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投資結構更趨優化——江蘇工業投資持續向好

2020-12-17 江蘇經濟報

工業投資是實體經濟的源頭。記者日前從江蘇省工信廳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工業投資呈現持續向好的走勢,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快速回升,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表明我省工業投資結構更趨優化,發展質量有所提升,新的增長動能正在逐漸累積。

投資降幅持續收窄

在徐工重卡基地,這裡新投資的重卡「智能換電」項目,解決了新能源重卡充電時間過長等瓶頸,成為今年徐工新的增長點。「目前我們已開發出五大成套系列,20幾款新產品,實現了逆勢增長。」徐工集團副總經理、徐工汽車事業部總經理羅東海透露,隨著5G、網際網路、智慧公路、智慧能源、新基建項目的推進,為重卡新能源和網聯智能汽車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憑藉新能源技術,徐工重卡將成為國內重卡新能源領域的領軍者。

徐工重卡基地是我省工業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大體量項目支撐明顯的一個見證。1—9月,全省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1.2%,比一季度收窄18.8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收窄6.1個百分點。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工業投資增長30.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1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佔全部工業投資的比重由去年的60%左右上升至約90%,已成為支撐投資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各設區市投資均企穩回升,部分地區增勢強勁。1—9月,各設區市工業投資5增8降,工業規模較大的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徐州等五市工業投資均實現正增長,其中蘇州市自年初以來一直保持增長,且二季度開始投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南京、無錫、南通分別於3月、4月、4月實現累計投資正增長,徐州市於9月首次實現累計投資正增長。

製造業投資同步回升

伴隨著經濟的率先復甦,各地發展信心增強,搶時間、爭速度推進項目建設,補齊產業鏈短板,為江蘇製造在危機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在鹽城鹽都,總投資160億的新興產業項目不久前落戶,其中鎂基鋰電池項目總投資額達60億元。鹽城國家高新區招商局局長李一松透露,「鹽都智能終端產業目前年產值200億元。LED封裝、FPC柔板等產品成為行業單打冠軍,構建起從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機,從硬體生產到軟體研發的全產業鏈條。」

目前,我省製造業投資同步回升,不同行業走勢分化。據記者了解,江蘇製造業投資佔工業投資的90%以上,發展走勢與工業投資總體一致。1—9月,全省製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4.8%,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7.8個百分點,較上半年收窄5.9個百分點。製造業31個大類行業中,投資實現增長的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醫藥、鋼鐵、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儀器儀表等7個行業;投資下降但降幅低於全部製造業的有食品、飲料、化纖、有色金屬等7個行業;降幅較大的有紡織服裝、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通用設備、電氣機械等行業。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我省工業投資結構更趨優化,先進位造業投資表現突出。1—9月,全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4%,比全部工業投資少降9.8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製造業、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等實現兩位數增長;高耗能行業投資同比下降14.3%,繼2017—2019年連續三年負增長後繼續下降。全省先進位造業集群項目共1053項,1—9月已完成全年計劃的85.4%,超序時進度10.4個百分點,其中工程機械、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集群項目進展較快。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

總投資677億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是連雲港石化基地第一個千萬噸級煉化項目,項目投產後,對江蘇沿江石化產業向沿海轉移乃至我國石化產業布局結構的調整升級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建設現場,兩百多臺裝機同步衝刺收尾施工,另有罐區部分油罐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各裝置區大型設備正在陸續進場安裝,液體散貨泊位建設完成總量90%。盛虹煉化副總經理張付光透露,「目前現場施工已經進行到了土建開工的全面階段,投產以後銷售額將達到920億元以上,利稅將達到200億元以上。」

在江蘇各地,目前重點項目均進展順利,蘇南整體快於全省。截至9月底,447項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已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89.8%,超序時進度14.8個百分點。計劃新開工項目126項,截至9月底已開工123項,開工率達97.6%;已完成投資佔全年計劃投資的79.6%,超序時進度4.6個百分點。已竣工項目73項,比上半年增加45項,比去年同期增加18項;已完成投資佔全年計劃投資的81.2%。其中,蘇南地區五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均在90%以上,蘇州、無錫兩市已提前完成全年計劃目標。

我省還通過強化對重點項目的全過程跟蹤管理,力促政策和資源向重大項目集中。目前,蘇州攻克大飛機製造「卡脖子」難題,全等軸晶3D列印裝備下線開啟產業化進程;由常熟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直徑16.07米的我國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長城號」已經完成最後的調試,智能化升級後的盾構機可以在隧道內連續掘進4800米不換刀。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預計今年實施的重點工業項目全部達成後可新增2987.16億銷售收入,新增利稅436.17億。

江蘇經濟報記者 蔡逸

相關焦點

  • 「項目為王」穩投資 結構優化促轉型——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
    前三季度,在全省投資中,農林牧漁業投資同比增長29.6%,增速雖比上半年回落21.8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加快28.6個百分點。其中,農業(種植業)、畜牧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4.3%、61.1%,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別加快59.8個、84.5個百分點。2、工業投資結構優化,製造業投資增速較快增長。
  • 寧波製造業 加快復甦持續向好發展
    本報訊(記者殷聰 通訊員儲昭節)前三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半年回升3.8個百分點;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9%;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0.6%,R&D佔比2.1%,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智能製造、研發創新以及工業投資的持續發力,正助力寧波製造業加快復甦。
  • 報告顯示:我國農業經濟持續向好 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020年三季度中經農業經濟景氣指數報告顯示——農業經濟持續向好 農民收入增長穩定  2020年三季度,在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積極作用下,我國農業經濟持續向好,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種植結構持續優化,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農業投資快速增長,農產品貿易持續改善
  • 結構優化 協調性增強
    □本報記者樊霞    2018年上半年生產總值增速7.8%,河南經濟繼續展現「穩」中向好氣質的背後,持之以恆地調結構、轉方式功不可沒。「結構優化」成為我省半年經濟成績單的關鍵詞。    ◎工業結構優化效益改善    經濟新常態下,工業既是我省穩增長保態勢的支撐和中堅力量,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點和重點。上半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主導產業、高技術產業較快增長。在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和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下,我省工業表現平穩、工業結構優化效益改善實屬不易。
  • 前三季度新增入市資金2538億元 信託業緊盯資本市場投資機會
    前三季度新增入市資金2538億元 信託業緊盯資本市場投資機會   在行業轉型邁入深水區,資本市場機會紛呈的背景下,信託資金入市節奏明顯加快
  • 聚焦重點領域 擴大有效投資
    基礎設施及工業投資持續加速,顯示出我市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圖為翠亨新區生物醫藥智創中心項目施工現場。(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10月30日市統計局公布的有關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4%,比1-8月提高2.9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增長59.1%,增速較1-8月提高7.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4.3%,增速較1-8月提高5.0個百分點。前9個月,我市固定資產增速居全省首位。基礎設施及工業投資持續加速,顯示出我市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 東莞鎮區前三季度GDP盤點:臨深鎮區增速快,臨廣、臨惠鎮區成投資...
    今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東莞以戰時狀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推動全市發展行穩致遠,在困難挑戰中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前三季度全市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延續穩步復甦態勢。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地區生產總值(GDP)達6892.52億元,同比增長0.2%,由負轉正。
  • 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回暖 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2227.66億元
    (記者 楊鳴宇 通訊員 尚文鑫)10月25日,記者從「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回暖,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呈現出加快恢復、回穩向上的良好態勢。前三季度全市肉類總產量44.5萬噸,同比下降24.9%,降幅較上半年收窄8.5個百分點,禽蛋產量32.3萬噸,增長17.7%。工業生產快速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幅自4月份開始由負轉正,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1%,比上半年提高1.1個百分點,9月當月同比增長10.2%,增速年內首次突破兩位數,向好態勢繼續擴大。
  • 濰坊市前三季度實現生產總值4237.2億元
    10月28日,濰坊市發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濰坊市實現生產總值423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8.2億元,同比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1656.96億元,同比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2162.04億元,同比增長1.4%。
  • 各省「冬季會戰」全面鋪開:重大工程項目加速跑 三季度以來投資...
    實際上,自今年三季度以來,多個地方掀起一輪重大項目開工潮,山東、河南、江西、江蘇等地紛紛開工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涉及總投資數千億元。「但目前國內有效需求仍然不足,製造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恢復相對乏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相對較慢,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第四季度各地密集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基建投資加速,正合時宜。」邱仰林說。  各地重大項目開工建設鋪開  「今年還剩不到10天的間,在一個又一個的重點工程建設現場,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
  • 前三季度GDP增速2.3% 浙江經濟「三季進」進在哪
    工業回升態勢向好,築牢了浙江經濟回升的基本盤。今年浙江經濟能夠逐步恢復常態、不斷向好,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早,生產勢頭好。數據顯示,三季度,浙江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已達81%,與去年同期的81.3%基本持平。服務業供需持續改善,對經濟增長貢獻持續增大。
  • 三民報告|前三季度新籤約涉海項目57個,計劃投資1587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今年以來,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實現了海洋發展走在前列、海洋資源不斷優化、漁業管理持續規範的良好局面。積極推動總投資4000多億元的134個涉海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帶動海洋產業投資同比增長5.7%。
  • 2020中國工業汙染治理投資情況分析:廢氣治理佔比高 山東投資金額大
    中商情報網訊:我國工業汙染控制是環境治理的短板。目前,工業三廢排放量仍居高位,工業汙染治理投資空間仍然十分巨大。近十年,國家用於環境汙染治理的投資總額也保持震蕩上升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年鑑數據,2010年工業汙染治理完成投資持續增長,2014年達到最高峰,2016年以後呈現下滑的趨勢。2019年工業汙染治理完成投資615.15億元,同比下降1.0%。數據來源:統計年鑑、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工業汙染治理投資結構來看,2019年工業汙染治理投資主要集中在治理廢氣,佔比高達59.77%。
  • 權威發布丨前三季度山東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經濟運行態勢良好...
    一、農業生產形勢向好,夏糧再創新高,秋糧豐收在望前三季度,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78.1億元,同比增加321.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0%,比上半年提高0.7個百分點。二、工業生產加快恢復,高技術製造業保持較快發展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9%,比上半年提高3.0個百分點。分月度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7%;股份制企業增長2.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4%;私營企業增長4.3%。
  • 衝刺收官 謀篇開局——三季度我市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增強發展信心
    根據前三季度我市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目前全市經濟增長實現由負轉正,多數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吳海端表示,這為「十三五」衝刺收官和「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增強了發展信心。統計數據顯示,1-9月,全市GDP完成2091.90億元,增幅由一季度、上半年的同比下降6.0%、0.5%轉為增長1.5%。
  • 江蘇鹽城19年GDP突破5700億元,今年經濟總量有望超過6000億嗎
    另外,全市地處東南沿海地區,從狹義視角來講,位於省內蘇北地區,對應規模以上工業、社會投資、市場消費、淨出口等為全市主要經濟支柱,拉動地區經濟逐年穩步增長,尤其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5700億元,實際增長5.1%,增速較上一年下調0.4個百分點,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八並被揚州超越,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社會大局基本穩定,其綜合經濟實力在江蘇全省處於中等偏下
  • 大公國際:取消險資投資行業限制 保險資金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其中,銀行存款2.52萬億元,佔比13.62%;債券6.40萬億元,佔比34.56%;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44萬億元,佔比13.15%。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為20.7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76%。其中,銀行存款2.58萬億元,佔比12.46%;債券7.58萬億元,佔比36.59%;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68萬億元,佔比12.92%,保險資金配置結構較2019年整體維持穩定。
  • 韌勁 幹勁 後勁——前三季度經濟看濱海系列評論之一
    ■ 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評論員穩中提升,質量向優,前景趨好。今年前三季度,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工業生產持續回暖,新動能加速聚集,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市場活力顯著增強,經濟運行亮點頻閃。經濟基本面穩、發展勁頭足、項目建設快、輻射帶動強、結構質效優、前瞻指標好,「穩、足、快、強、優、好」,六個字勾勒出新區經濟的強勁脈動。特別是第三季度,經濟運行積極變化因素持續增多,在投資加快、產銷雙升的帶動下,全區經濟增速逐步回歸。沉甸甸的數據,印證我們推動經濟發展的路走對了,印證了全區上下抓經濟的能力明顯提升。透過數據,感受到新區經濟的韌勁。
  • 深圳南山區前三季度GDP為4609.88億元,較龍崗區、福田區經濟如何
    既然深圳南山區前三季度GDP為4609.88億元,較龍崗區、福田區經濟如何?首先,南山區為深圳經濟較強市轄區,佔全市經濟比重較高,在中國百強區發展中位居前列,規模以上工業、投資、消費、出口、服務業處於領先水平,所以,在深圳市9個區中經濟體量最大。
  • 前三季度包頭市地區生產總值2095.8億元
    從其他主要指標來看,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加快,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收窄,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此外,用電量穩步增長,全社會用電量54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其中工業用電量50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總的來看,全市經濟穩定恢復的態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