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邃:也談中美之間的「幻想」

2020-12-23 環球網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人們普遍關注他的對華政策與川普會有什麼差別,並發表了各種各樣的議論。其中有人強調不要對拜登抱幻想。理由大致有三:一是遏制中國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共識,拜登團隊不會例外;二是前任政府給拜登團隊挖了一個個「反華」深坑,拜登很難跳得過去;三是拜登團隊勢必吸取前任的教訓,重新彌合與昔日盟友的關係,從而一起來對付中國,這在某種意義上可能比前任政府更險惡。

這裡首先需要說明,什麼是幻想?如果認為拜登團隊會放棄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那是幻想;如果認為拜登團隊不想遏制中國前進的步伐,那是幻想;如果認為拜登團隊會與中國結成類似中俄那樣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那更是幻想。但是,如果認為拜登團隊為了改善美國自身的處境,調整前任對中國採取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舉措,回到與中國對話的平臺,那是一種預判和期待,比較切合實際,並不是什麼幻想。當然,要做好這一步,不能急於求成,需要經過耐心且艱難的協商談判以及有理有利有節的堅韌鬥爭。

筆者倒是覺得,美國應該在中國問題上丟掉幻想。其幻想之一,是要中國放棄根據本國國情確立的、14億人民衷心擁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幻想之二,離間百年來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以及和平建設時期凝成的血肉聯繫;幻想之三,遏制中國日益走向復興的和平發展進程。君不見,正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如今創造了億萬人民脫貧的奇蹟。而蓬佩奧等人企圖拼湊「反華國際聯盟」,是白日做夢。

美國歷屆政府,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執政,對中國一貫採取「接觸+遏制」的政策。差別僅僅在於,有時兩者並重,有時側重某一方面。川普對中國極限施壓,甚至揚言要與中國徹底「脫鉤」,根本行不通。所以說,美國政府對華奉行「接觸+遏制」政策,過去是、今後依然是一種常態。

我們從拜登的講話中察覺到,他把中國定性為競爭對手,他的團隊表示要重新審視並停止與中國的貿易戰,拒絕與中國「脫鉤」的主張等等。有鑑於此,人們較普遍地認為,與中國打了40年交道的拜登應對中國的手法將有別於前任。日本有的媒體將其稱作競爭與合作並舉的「複合型戰略」。其實競爭與合作如同一枚硬幣,是兩國關係的一體兩面。從這個意義上講,中美關係「不會回到過去」的含混說法,並非對兩國關係精準的科學解讀。

至於拜登團隊將注重聯合昔日盟友來應對中國崛起,這是大概率的,的確也會給中國增添麻煩。不過,美國的這些盟友畢竟有其自身的利益需要,不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都與美國亦步亦趨。歐巴馬時期曾提出戰略重心東移,打造「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意在遏制中國。恰恰在此期間,中德、中法一直保持正常的良好的國家關係,英國與中國有過「黃金時代」。如今連美國反對歐洲國家與俄羅斯合作鋪設「北溪-2」天然氣管道,也無法得償所願。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明確表示,德國支持「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建造工作,並認為美國的制裁是不可接受的。

中國提出的與美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倡議,是保證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和則兩利、鬥則俱傷」,是經過歷史反覆驗證的真理。面對猖獗的新冠疫情,中國的制度優勢更是有目共睹,但中國無意把自己的制度推銷給別人,更沒有取代美國世界地位的打算。美國有理由同中國一起,踐行平等互信、包容互鑑、合作互惠。中美關係不會跟著任何幻想走。合作不可避免,競爭並不可怕,但合作要誠信,競爭要守規矩。拜登在總統競選獲勝後曾向美國人民呼籲「必須停止把對手當作敵人」。這個主張也應該適用於今後的美國對華關係。(作者是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川普慌亂之際,中美關係到丟棄幻想的時候?別僥倖,否則會很慘
    卻沒想到美國卻認為這場疫情是見證大國競爭的決定性時刻,擔心疫情會加速兩國之間權利轉移,會利於中國的實質性變化。簡單來說,美國在擔心中國會藉此超過自己。為了壓制我國,美國開始想盡辦法,從貿易,媒體,科技,再到如今的外交以及人才,接連封禁華為,字節跳動,微信以及近300多家中國企業。
  • 2020年是中美關係的重要過渡年 但中國必須要拋棄這個幻想
    2020年是中美關係的重要過渡年 但中國必須要拋棄這個幻想 2020-01-03 09:22:15
  • 中美之間對抗,還能持續多久?
    中美之間博弈,已經由以往的傳統性的,演變成全方位的對抗!中美之間對抗開始全面了,並涉及到民生,中國留學生的籤證,中國企業的在美上市,美國自稱的香港問題等等,只要帶有中國兩個字的事情, 美國通通都感興趣!
  • 《碧藍幻想》導演福原哲也談兩款PS4遊戲VERSUS與Relink
    《碧藍幻想》導演福原哲也公開了最新的開發者信件Vol.3,以下整理一些有關PS4遊戲《碧藍幻想VERSUS》和《碧藍幻想Relink》的要點:《碧藍幻想VERSUS》(GBVS)·選擇製作格鬥遊戲的原因:格鬥遊戲非常適合展現角色的魅力,通過細緻的動畫效果、自由的操控展現
  • 王毅就中美之間五大問題發聲
    美國亞洲協會一直關心支持中美關係發展。在當前中美關係困難形勢下,陸克文先生和各位朋友就中美關係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努力發出客觀理性的聲音,中方一直高度重視,願意同大家加強交流、加深理解。  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世界帶來全方位衝擊。各國都更加清醒意識到,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尤其需要大國為此發揮表率作用。
  • 清華大學章百家:中美之間建立競合關係是可能的
    「回顧一下這些年可以看到,我們這些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基本上是越來越憂慮,越來越擔心,以前的擔心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它已經變成現實了,這個現實就是中美兩國將進入一個長期的戰略競爭狀態,而且這個戰略競爭會不斷地向縱深發展。」章百家認為,中美兩國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受益最大的兩個國家,這種受益也使得從GDP總量角度上,兩國的實力迅速接近。
  • 新加坡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大家最近都很關注中美兩國日益緊張的關係。兩個大國的糾紛,使世界各國陷入一個困難的處境,大家都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新加坡也不例外。因此,今晚想談一談中美糾紛,以及它對新加坡的影響。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晉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基辛格:中美之間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
    新華社記者 王卓倫 攝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王卓倫)93歲的美國前國務卿、中美建交的開拓者基辛格19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經濟峰會上表示,中美之間不存在「修昔底德陷阱」,兩國關係的前景是合作夥伴,而非對手。  「修昔底德陷阱近幾年常被提到,指的是一個新崛起的國家遲早會同現存大國發生對抗甚至戰爭。」
  • 最近這兩天,中美之間發生了三件大事!
    漸入2020年年末,就最近這兩天,中美之間至少又發生了三件大事,有的匪夷所思,有的還非常惡劣。至於影響,您應該清楚的。第一件事,蓬佩奧竟宣稱「臺灣不是中國一部分」。別忘了,蓬佩奧的身份!哪怕任期只有最後幾十天,但他現在畢竟是美國國務卿啊,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 在幻想和現實之間
    當我閱讀劉慧敏這樣一本童話集時,起初就被一種幻想和現實之間來回穿梭的氛圍緊緊地抓住,不由得沉溺進去了。在第一篇《紅學校》中,5個兒時的小夥伴雲朵、比格、安也、阿布、小鹽巴,他們誤打誤撞地闖入了一個叫紅學校的陌生之地。他們看見紅學校的門楣上開滿了鮮花,鮮花的花蕊上鑲著星星,天邊的月亮像白色的甜瓜牙淡淡地浮在空中。
  • 感慨「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某些人其實是陷到中美夫妻論裡...
    一廂情願的所謂中美夫妻論 【大軍事消息】「對美國不能抱有幻想!」、「對拜登政府不能抱有幻想」,近期這種說法很是流行,往年還有人感慨「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更有人懷念「中美夫妻」的年代。 這幾個說法背後是有深意的。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用簡單化的思維看問題,更不能口號化的看問題,尤其在應對最大的戰略對手時。
  • 最終幻想勇氣啟示錄永遠之間攻略
    最終幻想勇氣啟示錄永遠之間怎麼過?這個副本能夠解放ff9系列角色的潛在技能,本篇文章為您帶來陣容搭配以及攻略心得,敬請參考。最終幻想勇氣啟示錄永遠之間攻略永遠只暗攻略攻略要領:編成火冰雷光耐性的魔法壁+吸引編成
  • 「第五場」中美之間必有一戰嗎?
    雖然中美是世界兩大國家,但是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呈現出亞洲、北美、歐盟三足鼎立的結構。中國GDP佔世界16%,美國GDP佔世界24%。除了中美兩國之外全球還有60%。所以,中美兩國的關係是對抗還是合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佔世界GDP60%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是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還是保持相對獨立性。
  • 疫情當下 | 中美之間不停航的幕後故事
    1月31日,美國宣布旅行禁令,從美國東部時間2月2日5點起,過去14天內曾到過中國的非美國公民不能進入美國境內,多家美國航空公司也暫停了中美之間的航班。  在這種情況下,國航承擔起中美之間不停航的任務,保持美國主要城市與中國之間通航,採用串飛航點,儘可能覆蓋更多的城市來滿足各地旅客的需求。
  • 我們無須對「溫言在口,大棒在手」的美國,再抱幻想
    對我們來說,放棄幻想才是正途,中美關係不能美帝說了算,美國再敢關一家總領館,我們就關它二、三家。外交戰第一回合,雙方各出一拳,接下來看看川普是否再關中國駐美其他領事館,對不起,中國不會怕你,中國不是伊拉克,我們真的有你們污衊伊拉克所擁有的那種武器。
  • 李曉| 拋棄經濟全球化幻想 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國化」
    這些「全球化幻想」是中國經濟學界對中美大國衝突集體失語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認識現階段的經濟全球化狀態及其趨勢,是中國經濟學界面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丁學良教授早在1999年12月,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就從意識形態、種族或文明以及經濟規模及其實力這樣三個標準,認定在進入21世紀後的15年左右的時間裡,中美之間必將產生一場嚴重的歷史性衝突。
  • 以色列在中美之間如何站隊?
    這個小夥操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幫助中國民眾科普中美的差別,很多事情都是實地調查之後下的結論,非常求實,但網絡上一群人就是要罵他,尤其是知乎,這個網站對任何人的評價都是負面,非常可笑。猶太人的基因中深深刻著「賺錢」兩字,而商人的特點是多方下注,以色列的國情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倒向任何一方,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才是最佳策略。
  • 又一個國家聯盟朝美國喊話了,東協: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近期又有一個聯盟對美國進行呼籲喊話,表示不希望加入中美之間的矛盾衝突,據悉,這是第二個不希望插手中美關係的聯盟,也就是東協國家,與歐盟不同的是,東協國家並沒有強盛的國力,選擇明哲保身的舉措也是十分明智的選擇,早前美國在面對歐盟國家要求其選邊站的舉措引來了歐盟的不滿,當時的歐盟明確表示不會和美方一起站在制裁點上對抗中國,其還希望與中國進行外貿合作,對於兩國糾紛絕不插手,對於兩國合作也絕不停手。
  • 大選結束後,中美或開始緩和,蔡英文壓力驟增
    導讀:美國大選即將結束,中美兩國釋放出積極信號使國際諸國看到僵局可能會有所緩解的希望。美國國務卿不再同之前一樣肆意抹黑挑釁中國,並且其乘坐的專機借道中國領空。中美兩國軍方還首次進行溝通,舉行危機溝通工作組會議,而且本月還會開展交流活動應對該問題。
  • 臺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中美之間的爭鬥是必然,不是偶然」
    美國大選一直備受關注,中美貿易也成了熱點,一些專家認為,如果川普繼續連任,那麼應該還是按原路發展,但是如果拜登當選,那麼關稅有能被取消,但是科技方面就不好說了,有可能會持續進行。川普與拜登不管誰當選,中美競爭都是必然的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總監陳子昂表示,如果拜登勝選,那麼在貿易方面加徵關稅可能會有所緩和。但是「科技戰」方面,由於美國把中國視為所謂的「威脅」美國霸權和國家安全的「敵人」,所以仍然會持續。未來可能在科技範圍存在兩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