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佔便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2020-12-14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本

在我們身邊,不乏有些愛佔小便宜的人。

買東西時急功近利地討價還價,不給對方分毫;買東西被多找了錢卻不吱聲;吃飯請客不付錢……

他們貪圖小便宜,摳著自己的錢,霸著別人的錢。

總之是「吃拿卡要」,盡佔別人便宜。

其實,人生不能總佔便宜,吃虧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董必武曾說過:

「人要成功,做到兩吃,能吃苦,能吃虧。」

可見,不佔便宜是一種人生策略,可以贏得人們的景仰,還可學到人生大智慧。

懂得不佔便宜,才能成為真正人生贏家。

01

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

看過一個寓言小故事。

從前,羊群中有兩隻公羊不知為什麼打起來了。

它們雙方都用犄角拼命頂撞,地上流了不少血。

一隻豺狼走過來,高興地想,這下可以吃羊肉了。

它跑到兩隻羊中間,見地上有血,就想,先舔點血再吃肉。

這時,兩隻羊再撞到一起,這隻豺狼只顧舔血,沒來得及躲開,被羊頂死了。

為了佔便宜,像這樣「因小失大」的人還少嗎?

收藏家馬未都家裡曾經僱傭過一個保姆。

她有時會偷偷拿他家的東西,但她不拿值錢的,就是拿一頭蒜、兩片姜、半瓶花生米。

馬未都發現後,就當什麼也沒發生一樣對保姆說:

「我家吃的東西你喜歡什麼需要什麼,跟我說一聲,反正有些東西我也用不完。」

但保姆也不改,該拿的還是悄悄拿。

這種不打招呼的做法,讓馬未都很煩,如果哪一天她心血來潮順走一件文物呢?於是,不敢再用她。

貪小便宜吃大虧,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馬未都是大收藏家,家中不乏有價值連城的珍寶,在他家做保姆,也可以說是珍寶守護人。

只要盡心盡力,工資報酬不會低,可為了貪小便宜丟了工作,實在不值得。

人性裡的貪婪,常常讓我們不自覺地喪失基本的道義準則和利弊判斷,然後做出一些不合常理的事。

雖然人的貪念是與生俱來的,但在無關緊要的小便宜面前。

還是應該把控住自己,不要自貶人格,更不要因為那仨瓜倆棗,毀了自己一生。

一個人要贏得另一個人很容易,那就是學會吃虧。

02

愛佔便宜,是缺乏教養

蒙牛乳業集團的創始人牛根生回憶說:

「我的父親養牛送奶38年,我是子承父業。我的母親給了我教育,她囑咐我的兩句話讓我終生難忘。一句是:要想知道,打個顛倒,另一句是:吃虧是福,佔便宜是禍。」

可見,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教育,關乎一個孩子未來的成敗。

從前,有個小孩子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地生活著。

有一天,小孩子從學校裡偷回一個寫字板,以為母親要教育他。

結果愛貪圖小便宜的母親,不但不處罰,反而誇獎了孩子。

過了幾天,小孩子又從外面帶回來一件非常漂亮的外衣。

母親抱起兒子,親了他一下。

孩子漸漸長大了,但是卻養成了偷盜的習慣,並且膽子越來越大。

這次,他竟鑽進了金庫,在作案時被當場抓住。

法官判他死刑。臨死之前,小偷要求讓他和母親說幾句悄悄話。

小偷張開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來,憤恨地回答說:

「我小的時候,在我偷第一個寫字板時,你如果揍我一頓,教導我這是不對的,並且讓我改正錯誤的話,我會到今天這地步嗎?」

過度貪便宜是不可取的。很多時候有些人,為了小便宜掉進了陷阱。

不佔人便宜是教養,越是有教養的人,越是懂得吃虧。

看似吃虧了,其實贏得了人生。

03

不佔便宜,是最大的精明

從貪圖小便宜這種行為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格局之低。

有格局的人目光長遠,不會因眼前的小利,而失去做人的底線。

而沒有格局的人,為了佔別人一點便宜,不愛惜自己德行。

曾國藩說:

「凡事不可佔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

喜歡佔人便宜的人,從短期看,確實得了利益,但從長期看,他將失去的,會比得到的更多。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就是一個喜歡佔人便宜的人。

攻克景德鎮後,曾國荃回家辦理遷墳一事。

他仗著自家的勢力,擅自佔用別人家的地,砍伐別人家的樹。

此事被曾國藩知道後,氣憤與恐懼並存。

氣憤的是曾國荃仗著自家的勢力,佔鄉親們的小便宜,損害了曾家的名聲。

恐懼的是,隨著自己地位的上升,家裡人越來越驕奢淫逸,想要保住富貴,求得善終,恐怕做不到。

作惡多端的曾國荃,100多年後,也難逃口誅筆伐。

不佔便宜,是最大的精明。

俗話說:「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小失大。」

佔盡便宜的結果是,把自己的活動空間搞得越來越狹小,這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別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佔便宜的行為拉低的是自己的形象。

時間是講報應的,你可能一年前貪佔了人家的小便宜,一年後就要幾倍於當初來還債。

然後才能平衡,時間是最無情的,人切不可有佔便宜心理。

不佔便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相關焦點

  • 不佔便宜是教養,禮尚往來是修養:請把愛佔便宜的人拉黑吧
    俗話說:「不佔便宜是教養,禮尚往來是修養」。世界所有長久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不把別人的好不能當做理所應當,是一種教養,更是一種高情商。她說:「自己也真不是在意那點小錢,而是長期被佔便宜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了。」「愛貪小便宜的人,必定會吃大虧」。愛佔便宜的人,朋友會越來越少,因為他們不會再信任你,愛佔便宜的人,以後的人生路,只會越走越窄。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深度好文)
    其實,與人交往,行事作風,是一個人的隱形標籤。很多當時佔的小便宜,有可能成為日後的絆腳石。「不後悔?」父親問。「不後悔!」兒子回答堅決。兒子吃的很快,面見底也沒看見蛋。父親端過剩下的有蛋面,吃起來,兒子看見上面有一個蛋,更沒想到的是下面還有一個蛋。父親指著蛋說記住:想佔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虧!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
    與人交往,行事作風,其實是一個人的隱形標籤。不要總是以為只有天知地知,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真的傻,你能夠想得到的,別人自然也可以。不要因為眼前一時的利益而丟棄了自身的修養,否則往往都會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結果。
  • 「貪小便宜,吃大虧」: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小時候,村裡有個嬸子出了名的愛佔便宜,就連誰家的花生種子在外面曬一曬,只要她看見都要上前抓上一把,邊嗑邊閒聊。每次賣菜的來了,都會將車子停在村西頭最繁華的路口,然後對著四面八方吆喝上幾聲,不一會兒就會有不少熟悉的鄰裡們出來看菜。
  • 心理學:想要知道一個人修養高不高,跟他吃頓飯就行了
    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可以從這個人的言行舉止中看出來,尤其是在飯桌上,中國人很講究吃,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吃飯來看出對方的修養高不高。 如何通過吃飯看出一個人的修養高不高?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們每天的必要活動,所以想要看出一個人的修養高不高,和他吃頓飯就知道了。
  •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是和顏悅色
    事實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想要發火是一種本能,而能夠把這種本能壓制下去,待人接物始終做到和顏悅色,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01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大孝順。不一會兒就被我吃完了。好像有什麼不對啊,但舌尖上還有小核桃的香淳味道,管他呢!後來我問老婆這是什麼招?我老婆說,這招就叫巴甫洛夫馴獸法。」被這對夫妻可愛到了的同時,也不禁想為妻子的應對方式點讚。
  • 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作者:每晚·柚子來源:每晚一卷書(洞見旗下帳號)之前聽過這樣一個段子。是否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其實更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1近日,袁姍姍被全網吐槽了。原因是她在某節目中,不顧他人提醒,用錯誤的方式拿取文物,並直接回復了一句:「沒事,他(修復師)可以再修復。」
  • 「夜讀」一個人吃虧時的反應,會暴露他的修養
    ,會暴露他的修養04:43來自人民日報1有人說,「我不知何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知何為小人,但每件事好佔便宜的便是。」一個人吃虧時的反應,會暴露他的修養。當我們談起這個話題,同事雲香非常大度地讚美了自己的前夫。三年前,雲香因為跟丈夫感情破裂,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婚姻。那時的她能說出丈夫一堆毛病,愛沒了,恨倒是綽綽有餘。離婚時,因為擔心丈夫會錙銖必較,她還特意提前諮詢了律師朋友,就怕自己吃虧。而讓她沒想到的是,丈夫大度地把更多的財產讓給了她。
  •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是「知而不言」
    真正能做到「知而不言」的人很少,而「知而不言」也體現出一個人的高情商、高修養和高境界。這樣的「直率」,不管用多麼巧妙的語言,都無法減少對他人的傷害,無法粉飾自身修養的不足。看破不說破,不貪一時的口舌之欲,方能給交談雙方都留住一份尊重。
  • 一個人的頂級修養:耐得住寂寞
    與其說,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是自己修養不夠。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只有你靜下心來,學會自己跟自己獨處,才有可能有新的情況發生,這是自然法則。首先請學會做個耐得住寂寞的人!所以,你想得到一個人,越不要死盯著他。你越害怕失去一個人,就越不要死盯著他。你死盯著一個人,不肯放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會令他窒息,你早晚會失去他。
  • 修養,一個人的精神長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個人有沒有修養,並不在於他的身材與面貌,出身和地位,也不在於他走過多少路,有多高的學歷,而是歲月經歷沉澱下來的人格魅力。
  • 「閉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一個人可以說話,但不代表他可以說得很好。一個人不會說話,但他有的時候就是因為沉默,所以才會讓別人感到他有修養,有時候學會閉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正如海明威說的那樣:「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 修養,一個人精神的長相.
    修養,一個人精神的長相人之長相,分體貌和心靈。五官之美如花開豔陽,直接;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動,需依託,靠修養方能呈現。那什麼是修養呢?是文明禮貌、知識文化還是清風明月、 淡茶閒花,都對。因為修養是一個非常美好高貴的詞語,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 不去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極致的「精明」
    有一個國王酷愛打獵,一次他和朋友出門打獵時,不小心摔了下來,因右手拿著刀,跌落後,剛巧將左手拇指切斷。國王疼得嗷嗷大叫,一個大臣卻說:「這並非是壞事。」國王聽了後大怒,以為自己被大臣當成笑話看待,隨即將其關押到大牢中。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值得收藏 )
    圖片來源:pexels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是尊重他人 尊重的內涵, 平等,價值,人格,修養。
  • 一個人的頂級修養,藏在這三句話裡
    正如《呻吟語》中所說,「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時時自省,處處自律,才能不虧德行。肆無忌憚,恣意妄為,則容易招來災禍。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奢靡無度。相傳她曾命尚方局,做一條用各種珍奇鳥雀羽毛製成的裙子。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而當一個人愈發的成熟和懂得人生的真諦之後,那麼他的修養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來,這是自然而然的,也是人生過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沉澱。提升自己修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明白,那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在《弟子規》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不是好好說話,也不是沉默,而是………
    「捧殺」這個詞大家應該都聽過,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大概就是太拿自己當一回事,沒有人那麼注意你,也沒有人那麼不注意你,這樣做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把自己害慘,自己還不自知。沒有人活著是容易的,不過做什麼道路都會充滿阻礙,也可能有的人表面光鮮,背後卻歷盡了苦和累。
  • 曾國藩:一個人有沒有修養,看臉就知道
    一個人的修養外化於行,便會表現在人的相貌上。 你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體現著你的修養。 01 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 修養,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職場中尤為重要!
    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雙方或為了某一件事情而爭執不休。可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更佔理卻不願意跟對方爭論呢?這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一個有修養或者是說有素質的人絕對不會和不在同一頻道的人爭辯。我特別注重一個人的修養和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