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我們現在留下多少,後人擁有多少 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

2021-01-19 中國匠人大會

歷史文化是一次性的,如果失去,不可能重新恢復,沒有就沒有了。我們現在留下多少,後人擁有多少。

——馮驥才

《神鞭》神韻,《金蓮》金瘡,《菸斗》煙火,《奇人》奇蹟。凡此種種,莫不栩栩如生,如鄰在側。

馮驥才先生1942年出生於天津,是中國當代文壇泰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巨擘和中國匠人大學名譽校長。

作為中國當代文壇泰鬥,馮驥才先生是「傷痕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後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馮驥才先生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並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代表作品有《鋪花的歧路》、《雕花菸斗》、《珍珠鳥》、《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蓮》等。

馮驥才先生作品《雕花菸斗》

「這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中一次空前的遭遇,一次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期間無法避免的文化遭遇。」馮驥才先生這樣概括他在文革十年中的文化境遇與個人命運。

經歷了建國後最黑暗的十年,馮驥才先生放下畫筆,開始用文字記錄一代人匪夷所思的命運,記錄這段不能被忘卻的歷史。

青年馮驥才先生照片

馮驥才先生展示了以單個「小人物」的命運為例的民族悲劇,但是也同時歌頌了人性的光輝。不畏懼黑暗,努力找尋光明,馮驥才先生以他的膽識和信念行走在黑暗中。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馮驥才先生冒著生命危險,以各種筆名進行不可能發表的寫作,並將稿件藏匿於自家牆壁中。以入木三分的筆觸、細緻入微的觀察,用溫暖的文字記錄和撫慰那處處傷痕。

馮驥才先生手稿

市井況味,何止入木三分。鞭辟入裡,實乃人性標本大觀焉。

如果看過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系列,那麼你一定記得「刷子李」刷漿時必須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兒。「藍眼」看真假畫時,無論尺寸大小,只看半尺,絕不多看一寸。「泥人張」從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就能捏出活靈活現的人像。「大回」釣魚,想要哪種就能釣哪種,大的比他還沉,小的比魚鉤還小……

他們或富貴或窮頓,卻在馮驥才先生的筆下栩栩如生,一個個故事都是馮驥才先生於舊日風物中寄託的眷戀和感嘆。

馮驥才先生作品《俗世奇人》

擁有600年歷史的津門古街估衣街是作為天津最久遠的根,也是馮驥才先生很多靈感的來源。但估衣街卻在1999年12月8日,面臨著被拆除的危機。

聽說《致紅橋區大胡同拆遷居民的公開信》後,馮驥才先生一方面趕緊給時任天津市長李盛霖寫信,一方面召集天津有志於城市文物保護的志願者,決定做四方面工作:第一,請專業攝影師將估衣街挨門挨戶地進行攝像,留下音像史料。第二,通過拍照片,將估衣街所有有價值的文化細節留在底片上。第三,訪問估衣街的原住民,用錄音機記錄,保留估衣街的口述史。第四,搜集相關文物,必要的文物花錢買,挽留估衣街實證性的文化細節。

隨後,馮驥才先生在當年(2000年)全國兩會中作了題為「拯救城市文化刻不容緩」的發言。

但是他的努力並沒有挽留住六百多年歷史的估衣街,當估衣街被拆除成一堆廢墟後,馮驥才先生站在廢墟上痛哭。從此,他意識到,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產在社會的發展中被拋棄、被遺忘,他堅定地從文學創作走向了非遺保護。

「文化自覺」,「搶救」先聲,孜孜矻矻二十餘年,繁賾困頓不足為外人道也。

20餘年來,馮驥才先生一直堅持在保護中國文化的前線,奔走於各個文化遺產之間。

「有人也問我,說你做這個事跟精衛填海一樣,個人用一點勁管用嗎?我認為根本不管用,你就這一點破錢,即便真正的大商人,進入福布斯的,他掙那些錢,也救不了多少中國文化。只有全民覺悟了才能救,可是你等全民覺悟了,很多東西就沒有了。」馮驥才先生如是說。

為了表彰馮驥才先生對民間文化的宣傳推廣和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2018年馮驥才先生被推選為「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

馮驥才先生作品《旋渦裡》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以匠為名,傾盡一生心力。大會大學,欣然鼎力支持。

中國傳統手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更是連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

馮驥才先生一直持續關注和支持中國匠人大會,也希望通過大會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我說過,我不會放棄我們這代知識分子的時代使命。這不是一句話,是一種思想,是歷史責任。」馮驥才先生以身作則,將保護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己任。

聽聞中國匠人大學即將成立,馮驥才先生鼎力支持,為大學題寫校名,並欣然同意出任中國匠人大學名譽校長。

右一為文壇泰鬥、非遺保護巨擘馮驥才先生

左一為中國匠人大學首任校長趙普先生

提筆記錄人生,撰文撫慰傷痕,奔走拜「傳人」為師,疾呼為「非遺」續命。

馮驥才先生,仁哉!義哉!

相關焦點

  • 闊別兩年 大匠再聚|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於12月26日在杭州舉辦
    數十位西南地區代表性匠人歡聚一堂,共同見證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新聞發布會。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於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良渚舉辦。良渚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實證中心,也是中華手工藝早熟的重要標誌。在此召開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意義深遠。這是繼2017年首屆杭州大會、2018年第二屆西安大會舉辦後,闊別兩年,大匠再次聚首。
  • 李亞鵬:讓傳統文化在下一代心裡生根發芽 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在杭州良渚夢棲小鎮舉辦。著名演員、投資人李亞鵬先生為大會錄製祝福視頻,祝賀中國匠人大會,祝福中國匠人大學。李亞鵬,中國內地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92年8月,出演處女作電影《青春作證》正式進入演藝圈 ,此後拍攝了多部電視劇和電影。2014年11月17日,李亞鵬正式退出娛樂圈,專注於經商和慈善事業。
  • 許洺浩:承襲古法制香,打造「最美香村」|中國匠人大會手藝人物
    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在杭州良渚夢棲小鎮舉辦。當代合香專家許洺浩先生將參與本屆大會,在大會上展現中國匠人風採,傳遞中國匠人精神。許洺浩是中國傳統香文化的實踐者。之後,一直從事中國傳統香的研究工作,建立了獨特的合香文化理論體系。擁有以「飛瀑流香」為代表的近二十項專利。曾任中國香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副主任、武漢香道文化研究會主席等職。他曾經與嵩山少林寺合作,主導了「少林禪香」文化的理論研究與產品開發工作,為「少林禪香」走進百姓生活作出重大貢獻。
  • 溯本求源,外化於行內化於心|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國度,上下五千年,時間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文明的興衰,歷史長河滔滔,匠人代代相傳,繼承與發揚,不變的是歷經磨礪的匠人精神和匠人人格!中國匠人大會匯聚全國能工巧匠,以集體的形式發聲,向世界宣告中國匠人的主場。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在杭州良渚夢棲小鎮舉辦。
  • 玉石雕刻,指尖上的傳承|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中國匠人大會#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國度,上下五千年,時間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文明的興衰,歷史長河滔滔,匠人代代相傳,繼承與發揚,不變的是歷經磨礪的匠人精神和匠人人格!
  • 辛巴赫,讓世界愛上中國精釀啤酒|中國匠人大會匠品
    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在杭州良渚夢棲小鎮舉辦。辛巴赫精釀啤酒將作為官方合作夥伴、官方指定啤酒品牌重磅亮相本屆大會。應大會邀請,黑龍江辛巴赫精釀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笑卓先生將參與本屆大會。
  • 李子潤:為匠心品牌構建新場景文創價值|中國匠人大會手藝人物
    2020 年 12 月 25 日至 27 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在杭州良渚夢棲小鎮舉辦。新銳文創匠人李子潤先生將參與本屆大會,在大會上展現中國匠人風採,傳遞中國匠人精神。李子潤,1989 年生,江蘇南京人。
  • 第三屆中國地圖文化大會之「中國古代地圖文化展覽」
    古地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地圖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地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馮驥才榮獲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中新網天津12月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6日從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獲悉,該院院長馮驥才獲得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供圖6日下午,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在溫州揭曉,與馮驥才先生共同獲得本屆「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的是遲子建,「優秀短篇小說作家獎」則花落寧肯、哲貴和朱山坡。
  • 作家馮驥才的文學世界:擁有一間書房曾是奢望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上官雲)一米九多的高個兒,永遠隨和的笑臉……馮驥才的經歷很豐富,他曾是籃球隊員,也當過畫家,如今最為人熟知的身份之一,是作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登上文壇,他的《神鞭》、《珍珠鳥》等作品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不久,他的新書《俗世奇人》(叄)、《書房一世界》出版了。
  • 馮驥才:「俗世奇人」的文化守望
    提起「馮驥才」,我們總會想到一系列的名詞,他是「傷痕文學」的代表人物,是「反思文學」的翹楚,但實際上,他更是文化的「搶救者」與「守望人」。他長年投身於城市文化保護以及民間文化搶救中,試圖在發展的浪潮裡記錄文化,彌合文化的斷層。「我們現在經濟發展得太快,我們的文化丟失得也太快,可以說每一分鐘都在丟失。
  • 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在溫頒獎 馮驥才、遲子建等獲獎
    今天下午,備受中國文壇矚目的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獲獎名單揭曉。馮驥才、遲子建獲「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 寧肯、朱山坡、哲貴獲「優秀短篇小說作家獎」。頒獎典禮上,《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致辭。施戰軍在致辭中表示:這個獎坐落在林斤瀾先生的家鄉溫州,已經是第十個年頭。
  • 秋山利輝 匠人精神,源自中國古訓
    秋山利輝說自己是為天命而活,而天命並非是留下傳世家具,而是培育人心,他的願望是培養十個能超越自己的徒弟。距離秋山利輝27歲建立秋山木工,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45年時間,他的願望早該實現了吧?秋山先生對北青報記者微微搖頭:「希望在我去世之前實現這一願望,現在,技術上超過我的人很多,但是,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重要。
  • 「斜槓青年」馮驥才:作家、畫家、領讀人
    在眾多外國作家中,契訶夫對馮驥才的影響較大,他的文字也受其影響,比如善用短句,白描的手法,充滿節奏感的語言。在馮驥才看來,契訶夫擁有一顆悲憫之心,而這對作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上世紀70年代,剛開始寫作的時候,馮驥才住在不到10平米的房子裡。整個房間只有一張全家人吃飯的桌子,吃飯後收起碗筷,他才能在桌上讀書、寫作、繪畫。
  • 北京烏蘭察布企業商會第三屆會員大會圓滿成功
    北京烏蘭察布企業商會第三屆會員大會於下午14點在位於清華科技園創新大廈10層的北京啟迪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會議室隆重召開。值得一提的是,鑑於防疫考慮,本次大會採用對所有會員單位及兄弟商會完全公開的線上直播方式進行,線下會場只邀請少數企業代表參加。同時,這也是商會第一次採用北京與烏蘭察布兩個會場互動直播的方式。本次會議議程主要為選舉新一屆商會領導成員。
  • 中國食品報:張振武為第三屆中國牛羊業大會建言
    :張振武為第三屆中國牛羊業大會建言調結構,去庫存,牛羊肉業供給側改革正當時 7月10日到12日,第三屆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暨第三屆牛羊肉及其製品博覽會將在內蒙古赤峰召開。作為牛羊肉行業集產、供、銷為一體的專業盛會,這場大會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行業元老級人物及土生土長的赤峰人,草原興發品牌開創者張振武對這場即將在家鄉舉辦的盛會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並於日前受聘為大會顧問。 在第三屆中國牛羊肉產業大會開幕前夕,張振武接受了冷凍產業周刊的專訪,暢談了自己對新形勢下牛羊肉行業發展的認識與思考。
  • 兩次退役,喬丹錯過了多少榮譽和紀錄?給後人超越的機會
    那麼,喬丹兩次退役,錯過了多少榮譽和紀錄呢? 第三個是歷史得分王,喬丹兩次退役,錯過了多少得分,不說最顛覆時期,喬丹生涯場均得分可是高達30.2分,所以,喬丹是有機會超越賈巴爾,成為歷史得分王,而不是現在被許多人給超越。
  • 馮驥才:「藝術的本質是在任何地方都讓美成為勝利者」
    馮驥才:從文體上來看,我覺得現在可能沒有必要把散文和隨筆區分得那麼清楚。中國古代講究的是「文」的傳統,也就是隨筆裡有散文、散文裡也有隨筆的「大文章」。所以,有時候我選擇用偏散文的筆法來寫作,因為想表達抒情意味更濃的內容,特別是當我想描寫一些畫面的時候,就更加注意視覺方面的表現力,可能散文筆法的使用就會更多。
  • 第三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將在長沙舉辦
    尋找中國好課堂·第三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系列活動將於12月25至27日在長沙舉辦。本次大會將開闢線上、線下兩個會場,線下有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2000多名語文和詩詞教學專家齊聚長沙,一起探討詩詞教學之道。一年一度的中國詩詞教學盛典如期而至。
  • 第三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25日長沙舉行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清晨,在長沙市開福區關帝廣場旁的諾貝爾搖籃湘江幼稚園已傳來孩子們朗朗讀書聲,他們在為本月底即將在長沙舉行的尋找中國好課堂·第三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做準備。一年一度的中國詩詞教學盛典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