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身蛇行太極•五行功法

2020-11-20 一極課堂

生:火--心--手揮琵琶

土---脾---提手上勢

金---肺---白鶴亮翅

水---腎---如封似閉

木---肝---玉女穿梭

克:火 金 木 土 水

甲火:手揮琵琶、乙水:如封似閉

甲土:提手上勢、乙木:玉女穿梭

甲金:白鶴亮翅、乙火:手揮琵琶

甲水:如封似閉、乙土:提手上勢

甲木:玉女穿梭、乙金:白鶴亮翅




龍身蛇形太極拳簡介

龍身蛇形太極拳分基本架、柔軟架及勁架三種不同的演練方式,有傳統套路、競賽套路、簡化套路等不同的拳式套路,在演練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單練、對練、組合練及集體演練等多種形式。拳的核心在於:「意練心智、拳淬體魄。」其突出特點為: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急來急應、慢起慢隨;神以形生、精以氣凝。極柔軟、極堅剛,柔至極為剛,既有良好的強身健體功能,同時又具有極強的藝術觀賞性及超強的技擊性。


龍身蛇形太極——五行功法(1)

突出了龍身蛇形太極拳強身健體養身的功效。通過五行對應心、脾、肺、腎、肝的龍身蛇形太極拳動作,打開人體經絡,對應手太陽、少陽、太陰、少陰,足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帶動身體心包經、脾經、肺經、腎經、肝經、膀胱經運動,調節身體內五臟六腑的太極健身運動處方。


龍身蛇形太極—五行功法(2)

作為一種傳統運動養身方式,神、意、氣、勁近似構成了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絡,在介導「免疫衰老」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結合柔、緩、松、靜、連、穩、圓、整八個太極拳健身要素,博採眾長、簡單易學、局整結合的原則,從松、穩、圓、連四個太極拳健身要素,以及針對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平衡機能和消化系統的機能特點的一套太極運動健康處方。



作者簡介:

瞿榮良,龍身蛇形太極拳創始人、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武術協會副主席、上海浦東龍身蛇形太極社理事長、中國武術七段。龍身蛇形太極拳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80多個輔導站,習練此拳的人數已遠超十萬。

2015年6月《傳統體育•龍身蛇形太極拳》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創編立著《龍身蛇形八十五式太極拳》、《龍身蛇形太極拳競賽套路》。

2015年龍身蛇形太極拳被列入當年全國高校武術教練員培訓班課程、中國大學生武術錦標賽參賽項目,並榮獲中國大學生武術競藝大賽金獎。

相關焦點

  • 申城非遺「吳式太極拳」「龍身蛇形太極拳」你知道嗎?
    下面,就請跟著小體,一起去看看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式太極拳和龍身蛇形太極拳。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哲學為理念,集養性、修身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中國傳統拳術。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其中,吳式太極拳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太極拳文化的傑出代表之一。吳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是五大太極拳流派之一,流傳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
  • 「浦東高東杯」龍身蛇形太極拳專場比賽順利進行
    【新民晚報·新民網】10月25日,2020年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浦東•高東杯」龍身蛇形太極拳專場比賽在高東門球主題公園隆重舉行,本次交流活動共有21支隊伍參加。各參賽團隊先後展示了集體龍身蛇形太極自編套路、集體龍身蛇形太極拳50式競賽套路、集體龍身蛇形太極五行功法等。
  • 太極拳訓練重要功法:「順勁」、「摸勁」
    太極拳裡的順勁是拳術中的一種功法。利用順勁的功法來捋順身體的各部,這種功法練出的功力,有其特殊的含義及內容,不同於一般生活或工作的習慣用力方式方法。一般稱自身的先天之力為「本力」,而通過拳術功法訓練得出的力則稱為「功力」或「內勁」。這種功力是增加太極拳術的技術含量各項素質所特有的力,通過自身的順勁習練,在運動中就能訓練出身體的鬆柔、圓活、順整。
  • 定安拳社功法大綱
    門派功法大綱楊氏46式、吳氏太極108式手眼身法步訓練基礎功五步拳母拳2體能築基中級五行拳一路>太極劍、太極刀八卦刀單操手108式、五行通背大劍、盤龍棍7抻筋拔骨中級龍虎鬥、出入洞、金剛八式、太極大杆四門龍形針一路二路猿猴奇行炮大槍、麟角刀、8手摩內五行十二連錘、五行連環拳二路、三合刀、梨花十三槍太極槍
  • 密傳練身功法
    再練為立轉,還是太極開立樁,只能單側練習,練習時以股骨頭為軸點,襠胯做上下前後的轉圈。練習時立足要穩,不準抬腳尖和腳跟。還要以意領轉,手、足、身渾為一體,勿令僵硬,要圓活。在這裡,我要介紹的是我對侯氏秘傳練身功法的心悟。什麼是練身功法呢?它就是《練身功》一文所說的:「練腿練手要練身,練身之法離不開手足,所謂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等身法,都是靠手足的配合來完成。」在學練太極拳過程中,不但要練架正確,而且要抽出時間來練功,諸如練手功、練腿功、練身功等。
  • 健身氣功——太極養生杖功法特點
    健身氣功太極養生杖取意「太極」陰陽和合、天人合一、內外和諧等傳統文化理念,借鑑《導引圖》中持杖圖像和「以丈(杖)通陰陽」表現功法特徵,繼承了傳統持杖功法的精要,整套功法動作柔和緩慢,舒展連綿,動靜相間,意境優美,意氣相隨,好學易練,易於推廣普及。
  • 浦東外籍小學生愛上龍身蛇形太極
    龍身蛇形太極協會供圖【新民晚報·新民網】為展示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文化風貌,讓駐滬境外學生了解和熱愛漢語語言和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和上海市浦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日前共同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境外學生看浦東』中文風採展示活動」。
  • 「王崗說武術」對「龍身蛇形太極拳」之認識和理解
    如今在國內傳播較廣的「龍身蛇形太極拳」就是其中一種。從我對創拳者的訪談得出了一下認知和理解。「龍身蛇形太極拳」是由生長於長江和黃浦江交匯、黃浦江與大海交匯地帶的上海人瞿榮良先生在習練眾多武術拳種:「心意六合拳、楊式小架、常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陳式老架太極拳」等的基礎上,按照眾多先師遺訓「拳要練成像龍身蛇形一樣的身法。
  • 太吾繪卷功法五行相生相剋機制心得介紹
    《太吾繪卷》中每個功法都有五行屬性,五行屬性之間相生相剋,而遊戲中一共有十五個門派,算下來這個五行相生相剋就會變得十分複雜,那麼這個五行相生相剋具體要怎麼理解呢,下面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太吾繪卷功法五行相生相剋機制心得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太極功法之脊柱運動
    太極脊椎的湧動,脊椎在人體中佔有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起到了支撐身體和傳遞力量的作用,無論是從養生健身和技擊以及正常的生理活動,它都擔負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人跟其他動物的區別就是語言和人的直立行走,由於直立行走改變了脊椎把手解放出來,在武術當中,脊椎通常叫做大龍,把這條龍盤活了,盤開了,
  •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太極拳樁功,六步功法要訣
    一步功法太極技藝要提高,樁功修煉為主道。 三步功法 技擊樁功虛實換,前弓後坐五行現。 兩手劃圈在胸前,不可凸凹與缺陷。 務使兩手運化圓,圈套圈來環扣環。 四步功法 活步樁功技擊寶,懶扎衣式為主道。 兩手陰陽隨圈轉,粘走螺旋開合變。 前進後退任意換,上下相隨身法伴。
  • 對古傳太極功法公益傳播活動的認識和感想
    01參加太極周身行氣法輔導今年有幸通過「太極的秘密」公眾號了解到,文宇太極抗疫公益舉辦太極周身行氣法免費輔導活動。02熱鬧的學習日常活動姣龍學長介紹自己:「我是童子功出身。少林,形意,八卦掌,楊式,陳式太極,立樁木蘭系列,都略知一二。
  • 詳解太極十三勢
    五行屬土,天幹為戊己,卦位為中宮。其功法要求:「以動求靜,靜極復動。動靜分明,出奇制勝。」拳訣:腳踩陰陽不移動,虛實變化在其中。以下帶上腰為軸,靜中求動動求靜。把自然的動作容入規矩左右逢圓,重心中直下沉,虛實轉換時勁力分配三七合十,此河圖洛書之易理。
  • 太極拳的松身功法
    練推手、散手要以放鬆為基礎,周身鬆開,周身血脈貫通,內氣方能周流全身,皮膚的敏感性增加,聽勁靈敏,才能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太極拳技擊要以柔克剛,發勁須沉著松靜。"    腹內松靜氣騰然",松、靜才能聚氣、行氣。放鬆利於血脈貫通,利於行氣通經。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行氣通經,血脈貫通,氣血周流,可以療疾、 健身,可以養生。
  • 健身氣功 太極養生杖功法源流
    大量史料記載和《導引圖》中杖的利用,揭示了古代氣功健身機理以及多種形式的練功方法相互之間必然的聯繫和發展關係,這是我們挖掘、繼承、編創健身氣功功法的重要理論依據。從《導引圖》到近代趙中道的「太極棒」(又稱「太極尺」)等功法,都說明了使用杖進行養生鍛鍊的歷史源遠流長,並延續至今。
  • 八式是真正的太極入門功法|八式訓練營營員體會
    但願康老師及太極觀真的老師們會帶領著我們大家朝著觀真太極之頂峰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再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徐良英康老師的結業致辭視頻再一次讓我感動。最應該祝福的應該是您康老師,是您們統領的全民太極平臺。您用理論讓我們換腦,您用心法給我們訣竅,您用功法讓我們入門。在即將結束訓練時,真是說不盡的感謝,道不完的感慨。在大環境不盡人意的情況下,您為我們開闢了一片綠野,一塊淨土,一座精神家園。在這裡我們不僅修煉功法,心靈也似找到了源泉。
  • 養生太極掌--張廣德
    養生太極掌第二套演練視頻(楊柏龍)張教授以易學的哲理及祖國醫學中的經絡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和氣血理論為指導,以強身健體、防治慢性疾病為目的張教授在教研之宗著書13卷:《自律調節養生術》、《導引養生功・功法卷(上)》、《導引養生功・功法卷(下)》、《導引養生功・功理卷》、《導引養生功・養生卷》、《導引養生功・答疑卷》、《養生太極掌(1)》、《養生太極掌(2)》、《養生太極劍》、《兒童意念健身功》、《十四經脈圖解》、《擒拿百則》、《武術入門》等。其中,《導引養生功》已譯成六國文字出版。
  • 張氏忽雷太極拳八大功法
  • 楊氏太極拳內功的三步功法
    我師父張才斌先生練拳四十多年,精鑽細研,可謂「十年盤一拳,十年練一功」,吸取道家的「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功法,始得太極內功。         俗語常言:「太極十年不出門」,師父總說,只要思想入道,通過他的教導和自身的努力,可在三、五年內步入太極殿堂。
  • 融入太極拳纏絲功法,一套《功力太極棒》,增長內功不用愁
    4節課,120分鐘,黃剛老師教你學會一套快速提升太極拳功力的太極棒!功法獨特,增長內功不用愁!太極棒外表平淡,其實鋒芒內藏,功法獨特,能助人修心養性,也能助習練者增長內功。它的修練要內勁走螺旋,外勁運纏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