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晏子高飛就《對《太極大師楊澄甫之死》一文的質疑》的評論

2020-09-05 凌雲一志

作者 魏坤梁

晏子高飛於2011年8月20日對我的博文《對《太極大師楊澄甫之死》一文的質疑》發表評論如下:「聽我師父說是楊澄甫在北京說自己的太極任何人來了都跑不了,最後和尚雲祥比武輸了被打成內傷,最後在北京無法教拳只好到上海去了,到那不到一年就死了。」現回復於下:

晏子高飛網友:感謝您披露您的師父所說的這樣的傳聞,從而便於被全國武術界包括太極拳界了解和探討。這一傳聞明顯不符合事實的與很難成立的有如下7大點:

⑴傳聞所說的楊澄甫先生首先南下的地點不符合事實。楊澄甫先生正式率徒離開北平是在1928年,是應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之邀赴南京。楊澄甫先生正式定居上海是正式離開北平後的第2年的1930年左右,中間還在杭州逗留了幾個月至半年左右。因此,說楊澄甫先生離開北平「到上海去了」明顯錯誤。

⑵傳聞所說的楊澄甫先生逝世離正式離開北平或離正式定居上海的時間不符合事實。楊澄甫先生是1936年因患疑難惡性水腫病經治療無效逝世於上海。就楊澄甫先生正式離開北平而言是過了8年,而就楊澄甫先生正式定居上海而言是過了6年。因此說楊澄甫先生「到那不到一年就死了」,明顯錯誤。

⑶傳聞所說的楊澄甫先生被打成了內傷難以成立。理由分為2點:

①內傷屬於傷科,內傷致人死亡是完全可能的。如顱腦出血、心臟破裂可以致人當即斃命或幾天內死亡,肺出血、肝脾破裂也可致人當即癱倒,古代的條件,治癒後也會嚴重喪失體力,但不至於有生命危險。楊澄甫先生致死的疾病是屬於內科,從廣州至上海延請了多名名醫,到了上海為楊澄甫先生治療的也都是內科名醫。而如果是嚴重內傷,要麼是當即斃命或幾天內死亡,怎麼會出現拖到「到那不到一年就死了」?要麼是嚴重喪失體力而不能再從事武術職業,怎麼可能會發生「到那不到一年就死了」? 由此可見說楊澄甫先生致死的原因是內傷,那是難以成立的。

②楊澄甫先生赴南京後,於1929年又應浙江國術館館長張靜江之邀率徒赴杭州教拳,1930年才率徒正式定居上海教拳,之後於1934年又應陳濟棠等廣州軍政界要員之邀率徒赴廣州教拳。其中於上海、廣州又收了多名弟子,據李雅軒、黃元秀等前人的文章介紹楊澄甫先生經常與人較技。如果楊澄甫先生是被打成了內傷、不久於人世的人能夠這樣奔波與作為嗎?因此說楊澄甫先生「被打成內傷」也是難以成立的。

⑷傳聞所說的楊澄甫先生「和尚雲祥比武……最後在北京無法教拳只好到上海去了」是南下的原因難以成立。理由也可分為3 點:

①中國近代,上海、南京、廣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追求更大發展的職業武術家紛紛南下,如1928年,顧汝章與萬籟聲、王少周、李先五、傅振嵩等著名北派拳師聯袂南下廣東,成了武術史上重大的「五虎下江南」掌故。大多數太極拳家也紛紛經過幾次臨時南下後最後正式定居十裡洋場的上海,如陳微明先生於1925年正式遷居上海,吳鑑泉先生也於1927年正式遷居上海。楊澄甫先生也曾多次臨時南下,如1917年陳微明先生拜楊少侯先生為師時,楊澄甫先生正臨時南下。可見楊澄甫先生1928年離開北平前已經覺得北平發展的餘地不多,已經有了十多年南下的準備、醞釀與嘗試了。

②中國的近代,太極拳沒有分派,如果真有楊澄甫先生因與尚雲祥先生生比武受傷而造成太極拳在京城沒有了立足之地,必然殃及其他太極拳家。然而,楊澄甫先生1928年離開北平時尚有其不少弟子留在京城繼續教拳,另外,王茂斎等先生也仍留在京城,如果太極拳在京城沒法教了,這些太極拳家怎麼生存?

③中國近代的北平、上海、南京無論交通與媒體信息都是屬於國內最暢通的,北平沒法教拳在上海、南京同樣沒法教拳。如果真有楊澄甫先生因與尚雲祥先生比武在北平沒法教拳了,楊澄甫先生還南下幹什麼?張之江怎麼還可能以重金聘請楊澄甫先生赴南京中央國術館任職?

⑸傳聞所說的「楊澄甫在北京說自己的太極任何人來了都跑不了」是難以成立的。理由也可分為2 點:

①所謂「自己的太極任何人來了都跑不了」那就是「無敵」。而「楊無敵」的稱號是楊露禪、楊班侯兩代於1854年開始長期在武林高手雲集的京城所創下來的。「楊無敵」之稱號從楊露禪時代的1854年到了楊澄甫先生時代的1928,年在北平已經名聞遐邇70多年而楊家在北平也已經是屬於「當方土地」,絕不是屬於初來咋到的了。而向吃武術飯的「當方土地」叫板在武術史中倒是聞所未聞的,是不符合常理的。即使楊澄甫先生講過這樣的話,尚雲祥先生又有什麼必要去以比武推翻楊露禪、楊班侯兩代創下來的「楊無敵」呢?

②中國近代的太極拳全國聞名,因此1928年開始全國各地紛紛建立的國術館都將太極拳列為必修課。全國各地也有很多武術高手聞名遠道長途跋涉來到北平拜楊澄甫先生為師,從1909年開始著名的就有崔毅士、李雅軒、董英傑、吳志青等先生;楊澄甫先生的功夫也如日中天,1917年,原來實際為楊健侯、楊少侯先生父子傳授拳術的田兆麟先生與楊澄甫先生較技後明白了楊澄甫先生的功夫突飛猛進遠高於自己而鄭重重新拜楊澄甫先生為師,楊澄甫先生可說是滿門弟子,有什麼必要再囉嗦「楊無敵」?

⑹傳聞所說的尚雲祥先生與楊澄甫先生比武,與尚雲祥先生與楊澄甫先生的性格不符。楊澄甫先生生於1883年,尚雲祥先生生於1864年,兩人相差19歲。很多資料反映楊澄甫先生為人敦厚低調,與楊少侯先生好鬥張揚相反。1928年楊澄甫先生45歲已經成名,身價頗高,應該是更穩重了。而尚雲祥先生,根據尚雲祥墓碑詞手稿,「尚雲樣成名之後,為增閱歷,驗武功,到處尋訪武林名家高手。譽滿武壇後,來訪者亦甚多,但他注重武德只求以武會友,故習武一生,未結下任何怨仇。」反映尚雲祥先生也是敦厚低調的性格。1928年尚雲祥先生64歲也已經成名,難道不也是還要更穩重了嗎?64歲的尚雲祥先生怎麼會主動上門去與楊澄甫先生比武呢?而如果有血氣方剛之人到楊家比武,接待應付的也是武匯川、田兆麟、張慶麟等先生喜歡比試的弟子,何用得著楊澄甫先生親自動手?

⑺傳聞所說的尚雲祥先生與楊澄甫先生比武而楊澄甫先生受傷之事,在當時應該是屬於轟動全國武術界包括太極拳界的大事件,然而,為什麼近代和八十年代初開始陸續創刊、近二十年左右之間中國各類武術雜誌中沒有此說?為什麼至今的網上有關尚雲祥先生的資料中也沒有這樣的說法?

以上7大點(共計11點),不知可否對於是否有尚雲祥先生與楊澄甫先生比武之事下結論了?如果您的師父還知道有其它的有關證據,希望繼續提出來探討供廣大網友鑑別思考!


相關焦點

  • 楊澄甫《論太極推手》
    《論太極推手》是楊澄甫先生三篇經典拳論之一,三篇為:《太極拳之練習談》、《太極拳術十要》以及《論太極推手》,都是楊澄甫口述,分別由張鴻奎、陳微明二人記錄。《論太極推手》是對楊式太極拳推手的論述,全文僅246字。字字珠璣,句句精粹,轉錄如下:世間練太極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極, 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
  • 練太極拳的多看看楊澄甫的金雞獨立
    楊澄甫是楊氏太極拳的第三代宗師,為傳統楊氏太極拳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楊澄甫是一位有爭議性的太極人物,不少人說他的定型架改變了傳統楊氏老架的風格,缺乏技擊作實戰用,其實是打胡亂說。楊澄甫所傳的太極拳架舒展大方,柔和緩慢,動靜相隨;既利於後人學習傳承也利於長功夫,所謂大、中、小三架其實是根據個人的功力程度、身體及年齡狀況而決定的。所以,筆者認為楊澄甫是有功夫的,從他的「金雞獨立」就可窺見一斑。
  • 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
    推薦閱讀:預防瘟疫的中醫古方香燻來了,很多醫院現在都在用 楊澄甫口授的《太極拳術十要》(收錄於陳微明著《太極拳術》一書
  • 假大師馬保國被KO了!真大師如何?古今大戰太極情
    敗的之快,之慘,無不讓人驚詫。很快,好事者發現馬保國不過是個有意無意的騙子,他並非一個真正的傳武大師,混元太極門下也並無此人。那麼說馬保國是個徹頭徹尾的「假大師」!如果太極大師楊澄甫對陣「死神」方便呢?這裡鄭重其事的聲名,楊澄甫大師與方便進行的是徒手對抗。
  • 楊澄甫式太極拳91拳譜
    諮詢熱線:13313102966(微信同號)      邯鄲市楊澄甫式太極拳培訓中心為了更好的傳承,將楊澄甫式太極拳發揚廣大,實現「人人練太極,人人傳太極」理念,以多種方式開展教學,並且特向65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學習的優惠政策,考慮到安全方面,建議由孩子陪著學習。總教練陳東峰攜教練團隊竭誠為您服務,歡迎您加入太極大家庭,共享太極之樂,鑄造幸福生活。
  • 楊澄甫的實戰功夫如何?40歲才大器晚成,卻被口腹之慾所害!
    前幾天我們在初窺傳武歷史之門徑的時候,曾簡單介紹過楊式太極拳一門的創始人楊露禪先生,以及楊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中楊健侯和楊班侯2位傳武名家的實戰功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前面回顧一下)。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歷史傳武名家,同樣也是出自於楊式太極拳門下,他便是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先生了。
  • 65歲太極大師閆芳重出江湖
    【文/搏擊江湖】要說傳武太極,拳迷們首先想到的是楊氏太極大師雷雷、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太極王戰軍王戰海,太極陳小旺等人,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共同點,這些太極大師都是男性。
  • 宗師楊澄甫定架85式太極拳,到底騙了誰
    楊澄甫拳照――斜飛式編者發現,從市面現傳的,多流行於河北山東的,稱為楊班侯親傳太極拳套路來看,其中有,大中小架,快架,提腿架,炮錘,撩挎八卦掌,32短打等等,且行拳風格短促快捷,發勁短促剛猛且連綿不斷,一套拳打下來真的是一氣呵成,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大有摧枯拉朽之勢,因楊班候是楊露禪之子,在京城與人交手從無敗績,又一招擊敗「萬斤王」搏得「楊無敵」之名,於是人們更願意相信,楊班侯所傳之拳才是楊家原味真傳,或者說更接近於原始(露禪公)楊拳。
  • 雷公太極的楊氏太極傳承竟是假的!李雅軒宗師女兒否定林墨根一系
    那位花了20萬元,才上了電視《體驗真功夫》,表演了「KO一隻事先注水大西瓜」,玩了一出「鴿子不飛」後,就成了媒體宣揚的「十大民間太極大師」之一,因此自我洗腦,竟稱「能太極單手破裸絞」,卻被10秒間,給打得滿面桃花開的「雷公太極」掌門人——雷雷,更因其失利後的藉口:「輸了怨鞋底滑;我是術高莫用:若用內功,會要人命」而遺臭武林史冊。
  • 太極大師馬保國指點張偉麗後續!張偉麗終於做出正面回復
    【文/搏擊江湖】近日,渾元形意太極門的掌門人馬保國大師對外表示,UFC草量級世界冠軍張偉麗並不懂得中國傳統功夫,充其量是個太極愛好者,自己想自報奮勇,和張偉麗切磋一下,指點張偉麗如何學習傳統功夫。事後,張偉麗一直沒有發聲,但是在最近的一檔網絡互動交流節目當中,張偉麗終於發聲,正式回復了馬保國老師。那麼馬保國和張偉麗有沒有機會打一場呢?我們看看詳細的情況。張偉麗說:「我覺得70歲的老人了,不大可能說這樣的話吧?我有些不相信。我覺得不會,因為傳統武術本身都是比較內斂的,大師也是比較內斂,不該如此狂放。
  • 太極八法之「捋」詳解
    在運用捋法時,要注意自己的身形手勢,牢記先賢大師的告誡,「陰陽之母,動靜之機」,此時不可忘記太極拳的根本,周身空松不掛力,手上要松不掛力,像陳鑫說的「妙手空空」是絕佳的手勢,我說「四梢空接手」,把握手的空松,是揉手、技擊的第一要素。這是捋法的「力儘自然空」太極內功,空是威力無窮的。周身松空,你便成為松體,重心當然穩重,重心的穩重,功夫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
  • 太極大師馬保國被50歲大爺4秒KO,刷新最慘記錄!
    來源:玉說還休(網易號)5月17日下午,在山東淄博一場名為「演武堂之十六」的搏擊賽事上,「渾元形意太極門」69歲的掌門人——馬保國,對陣50歲的搏擊愛好者、偵察兵出身的王慶民。——演武堂之江湖十六」;「馬保國老先生在國內的首次比武(5月17號下午),為傳統功夫正名!」。當有網友評論說他肯定輸時,馬保國則回覆說:「不知道高手在民間嗎!」一位網友「狼行千裡8871」評論稱:「這個直播竟然還收費,作為馬老師的粉絲,我表示遺憾」。
  • 《中華武術》封面人物:太極58導師傅清泉
    傅鍾文1903-1994,河北永年縣人氏,9歲起開始學習太極拳,14歲到上海後長期跟隨楊澄甫習拳。勤奮刻苦、加之與師父的侄外孫女結親,深得師父的信任和真傳。楊澄甫在廣州、南京、蕪湖、武漢等地授拳時,傅鍾文都作現場示範,並代楊澄甫出場比武,連連得勝。
  • 淺談楊澄甫的實戰能力,與孫祿堂不相伯仲,288斤身法依舊靈活
    前幾天我們在初窺傳武歷史之門徑的時候,曾簡單介紹過楊式太極拳一門的創始人楊露禪先生,以及楊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中楊健侯和楊班侯2位傳武名家的實戰功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前面回顧一下)。而且,他們每一位的太極拳術造詣都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 太極大師王佔海再遇挑戰,被太極同門痛批造假,丟盡太極的臉
    最近,太極大師王佔海的麻煩事可是一個接著一個。先是爽約了61歲的業餘選手阿偉的比賽,在網上被嘲笑太極不能打,王佔海就是嘴炮。王佔海不得不站出來聲稱不是他不敢比,是公司的決定,他自己也沒有辦法。然而,萬萬沒想到,就在這兩天,太極大師王佔海竟然也被打假了,還是被太極同行給打假,太極門的傳人吳偉光炮轟王佔海是騙子,給太極丟臉,並揭露王佔海80年代的冠軍都是造假所得,這一下輿論炸開了鍋。
  • 晏子的故事
    晏子的故事(一)出場晏子的父親名晏弱,諡號桓子,死於公元前556年,晏弱還有諡號,自然不能是普通百姓,晏氏也是齊國的名門望族
  • 楊澄甫《太極拳十要》解讀(二)(作者:謝華)
    3.松腰原文: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有不得力必於腰腿求之也。釋義:松是太極拳的基本要領,包括楊澄甫在內的許多太極拳大師都要求在練習過程中要松,要大松,要徹徹底底的松。只有徹底的鬆柔才可以練出太極拳的能力,方可以練出太極拳的功夫。同時腰是人的身體主宰,太極拳中的虛實變化都是通過腰的轉動來體現的。
  • 誰說太極不能實戰?太極大師王戰軍又一高徒,在A級拳擊賽KO對手
    一直以來,由於太極雷雷、馬保國等太極大師在擂臺實戰中的慘澹表現,使得很多拳迷對群眾基礎最好的太極拳這一拳種的實戰性抱有懷疑態度,再加上陳氏太極的幾大領軍人物——陳小旺、王佔海、王戰軍面對武林名宿的多次挑戰,始終都不敢應戰,導致太極在搏擊人的眼中就是一個笑話的存在。
  • 雷公太極這一次說對了:70歲傳武大師被KO是被賽事方給黑了!
    70歲的傳武大師馬保國被KO了,被打暈了!這一條消息直接成為了這幾天問無數網友討論的熱點。很多網友不禁感嘆:堂堂的渾元形意太極門掌萌人,不到半分鐘,就這麼直挺挺的被打暈在地上,可憐可嘆!也只有雷公太極冷靜地看出了一些端倪:馬保國這是被無良賽事方給陰了!
  • 談談老梁對現代慢練太極的理解和認識
    現在的楊式太極拳不能打,是因為楊露禪夥同他的三兒子楊健侯以及後來的楊澄甫,把陳式太極裡面發力的.打人的.幅度大的動作都刪掉了,並且一步步把小架改成中架,中架改成大架,導致楊式太極拳已經脫離了技擊的功能。還說楊式三代教給人們的東西不過是"麵粉做的大力丸",練不好也練不壞,健健身挺好。他認為拳式裡的動作就是打人的東西,按他的說法,現在原汁原味的陳拳應該是技擊功能保留得最好的一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