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職場中尤為重要!

2020-12-23 lenggaofei

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

不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現象,雙方或為了某一件事情而爭執不休。可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更佔理卻不願意跟對方爭論呢?這是個人修養的體現。一個有修養或者是說有素質的人絕對不會和不在同一頻道的人爭辯。

我特別注重一個人的修養和自我修養。與人交好,我首先會看這個人的修養。如果一個人的修養或素質太差,興趣再相投,我也不想與之為伍。這是我性格使然,亦或是我特別看重一個人的修養。我喜歡簡單,與有修養的人交流,放心。

細節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公眾場合不隨意高聲談論影響別人。離開座位歸正坐椅。上菜時對服務員說謝謝。掛電話時讓對方先掛。吃飯時不吧唧嘴,不翻菜。不說髒話。剔牙時拿紙巾擋住,一是擋住不雅,二是方便把塞牙縫的東西擦紙巾上。進入商場有門或有門帘的時候扶著,等後面的人接住後再輕輕鬆手。上廁所後洗手不猛甩手,以免把水甩別人身上……還有喝酒、倒茶、進出電梯、關汽車門、與領導同行等等的禮儀及細節,無一不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我至今還記得不到20歲的時候,我們玩得好的幾個朋友一起到另外一個朋友那去玩。那天正好下雨,我們四個人騎了兩輛摩託車,一個坐在摩託後座上的朋友姓邱,不知道是腳麻木了還是什麼原因,過一條水道的時候(下雨,很多路面會有積水),腳上穿著的拖鞋被水衝走了他全然不知,是後面車上的人看到了告訴他的。為此,我們到了朋友家的時候還在取笑那邱姓的朋友。在農村,都喜歡串門,我們當時去到的房間中就坐了有十來個人。

我們幾個談論得非常高興,大聲哈哈取笑他,說鞋穿在腳上丟了都不知道……好像房間就只有我們四個人一樣,拍著手大聲談論著(人到高興時常表現出來的姿態)。正是熱播劇《還珠格格》熱播的時候,稍年長的長輩們都非常喜歡看。我們談笑有了好一陣影響了他們看電視全然不知。人到得意時常忘形呀。看我們沒有半點要停下來的意思,其中有一人終於忍不住了說:「你們要講出去外面,莫影響了我們看電視。」突然間我們都愣住了,然後起身默默地走出了房間。感覺特別的不好意思。是啊,我們太開心了而全然沒顧及他人的感受。

從那開始,我就特別注重個人素質和修養。喜歡去找一些相關修養素質方面的書閱讀。一個人的修養和文化水平沒有直接的關係。修養是一種內在的涵養或者叫素質。不管是商業合作還是為人處世中,我們都願意與有修養或素質高的人合作或相處。從一個人的修養當中,往往可以看到很多的東西,不論是他的為人處世,還是對於事物的認知程度、個人的性格,甚至對他尊敬與否,這些都可以從修養當中反應出來。

我不喜歡戴耳機線,一是覺得長時間使用耳塞對聽力有影響;二是聽筒塞在耳朵裡時間稍微一長(只要有10多分鐘左右)我的整個耳洞及耳廓就開始發痛受不了。所以我基本上不有耳機線。因經常出差,長期奔走各個城市之間,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特別多,所以耳機使用的頻率就高了,使用的次數多了,耳朵也開始習慣。有時候聽點自己喜歡的音樂,或都是在火車上看上一兩部電影,挺好的。

經常能在公眾場合,看到有人大聲打電話或者播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視頻內容,對自己是音樂,但對別人有可能是噪音。我總能看到有不少人對其投去不太友好的眼神。

我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總統帶著孫子散步,有個乞丐向他鞠躬敬禮,總統馬上駐足還禮,而且彎腰更深。孫子不解:「他只是個乞丐啊!」 總統回答:「我絕不允許一個乞丐比總統更有禮貌!不要以為別人尊敬你,是因為你很優秀,其實別人尊敬你,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對誰都尊敬。」禮貌和尊重,象徵的是境界和修為!所以做人呢!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每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多麼棒的一句話:別人尊重你,不是自己有多棒,而是因為別人足夠的優秀。

很多時候,個人修養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自我的人生走向與個人命運,而只要放眼當下就不難發現,似乎當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起了自我的修養。有人說:自我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有人說,自我修養是一個人本質的折射。

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養。

這段時間天天呆家裡,跟兒子呆一起的時間也多了。我也會經常跟他講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有修養。那什麼是修養呢?修養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每人都要有最基本的修養和素質。如個人的行為禮貌、言談舉止。我在全國各地跑了這麼多地方,特別是在公司,我們更看重的個人的素質,一個有素質的人,能力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再要看這個人是否有孝心。如果沒有孝心的人,我們堅決不會聘用,連父母的話都不聽的人,我們又如何能管好用好他呢?所以,在企業中我經常會跟他們講人有四品:有才有德為正品提拔重用;有德無才為次品培養使用;有才無德為毒品堅決不用;無德無才為廢品杜絕使用。

在此,足夠看出來一個人的素質有多久的重要。我跟兒子說:如果一個小孩沒有基本的素質,不是小孩的錯,而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在我們老家會說這個小孩沒有教養。家庭教育也是多久的重要呀。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雖然說是從小可以看出小孩的個性或以後的成就。其實這當中我覺得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還有家庭的教育。言傳身教呀。所以,一個孩子的行為習慣和素養從小就要開始。

我還跟孩子舉例說:你看現在很多的明星要不了多久就會過氣或者說人設倒塌,是什麼原因,我想最終的還是修養不夠,或者是說素質的問題。你看劉德華、何炅、汪涵還有好多這樣的名人,一直受人喜歡,受人尊敬?為什麼?是他的修養非常好。特別是作為公眾人物的他們起到了很好的帶著作用。一言一行都是正能量滿滿。只有一個真正具備有修養素質的人才可能長期保持這樣。

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任何人都跟我們一樣有修養,有素質。雖然人人平等,就修養和素質而言,人不可能盡善盡美,完美無缺。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以別樣的目光去審視別人,或是隨意的去嘲諷他人。

有一名話說得好:當你看不慣別人時,那是自身的修養還不夠。好的修養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好的修養是表面如一、知行合一。從細微處著手,識大體拘小節,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

自律是最高境界的修養,是一個人的涵養和品質的體現。曾國藩云:「君子責己,小人責人。」自律,就是以律人的標準、以律人的心態去律己。「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自律是一種風度,一份超越。

只有把自律、修養、素質修養到習慣成自然的程度,這才是真正的修養。

相關焦點

  • 心存敬畏,是一個人基本的修養
    一個人,只有對生命、對規章、對職責心存敬畏,才能行穩致遠。敬畏,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人生的大智慧。敬畏生命,人生無法重來中北大學學生跳樓自殺事件,這幾天在網上引起巨大爭議。從死亡中走出來的他,儘管不再擁有陽光的外表,可陽光、強大的內心足以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所以說,敬畏生命不僅意味著靈魂的升華,更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別人的心靈。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的法國人阿爾貝特史懷澤,創立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
  • 一個人什麼品格最重要
    對於近期有網友諮詢提問的關於《你認為一個人的什麼品格最重要》,本人提供幾點個人意見供參考:我認為一個人的品格,最重要取決於品德修養的至高程度,這才是最重要的。為何呢,以下為幾點原因分析:①品德程度。一個人的品德程度表現在道德修養。
  • 「閉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這個世界上需要我們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就連最簡單的說話,也不是隨便說說而已。每個人都長了一張嘴,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學會說話。但是真正的學會說話其實很難。一個人可以說話,但不代表他可以說得很好。一個人不會說話,但他有的時候就是因為沉默,所以才會讓別人感到他有修養,有時候學會閉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 讓人舒服,是一個人最可貴的修養
    能把生活過好是種本事,但在自己過得好的同時,也能讓他人感到舒服,卻是一種深層次的修養。有修養的人,很少炫耀在求職模擬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中,有一個環節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演播室的嘉賓們在討論簡歷裡最大的成就,楊天真圍繞著這一話題自評了人生的三大高光:21歲還在上大四的她,就做了衛視節目的總導演和製片人;23歲成為了範冰冰工作室的宣傳總監;29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把它做成了中國最大的經紀公司之一。其他人也紛紛例舉了自己傲人的經歷,而到了撒貝寧的時候,氣氛卻變味了。
  • 提高自己的修養和素質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包括理論、知識、藝術、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水平,也指養成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一個有修養的人會表現出以下的好品格和品質:愛心、喜樂、耐心、安靜、善良、溫和、守時、自製和信念等。
  • 職場中人與人的差距不在知識,而是思維
    職場中,我們不斷的招人,找人的標準越來越高。各種管理培訓層出不窮,但這些就能得到優秀的人才,收穫想要的結果嗎?其實未必。知識很重要,但是比知識更關鍵的是人。管理,最根本在於執行,收穫目標。所有因素本質最關鍵的因素都是人。
  • 如何提高個人修養(素質)
    每個人都喜歡和有素質,有修養的人進行交往,交流,成為朋友,因為會讓彼此感覺很舒服,有修養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懂得先尊重自己,那麼如何提升自己的修養呢?2、厭惡素質低沒有修養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自己看不慣哪些沒有修養的人,說話粗魯,行為野蠻,不分場合,不考慮他人感受,只考慮自己利益的人,對這些人心裡就感覺特別厭惡或者反感
  • 在職場中,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只有2個字!
    你好呀,歡迎來到谷思青年~ 在職場中,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高度評價一個人,你會用哪個詞? 是聰明?是勤奮?還是情商高?
  • 品德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質
    在當今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中,用人單位應該意識到人才品德的重要性,要將員工的道德素質放在人才考察的首位,把人才的「德」作為人才第一位的素質加以強調。企業用人原則應是:寧願用一個品德過硬、對企業忠誠、有職業操守而能力略低的人才,而不願冒風險用一個專業才能很高但品德有問題的人。
  • 越是領軍人才,越要看基本素質
    領導者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戰略的制定,要時刻思考企業到底要往哪個方向走。領導者的使命就是不斷地選方向,定戰略,尤其企業發展越來越大,需要邁過去的坎也越來越大。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假設你一天要審批15件大大小小的事,一年加起來就是5000多件事。這其中真正的大事有多少?經過認真思考的又有多少?還是你只是享受純粹的控制感?
  • 心理學:想要知道一個人修養高不高,跟他吃頓飯就行了
    修養,是指人們自身的綜合素質,唐朝詩人呂巖在《憶江南》中通過「學道客,修養莫遲遲,光景斯須如夢裡」講述了修養是對內心思想和自身行為的一種改造,也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
  •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是「知而不言」
    真正能做到「知而不言」的人很少,而「知而不言」也體現出一個人的高情商、高修養和高境界。01、「知而不言」是尊重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這樣一類人,他們總喜歡用「我這人比較直」來開頭,接下去的話基本上就是會讓人尷尬不已。
  • 職場中態度和能力哪個更重要?
    職場中態度和能力哪個更重要?我認為這兩者就好比一個人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但是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比較普遍:1、能力不夠,態度來湊。這種情況在日常職場中也很常見,比如有些人工作能力一塌糊塗,可是態度很端正,逢人就是一幅笑臉,被領導批評也甘心認領,甚至也會經常給領導表態,下次努力改進提升,可是即便態度這樣好,但是工作能力始終不見長進,這種人在職場中其實也有很多。3、能力不行,態度不好。
  • 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懂得給別人留面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遇見各式各樣的人,也會體驗親情、友情、愛情,而此間種種因緣糾葛,亦不是你我一字一句就能夠交代清楚的。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裡,有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也有夜幕之下、蕭瑟破敗。可是,一個人只要來到這個世間,終有一日會踏入社會,終有一天也會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這是每個人都將經歷的,不論好壞不論結果,也不論你願或不願。
  • 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是和顏悅色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卻常常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對身邊的人發洩怒火?事實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想要發火是一種本能,而能夠把這種本能壓制下去,待人接物始終做到和顏悅色,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修養。很多時候,我們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最容易肆無忌憚,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覺得,不論我們做了什麼,他們也不會離開。我們對父母最沒有耐心,也不過是佔著他們無條件的愛。因此,在我們的一生中,父母給予了我們最多的安全感,卻也成為了忍受我們最多壞脾氣的人。
  • 《offer2》詹秋怡、李晉曄成功的背後,揭示了職場中最重要的一環
    作者:橘子味的汽水《令人心動的offer2》還在持續熱播中,通過這檔節目,我們職場人從中能獲得不少經驗。這次要跟大家探討的問題是,在職場中,團隊合作究竟有多重要?在上期節目當中,8位實習生按相同的帶教律師進行了兩兩分組,並且每組都發布了不同的實習課題。
  • 修養,一個人精神的長相.
    修養,一個人精神的長相人之長相,分體貌和心靈。五官之美如花開豔陽,直接;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動,需依託,靠修養方能呈現。那什麼是修養呢?是文明禮貌、知識文化還是清風明月、 淡茶閒花,都對。因為修養是一個非常美好高貴的詞語,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
    在央視新聞《夜讀》不久前徵集的2021新年願望中,很多人都提到了這個願望:希望在新年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情緒穩定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一項需要修煉的技能。有句話說:你可以表達憤怒,但不要憤怒地表達。生活的高手,從來不會讓情緒控制自己,而做出後悔的舉動。
  • 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取決於家庭的教養和個人的自身修養
    素質:常常用於描述一個人的自身行為方式,代表的可能是個體或者團體例如:你怎麼亂扔垃圾,真沒素質教養:通常描述的是一個人從小成長的一個環境問題,例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成長過程中自身吸收的為人處世之道。如果一個人說你沒教養,那就上升到了家庭矛盾,說明人家對你以及對你整個家庭的不認可。現在的人三五九等,在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立的,一個家庭同樣的教育,同樣的成長環境,,但是就是會培養出不同的人來,可能強勢,可能懦弱,可能善良,可能狡詐......
  • 修養,一個人的精神長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個人有沒有修養,並不在於他的身材與面貌,出身和地位,也不在於他走過多少路,有多高的學歷,而是歲月經歷沉澱下來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