年受聘於河南省教育廳,歷任河南優級師範學校校長、河南省立師範學校校長、河南省立第一中學校長、河南省省長秘書、河南省博物館(今河南省博物院)館長和河南省通志館編纂等職。關百益致力於考古學的研究,著有《金石學》、《考古淺說》等。1936年曾應晨光讀書社邀請,主講《考古學大意》,對考古學的定義、範圍、方法等作丁較全面、系統的論述,另著有《殷文字存真》8集。
  • 長垣太極功夫學校十周年慶典活動暨太極名師王勝偉收徒儀式舉行
    長垣太極功夫學校十周年慶典活動暨太極名師王勝偉收徒儀式舉行
  • 洋河夢之藍手工班「2020健康公益行」走進徐州白雲山頤養園
    新華報業網訊 6月30日晚,蘇酒集團(洋河股份)夢之藍手工班徐州公益研究院2020健康公益行活動在蘇寧凱悅酒店隆重舉行。蘇酒集團領導、經銷商、徐州酒業協會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齊聚一堂,為社會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