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的渣女,喬引娣名副其實

2020-12-23 書海茫茫一扁舟

雍正王朝》裡,女性眾多,個個出新出彩,可唯獨一位女性,讓人不免有嫌棄之感,她便是雍正和十四阿哥允禵爭奪的女人喬引娣。

喬引娣名為淑女,實為渣女,且聽我慢慢分析。

起初與十四阿哥允禵初次相識,是兩人共同失意之時,一個是瞬間失去了繼位希望轉而被剝奪了兵權,一個是喪父後被賣轉而再賣作妓女。也許,如果沒有後來雍正的強行介入,他們兩人一見鍾情,成為令世人豔羨的鴛鴦。這是後話。

喬引娣作為一介平民,之所以那麼吸引地位至尊的老十四允禵,就在於她很多給自己裝扮,與其他渣女不同的是,她很會給自己的氣質、性格、靈魂套上高貴、清潔的外裝,讓人產生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感覺。

恰恰允禵就好這一口,特別是喬引娣有意無意表現得的不肯就範的潑辣勁兒,反倒令允禵耳目一新,頓時來了興趣,覺得此女就像烈馬一樣,非得男人徵服才行。

在高傲的性格、美麗動人的容貌下,她還會撩漢的技巧。一次,她跟允禵說起她的一位老鄉婆婆晚上睡不著覺的事,為了熬過無數個寂寞漫長的夜晚,這位女性以撒錢揀錢為樂,就這樣一晚上對付過去了。聽到這裡,允禵春心大動,畢竟也明白女人家晚上睡不著覺的根源在哪,只是女孩子家不便明說,隱喻著男女間那點感情事。

對男人來說,女人表達得越委婉含蓄,男人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就越躁動。於是,允禵對喬引娣的愛就越發深沉,甚至在母后、雍正的面前說要娶喬引娣為妻,可見,一向心機頗深、鐵石心腸的允禵也被這位不簡單的女人所軟化。

如果他們兩人從此不分離、永相和好,也就罷了。可是,當雍正做了第三者,喬引娣最後變了心,反而讓觀眾對喬引娣沒了好感,拿現代話評論她就是渣女,那種玩弄感情、故作清高的渣女。

反而讓人覺得空虛寂寞的允禵惹人憐,不但兵權沒了,被貶守墓,而且連摯愛的女人也被兄弟搶走了,你說可憐不可憐。

說回喬引娣,起初對雍正恨之入骨,不給雍正一點好顏色好。有一次,雍正讓她倒茶水,可她根本心不在焉,不小心把惹茶水倒了出來,燙傷了雍正的手。幸好,雍正是喜歡她,不然她早就沒命了。

作為雍正身邊的貼身婢女,喬引娣與雍正朝夕相處,雖說身在曹營心在漢,可日久見人情,與雍正相處時間長了,自然對雍正就有了好感。每天看到雍正起早貪黑,為了國事過度操勞,而且時常看到雍正皺眉頭、不勝煩惱,等等,她似乎漸漸心裡容納了新的男人了。

沒辦法,男人或者女人都是一樣有感情的,有感情空白期的。可是,當一個女人清高過頭,又突然說變心的時候,就不那麼博人同情了。

在挫敗八爺黨逼宮陰謀後,雍正對自己的兄弟老八、老九等人下了毒手,將他們永遠圈禁,恰巧此時最好的兄弟胤祥去世,雍正心裡非常難過。結果,喬引娣就在他身邊嘮叨,說十三爺在世時重視兄弟感情,希望雍正也如此。這話聽著就非常不合時宜,雍正叫她馬上走,令她回到允禵身邊。自然,喬引娣傲氣而走。

如果喬引娣回到愛過的男人允禵身邊,也就罷了,可令人失望的是,她居然再次回到了雍正的身邊,兩人也因此互相表白了,我在想,這部劇的結尾有點狗血,或許喬引娣真該保持玉女的形象,而不是成為一位玩弄男人感情的渣女,因為既然喬引娣選擇了允禵,就不能選擇了雍正了吧。

也許,在那個年代,女性可以更大膽地有更多選擇吧,誰知道呢!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喬引娣跟過十四爺,為何又從了雍正?
    對比《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這兩部劇,就會發現,雖然它們出自一個作者,可是卻截然不同。《康熙王朝》裡雖然有對內的劇情,但很多驚心動魄的事情都是對外(對仇敵、對外番邦、對三藩),到了雍正王朝絕大多數的問題就出在雍正和八爺黨之間。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把喬引娣從胤禵身邊奪過來?喬引娣結局如何
    喬引娣到雍正身邊最初很抗拒,準備一死,雍正說了,你如果要死,那麼我立馬處死胤禵,喬引娣妥協了,但不願意為雍正服務,雍正也就由著她的性子,後來喬引娣漸漸被雍正的勤政所打動,主動為他端茶遞水,最後進而和雍正產生感情,最後被雍正納為妃,喬引娣提出想要找到自己的母親,雍正派李衛多方尋找,最終找到了喬引娣的母親黑氏,雖然多年過去了,但雍正一眼認出了那就是當年的小福,而喬引娣正是他的親身女兒。
  • 雍正王朝:喬引娣和雍正,發生關係沒有?一個小動作,說明了一切
    導讀:喬引娣,作為基層貧困民眾和雍正政敵家眷的雙重代表人物,乃係《雍正王朝》中見證雍正皇帝「在位十三載,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的關鍵人物。最初階段,這個被皇十四子胤禵在破廟「撿」來的逃荒丫頭,因為和其「同命相憐、皆有痛失至親之苦」而惺惺相惜,乃至感情迅速升溫。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為什麼不能娶喬引娣,而老十三卻可以娶阿蘭
    看電視劇《雍正王朝》,大家都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漢人女子阿蘭可以最後嫁給老十三胤祥,而老十四胤禵卻不能娶同是漢人的喬引娣。其實皇子能娶誰完全是取決於皇帝,清朝雖有滿漢不能通婚的祖制,那其實是對普通漢人所說,如果皇子或者皇帝真看上了哪個漢人女子,也一樣可以娶回去,只要將她們入籍就可以。
  • 《雍正王朝》裡,老十三娶阿蘭可以,老十四娶喬引娣違背祖制?
    《雍正王朝》裡面,阿蘭、喬引娣本為民間女子,胤祥能和阿蘭在一起只能以「入籍」已「抬旗」方式讓其擁有合法身份。這本很難做到,在胤祥眼中並不難,他能通過雍正提高阿蘭身份,從而達到自己目的。阿蘭本為張五哥之妹,江夏鎮和胤祥相識,因其兄長張五哥成為劉八女替罪羔羊,阿蘭無奈之下,找到十三爺胤祥。
  • 她是TVB清純演員,後成《雍正王朝》女主角,演這部喜劇形象大變
    說起《雍正王朝》的男主角,大家會不約而同說是唐國強,但說到這部劇的女主角,很多人就迷茫了。這是一部男人戲,有女主角嗎?當然有,即便戲份再少人家也是女演員中的主要角色,她是誰呢她就是喬引娣的扮演者李穎。《雍正王朝》導演胡玫當時為《雍正王朝》戲份不多的女一號喬引娣的演員人選而發愁,後來,她找到了李穎,成功塑造了導演心中的角色。拍完《雍正王朝》後,她拍攝了大量的情節喜劇,與導演英達合作。其中,一部情節劇最火,那就是《東北一家人》。
  • 雍正王朝:雍正帝為什麼看完老八胤禩臨終前寫的信後,暴斃而亡?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從即位那一刻起,就一直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可謂一路披荊斬棘。為了大清,為了江山,為了百姓,嘔心瀝血,兢兢業業,甚至去世前的最後一刻,還在批改奏摺。但是在他去世之前,卻收到了老八胤禩的信,難道這封信成了壓倒雍正帝的最後一根稻草?
  • 雍正王朝:支持老八,老四卻成了皇帝,站錯隊的馬齊該如何自保
    更重要的是,馬齊的這段話還能起到另外兩個作用:1、替雍正皇帝開脫,努力緩和胤禵和雍正之間的兄弟感情,這本就是對雍正皇權的直接支持;2、再次強調這是雍正皇帝的旨意,而不關自己的事。神仙打架,可別誤傷了小鬼!你和雍正之間的內部矛盾,內部解決就是了,可別牽連上我!只是,沒等胤禵反應,身後被胤禵「撿來」的喬引娣搭了腔:「這是什麼好意?
  • 內地劇雍正王朝和港劇君臨天下,一個正餐一個水果?
    1999年的《雍正王朝》,播出二十年來受觀眾喜愛程度不減,個人覺得,如果不爛尾,它比漢武大帝、康熙王朝之類的還要經典。一方面人物塑造的好,康熙,雍正李衛年羹堯田文鏡鄔思道年秋月,隆科多張廷玉佟國維圖裡琛,還有老二老八老十三老十四等一群阿哥們,都各有特點,甚至連一個小配角張五哥的形象也可圈可點。
  • 雍正王朝劇組:「年秋月」銷聲匿跡,「張廷玉」和「鄔思道」離世
    康熙雖然輩分比雍正大,但是其實《雍正王朝》在1999年播出,出品時間比《康熙王朝》早兩年,一定程度上為後者做了鋪墊。《康熙王朝》更多的是開疆擴土的「創業」,感情戲較多,但是在一些細節處理上沒有那麼嚴謹,因此受到一些觀眾的批評。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向雍正建議,釋放胤禵?深通上意後的真情之舉
    胤禵雖無言,也沒動,但從其帶有淚痕的臉上來看,這個曾經高傲到天際的大將軍王,被胤祥徹底擊敗了,即使在雍正皇帝將喬引娣從其身邊奪走的時候,胤禵也只是出於一個弟弟對兄長的怨恨,而非敗者為寇對勝者為王的不服,乃至不臣之心。
  • 雍正王朝:雍正帝本信佛,為什麼後來卻信道吃仙丹,且吐血而亡?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就是雍正帝在即位之前,是信佛的,經常手不離佛珠。可是到了執政後期,他又開始信道了,不僅重用賈世芳,還吃他給調配的仙丹來提神。由於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經常批奏摺到天亮,又趕上老十三胤祥因病去世,對他打擊頗大。再加上親手賜死了皇子弘時,當時雍正帝就口吐鮮血,被圖裡琛背回了宮裡。
  • 雍正親自看喬引娣,還把他她留在身邊,這招真夠狠的
    大家好十月今天接著給大家講述雍正王朝的故事。在上一回中我們說到年羹堯最後上吊而亡。緊接著又發生了西北戰事,我們今天接著往下看。十三爺其實早已染上了癆疾,這在當時是一種不治之症。但是他知道雍正離不開自己便讓阿蘭幫他極力隱瞞,可是他並不知道這些事情都被悄然而至的雍正看在眼裡。
  • 出道便和古天樂合作,胡玫找她演喬引娣,現淡出觀眾視線難覓音訊
    應該說,早期的李穎事業發展是非常順利的,在TVB的時候,她就頗受重用,轉戰內地後,她很快便出演了央視1999年的開年大戲《雍正王朝》,並直接在劇中飾演了女一號「喬引娣」。據說當時,已經有100多個演員面試了這個角色,但導演胡玫卻始終不滿意。
  • 雍正王朝:看似愚蠢無知的烏雅氏,才是後宮中真正的權謀專家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人物大多以悲劇收尾,比如說雍正生母烏雅氏,最後被兒子雍正皇帝生生氣死,但其實烏雅氏也是一個權謀高手。她很明白自己在幹什麼,最終要達到怎樣的目地?那怕在臨死關頭還算計年羹堯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是雍正皇帝的死對頭。他們不僅與雍正爭皇位,在爭位失敗後反對雍正的新政,妄圖陰謀逼宮,還極力捏造謠言,說雍正弒君,搶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胤禵作為謠言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是因為這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 雍正王朝:科場舞弊案——雍正皇帝最為精妙、腹黑的一次權謀算計
    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科場舞弊案」的演變過程,產生過懷疑。反正小編覺得,整個「科場舞弊案」,乍看之下合情合理,可是細想之後,卻迷霧重重、非常詭異。首先,在整個案件中,大清王朝的帝王將相、皇子權臣都牽涉其中,可謂牽扯甚廣、影響惡劣,即便是由此立馬引發一場滔天巨案,我們也一點不奇怪。可是,在主犯張廷璐匆匆被誅之後 ,此案就沒有了下文,頗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
  • 雍正王朝:劉墨林究竟是怎麼死的?真相或許並非為救弘曆那麼簡單
    在《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劇情不知道是導演刻意沒拍,還是後來被剪輯掉了,那就是關於劉墨林的死。關於他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來自於二月河的原著小說《雍正皇帝》,劉墨林是在蘇舜卿被人強暴投河後,鬱鬱寡歡,被雍正帝派到了年羹堯軍營,最終被年羹堯手下毒死。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諸如四福晉、年秋月、阿蘭和喬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遠離政治、遠離紛爭,實則與朝堂對決、奪嫡之爭緊密相連,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和改變了皇位爭奪的最終結果。康熙皇帝的後宮妃嬪,和太子胤礽之間產生荒唐關係的鄭春華,就是這樣一位幾乎直接導致「九子奪嫡」事件出現的特殊女人。
  •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個更經典?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哪個更經典?《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是兩部口碑都很好的電視劇,雖然與歷史真實或許有點兒差距,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歷史的複雜性。46集的《康熙王朝》在中國內地開播前,它的50集版本已在臺灣和香港播出,均取得了相當高的收視紀錄。在內地,《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若論知名度,《康熙王朝》高於《雍正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