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遇到的薛文宇恩師是我今生永懷感恩的,還有我的輔導老師劉霞也是我今生永遠感恩的。沒有他們,我永遠也不知道太極功夫的「內氣」是怎麼回事兒,也就不知道世上還有這麼好的一種體驗。#關愛老人送健康#
還要感謝無數的學長們,她們學練古傳太極的勁頭兒是我不竭的動力源泉。這些睿智的學長們孜孜不倦追求的一定是好東西、好寶貝。
過去,在我心中,功夫都是電影裡、電視中、小說裡的主人公才能煉成的,需要難得的機緣,刻苦的練習磨練才行。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也有機會學習,更不敢想自己能夠練出來,能體驗到內氣帶來的美妙感知。
每天一到古傳太極的學習時間,我都是搬著小板凳,做個小學生,乖乖聽課的,默默地聽老師講,學長分享。
我學練太極功夫時間短,感悟淺,一般都默默不發言,點讚也不多,因為老師說過,感恩放在心底,他能感知到。
今天葛文華老師讓我起立回答問題:
古傳十三勢練習內容當中,什麼是體練?什麼叫氣練?什麼叫神練?答:用外形對人體的內部進行著錘鍊,這叫以外帶內,也叫做體練。當內在的氣感被調動起來之後,就有的放矢的控制外部動的適度,這叫以內帶外,也叫做氣練。外在和內在都能統一協調了,練起來就舒服了,美了,精神意識才具備了有所作為的巨大空間和條件,這叫內外合一,也叫做神練。
下面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一點粗淺體會。
體練,氣練,神練是古人總結的一個由淺入深的習練體系。一般人知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而練功養生是反過來的,「反者道之動」。以外帶內,內外合一,是一個「兩儀合太極」的過程,對於初學者,這是需要大量時光去雕琢的過程。
而以內帶外的氣練,是以氣運身,達到「氣與身合一」,這是在體練基礎上的升華,也是一個「兩儀合太極」的過程。進入這個階段,人感覺非常舒適。老師常說「誰練誰得」,進入這個階段,才能明白老師的話所言非虛。但是身邊常遇到一些朋友,沒有堅持到這一步。
在體練、氣練基礎上,開始進入神練階段,這一階段,心之所想,心到氣到身到,神氣合一,天人合一,太極為一,一就是道,達到了「以拳悟道」的境界。吾雖未達,心嚮往之。
2.內丹丹道形成歷史過程中,什麼是先天法?什麼是後天法?兩種法有什麼不同?
答:後天法就是目的性極強的有為有做之法。比如直接的逆腹式呼吸,命門外突,意念小周天都是此類。古人說道:「道有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唯有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這個「些子玄關竅」就是指的先天法。
兩種法的不同在於:用心性練拳就是先天,用心情練拳則為後天。拳譜中說,先在心,後在身。心在內為陰,身在外為陽。一陰一陽謂之道,殘缺不全謂之疾。
下面仍然是結合自身體會和思考來粗淺談一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損一益,一陰一陽。劉力紅教授曾經說過,他的一位很有才華很有成就的朋友,對於中醫保健方面的知識幾乎為零。可見許多知識,並不能增加人對於天道的感悟,反而一些知名人士,英年早逝,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天人合一,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明辨方向,頭腦清醒,這在過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很多科研人員,熬夜成了家常便飯,雖然著作不斷變多,文章越發越多,身體狀況卻越來越糟糕。歸根結底,人的天性遭到了壓制,甚至漸漸喪失。
因此放掉後天加身的許多欲望,放棄對一些名利的追求,明心見性,回歸健康之路。回歸先天,才是真正的健康和養生大道。返璞歸真,最好的妙藥是精氣神。
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希望本文能增加善良的您對於太極和養生的了解,傳播健康知識,弘揚傳統文化,積累點滴善行。
分享雖然微不足道,卻能夠讓您日行一善,厚德載物。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善去善必歸,此為道。歡迎評論。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一陰一陽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