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澄甫《論太極推手》

2020-09-06 傳人釋太極

《論太極推手》是楊澄甫先生三篇經典拳論之一,三篇為:《太極拳之練習談》、《太極拳術十要》以及《論太極推手》,都是楊澄甫口述,分別由張鴻奎、陳微明二人記錄。

《論太極推手》是對楊式太極拳推手的論述,全文僅246字。字字珠璣,句句精粹,轉錄如下:

世間練太極者,亦不在少數。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

純粹太極, 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

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速乾脆,毫不受力。

被跌出者,但覺一動,並不覺痛,已跌出丈餘矣。

其粘人之時,並不抓擒,輕輕粘住, 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雙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也。

若用力按人推人, 雖亦可以制人,將人打出。然自己終未免吃力,受者亦覺得甚痛,雖打出亦不能幹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極能手,則如捕風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此乃真太極意也。

《論太極推手》對太極拳之「純」,定義為:其臂如棉裹鐵,柔軟沉重。

推手拿勁「輕」,但「人不能過」。放人脆快,「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並不覺痛。

粘勁亦輕,手不能抓擒對方,但使對方感覺雙臂酸麻不可耐,如同被膠粘住脫不掉。

用力按人推人,不是太極勁。即便把人打出也不脆快,被發者「亦覺得甚痛」。

最後一句尤其精彩——「此乃真太極意也」。

武林有句話叫「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好東西真的不多!




相關焦點

  • 太極推手(一)
    可是,總有好事者,有人搭了一個擂臺,要請出天下太極高手同臺競技,一決高下,競技推手開始了。二、廢墟各路高手齊聚賽場,凡是有些能耐的都想在此一展風採,光耀師門。然而命中注定,賽場上可以有英雄,卻不會有神。出手的人不過如此,人們看不到神的出現。可是一回家裡,看見的到處都是神。怎麼回事?
  • 民國武術名家柳印虎論太極推手
    故練習太極推手,其要並非是將彼推倒,如此,則與摔跤無異矣。練太極推手,其要全在於知彼意、調己身,使二者協調如一而己。一旦練之有成,則與彼一搭手,即能知彼有何不順,一問一應,即刻為我所用。若彼技高於我,一搭手,頓覺彼四下皆空,便知自己暴露於彼無遺矣。
  • 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
    推薦閱讀:預防瘟疫的中醫古方香燻來了,很多醫院現在都在用 楊澄甫口授的《太極拳術十要》(收錄於陳微明著《太極拳術》一書
  • 楊澄甫式太極拳91拳譜
    據查,1925年出版的陳微明著的《太極拳術》、1940年出版的吳志青著的《太極正宗》、1990年出版的汪永泉著的《楊式太極拳述真》等書左掤式都是眼看左手打出的方向的。三本書的作者都是楊公澄甫直接傳授的。本書演述者楊振基過去學拳時,父親楊澄甫是這樣教的,振基大哥楊守中在香港傳授太極拳左掤式也是眼看掤手方向的。長按下方二維碼歡迎關注!
  • 練太極拳的多看看楊澄甫的金雞獨立
    楊澄甫是楊氏太極拳的第三代宗師,為傳統楊氏太極拳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楊澄甫是一位有爭議性的太極人物,不少人說他的定型架改變了傳統楊氏老架的風格,缺乏技擊作實戰用,其實是打胡亂說。楊澄甫所傳的太極拳架舒展大方,柔和緩慢,動靜相隨;既利於後人學習傳承也利於長功夫,所謂大、中、小三架其實是根據個人的功力程度、身體及年齡狀況而決定的。所以,筆者認為楊澄甫是有功夫的,從他的「金雞獨立」就可窺見一斑。
  • 吳文翰:太極拳推手理論的發展
    太極拳推手的啟蒙理論是署名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和《打手歌》等文。廣平府永年縣的武澄清(1800一1884)於鹹豐二年(1852)壬子科得中進士,出任河南省舞陽縣知縣,在該縣北舞渡鎮(水陸碼頭)一家鹽店得到王宗嶽的遺作,授予乃弟禹襄帶回原籍永年。從此,王宗嶽的拳論成為武、楊兩家拳技核心理論,在此基礎上拉開了太極拳研究發展的帷幕。
  • 太極推手五大作用,看懂了一定要推
    太極拳推手包括單挽推手、定步四正手、活步四正手、進一退一推手、四隅推手和亂踩花推手等內容。太極拳推手是介於太極拳套路與散手之間,太極拳套路是太極拳推手的基本功。太極拳套路為體,太極拳推手為用。僅僅練習拳架而不學練推手則太極拳的功夫不能長進,十年下來可能連一個門外漢都對付不了。太極拳推手是檢驗太極拳套路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 【極度罕見視頻】大師vs大師切磋交流——1992年全國首屆太極推手研討會
    癌症免費1992 年4月,全國首屆太極推手研討會在濟南皇亭體育館舉行。當時民間選手與官方選手在推手比賽規則上意見相左,導致推手交流切磋。以下是保留下來當年的珍貴視頻。被成都市武協授予「蓉城武術之家」的光榮稱號在「中國太極推手第一人」林墨根老人是資中人,上世紀50年代末拜在楊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楊澄甫的高足李雅軒先生門下。林老致力於推廣太極,近千名弟子遍及世界五大洲,在成都練習太極拳的大部分是他的弟子。「我師爺的功夫相當厲害!」在成都教書的美國人SEA用還不標準的普通話讚嘆道。
  • 回復晏子高飛就《對《太極大師楊澄甫之死》一文的質疑》的評論
    作者 魏坤梁晏子高飛於2011年8月20日對我的博文《對《太極大師楊澄甫之死》一文的質疑》發表評論如下:「聽我師父說是楊澄甫在北京說自己的太極任何人來了都跑不了,最後和尚雲祥因此,說楊澄甫先生離開北平「到上海去了」明顯錯誤。⑵傳聞所說的楊澄甫先生逝世離正式離開北平或離正式定居上海的時間不符合事實。楊澄甫先生是1936年因患疑難惡性水腫病經治療無效逝世於上海。就楊澄甫先生正式離開北平而言是過了8年,而就楊澄甫先生正式定居上海而言是過了6年。因此說楊澄甫先生「到那不到一年就死了」,明顯錯誤。⑶傳聞所說的楊澄甫先生被打成了內傷難以成立。
  • 重慶市太極推手匯-48期
    道歷:四七一七年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農曆庚子土年  十月  二十二日 大庚子年  丁亥月  癸未日此日幹支:癸未   建除十二神:除執位推手匯迎來了第雲手,為太極二十四式第十式。在現有的各家太極拳勢中,雲手演練的風格是多樣的。但各家太極拳均稱雲手為"母式",可見其在太極拳技術體系中的非凡位置。
  • 看透了《太極拳譜》後,才會發現這些問題,給練習太極拳者提個醒
    經典的「老三本」《太極拳譜》,言簡意賅,要言不繁,要想心領意會,也是不容易的,甚至於終身難以明白其中的玄機。看透了《太極拳譜》後,才會發現這些問題,給練習太極拳者提個醒。從《太極拳譜》中會發現,太極拳有兩個功能,一個是養生功能,即是「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也;另一個功能就是技擊防身了。
  • 向愷然先生練太極拳之經驗(二)
    唯練太極拳的人,以不尚力原故,初練一年半載,體力並不見得比尋常的人發達許多。體力既不比人強,而太極拳的用法,又遠不及他種拳式之簡易、易於領會。無論初學的人,就是對太極拳用過三五年苦工夫的,除卻照一定的規矩推手而外,若教他將太極拳一手一手的用法,從頭至尾解釋出來,恐怕能辦得到的很少。既是自己不能領會自己所練太極拳的手法,卻如何能使用呢?
  • 看看楊澄甫先生教拳薪水,讓教拳者情何以堪!
    楊澄甫,名兆清,因行三,人稱「三先生」。自幼承太極拳家學。年方29歲,即在北京中山公園設立拳場教拳,傳授家傳楊式太極拳技。楊澄甫在中山公園拳場只教太極拳拳架,學員欲學推手或刀劍器械,則需要到楊府宅裡學。在楊宅,有楊澄甫的父親楊健侯先生坐鎮,教學出現不順之處,老爺子則親自上場指導。
  •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特徵及太極拳推手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特徵及太極拳推手王宗嶽《太極拳論》說:太極拳「非力勝」,亦即不以力勝人。據《王徵南墓志銘》記載:「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僕。故別少林為外家」。這段話告訴我們:先發攻擊有弊端,「人易得以乘之」。「以靜制動」可使「犯者應手即僕」。何為「以靜制動」呢?
  • 2019全國大學生太極推手比賽圖說
    2019年8月13-18日,中國大學生太極推手、長短兵錦標賽在遵義師範學院體育館舉行。這是首次舉辦的一個武術對抗比賽。
  • 陳炎林與《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
    《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是部經典太極拳書籍,作者陳炎林是楊澄甫弟子田兆麟的弟子。也有說法此書是出自田兆麟口授,但書中並未隻字提及。田兆麟(名紹先)先跟楊健侯、楊少侯、楊澄甫兩代三人學藝,技藝全面,在楊門中以善鬥稱著,一直在上海教徒傳藝。《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作者陳炎林是民國時期人,生平不詳,僅知是中醫骨傷科醫師,其他均未知。
  • 淺談楊澄甫的實戰能力,與孫祿堂不相伯仲,288斤身法依舊靈活
    前幾天我們在初窺傳武歷史之門徑的時候,曾簡單介紹過楊式太極拳一門的創始人楊露禪先生,以及楊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中楊健侯和楊班侯2位傳武名家的實戰功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前面回顧一下)。而且,他們每一位的太極拳術造詣都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 武漢太極推手比賽
    武漢太極推手比賽太極推手,也稱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極拳的雙人徒手對抗練習
  • 楊澄甫的實戰功夫如何?40歲才大器晚成,卻被口腹之慾所害!
    前幾天我們在初窺傳武歷史之門徑的時候,曾簡單介紹過楊式太極拳一門的創始人楊露禪先生,以及楊式太極拳第二代傳人中楊健侯和楊班侯2位傳武名家的實戰功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前面回顧一下)。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歷史傳武名家,同樣也是出自於楊式太極拳門下,他便是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楊澄甫先生了。
  • 太極推手的搭手式
    雙搭手式的樁步除有單搭手的樁步外,還有小開立步的站步法,即:兩人相距一步對立,兩腳平行分開約半肩寬,然後兩手相搭成推手預備式。因此,除了單搭手式變成的六種以外,雙搭手式還有小開立步左式雙搭手式和小開立步右式雙搭手式,共八種。動步準手多以小開立步搭手式為預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