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傳太極功法公益傳播活動的認識和感想

2020-12-14 太極與養生

我看過一些太極拳名家的故事和經歷,他們以往拜師學藝,過程都比較艱辛,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有時候找到了真正的老師,但人家並不願意傳授家傳絕學。他們都是歷經艱辛,以誠相見,最後以真心打動老師,才能學到真正的功夫。

如今交通便利,高鐵飛機十分快捷,網絡信息十分豐富,人們的生活有了極大地豐富。然而數據統計顯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國人體重超重,成年人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患有高血壓,還有其他疾病。

現實讓很多人習以為常,個別人甚至有點兒麻木了,以為大家都這樣,認命了,沒辦法。

然而,總有一些人,他們不甘於痛苦,積極尋找健康之路。

01參加太極周身行氣法輔導

今年有幸通過「太極的秘密」公眾號了解到,文宇太極抗疫公益舉辦太極周身行氣法免費輔導活動。我又報名參加了2020年4月20日的新一期輔導班。希望能進一步了解真正的太極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希望通過學習增進身體健康。

我所在的輔導班負責人郭文斌老師,經驗豐富,語言幽默,功夫好,熱心負責,深受大家喜愛和好評。

郭老師把學員們和老師們進行了分配,這項任務比較複雜繁瑣,需要認真做很多工作,十分辛苦。

郭老師還要擬定《學員須知》,《學員入群五件要事》等相關規定,前期準備十分充分。

據介紹,這次學習施行「固定老師,全面負責,包教包會」,輔導員和學員「自由組合,雙向選擇」與「統一分配」相結合。每位老師對接四位學員。

02熱鬧的學習日常活動

姣龍學長介紹自己:「我是童子功出身。少林,形意,八卦掌,楊式,陳式太極,立樁木蘭系列,都略知一二。今年69歲啦,就是練功玩玩,沒啥功夫。現在又向老師學習,圖開心。」群裡像姣龍學長這樣的老年人不少,年齡較大的學長76歲了,還在認真學習,讓我不禁肅然起敬。

最先值班的是王淑琴老師,她介紹了自己的經歷:「我分享一下我練周身行氣法,站無極樁,練十三式以後的變化。十幾年前因為常年倒班,還有坐月子時後腰吹了風,身體一直是亞建康,腰裡時時感覺是冷的。我很少出汗,別人運動的大汗淋漓,我身體才熱!便秘,頭疼,腿部靜脈曲張,一直困撓著我;我還有心肌缺血,每年單位體檢,心電圖都不正常,隨身帶著複方丹生滴丸,心裡難受時就吃,吃了好幾年。這兩年一直跟隨葛老師練功,通過這兩年的站樁,練周身行氣法,十三式,這些症狀都慢慢消失了!不怕冷了,腰也熱了,今年體檢,心電圖也正常了。我的性情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遇事責已不怪人,儘可能地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問題,這樣不為難自己,也不為難別人。恆順眾生。希望我的分享對您們有啟發,把自己的心收回來,問問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今生有緣,感恩遇到了薛老師的好功法,希望大家要好好珍惜,為了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堅持練下去!」

課程的名稱就是《免疫力復甦訓練營》,說實在話,剛開始我也沒有想明白這裡面的含義。直到習練兩個月後,發現氣血暢通了許多,身體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開心了許多,才真正理解了「免疫力復甦」的深刻含義。

學長們積極練,每天都要錄視頻,交給老師點評指導,日子過得非常充實。

03學長們的困難

學長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身體不聽心的話,身體不聽話、妄動;對身體的感知和掌控有些弱,沒有這方面意識,身心不合一。

上面問題裡包含了修煉的目標:身心合一。

也就是,通過周身行氣法的習練,逐步增強對身體的感知和掌控能力,讓意識感知身體變化,比較精準做出緩慢柔和的動作來。

具體怎麼達成這一目標呢?王淑琴老師也介紹了具體方法:

先看視頻,視頻看懂了,心先明白,身體要想明白,必須結合站樁,在樁態靜態中感知到身體每一個細小部位放鬆是什麼感覺,開發喚醒這些部位。這就是為什麼說站樁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一個過程。站樁配合周身行氣法一起練,它會讓你的身體聽你的話,達到身心高度合一!

04站無極樁

這次學習我有幸跟著劉霞老師,她和其他老師一樣,處處為上班人員著想,不計較時間,全方位做好服務,不放棄任何人,盡心盡力輔導。她說,這是古傳太極平臺上前輩輔導老師的優良傳統。

韓有禮老師送給大家的一句太極感言是:古傳太極一一上天的恩賜,要用心學、用心悟、用心修、用心行。

老師們對學長的視頻,都會認真肯定進步,然後指出下一步努力方向。

在老師們指導下,學員們也積極制定了學習計劃。

各位老師都表示,必須開門見山明示一個道理:周身行氣法,無極樁做為古傳功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須臾不可分離。

本應雙輪並行,卻非獨轉,結果只能原地劃圓。

本是雙翼齊飛,卻非單翅閃動,只能竹藍打水。

這次學習,觸動了我對無極樁的好奇,通過仔細調研學習,才明白無極樁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無極生太極」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從而一下子明白了中國傳統哲學的奇妙之處。每個人的幸福都蘊涵在真太極拳的無極樁裡

所以,堅持站無極樁成了我的一項必修功課。當身體進入空靜狀態,身心放鬆之後,奇妙的感覺就來了。

05降龍伏虎練太極

夏荷老師指出「行氣法的軀幹三圓就是專門練脊背這條大龍的。五步的進退顧盼就是專門練腰胯這隻猛虎的。能讓脊背張縮,按照太極原理做,這就是降龍了。能讓腰胯松落,按照太極原理做,這就是伏虎了。在課件中這其實都是有的呀!練這些功法的時候想像如龍似虎,那麼趣味自來,效果自知。加油吧!」

我個人體會:練習周身行氣法,能夠開心一整天,甚至更多。現在我覺得已經很滿足了,每天練到氣血暢通,身體舒適,心情舒暢,看問題樂觀。雖然不是神仙,也怡然自得了。

今生有幸,學習到周身行氣法,進入古傳太極之門。今生有幸,習練太極周身行氣法

我們寫這些,就是為了讓大家都能享受到健康、快樂、長壽。歡迎評論,如果您覺得有用,也歡迎轉給朋友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相關焦點

  • 惠恩楊氏太極拳館舉辦「健康中國 ·太極同行·楊氏太極公益活動」
    3月18日,惠恩楊氏太極拳館遵循楊振鐸宗師2017年提出的倡議,「健康中國 ·太極同行·楊氏太極拳公益活動」精神在太原東崗路南沙河北岸舉辦公益課堂活動,吸引了來自雙東地區幾個社區愛好太極拳的居民。此舉有效推動了太極拳在本區的傳播和推廣。 這次公益活動主要是講楊軍掌門新編的精要套路。
  • 關於古傳太極的一點粗淺體會
    #關愛老人送健康#還要感謝無數的學長們,她們學練古傳太極的勁頭兒是我不竭的動力源泉每天一到古傳太極的學習時間,我都是搬著小板凳,做個小學生,乖乖聽課的,默默地聽老師講,學長分享。我學練太極功夫時間短,感悟淺,一般都默默不發言,點讚也不多,因為老師說過,感恩放在心底,他能感知到。
  • 陳小旺北京舉行公益講座——詳解太極五層功夫
    陳小旺與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演示太極拳   太極者,修身養性,外強筋骨內蘊文化;公益者,不圖名利,上澤其國下潤其民。而縱觀當今社會,能將太極與公益結合在一起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太極文化這麼好,我想讓更多的人喜歡它。」這是在活動之前,當筆者問到此次公益活動目的時,陳小旺先生語重心長的回答。
  • 2020首屆「尊古」太極精英網絡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這是尊古太極網絡宣傳和推廣的一次巨大突破和成功,是全體尊古太極人的成功和榮譽,影響巨大。尊古太極體系的發展,依託太極聖地的肥沃土壤枝繁葉茂,連接各地太極人,並得到當地政府及武管中心、非遺保護中心等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
  • 健身氣功——太極養生杖功法特點
    健身氣功太極養生杖取意「太極」陰陽和合、天人合一、內外和諧等傳統文化理念,借鑑《導引圖》中持杖圖像和「以丈(杖)通陰陽」表現功法特徵,繼承了傳統持杖功法的精要,整套功法動作柔和緩慢,舒展連綿,動靜相間,意境優美,意氣相隨,好學易練,易於推廣普及。
  • 張氏忽雷太極拳八大功法
    張氏忽雷太極拳創始人張國棟(1866-1936年),又名大貴,字應林,河南溫縣人。張氏忽雷太極拳是中國太極拳的一個流派,是太極拳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深深植根於中原大地的民間土壤,不但繼承了太極拳中的哲理和技擊精華,而且在養生和實戰上富有創新。
  • 健身氣功 太極養生杖功法源流
    說明利用杖導引、行氣達到養生健體的方法,已被人們所認識和運用。從古代原始形態祛病健體的「舞」,到導引、仿生、按蹺、行氣等多種氣功養生方法的發展脈絡中,看到有用「杖」導引肢體的形式,表明了歷史上曾出現的一種利用器械輔助導引的方法。
  • 九層煉心詳解,古傳道家西派最完整的修煉功法!
    功法:「金水」初生之日,由「丹田」分下「湧泉」(在兩足心),霎時回到「尾聞」,調停「真息」,鼓之舞之,乃能滔滔逆上至於「天谷」(即泥丸),涓涓咽下,落於「黃庭」。驗證:如此朝朝灌溉,心地清涼,血化為膏(喻遲緩新陳代謝活動,即遲緩老化);意凝為「土」(喻心意常在定中)。
  • 《太吾繪卷》古冢遺刻實用功法怎麼樣 古冢遺刻實用功法及培養路線...
    下面請看由玩家「znp250」帶來的《太吾繪卷》古冢遺刻功法及培養路線推薦,希望可以對各位玩家有所幫助。 在打通無數個檔後我開始摸索如何較... 《太吾繪卷》每個玩家的開局思路往往不同,由此衍生出很多玩法。
  • 太極拳訓練重要功法:「順勁」、「摸勁」
    通過順勁的不斷訓練,即可在練習中體會到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和內與外的關聯,以及鬆柔、圓活、剛柔、蓄髮等。在運動中逐漸進入「周身一家」的境界,即可達到處處得機得勢,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的目的。 「摸勁」是太極拳訓練中要十分注意的一種功法,也被稱之為「聽勁」。其意義並不是用耳朵去聽,乃是用皮膚去聽,是練習與對方的觸覺,探求皮膚的靈敏度。
  • 八式是真正的太極入門功法|八式訓練營營員體會
    為期四十五天的網絡訓練營結束了,我和大家感同身受,在此我只想再說三句話。您用理論讓我們換腦,您用心法給我們訣竅,您用功法讓我們入門。在即將結束訓練時,真是說不盡的感謝,道不完的感慨。在大環境不盡人意的情況下,您為我們開闢了一片綠野,一塊淨土,一座精神家園。在這裡我們不僅修煉功法,心靈也似找到了源泉。
  • 耍太極、迎新年:校教職工太極拳協會舉辦集體健身習練活動
    隨後,李富剛老師向大家傳授了太極八法,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的專項練法,並帶領大家反覆練習,直至學員基本掌握。他還介紹了由八法衍生出的日常簡單的家庭雙人健身功法,該功法有很好的活腰功效,既實用又有趣,因此大受歡迎,大家捉對演練,在前俯後仰中練得樂趣橫生、有滋有味。
  • 活動 | 萬老師的消食功法大揭秘 · 我的太極故事徵集大賽
    提到非視覺太極,你或許會銘記在疫情肆虐的一年裡,太極抗疫護體的經歷;或許會想起曾經流下的汗水,打溼了衣衫;或許對老師的公益課念念不忘,又或許在心裡珍藏著練成高手的一個小小夢想……無論你關於「太極故事」的記憶是什麼?都歡迎你用文字、照片、短視頻記錄下來並發給我們。我們以豐厚的獎品,誠心邀請所有學員參與大獎賽活動,一起定格美好,攜手溫暖跨年!
  • 融入太極拳纏絲功法,一套《功力太極棒》,增長內功不用愁
    功法獨特,增長內功不用愁!太極棒外表平淡,其實鋒芒內藏,功法獨特,能助人修心養性,也能助習練者增長內功。它的修練要內勁走螺旋,外勁運纏絲。這套「功力太極棒」融入陳氏太極拳纏絲功法,功法獨特,助你快速增長內功!2. 創編人張東武老師入室弟子親授,絕對正宗!
  • ​公益傳拳承師志,老驥伏櫪為太極——三亞《修拳度假營》系列報導(37)​
    新聞中心蔣正雄:公益傳拳承師志,老驥伏櫪為太極——三亞《修拳度假營》系列報導(37)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扎西她老人家仙逝離開我們已經兩年了。然而,她老人家感恩太極回報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仍然激勵著眾弟子在服務大眾公益授拳的道路上前行。遼寧撫順年過七旬的張炳立老師,就是眾多優秀弟子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都說人活七十古來稀。張炳立老師雖然己年逾古稀,但為了繼承恩師感恩太極回報社會的遺願,仍常年堅持線上線下為全國的太極拳愛好者義務授拳服務。
  • 太極功法之脊柱運動
    太極脊椎的湧動,脊椎在人體中佔有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起到了支撐身體和傳遞力量的作用,無論是從養生健身和技擊以及正常的生理活動,它都擔負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人跟其他動物的區別就是語言和人的直立行走,由於直立行走改變了脊椎把手解放出來,在武術當中,脊椎通常叫做大龍,把這條龍盤活了,盤開了,
  • 林文輝:香港太極界的領袖——《太極的力量》連載
    蕩起學業和興趣雙槳1979年,中國廣州暨南大學恢復招收港澳學生,林文輝通過考試進入該學校就讀於物理系,開始了他的習武生涯。可以說,暨南大學是林文輝武術生涯的一個新的起點。首先,經徐成師傅引薦,由廣州「鷹爪王」張展明師傅收其為入室弟子,使他認識到中國傳統武術的博大精深。
  • 龍身蛇行太極•五行功法
    龍身蛇形太極拳簡介龍身蛇形太極拳分基本架龍身蛇形太極——五行功法(1)突出了龍身蛇形太極拳強身健體養身的功效。通過五行對應心、脾、肺、腎、肝的龍身蛇形太極拳動作,打開人體經絡,對應手太陽、少陽、太陰、少陰,足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帶動身體心包經、脾經、肺經、腎經、肝經、膀胱經運動,調節身體內五臟六腑的太極健身運動處方。
  • 趙幼斌老師「楊氏太極傳黑山」 活動三:首都波德戈裡察的「太極熱」
    本中心是趙幼斌先生、趙亮老師的唯一官方培訓機構,也是西安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和陝西永年楊式太極拳推廣中心的唯一培訓基地,本中心亦是楊氏太極拳趙斌師門總部所在。趙亮老師推陳出新、科學優化課程,建立了滿足不同層次和需求的教學對象的分級、分類教學體系,他還創立了高效系統、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中心還是楊式太極拳段位制套路的權威培訓基地和示範考評點。
  • 從現代人的「肌腱筋膜」和古人的「大筋」說起----古傳太極拳單操系列
    也正是因為它的簡單易懂,才使得古傳武術,得以在民間代代相傳,直至幾千年。例如古傳太極拳這個拳種,是通過「練筋」這個實操而展開訓練的,並且以更高級的「練筋」方法而結束。關於「筋」的概念,淺顯易懂,老少皆宜。並且隨著習練者練功的深入,他們會漸漸地從淺顯的識筋,逐步達到感筋,知筋,懂筋,和最後的用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