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交付時間從2017推到2021,現在又遭美國卡脖子,國產大飛機真的...

2021-01-10 網易

  即將離任的川普政府草擬了一份所謂與軍方有聯繫的89家中企清單,並即將宣布對清單裡的企業進行制裁,限制他們對美國產品和技術的採購。

  據了解,名單中的大部分企業均涉及航空航天領域,其中就包括人們熟知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AC),簡稱商飛,負責研製中國第一款現代化民用幹線客機C919。

  如果制裁令真的生效了,那就意味著商飛將無法與這些美國企業合作,沒有他們提供的產品,那麼C919是不是就涼了?

  對此,西方媒體和分析人士發出尖銳的評論聲,聽聽他們怎麼說吧,不代表軍工黑科技觀點。

  

  中國商用客機發展步入「大飛機」時代,但進展並不順利。繼支線飛機「翔鳳」(ARJ21)在2016年投入運營後,中國商飛主攻研製的「大飛機」C919遇到不少難題,交付時間也從是最初定的2017年屢次推遲。

  截至目前,中國商飛共生產了6架C919試飛飛機。中國東方航空已確定成為C919的首家用戶,官方宣布的交付日期定在2021年。

  設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航空業分析機構Endau Analytics創辦人舒庫爾·尤索夫(Shukor Yusof)說,中國商飛C919明年交付的目標極具挑戰性。

  「我從我在中國的聯繫人那裡了解到,飛機實際上已經差不多完工了。但與此同時,它還存在一些初期問題。」尤索夫表示:「至於C919(的交付),我認為現實地說,可能是2022年——如果他們能把交付日期提前到2021年底之前,那算是非常幸運的。別忘了,他們非常依賴西方的供應鏈,來自歐洲和美國的很多第三方供應商。而且隨著新冠疫情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我認為延遲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商飛一份日期標註為2020年7月的內部文件顯示,公司目標在2019年之後的「成熟期」每年生產150架C919客機,但沒有給出這一目標的具體日程。文件說,C919目前已經收到了28家客戶815架訂單。

  航空與防務諮詢公司蒂爾集團(Teal Group)公布的資料顯示,C919的開發成本估計達到了600億人民幣,但售價目前還不得而知。中國商飛的文件則顯示,C919的直接運營成本比同類機型降低了10%。

  中國商飛稱,其研製的支線客機ARJ21與中型客機C919都是自行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但是,商用客機的關鍵零部件「國產」受到挑戰。

  有關C919的國產率眾說紛紜。我國官方媒體宣布,C919實現了近60%的國產化,並將力爭最終實現100%的國產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參與C919製造的外國供應商扮演了極為關鍵、甚至是決定性的角色。

  

  C919飛機在各項重要技術上對國外的依賴程度極高,飛機的動力系統、航電飛控系統、燃油系統、電源系統、起落架等關鍵領域,都直接採用國外成熟的產品和技術、或是由中外合資企業製造;中國國內航空工業部門參與設計製造的主要是機身、機翼、尾翼、內飾等部分。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務和經濟高級顧問兼理事會主席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斬釘截鐵地否定了中國大飛機全面國產化的前景。他表示,C919的「中國身份」目前來看只是個名號。

  甘思德說:「說到C919,它只是名義上的中國飛機。所有能讓這款飛機飛起來的東西都是西方的。它的供應鏈也不能稱作全球供應鏈,它實際上是一個西方的供應鏈,並且主要是美國的供應鏈。」

  甘思德說,C919和已經在運行的支線飛機ARJ21一樣,都是基於外國產品原型而設計:「ARJ21的框架基本上就是麥道MD-80飛機,所有讓ARJ21飛起來的東西都是進口的。」

  蒂爾集團副總裁、航空分析師理察·阿布拉菲亞(Richard Aboulafia)的評價更為尖銳,他說,沒有美國技術,中國的大飛機工程將整個「脫軌」。

  阿布拉菲亞對記者說:「沒有西方的發動機和航空電子系統,中國無法完成飛機製造。真正的挑戰不是造飛機,真正的挑戰是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這是飛機的肌肉和大腦。建造一個機尾畫著國旗的鋁管並沒有什麼意義。」

  專家認為,比起華為和中興公司在晶片領域受制於美國的局面,中國航空製造業面臨的挑戰有過之而無不及。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甘思德說:「人們在談論中國公司面臨的挑戰時,會說到華為等公司因為依賴重要的半導體而面臨的挑戰。而在航空領域,中國在飛機部件和組裝上(對西方)的依賴(比華為對西方的依賴)更強。」

  C919使用的LEAP-1C發動機由美國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公司合資的CFM國際公司研發生產。CFM在2015年7月向中國商飛交付了第一臺LEAP-1C發動機。

  美國時刻掌控C919的動力生命線並非杞人憂天。《華爾街日報》今年2月曾報導說,川普政府曾考慮停止向CFM國際公司發放向中國出口LEAP-1C發動機的許可證,也考慮限制通用電氣為C919提供航空電子系統的出口。

  消息一出,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陸峰當時就發文指出:「此時停止供應發動機,無異於釜底抽薪」。

  儘管美國政府並未實施這一禁令,但經歷了一場虛驚的中國航空業時刻擔心,美國可以如法炮製,出於安全和戰略目的,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提供航天發動機等關鍵技術,這一「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懸在C919項目的頭上。

  航空業分析機構Endau Analytics的尤索夫說:「無論是ARJ21還是C919,大部分用於製造飛機的部件都是西方國家製造的。在機身、零部件方面,比如輪胎、起落架、發動機,基本上都是從西方進口、在中國組裝的。它是空客320的複製品。」

  除了發動機由CFM提供以外,C919的航電、飛控系統也極為依賴美國供應商(在我國政府的規定下,C919的許多外國供應商都在中國建廠或者通過合資企業組裝設備)。C919的一級供應商中,至少包括以下幾家美國企業(其中CFM為美法合資):

  CFM國際公司(美國通用電氣與法國賽峰合作)提供LEAP-1C發動機;

  設在俄亥俄州的通用電氣航空集團(GE Aviation)民用航電系統提供核心航電系統、顯示系統、機載維護系統和航電系統綜合服務;

  總部設在俄亥俄州的運動和控制技術製造商派克漢尼汾公司(Parker Hannifin)旗下的派克宇航是C919飛機液壓系統、主飛控作動系統、燃油系統和油箱惰化系統的供應商;

  總部設在北卡羅萊納州的霍尼韋爾(Honeywell)為C919提供四項關鍵系統,包括飛行控制系統、機輪和剎車系統、輔助動力裝置及導航系統;

  設在康涅狄克州的漢勝公司(Hamilton Sundstrand)承擔C919項目電源系統產品的研發和製造;

  總部設在愛奧華州的羅克韋爾柯林斯(Rockwell Collins)與多家中國公司合資,為 C919項目研製生產綜合監視系統、通信與導航系統和全動模擬機;

  紐約州的穆格公司(Moog)參與提供C919高升力系統。

  甘思德說,中國近年來的戰略發展路線、以及美中關係摩擦,讓美國制裁中國航空業的可能性驟然升高。

  他說:「中國最初在2008年、2009年對C919作展望,開始尋找潛在的供應商時,民用商業運用和國家安全之間的分界線相當明確。隨著美中關係的進一步不明朗,情況有所不同。隨著推行軍民融合計劃,民用與軍用的界限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很有可能的是,西方國家政府可能會重新審查美國和西方供應商承諾提供給C919的技術,可能評估和認定這些技術會不會幫助中國軍事發展。」

  他說:「C919的發動機就經歷了這樣的傳聞,至少在目前,他們躲過了這場困局。但隨著美中關係進一步不明朗和中國自身軍事發展的推進,這將始終是一個潛在的障礙。」

  甘思德對於中國自力更生發展商用飛機製造業的前景並不看好:「只有巴西、加拿大、美國、歐盟等少數幾個國家製造出了成功的商用飛機。俄羅斯也試過,但他們的飛機並不怎麼樣。印尼人、甚至日本人基本上都放棄了。所以這不是真要不看好中國技術發展,因為我們討論的是世界最先進的技術。」

  Endau Analytics諮詢機構創始人尤索夫認為,中國商飛想後來居上十分困難。他說:「雖然我不懷疑中國人最終可能會加入這一行列,但我想至少要10到20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一定水平,或許還有競爭的能力。但我認為這將非常困難,因為波音和空客已經把商用飛機市場各控制了一半。因此,中國要想打破這種雙寡頭壟斷,他們很難說服世界各地的市場,讓航空公司購買飛機。可能只有中國的國有航空公司,讓東航、南航、國航購買這些飛機。」

  蒂爾集團的阿布拉菲亞大膽預測,如果中國在航空等領域採取的自立門戶政策,他警告,後果可能是讓中國技術和發展重回前蘇聯老路。

  「他們並不準備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他們只是在為了飛機自給自足的未來做準備,為西方和中國之間不再進行這種貿易做準備。」阿布拉菲亞說。

  「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曾經自己建造過雙通道噴氣式飛機。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前蘇聯。」阿布拉菲亞說:「蘇聯飛機整體都不是很好。就像整個蘇聯經濟一樣,各方面都算夠用,但不是很好。」

  甘思德認為,試圖尋求自力更生和獨立的戰略只會減緩中國的技術進步。

  對於上述歐美分析人士的詰問,局座張召忠曾在一個電視節目中回應:全球化時代,波音空客的「國產化率」也不高。

  可是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中國有自己的技術,卻還是要買美國公司的技術呢?

  主要是適航證書的問題。適航證書,是由飛機註冊的國家或者地區的航空當局為飛機籤發的商業客運或貨運許可證。C919隻靠國產產品,支持生產、保證國內市場是沒什麼問題的。可如果想打入歐美這塊大市場,C919就只能用歐美企業的產品,因為國產產品組裝的飛機是拿不到西方各國的適航證的,他們只承認自己產品的"安全性"。

  

  中航發研製的CJ1000A發動機模型

  其實,除了飛機最為關鍵的心臟——發動機之外,我們其他的子系統都有現成的備份,如果制裁真的施行,那麼C919隻要換成國產的系統就可以了。不存在像以前那樣,被美國人卡脖就有停產的風險。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的數位化飛控、航電、輪胎等零部件全都是百分百國產,雖然不是民航標準,但至少在技術上不是瓶頸。

  而在發動機方面,中國馬上也會有替代:中航發研製的CJ1000A進度並不慢,預計2022年-2025年就可以獲得國家認證並提供給C919使用,取代現在的CFM國際LEAP發動機。

  總結以上得出結論:就算中國商飛最後被美國制裁,C919也不會涼。會涼的反倒是一直想要在中國復飛737MAX的波音公司,和那些為了C919項目成立合資公司的美國企業。

  這裡奉勸美國一句,無論未來誰當總統,不管川普做過什麼、拜登將要做什麼,誰都阻止不了中國人民自主創新、謀求科技產業發展的腳步。縱使對手設置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未來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發展和突破。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C919又遭「卡脖子」,去美化成必然,長江-1000A能否「救火」?
    C919民航大飛機是我國首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民航飛機,填補了我國民航大客機研發的空白。因為民航大飛機研發實力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研發實力。按照計劃,C919大客機將在2021年正式交付,大家也對其抱有極大的期盼。然而在交付前夕,C919又遭針對,這也是今年第二次C919客機面臨來自美國的威脅了。
  • 國產大飛機百架訂單落地,生產線已全速開工,專家:悶聲發大財
    根據澎湃新聞的報導,華夏航空購買了100架ARJ21和c919,這個消息傳出後也讓很多人欣慰不已,畢竟這兩款飛機都是國產大飛機,華夏航空能夠直接對這兩款飛機下單,也證明我國相關的生產線已經全速開工,更意味著這兩款飛機的性能都已經非常成熟,對此,也有不少專家感慨表示中國這是在悶聲賺大錢。
  • 國產大飛機 從運10到C919
    21世紀快速發展的中國民用航運市場需要國產飛機。2008年11月28日,立足掌握頂層規劃,採用國際合作項目方式研製的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101架機在上海成功首飛。繼ARJ21之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開發的C919國產大型噴氣幹線客機於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飛。
  • 離交付更進一步:國產大飛機C919再次成功試飛
    國產大飛機C919距離交付又近了一步。據媒體報導稱,12月21日15時32分,國產大飛機C919穩穩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東跑道上,這是C919首次在其主基地上海浦東機場之外的4F(最高等級)機場開展驗證試飛,意味著其距離適航許可交付更進一步。
  • 國產大飛機C919距離交付又近一步:再次成功試飛
    打開APP 國產大飛機C919距離交付又近一步:再次成功試飛 雪花 發表於 2020-12-23 15:05:28 國產大飛機C919距離交付又近了一步。
  • 民航局:國產大飛機C919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6日電(張旭)16日,記者從中國民航局獲悉,中國商飛公司已累計交付了41架ARJ21飛機,目前C919項目已進入局方審定試飛階段,CR929進入供貨商選擇階段。國產飛機現在多點開花,支持國產飛機適航審定工作,民航局做了哪些工作?未來有哪些計劃?發布會現場。民航局供圖在16日舉行的民航局發布會上,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副司長楊楨梅表示,民航局積極支持國產飛機的適航審定工作。「在具體項目方面,關於ARJ21-700飛機,目前已交付8家國內用戶,累計41架。
  • 我國的C919大飛機目前怎麼樣了?為什麼最近都沒聽到消息?
    2017年11月8日7,C919中型飛機101駕機第五次試飛。試飛過程中,飛機一度爬升到8000米高空,創下C919試飛以來的高度紀錄。2017年11月10日,C919中型飛機101從上海起飛,到西安落地,首次實現城際試飛。
  • 國產大飛機CR929的發動機PD-35有譜了,C919也可選擇PD-14
    C919大飛機的發動機多了一個選擇國產大飛機C919的適配發動機是LEAP-C發動機,國產發動機是CJ1000A,雖然商飛已經是雙管齊下,既有國外引進發動機,也在加快國產長江發動機的研發,但根據國產發動機的近程,最快也要2023年才能裝機試飛,真正裝機使用還要等到2025年以後了,而C919明年就開始商業交付了
  • 國產大飛機C919在武漢天河機場試飛
    (原標題:國產大飛機C919在武漢天河機場試飛)
  • 1000架國產大飛機終結壟斷,美國這次無能為力
    一旦成批面世,CR929就是美國波音、歐洲空客在全球大型寬體客機市場上最有力的競爭者。目前已知的是,工程師們為CR929訂下的標準是:飛機平均航程1.2萬公裡,能容納乘客人數在280人到440人之間,並能夠做到跨洋飛行。讓人欣喜的是,CR929是中俄合作的重要成果。俄羅斯正在為CR929使用新一代技術開發並設計新一代發動機。它的飛機機翼、機尾目前也是在俄羅斯進行生產。
  • 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為青少年講述國產大飛機的前世今生
    上海科技館 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18日電 (鄭瑩瑩)「我們在(上世紀)70年代就做過『運-10』,這個飛機曾7次飛到拉薩,是我們國家自行研製的第一個(大型)飛機,駕駛艙當時是5個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說。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18日在上海科技館開營,現場,吳光輝為青少年們講述大飛機的前世今生。
  • 首次,國產大飛機C919來武漢天河機場試飛!
    原標題:首次,國產大飛機C919來武漢天河機場試飛! 12月21日15時32分,國產大飛機C919穩穩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東跑道上,這是C919首次在武漢天河機場開展驗證試飛,意味著其距離適航許可交付更進一步。 C919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發,其最大載客量為190名,最大航程為5555公裡,採用國際上最新的氣動布局和最先進的設計技術,是我國首款按照國際適航標準自主設計研發的幹線飛機。
  • C919大飛機在南昌航空城「精裝修」
    安裝行李箱 調試座椅 測試線路 C919大飛機在南昌航空城「精裝修」 發布時間:2020-05-31 08:04 字體:[大 中 小]
  • 斷供C919航發?美國再次準備出新招,國產大飛機或將再遇難關
    美國下一個目標就是我國民航工業集團,在這樣的背景下,國產C919科技將面臨嚴峻的考驗。放眼全球,我們不難看出,在世界民航領域,波音與空客是引領前端的先進型客機,為打破民航壟斷態勢,國產C919應運而生,未正式量產便已獲得大量訂單,足見國人對此寄予厚望。但不得不提到的是,國產民航工業領域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即在發動機方面尚有待改進。
  • 美國放寬發動機出口限制,C919客機穩步推進,國產CJ1000蓄勢待發
    在2020年年初,美國消息人士向媒體和記者透露,美國官方考慮禁止CFM LEAP-1C發動機裝備到中國研發的C919幹線客機上,同時美國方面還計劃禁止飛控系統和其他設備的出口。但是對於通用電氣來說生產架數超過1000的中國C919窄體客機所需要的發動機訂單,足以讓通用電氣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為此通用電氣已要求美國官方延長許可證,以便可以順利將發動機出口到中國,為目前正在進行飛行測試的C919提供動力。而在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討論之後,美國官方放寬了CFM LEAP-1C渦扇發動機的出口限制,出口許可證延長至2025年,基本上可以保證C919客機的研發工作穩步推進。
  • 衝刺航空製造強國,我國三大國產飛機獲2415架訂單!波音卻遭噩耗
    中國三大國產飛機取得亮眼成績據觀察者網報導,12月9日,在杭州舉行的2020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中俄聯合研製大飛機CR929總師陳迎春表示,目前中國商用飛機公司負責的三大項目——寬體客機CR929、大飛機C919以及支線客機ARJ21三大國產客機項目
  • 大飛機C919首次動態展示訂單已超1000 附大飛機概念龍頭股
    屆時,國產大飛機C919將全球首次動態展示,飛行展示的機型還包括:中國商飛江西生產的ARJ21飛機、洪都公司生產製造的L15、初教6、昌飛公司生產製造AC311、AC311A機型等。目前中國民航飛機保有量約4000架,如果逐步替代30%-50%存量,C919大飛機將持續放量。根據商飛官網統計,目前C919累計客戶已達28家,訂單總數超過1000架。C919大飛機預計最遲2021年進入量產,目標年產100架。  另外,今年以來,三架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首次交付給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標誌著ARJ21進入我國主流民航市場。
  • 備受關注的國產C919,迎關鍵性進展,距離適航許可交付更進一步
    C919一直備受關注,因為C919是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根據最新國際適航指標建造的中型客機,全稱COMAC C919。C919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最大航程可達5555公裡,最大載客量為190座。據媒體最新報導,12月23日,C919首次在武漢天河機場進行驗證試飛,這意味著距離適航交付又進了一步。
  • 一二三航空公司拿到運營許可,主飛國產ARJ21、C919飛機
    很快國內又要多一家新的航空公司了,名字叫做一二三航空,是東航子公司,現在他們已經拿到了民航局的運營許可。來自民航局的消息稱,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已經獲得了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一二三航空有限公司2020年9月經民航局批准籌建,目前籌建工作已基本完成,申請頒發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已完成對其初審。
  • 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建成,位於南昌航空城核心區域
    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日前基本建成,並具備了相應功能。據悉,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位於南昌航空城核心區域,規劃總佔地面積24.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交付中心、完工中心等16個建築單體及可停放11個機位的停機坪、景觀綠化、道路等工程。項目全面建成後,將承擔國產ARJ21新支線飛機及C919國產大飛機的內飾安裝、噴漆、生產試飛支持、客戶交付支持、維修維護、運營保障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