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們遲遲解決不了的商戶跑路問題,一直服務於中小商戶的阿里系,給出了方案,而且一次性給出了兩個。
消金界獲悉,阿里生態內的「口碑」聯合「餓了麼」,共同推出信用分期產品——分期年卡,目前正在通過代理商對外拓展商戶。
而螞蟻集團近期推出的花唄月月付,同樣作為信用分期產品,當前只向少量用戶開放,部分商戶還處於灰度測試階段。
很少人注意到,從上線時間來看,分期年卡推出的時間甚至早於月月付。
分期年卡與月月付,兩者業務相似,皆可實現按月支付、創建分期,功能上均可解決租房、教育、健身等場景中預付費模式存在的問題。
然而,兩者從產品邏輯與市場空間上,又有著較大的區別。這樣相似的兩款產品,誰能最終勝出呢?
慢了「月月付」一步?
在很多人連螞蟻花唄的「月月付」還沒搞明白的時候,新產品「分期年卡」已經冒出頭來,發力招商了。
公開資料顯示,分期年卡是以芝麻信用、分期代扣、預授權三個結構性產品為基礎,是平臺結合預付費業態而打造的一款輔助解決商家引流以及留存問題的服務產品。
在介紹中,分期年卡並不是支付產品,而是一款技術產品、引流工具。商家在引用這一產品後,可自行設定商品的定價與分期,最終支付環節還需要引入支付寶。
而月月付則不同。這款新產品隸屬於花唄,而花唄本身就是一款信用支付產品。與花唄不同的是,月月付可分成10期,用戶在完成首付後,可按月支付尾款,而且沒有任何利息。
可以看到的是,分期年卡的營銷工具屬性強一些,有些像SaaS產品,需要商家主動引入、後臺管理;而月月付還是支付產品,與花唄產品的業務模式並無根本不同。分期年卡與月月付均需要線下的大力推廣。
而在定位上,兩者均旨在解決租房、教育、健身等場景中預付費模式存在的問題,同樣起到了降低用戶消費門檻、為商家引流的目的。從這點而言,月月付和分期年卡在業務模式上相似。
相較於月月付,分期年卡的系統後臺搭建顯得更為複雜。
在操作流程上,商家要先準備支付寶企業帳戶,登錄商戶管理後臺,並授權信用分期服務,再設置相應的信用分期參數,經支付寶審核通過後,即可開通。
而月月付作為支付工具,初期的系統搭建比較簡單。比如,平臺初步對接的三家商戶,愛租機、光豬圈健身、潭州教育,均有其獨立的APP。
據一位來自月月付的合作商戶表示,商戶系統可以直接嵌入到月月付的系統之中。
值得關注的是,兩者因為產品屬性不同,最終的交易規模或較大。
月月付使用的是花唄額度。
在代理商發布的招商要求中,我們看到,平臺不看總額度,商戶只需要滿足當月還款額度,即可辦理分期。
而分期年卡以「先享後付」的支付寶預授權為核心,對用戶採取分期代扣,用戶結算時除了使用花唄代支付,也可以選擇信用卡、餘額支付等方式。
從對接的商戶來看,月月付初步對接的商戶較少,只面向部分優質商戶。分期年卡面向的商戶範圍更廣。一位代理商表示,「只要有相關資質,即可對接。」
創新or 內耗?
如果從產品邏輯上講,兩者存在較大差異;但如果從用戶群體與實現目標上,兩者又有較大重合。
目前口碑與花唄分別隸屬於阿里與螞蟻公司。2018年,阿里將口碑納入新零售體系。口碑的業務匯報線從原來的螞蟻調整至阿里巴巴集團。
但同為阿里生態,面對的客戶資源卻多為重合。阿里生態內,為何要打造兩款類似的產品呢?
有人說,阿里系有錢任性,這樣做也符合集團內部鼓勵創新的精神。
「他們內部的產品條線分得很細。誰跑得快,誰就能率先佔領市場,擁有絕對話語權。」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向消金界表示。
尤其是在螞蟻集團即將上市之際,花唄等業務在監管壓力下,需要加大創新,跳出原有的業務邏輯,尋求新的增長空間。
從集團戰略角度來看,這是兩條產品線之間的競爭。騰訊有了QQ,還要再造一個微信;用戶用慣了滴滴打車,也不排斥主打一口價模式的花小豬。
從外部角度來看,此次口碑、餓了麼通過對原有商戶服務模式進行升級改造,也是對主打本地生活的美團下了戰書。
然而,也有人對此表示不理解。他們認為這是「資源的內耗」。因為不管從服務的商戶、面向的用戶,還是業務模式來看,這兩款產品都「太像了」。
實際上,月月付推出的時候,就有從業者質疑這一產品不過是噱頭,雖然會有較長的免息期,但消費者的實際支出會提升。
而分期年卡同樣面臨這個問題。
比如,早在今年4月,捷仕健身就與分期年卡展開了合作。如今,該合作卻沒了下文。
一位接近分期年卡的從業者向消金界表示,阿里向合作商戶提供技術服務,商戶需要繳納X元開戶費(想知道具體金額,請關注「消金界」,後臺回復「開戶費」),以及千分之八的提現手續費。
從實際運營來看,這筆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
一位捷仕健身的工作人員稱,使用信用分期的用戶,要比購買年卡的用戶,多支付1000元左右的成本,但是大多數用戶並不願意承擔這筆費用。
遙想當年,面臨長租公寓、教培、健身等場景的接連暴雷,資金方無法監控資金的用途和去向,頭疼不已。
2019年11月,北京市市場消費環境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市商務局等單位,起草了《關於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稱「《徵求意見稿》」)等7份文件,表明監管有意推動解決這一問題。
一時之間,各種政策手段層出不窮:限定預付費時長、規定預付費金融、按課程進度對商戶結算……但僅僅依靠政策效果並不理想。市場聞風而動,去年以來,相關的信用分期產品呈現出爆發之式。
如今,阿里一口氣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案。問題是,消費者們會買單嗎?
反觀當下,月月付和分期年卡都在大規模擴展商戶資源,哪個跑得更快,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此文為消金界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謝絕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消金界。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