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這部電影拍出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2020-12-09 影客空間

近期,《葉問4》開始在國內各大院線公映。

動作片,一個多麼熟悉的名詞,但最近幾年卻越來越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了。

在買票之前,我甚至已經記不起來自己上一次為動作片進電影院是什麼時候了。

建國以來的動作電影,由於國人急於改變清王朝時期羸弱的國際形象,開始讓各大武術宗師在銀幕上頻繁地揍外國人,甚至是揍外國機甲(《太極:從零開始》)。

從《霍元甲》打俄國大力士到《葉問3》裡面打拳王泰森,真的是有點審美疲勞。

所以當聽說《葉問4》竟然要跑到美國去拳打海軍陸戰隊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

打來打去沒有一點新意,打外國人都打了幾十年了,殊不知中國的強大早已不需要功夫宗師們來證明了。

本著對動作片最後的緬懷,我還是隨手買了張電影票進入影院。

豈料這部電影的觀感竟然遠遠高出了我的預期,簡直可以用驚喜來形容。

雖然同樣是痛打外國人,但這一次卻打出了以前從未有過的高度。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還未觀影的小夥伴請謹慎閱覽)

雖然是動作為主的電影,但很明顯這一次主創人員們並未將這部電影局限在打鬥上。

除了武術之外,《葉問4》在劇情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包括父子親情、種族歧視以及中華文化的探討。

甄子丹也貢獻了自《追龍》以來最好的文戲。

影片的前半段他幾乎沒動過手,只是將一個為兒子辛苦操勞的父親形象完整地立了起來。

這一次的《葉問4》將感情把握得極其細膩,葉問一開始出場便是身患癌症的形象。

身為一個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兒子叛逆期的父親,同時也面臨著時日不多的生命,葉問陷入了很深的迷茫。

他深感自己的無能為力,因此他才堅決不允許兒子學習拳法。

葉問唯一能做的便是最後幫兒子找一個好學校。

但當他遠赴美國意外地拯救了萬若男的時候卻顯得遊刃有餘。

而萬若男也是一個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經常會抱怨自己的父親。

此時我們發現,葉問可以和外人侃侃而談,卻無法與自己的兒子坐下來聊聊。

所以當若男抱怨自己的父親沒有葉叔叔通情達理的時候葉問也陷入了沉默。

這一段簡單的對話便將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全部展現了出來,導演對於感情的把握可見一斑

雖然我們經常會憑藉個人喜好將電影劃分為動作片、科幻片,或者是商業片、文藝片,但絕大部分的電影其實都是一部故事片,其真正能引起觀眾共鳴的永遠是真摯的情感。

縱觀以往的動作片,有不少作品都會為了給動作場面讓路而刪減大量的感情戲。

結果卻是一部電影除了炫酷的槍戰或者肉搏之外毫無看點,純粹是為了打而打,甚至會令人昏昏欲睡。

還好《葉問4》這一次恪守了這個底線,在動作場景好看的同時,整個故事也講得令人信服。

除了細膩的感情表達,《葉問4》令人驚喜的是還加入了反種族歧視的元素,而且加的一點都不生硬。

電影中,當那個美國上流社會的金髮女郎衝著萬若男大罵的時候,我以為若男一定會屈辱地忍耐下去。

畢竟我們看過那麼多的電影,每當外國人站在中國人頭上拉屎撒尿的時候,我們都會發揚自古以來的君子之風,忍一忍就過去了。

甚至就連萬若男的父親平時也都教導女兒遇事要忍讓。

但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真的就是忍讓嗎?

從中國大統一王朝開始,蒙恬北擊匈奴的時候也沒見秦始皇多能忍啊;

霍去病帶人橫掃漠北,封狼居胥的時候漢武帝好像也沒忍過;

大明王朝,藍玉帶兵追擊元朝殘兵至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的時候朱八八同樣也沒說要忍一忍,甚至還有想提刀一起上的衝動;

班固所寫的《蘇武傳》中更是歷數了漢族人有仇必報的種種案例:「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由此可見,儘管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但一味忍讓卻並非是其中之一。

我們忍還不是因為清王朝積弱,只能「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麼?

但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清朝,也並非是一窮二白的困難時期,如今的中國繁榮富強,蒸蒸日上。

未來能代表中國新時代的文化也必將是張揚的文化。

所以當萬若男面對嘲諷時惡狠狠地罵對方是「白皮豬」的時候,我簡直要為她鼓掌。

誰說你們美國人就可以種族歧視?

你們用強盜行徑屠殺了本土的印第安人,進行骯髒的黑奴貿易,如今卻還像個無辜者一樣哭訴勤勞的華工搶去了你們的工作,以此來作為排外的藉口。

你們的總統早就籤署了《解放黑奴宣言》,結果你們一邊說著民主平等,另一邊卻堂而皇之地搞種族歧視。

就如同電影中的那個教官一樣,都快把黑人士兵的胳膊打折了,卻還在大聲喊著自己不搞種族歧視,簡直將他們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派展露無疑。

在中國歷史上,成吉思汗也曾屠殺過歐洲。

你看,哪個文明沒有犯過錯呢?

勇敢大膽地承認,然後改掉不就好了?

為何要煞費苦心地抹除歷史呢?

如果不能正視歷史,在影視劇中加再多黑人也沒用。

如果說當年李小龍版的陳真是用武力踢碎了「東亞病夫」的牌匾,那麼萬若男的這一次怒懟白人女孩則是從精神上展現了中國新一代的文化自信。

00後這一代人成長的環境與70/80/90是完全不一樣,他們眼中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正在向第一大經濟體大步邁進。

一拍電影就說「中國自1840年以來」這樣的開頭早已成為過去,中國電影人也是時候認識到這一點了。

影片中還有一幕給我印象極其深刻:

葉問在為兒子找學校的時候必須要有當地上流社會的推薦信,那個白人女校長還告訴葉問,如果他可以為學校捐獻1萬美金的話就可以另當別論。

一句話揭露了美國高等院校的遮羞布:只有有錢有權的人才能上這種學校,窮人想入學簡直如登天。

難怪貧富差距越來越巨大。

國外的月亮也不一定圓,葉問一語道破。

有趣的是,最近幾年在國內也有人在宣揚類似的言論。

這些人覺得,對於學校有巨大貢獻的校友應當在其兒女入學的時候給予優惠政策。

即使如今有高考這個超級硬性門檻還偶爾會有漏網之魚呢,更不用說完全放開捐獻入學的制度了。

我敢說,如果這個口子一開,不出十年,國內幾家知名大學將再無寒門學子。

當然,如果這部電影只是展現了文化自信,發洩了對老美的不滿,那麼這部電影也只能算是中規中矩。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葉問4》還在打外國人的基礎上提升了一個檔次,強勢進行了一波文化輸出。

電影中葉問和太極拳萬師傅的矛盾便在於李小龍到底應不應該教外國人學武。

萬師傅是當年華工的後代,曾親身經歷過被美國人欺壓的歷史,如今他不希望將傳統武學教給美國人以防被他們用來打中國人。

就好像萬師傅講述的「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一樣。

這個理論乍一聽是挺有道理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

因此葉問在聽到李小龍的做法之後覺得並無不可。

畢竟在中國的歷史上對周邊各蠻夷之國實行的都是「王道教化」。

在我國大統一王朝的歷史上,周邊小國如果不是主動找事,中國才不會跟他們一般見識。

雖然各附庸國都會給中國朝貢,但地大物博的中國是從來都不在乎這點東西的,他們朝貢往往都是拿當地的土特產(當地特產的野生動植物)給中國皇帝,而皇帝一般賞賜回去的都是真金白銀,硬通貨啊。

這種穩賺不賠的買賣,那些附庸國都是搶著來朝貢的,哪有什麼屈辱可言。

而對於某些蠻夷之地,我們更是會將自己的文化和先進的制度進行輸出,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唐朝時期來自日本的遣唐使了。

他們學習中原的禮儀、文化、制度,總之就是一句話,只要是唐朝的就是最好的。

那些遣唐使有的也會被委以重任,也沒有記載說遭受過歧視什麼的。

如果大家覺得日本也是亞裔,與我們關係比較近,那么元明清時期在中國都有歐洲人來我國當官員的記錄,這就可見我中原王朝的氣度了吧?

如果當年中國真的歧視這些金髮碧眼的異邦人,那麼馬可波羅怎麼可能平安回去?

所以中國的文化其實一直都沒有那麼小家子氣過。

中國的漢字如果別人想學,我們幫忙建立孔子學院。

中國的文化如果別人想學,我們歡迎各國友人來中國進行交流。

如果中國的制度別人也想學,我們甚至都可以派政委過去協助他們建立黨支部。

總之就是一句話,中國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中國的。

而且武術這種東西吧,向來是只有最強的武師,沒有最強的武術。

儘管在4部電影中葉問暴打過來自中外無數流派的高手,但也沒有人會說詠春拳是世界上最強的拳法。

況且真正的進步絕對是在交流中不斷前進的,一味固步自守便會像清王朝一樣閉關鎖國,最終無法發展。

相關焦點

  • 品味情懷與正氣:這才是《葉問4》這部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期盼已久的電影《葉問4》終於上映了,昨天我帶著12歲的女兒一起看了這部電影。從電影開始到結束,我感覺自己不是在簡單地「看」,而是用心在品味這部電影,帶著一種難以言表的感動和悲情在細細品味。107分鐘的電影似乎瞬間就完結了,讓我意猶未盡,期間我甚至幾度有些哽咽,而我也察覺到了旁邊的女兒也有幾次拿著紙巾在悄悄擦拭眼角的淚。
  • 《葉問4》這部收官之作,是葉問的終結還是中國功夫片的終結?
    好長時間中國電影市場沒有上映功夫片了,作為葉問系列電影的收官之作《葉問4:完結篇》的上映,無疑給大家帶來了久違的興奮。《黃飛鴻》作為《葉問》系列功夫片的代表甄子丹,想要超越以往功夫片的高度,這不僅要將中國功夫的精髓得以傳承,更要賦予中國功夫新的內涵。《葉問4:完結篇》的上映就是一個完美的展現。
  • 《葉問4》這部電影有哪些看點和槽點
    《葉問4》讓觀眾直觀地看到中國武術的魅力,前幾部一次深受大家關注甚至吐槽,存在主角光環,這一部將場景選在國外,看看這部電影有哪些看點和槽點。《葉問4》兒子與葉問爭吵劇照看點三:葉問救若男卻被萬宗華誤會,葉問接近自己女兒是向自己索要介紹信,自己只是不想中國人受到傷害而坐視不理,這時葉問展現出自己的品德,以理服人,發揚自己武者精神
  • 《葉問》系列電影完結,江湖路遠,大俠就此別過
    都說《葉問4:完結篇》是最後一戰,在宣發環節就盡力渲染光耀與悲愴、熱血與赤誠的氛圍,這與這部電影的整體基調是吻合的。《葉問》之所以能拍出四部曲,就在於沒去走港產功夫片的路子,完整的講好了葉問這位詠春宗師的故事,而不是簡單直接的打打殺殺、不服就幹的國讎家恨。
  • 甄子丹自《葉問》後,接拍的其他題材電影幾乎都很爛,除了這部!
    說起佛山黃飛鴻,我們想到了李連杰,而說起詠春宗師葉問,我們會想到甄子丹!似乎「葉問」這個Ip,一定程度等同甄子丹!《葉問》讓甄子丹再度翻紅,各類劇本、各大劇組都來找甄子丹。在《葉問》取得巨大成功後,觀眾們對甄子丹都抱有極大的期待!
  • 《葉問4》把功夫片拍到絕路,它扼殺了未來功夫片的可能性
    昨天,葉偉信導演的《葉問4》正式登陸視頻平臺,很多當時沒有去電影院看《葉問4》的觀眾,通過電腦或手機觀看了這部優秀的功夫電影。你要問我《葉問4》好不好看?答案是:好看。可是你要問這部電影有沒有問題?它同樣存在很大的問題。
  • 《葉問4》:功夫電影最後的狂歡,希望不會是「絕唱」
    這部電影將成為21世紀功夫電影的標杆,也算是對2010時代功夫片做了一個總結。總而言之,《葉問4》交出了一份令觀眾滿意的答卷,也為葉問系列電影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 《葉問4》是香港電影最後一戰?
    2008年《葉問》上映,有人說這部電影讓香港電影重新振作,而今系列最後一部上映,《葉問4:完結篇》也讓不少人充滿了期待。 論電影,中國有一種類型的影片能夠做到以一敵百,獨一無二。 那就是功夫片。
  • 電影《葉問4》,電影的一個重要的思想:融會貫通、推陳出新
    首先,電影《葉問4》,這部片子一個重要的思想,融會貫通,推陳出新。為什麼想到這個呢,是一個很小的點引起來的,李小龍結合各路中國武術精華,自己出書,推陳出新發明了截拳道,這個大家都知道,只能算個背景知識,電影中給我帶來衝擊的是萬若男跳啦啦操改舞步那一段,她爹從小讓她練太極,她能把太極裡的東西吸收了改進啦啦操,這不也是一種融會貫通,推陳出新嘛,人家老師也說了,沒說不能改,哪個效果好,咱就認哪個。
  • 電影《葉問4》談談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受
    這是一部2019年年尾上映的電影。在此之前,《葉問》、《葉問2》以及《葉問外傳:張天志》都獲得了觀眾的好評,這不僅電影為觀眾所帶來的震撼感,更多的是因為電影內容的精彩。
  • 《葉問4》的結尾會是功夫電影的終結嗎?功夫電影時代符號袁和平
    --葉問《葉問4:完結篇》的發布標誌著「葉問」系列的結束,從商業角度來看,葉問系列是成功。我認為《葉問4》是本系列的一個完整的句號,他位於水平線之上。看完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觸是《葉問》系列已經結束,甄子丹已經說過他不會再拍功夫電影了,但是,近年來,武俠電影的水平不高,或者說像《師父》這樣的電影不受歡迎。從中國到世界功夫電影,他們會以葉問系列的結尾結束嗎?
  • 《葉問4》:實力「打臉」那些崇洋媚外不自信的中國人
    今天小編才剛剛看完這部由甄子丹主演的影片《葉問4》,說實話,嚴重低估了這部影片想要講的故事,當你看完才知道,有些劇情的簡介很「水」,感覺完全沒有說到正點上,就會拉低影片的整體「檔次」!在小編看來,《葉問4》並不是講葉問捲入軍方勢力和華人武館的糾紛,面對那個年代日益加重的民族歧視與不公,葉問挺身而日出,證明了詠春,證明了中國功夫,整部影片內核講的是:有關民族自信的問題。當葉問查出患癌症後,一心想為阿正找個好出路,於是去了美國,想找一所好的學校,可以讓阿正有書念,待學業有成後,可以有一個不錯的發展前途。
  • 電影《葉問4》:殺死中國功夫片的是功夫,也是手槍
    10年傳奇,10年起伏2008年夏天,甄子丹一句低沉的「我要打十個」拉開了屬於葉問的IP電影序幕。看過《葉問》的觀眾應該還記得,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很爽!在這一點上,《葉問4》與之對比,《葉問4》顯然只適合關在房間,奉上神龕,初一十五上香禱告的自我陶醉。並且,《葉問4》在電影中假借李小龍引出全片,而事實上李小龍出身詠春,後來赴美全面學習西方武術,最終成為一代宗師,而他的截拳道事實上也是詠春、拳擊、擊劍等等技術的糅合。
  • 中國電影,該如何拍出電影宇宙
    「電影宇宙」成為了好萊塢的主流,這種模式的好處之一是,既可以拍追求品質的獨立故事,又可以拍追求穩定票房的傳統續集。早已進入續集時代,從市場規模到攝製技術都逐漸成熟的中國電影,對於電影宇宙,卻一直沒有建樹。要麼就是一個IP的續集拍到爛,要麼就是同一個IP,不同的獨立故事,為什麼就不能有一個宏大而統一,票房所向披靡的系列誕生呢?
  • 看完電影《葉問》完結篇,去美國上學的推薦信,我們還要不要?
    電影《葉問》系列拍到第四部,最終極的主題也應該得到升華了。很多人也從很多角度解讀了《葉問》完結篇的立意、內涵、演技與思想主題。然而,筆者認為要把握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應該從關鍵詞「推薦信」談起。更讓他涼心的,是人家對中華武術和中國文化的公開放肆的不屑。就算本地出生紙面上擁有法律地位的華人子女,也照樣飽受歧視和打壓,求信不得,還遭潑水冷水,葉問灰心了。4.信,鐵心不要了制度上欺壓,文化上的歧視,直接演變成街頭挑釁和上門踢館,一場場比試都讓華人付出慘徵代價。
  • 葉問4:為什麼老外被打敗了,給李小龍豎大拇指,還給葉問鼓掌?
    作為國內功夫片近些年來的代表作,葉問系列電影今年迎來終極片葉問4,整個系列電影以時間線作為主軸延展開來,一部一部拍到現在,到如今已過十個年頭。甑子丹也年過半百,與葉問4裡面的形象更加吻合。電影其中幾幕讓人特別有感觸,一個是老外給李小龍豎起大拇指,還有最後全體軍官為葉問鼓掌,這是為什麼呢?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以和為貴,葉問4後中的葉問已經邁入中老年階段,兒子葉正一心只想學功夫,可是葉問還是中國傳統思想,覺得多讀書更有用,不讓兒子學功夫,這也與當時中國一直受國外的壓迫有關,在國內很多人都覺得拳腳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只有文化教育才能興國。
  • 《葉問4》總票房破10億!刷新中國功夫片票房紀錄,葉師傅厲害了
    刷新中國功夫片票房紀錄,葉師傅厲害了由甄子丹、吳樾、陳國坤等人主演的功夫電影《葉問4》正在各大院線熱播中,該片上映以來,就表現出相當強勁的票房持久力,《葉問4》於近日宣布密鑰延期,看來這部電影將會陪伴大家度過春節,一直延期到2月19日。
  • 耳東影業推動文化娛樂的進程,佳作頻出《葉問4》引熱議
    不知不覺從改革開放至今已經40餘年的時間,這期間,中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這離不開各大文化產業公司的努力,在影視行業,耳東影業是其中的新銳影視公司,近幾年頻繁出現在優質電影的出品方名單裡,其中既有《紅海行動》、《西虹市首富》等這樣的"爆款"作品,電影《葉問 4》也是耳東出品。
  • 甄子丹主演電影《葉問4》,幕後的那些故事,你知道哪些呢?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講電影《葉問4》幕後的故事。1、早在1997年,導演就計劃開始拍《葉問》,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拍成,一晃十年過後,直到黃百鳴打電話找到甄子丹說,我們拍《葉問傳》吧,甄子丹同意之後,他與葉問的緣分就開始了。
  • 《葉問4:完結篇》:我們都是中國人!
    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4》透著中國人的血性和魂魄,老實說,我們90後這代人大多有看過他的電影。葉問具有中國血性男兒的特性,他是那個時代的印跡……『略看·影片導讀』這幾天,呆在家裡已經煩悶得很,還沒有出過半步大門的我總想做點什麼,除了吃飯、睡覺,便再無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