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視角下的1918年大流感

2021-01-08 環球網

【來源:光明日報】

全球史主要探討跨國家、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地區的歷史現象,大範圍的疾病傳播自然成為全球史研究的對象。1918年大流感是一場全球性災難,其導致的死亡人數甚至超過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數,從全球史視角對這場流感進行探討和反思,有助於我們理解經濟全球化和戰爭條件下的疾病傳播及其影響。

流感的起源與全球性傳播

1918年大流感發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時,造成大量人員感染和死亡,使交戰各國陷入與敵人和疾病兩面作戰的困境。流感發生之初,英、法、德等交戰國因戰時新聞管制而均未報導,中立國西班牙的報刊成為人們得知流感的最早信息來源,由此被認為源於西班牙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

在當時戰爭環境下,美英一些人認為「流感病菌」是德國人製造的生物武器。1918年9月19日《紐約時報》刊登一位美國衛生官員的話說,德國人製造了病菌,派人通過潛水艇登陸美國,將病菌投放到劇院和其他人群聚集之地。10月10日倫敦《泰晤士報》報導稱,傳染病是德國人使用毒氣引發的一種新型鏈球菌造成的。

1918年大流感究竟起源於何處?西方史學界曾有爭論。有學者指出,大量史料表明流感是從歐洲擴散開來的,它可能最早出現於法國的英國軍營,因為法國在1917年曾發生了呼吸道傳染病。而一些病毒學家和歷史學家的研究則表明,1918年流感病毒是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新病毒,其源頭在美國,這種觀點逐漸得到學界公認。

歷史學家們描繪出了這場大流感的傳播路徑。1918年3月,流感首先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哈斯克爾縣,由該縣入伍的新兵將其帶入福斯頓軍營。4月,流感隨美國赴歐參戰的遠徵軍傳到法國,美軍登陸的港口城市布雷斯特成為流感的登陸點。由此,疾病傳播到西線的英法軍隊進而傳給英國海軍。5月,美法英德在西線的軍隊都有士兵染病。隨後,流感傳播到歐洲交戰國後方和中立國家。8月,歐洲出現了第二波具有較強致死率的流感,並在9—10月形成傳染高峰,造成大量人口死亡。這波流感的重災區是歐洲國家,同時隨著歐洲人的足跡傳播到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及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島嶼。流感一直持續到1919年夏天才結束。

各國疫情及應對措施

這場流感中,患者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胸部疼痛、臉色發青,傳播途徑主要通過咳嗽、打噴嚏和說話,同時也可通過接觸患者接觸過的物體來傳播,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當時英美醫學界普遍認為,大流感由費佛桿菌引起。但到1933年,科學家發現這場流感的禍首不是桿菌而是一種病毒。到20世紀末,美國病理學家傑弗裡·陶本伯傑等人的研究最終確定,這場流感病毒為H1N1亞型。

全球死於這場流感的人數,保守估計為3000萬,也有人估計高達1億。感染的人數更多,估計接近世界人口的一半。歐美主要國家的大致死亡人數為:英國22.5萬,法國16.5萬,德國25萬,美國67.5萬,加拿大5萬,西班牙將近26萬。在這場災難中,死亡人口的年齡分布呈W曲線,即15-45歲之間的青壯年死亡率非常高,這直接影響到前線的戰鬥力,對於後方和其他國家來說,也導致了大量勞動力的喪失,結果出現了企業缺少工人,公共部門人員不足,商業活動大大減少的現象,對經濟和社會造成衝擊。

各國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例如,在美國、澳大利亞的一些州,採取的措施包括隔離患者,禁止公共集會,關閉劇院、學校、圖書館、撞球室和其他人群聚集場所,在教堂、酒吧、餐廳、咖啡館、零售店等地要求人們保持一定距離,企業錯開上下班時間以減少集中出行,公共服務人員必須戴口罩。在英國,政府隔離了患者,發放各種小冊子、通知和傳單,敦促民眾避免接觸患者,要求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定時通風和消毒,建議人們保持室內通風和清潔,戴口罩和勤洗手等,但並沒有關閉學校、劇院和其他公共娛樂場所,工商業活動也照常進行。法國醫學界認為這種流感通過人際接觸和感染場所兩種途徑傳播,因此公共衛生工作的重點是消除傳染場所,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全國各地學校停課,在許多城市關閉劇院、教堂,並要求所有的公共場所,包括火車車廂、電車、餐館和咖啡館等每天消毒。但在德國,為了戰爭的進行,政府一開始就隱瞞這種疾病的危險程度,禁止發表或公開討論任何治療傳染病的統計數據,在出現極為嚴重的疫情時也極力否認或淡化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中立國西班牙,學校被關閉,但教堂、劇院和電影院仍然開放。公共衛生部門對街道進行清潔,對公共場所、國會大樓和郵件等進行消毒,呼籲民眾避免在封閉環境中開會或聚會,避免與病人直接接觸,保持飲食健康和室內通風。

全球史視角的思考

從全球史視角對1918年大流感進行審視,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思考。

20世紀初的經濟全球化是理解這場流感大規模流行及產生多米諾效應的一個重要條件。此時,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和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已經建立起來,輪船、火車、汽車、電報等新發明所形成的現代交通和通信網絡,也將地球大大縮小了,在此情況下,一種地方性流行病完全可能發展成為全球性傳染病。這場流感從美國暴發,隨美軍傳播到歐洲,然後通過英國迅速擴散到其遍布世界的自治領地和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西非和南非都出現了嚴重的疫情,進而影響到世界其他地方。流感傳播對社會經濟造成的影響,也導致了一些多米諾效應式的社會變化。例如,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奈及利亞,傳統糧食作物是薯蕷,但1918年大流感導致大量青壯年人口死亡和勞動力短缺,於是該國放棄薯蕷而改種勞動消耗較少的木薯,由此成為木薯生產大國。因此,從整體、跨國、關聯和互動的視角來審視傳染病和歷史事件的關聯性,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理解歷史的新維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流感的大範圍傳播提供了溫床,流感又對戰爭進程產生了影響。1918年大流感得以迅速傳播,戰爭環境是一個重要因素。正是參戰各國軍隊的集中和大範圍快速調動,導致流感廣泛傳播。而德國等參戰國出於戰爭需要對疫情的隱瞞,以及缺乏相應的控制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流感的傳播。面對跨國性的疾病傳播,各國本來應該相互協調共同應對,但在戰爭條件下卻對流感各自為戰,缺乏信息共享,這就很難控制流感的跨國傳播。

各國應對流感的措施,體現了不同文化應對疫情的差異。例如,中國在應對這場流感時與西方國家在隔離患者、保持清潔衛生等方面相似,但在具體措施方面卻存在中西醫之間的差異。在西方國家,用於殺菌的物質通常是薄荷醇、桉樹、苯酚、過氧化氫等,通常用水和次氯酸鈉的混合物來清潔街道,醫生普遍使用的治療藥物包括水楊酸鹽、奎寧、可待因、樟腦油等,疫苗基本上是一種肺炎球菌、鏈球菌和費佛桿菌的混合物。在中國,應對傳染病的消毒普遍使用石灰,如1918年《熱河警察廳致三區警察署訓令》中提到的消毒藥劑包括石炭酸水、升汞水、生石灰、格魯兒石灰水、加裡石鹼或綠石鹼等。《承德縣公署布告稿》中要求民眾「室中均宜多噴石灰水或遍撒幹石灰,並用大黃、蒼朮燒薰,以消疫毒」。有學者認為,在當時中國民眾就醫主要依靠中醫而非西醫的情況下,中國在這場流感中相對較低的死亡率,表明了中醫的獨特作用。

(作者:劉文明,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西方史學史譜系中的文明史範式研究」首席專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大流感的來龍去脈
    1.1918—1919年大流感的歷程1918—1919年大流感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意義的傳染病,其爆發與以往傳染病的地區性爆發不同,世界各地出現了廣泛的傳染,甚至一些偏僻小島上都出現了傳染現象。其次,西方殖民者對這場流感認識不夠清楚,英國在殖民地應對這場流感時更注重治療和減輕病人痛苦,而非防禦。最後,這場病毒與以往的普通流感不同,這為防疫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這場大流感持續時間也是相當之長,始於1918年,終於1919年,且總共經歷了三波傳染。
  • 1918年流感大流行,也稱西班牙流感,是歷史上最致命的大流行病。
    摘要:許多科學家與歷史學家認為,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約18億人)曾感染「西班牙流感」。  20世紀初,曾有一種致命病毒席捲世界。這就是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1918 flu pandemic),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
  • 1918流感:所有大流行病之母
    前言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在全球造成約5000萬人死亡,到現在仍是公共衛生的不祥陰霾。 關於起源仍有許多問題未得到解答,如不尋常的流行病學特徵和致病性主因等。儘管我們現在努力克服了H5N1或其他病毒等大流行的蔓延,但1918流感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仍是拿不準的。
  • 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1918年大流感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不可磨滅、史詩級的案例,比如1918年的大流感。《大流感》是這樣描述的:他們死得又快又慘烈,儘管大流感持續了兩年多,但大約三方之二的人在24周內就死去了。這些死者中,又有一大半是在更短的時間,也就是1918年9月中旬到12月上旬期間死亡的。
  • 比一戰還要殘忍的惡魔——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實際上,在1918年還有另一個比一戰更加無情的惡魔,那就是西班牙大流感。在短短兩年間,竟造成了2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數字遠比一戰還要多!1918年3月4日,在美國堪薩斯州福斯頓軍營,出現了第一個有記載的感染病例,疾病很快就蔓延開來,感染了幾乎美國所有的軍營!
  • 舊影|「美國的歷史為什麼忽視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
    1918年被稱為「西班牙流感」的圖像能教給我們有關COVID-19的什麼信息?美國國家檔案館保留了豐富的「1918大流感」圖像,顯示其與今天的危機驚人的相似之處——從口罩到急救醫院。遺憾的是,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在美國的歷史上似乎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展示這些流感時期的文獻有助於認清該疾病在世界重大災難的歷史上應有的位置。
  • 後疫情時代: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如何改變了世界
    人們常將西班牙流感稱作「所有大流行之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數據,在1918到1920年兩年間,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4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而許多科學家與歷史學家認為,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約18億人)曾感染這個病毒。 疫情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而它造成的人員損失超過一戰。
  • 不只醫藥事:1918大流感下美國的「口罩社會史」
    美國紅十字會成立於1881年,「一戰」期間該會為參戰美軍源源不斷地輸送醫療物資、照看返鄉榮譽軍人,在系統組織、資源運轉、社會聲望上都得到了極大淬鍊。至1918年,美國紅會已團結帶領大批婦女志願者,成為美國醫療社會治理不可小覷的力量。在「口罩保衛戰」裡,「紅十字」與「紅裝」立下了汗馬功勞。大流感暴發後,口罩對諸多美國城市而言皆堪稱「稀有品」。
  •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萬到一億人死亡,當時中國情況如何?
    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 儘管目前資料比較匱乏,但從當時的報紙和外國傳教士的筆記上看,1918年大流感在中國的擴散時間略微滯後於歐美,但三波襲擊咱們都沒落下。
  • 神秘的世紀殺手——1918西班牙大流感
    (圖源:amazon.com)韋中燊供稿2019年歲末至2020年年初這段時間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面對疫情,我們堅持科學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可以說人類發展史也是人類與各種疾病作鬥爭的歷史,黑死病、天花、霍亂、鼠疫、流感等傳染病,都曾給人類帶來了慘痛的傷害。
  • 1918年大流感,留給我們的並不只有恐懼和死亡
    讓我們重溫一百年前的大流感,看看勇敢和智慧的人類如何一步步從病疫中站起,如何與之勇敢戰鬥。 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末尾,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發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橫掃美洲、歐洲、亞洲,甚至愛斯基摩人聚集區,造成全球超過5億人感染,約5千萬到1億人死亡,可謂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流行病疫情。
  • 【歷史上的瘟疫】最致命的感冒:1918大流感
    1918年春,正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一場世紀瘟疫——西班牙大流感突襲全球,疫情持續一年多,有著三次流行高峰,造成約5000萬人喪生,死亡人數竟是戰爭陣亡人數的3~4倍。1917年10月,俄國爆發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邪惡思想病毒入侵人類的首個國家基地。而幾乎是同期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其疫情重災區的歐洲也正是供產煮義幽靈登陸人類的發端地。
  • 1918年大流感時期的「費城故事」
    1918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停歇,一種可怕的新型病毒卻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散播。它橫亙1918和1919年,通過三波彼此相連的傳染潮殺死了至少5000萬人。德國士兵管它叫「閃電黏膜炎」,英國士兵則稱之為「弗蘭德爾流感」,但在世界範圍,這種傳染病獲得了臭名昭著的名稱——「西班牙流感」。
  • 1918 年那場大流感,如何改變了整個世界?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內容簡介大流感指的是 1918 — 1919 年橫掃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過去估計全球死亡人數約 2000 萬,最新的權威估計數字為 5000 萬— 1 億。 這個數字不僅高於歷年來命喪愛滋病的人數總和,更遠超中世紀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
  • 1918年流感大流行,歷史竟如此相似,西班牙不做背鍋俠
    為了安撫民心士氣,英法美政府官員一直在隱瞞疫情,所有城市的衛生部門都表示,這不是大問題。  而歷史跟流行病學上的資料並不足夠到能確定此大流行的起源地,在此流感爆發後近一個世紀,世界衛生組織不再按地理位置命名流行病。該流感的現代名稱叫「1918年流感大流行」。死傷無數,改寫歷史進程?
  • 光大證券:美國大流感1918股市沒那麼糟
    煉獄下的1918年股市沒有想像的那麼糟,說明疫情恐懼導致市場下跌的邏輯不成立。1918年,道瓊指數整體上漲。在1918年10月-1919年2月,大流感最致命的第二波來襲,美國多地出現隔離,道指下跌約10%,但難證明是令人絕望的疫情導致了股市下跌,因為1918年大流感和一戰時間上重疊。
  • 老照片: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世界各國採取了哪些措施進行遏制?
    【圖1】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期間,一位中年婦女在觀看手裡的筆記本,鼻子上戴著一個呼吸器,這個呼吸器連接到桌子上的一個裝置。你知道這個裝置是如何工作的,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嗎?1918年席捲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在全世界造成了至少5000萬人死亡。
  •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奪取了全球數千萬人的生命,當時中國情況如何
    其實早在102年前,就爆發過一場世界級別的「瘟疫」——西班牙大流感。這場流感在當時共造成5000萬到1億人死亡,感染總人數達5億,幾乎佔到當時世界人口(17億)的三分之一。西班牙成最大背鍋俠西班牙大流感最早始於1918年3月,在美國堪薩斯州的新兵營,一位列兵向護士訴說自己的狀況:渾身發冷、酸痛,咽喉腫疼,頭特別疼。這是有記載最早的一位感染者。很快,疾病在軍營蔓延,不到三周感染者超過了1000人,最終有38人死亡。
  • 傳染病告訴我們什麼:從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說起
    【財新網】(專欄作家 賈平)1918年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H1N1),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大流行病之一,也是自中世紀黑死病之後到目前為止,造成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傳染性疾病。
  • 1918年流感爆發,造成全球2千萬人死亡,為何中國死亡較少?
    1918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但同時也開啟了流感爆發的潘多拉魔盒,迄今為止,流感已經爆發了四次,其中20世紀就有三次,其中1918年流感對全世界的影響最大,造成5億人感染,2千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