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板橋鎮:多元化旅遊資源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2021-01-19 瀟湘晨報

臨澤縣板橋鎮地處合黎山南,黑河水北,東與靖安毗鄰,西與平川接壤。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經全域,張羅公路、沙柳公路穿境而過。境內土壤肥沃、物產豐饒,高山、峽谷連綿相依,綠洲、沙漠相映成趣,擁有紅橋莊園、香古寺2個國家AAA級景區,2019年紅溝村成功創建為甘肅省旅遊專業村,併入圍第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2015年榮獲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生態鄉鎮榮譽稱號,友好、板橋、東柳等3個村獲評省級文明村,土橋村獲評市級文明村,紅溝村、壕窪村獲評縣級文明村。

在96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版圖上,板橋只佔0.01%,但就是這個0.01%,是漢武帝御賜「平天仙姑」、西漢王朝建功立業的地方,是黑河綠洲與內蒙古自治區、巴丹吉林沙漠交匯的地方,是位於北緯38度、盛產葡萄、有著西北最大酒莊的地方,也是目前全世界已探明凹凸棒礦藏儲量最多的地方。板橋鎮地處綠洲與沙漠兩種地貌交匯處,自然風光奇特、歷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孕育了峽谷奇觀、香古寶剎、壕窪沙海、羊臺斜照、黑河風光等多元化旅遊資源,是一個集丹霞地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勝地,吸引著各地遊客紛至沓來。

近年來,板橋鎮依託全縣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和四條「井」字型旅遊大廊道建設總體布局,持續做好紅溝旅遊專業村、紅橋莊園、香古寺AAA級景區鞏固提升工作,通過招商引資、節會推介等方式,爭取項目資金支撐,加大對峽谷奇觀、羊臺山、壕窪沙海等旅遊資源開發力度,不斷挖掘傳統文化,做好「四月八」河燈會、西柳素席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抓好明長城、香古寺、烽火臺等文物的保護,充分挖掘牛魔王洞、陽臺山等傳說,提升旅遊文化內涵,創建精品旅遊品牌。以服務質量為關鍵,全力推進景區建設,以紅溝大鍋臺、紅溝客棧、周邊沿線商戶群體為重點,不斷創優鄉村旅遊環境。按照「三變+旅遊」的發展模式,引導紅橋酒莊探索開發個性化、特色化的葡萄酒旅遊產品,購置觀光電瓶車,搭建遊客休閒主題木屋、戶外帳篷,建設自駕遊營地、燒烤營地、垂釣平臺,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豐富產品業態、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實施香古寺廣場改造提升項目,加大香古寺景區環境綠化和管護力度,提升景區對外形象。通過「旅遊+」模式,打造東柳村農旅融合示範村、張羅公路葡萄長廊暨生態經濟示範帶,不斷豐富旅遊業態,培育景區旅遊新的增長點,持續增強景區可進入性。持續開展文化旅遊節會活動,籌劃舉辦農民豐收節、集體婚禮、「浪漫七夕●相約紅橋」葡萄美酒節暨採摘節等旅遊推介活動,廣泛宣傳「賞峽谷奇觀、品葡萄美酒、聽香古晨鐘、淌黑河弱水、沐羊臺斜照、遊壕窪沙海」六張旅遊名片,不斷推動鄉村旅遊精品化、品牌化發展,推動鄉村旅遊提檔升級。

從雄奇旖旎的峽谷奇觀到煙波浩渺的黑河弱水,從滿目蒼翠的葡萄基地到沙水相映的大漠風光,從靜謐空靈的暮鼓晨鐘到浪漫婉約的酒莊風情,從金戈鐵馬的長城烽燧到愜意舒適的田園風光……一幅自然、生態、文明、和諧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近年來,板橋鎮以全域旅遊為抓手,不斷豐富「旅遊+」的融合形式,多元化的旅遊資源給遊客帶來個性化、多樣化的體驗,也為板橋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來源:甘肅張掖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鄉創+文創,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
    7月14日,鄉創文創賦能鄉村振興研討會在蘭州舉行。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鄉創」如何賦能鄉村振興,「文創」怎樣助力脫貧攻堅?7月14日,蘭州文化創意產業園、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蘭州文理學院和甘肅省文化產業規劃設計院聯合召開研討會,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圍繞主題問診把脈,建言獻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甘肅鄉村文旅資源豐富,振興鄉村優勢凸顯,大有可為。
  • 臨澤縣板橋鎮「六大行動」提升基層組織力
    「六大行動」提升基層組織力  每日甘肅網12月17日訊據張掖日報臨澤報導 今年,臨澤縣板橋鎮堅持補短板、打基礎、強功能,以「四推四提」黨建工程為抓手,紮實推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提升年」活動,制定落實深入推進「四抓兩整治」19項工作措施和組織振興6項目標任務,不斷提升黨建整體水平。
  • 肅南縣康樂鎮榆木莊村被列入甘肅46個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
    5月19日,在 「隴上花開 · 鄉約甘肅」甘肅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推介活動上,發布了46個全省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
  • 臨澤縣大力推進「三大革命」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15:13:52 來源: 金張掖 舉報   甘肅張掖網臨澤訊 在「百日攻堅」行動中,臨澤縣堅持政府引導
  • 平涼3個村獲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稱號
    5月19日,在 " 隴上花開 · 鄉約甘肅 " 甘肅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推介活動上,發布了46個全省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其中,涇川縣城關鎮鳳凰村、汭豐鎮鄭家溝村,莊浪縣韓店鎮石橋村榜上有名。據悉,目前甘肅省已建成225個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其中,2018年建成104個,2019年建成121個。
  • 羅平板橋鎮:鄉村振興留住一抹鄉愁
    這是石漠化貧困地區羅平縣板橋鎮黨委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夢想。自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板橋鎮就將扶貧與生態恢復和保護有機結合,寄望在實現鄉村振興的同時留住一抹鄉愁。走進花紅村,綠蔭如蓋,繁花似錦。許多年代久遠的古樹,枝繁葉茂,讓這裡不僅成為天然氧吧,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成了群眾的一大經濟收入來源。
  • 《網際網路平臺「直播+」賦能研究報告》:快手「全場景」蓄勢賦能
    《網際網路平臺「直播+」賦能研究報告》:快手「全場景」蓄勢賦能 2020-08-24 14:59:55《報告》以快手平臺直播為例,從數據和內容切入,深入到社會生活的不同場景,全面剖析直播帶來的影響與可能。  當前,直播技術應用涵蓋領域豐富、影響廣泛而深遠,正在成為拉動經濟的新動能和基礎設施。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線下經濟受挫,線上消費與服務興起,直播平臺以技術和用戶的雙重優勢,為社會蓄勢賦能。
  • 銅梁:打造「數字鄉村」 賦能鄉村振興
    為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西郊示範片建設,銅梁在示範片的熱點區域實現了免費WiFi全覆蓋。如今在西郊綠道沿線8個會客廳以及室外休憩區,三角梅基地、荷和原鄉、玫瑰島等多個鄉村旅遊景區的遊客休憩區、停車場等區域,當地居民和遊客均可連入免費WiFi,掃碼二維碼收聽到片區各個景點的解說介紹。
  • 常山:「五千工程」 賦能鄉村振興
    吸引了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等資源向鄉村匯聚,點燃鄉村發展內核,激起鄉村一池春水,引發鄉村美麗蝶變,推動了鄉村隊伍「強」、產業「旺」、農民「富」,為鄉村振興賦能。  在常山縣青石鎮「柚石興」鄉村振興綜合體村播街,村民姚慧萍正對著手機屏幕直播製作石頭盆景。「這條村播街也叫『柚石興』鄉村振興綜合體村播基地,通過『政府服務+市場運作』模式,與杭州平定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專業孵化村播隊伍,開設有初階業務培訓、中階結對指導、高階實戰就業的鄉土村播人才培育課程。」
  •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山南鎮:產權改革賦能鄉村振興 2020-12-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板橋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擦亮板橋「老屋」名片
    板橋鎮將依託西北山區人文歷史厚重的優勢,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擦亮板橋「老屋」名片。近年來,板橋鎮緊緊圍繞「一條蠶、一顆菜、一株煙、一袋菌、一幢房」五個一產業,增大塊頭、增濃成色,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生態建設、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甘肅46個村獲得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稱號
    近年來,甘肅省堅持把鄉村旅遊作為經濟新常態下的新增長點、鄉村振興的生力軍、脫貧攻堅的突擊隊、生態產業的排頭兵來打造。目前,甘肅省在集中打造268個鄉村旅遊示範村,安排省級旅遊扶貧資金,爭取將全省1196個貧困村列入全國、全省文化旅遊扶貧重點村計劃,整合安排各類扶貧資金10.7億元,深入推進深度貧困縣區扶貧項目建設,改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著力推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 滕頭村辦起鄉村振興學院
    這裡就是寧波市奉化區滕頭鄉村振興學院,是一個小鄉村辦起的「大學院」。  憑藉生態立村、科技興村和第三產業,滕頭村靠著「一犁耕到頭,創新永不休」的精神,在這塊不到兩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創造了奇蹟。2019年,實現村社會總產值115億元,村民人均收入達6.7萬元,生態農業、園林綠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產業佔滕頭村經濟總量的80%。
  • ...能少》大學生助力脫貧攻堅社會實踐營②走進臨澤縣倪家營鎮南臺村
    【視頻】《一個都不能少》大學生助力脫貧攻堅社會實踐營②走進臨澤縣倪家營鎮南臺村 2020-04-10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索人才振興的新模式,賦能海島高質量發展
    探索人才振興的新模式,賦能海島高質量發展 2020-12-23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
    在安丘市石埠子鎮西殷民村鄉村賦能分紅大會上,15戶繼續享受扶貧政策的村民,每戶獲得分紅295元,這筆分紅來自該鎮的鄉村賦能電商平臺。一位村幹部曾這樣說:「鄉村賦能讓農戶特別是貧困戶成為「微商」,坐在家中就能賺錢,破解了無勞動能力人群收入難問題,是我們助力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又一重要抓手」。
  • 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雲旅遊」「雲銷售」為市場下的「東湧出品...
    乘著網絡直播快速發展的東風,緊緊把握新興網紅經濟力量的大發展機遇,利用新媒體合力「直播帶貨」,賦能鄉村振興發展從大穩村的瓜果長廊、水上綠道,到長莫村的疍家文化長廊,再到馬克村的觀光休閒農業園等,近年來,東湧鎮在鄉村振興發展上下足了繡花功夫。劃撥專項資金修建、完善基礎設施,各村制定方案整頓村容村貌,有效整合各村資源特色等,打造出了一個個的「網紅打卡點」。
  • 搶抓新機遇新風口,淳安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12月20日至21日,2020千島湖論壇數智賦能鄉村振興研討會舉行。論壇上,130餘名政府、高校和行業代表圍繞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通過主題演講分享、研討互談以及現場考察等方式提出新思路,碰撞新觀點。淳安,是浙江首創、全國唯一的特別生態功能區,也是浙江典型的山區縣,「八山半田分半水「的地貌結構,給鄉村振興戰略破題增添了難度。近年來,淳安聚焦數字變革,積極探索數字賦能鄉村振興,助推「三農工作」提質增效,加快生態、生產、生活空間轉型,取得初步成效。此次論壇的舉辦順勢應時。
  • 南明街道班竹村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振興
    天姥山下,古驛道邊,芳草碧連天;惆悵溪畔,落馬橋上,唐詩賦新曲。8月19日,暑氣逼人,40多名上海遊客來到南明街道班竹村,冒著酷暑興致盎然地遊玩了3D天空之鏡後,徜徉在古驛道上,行吟了唐詩佳作,品嘗了特色小吃,玩得十分開心。
  • 旅遊如何激活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文化振興我們國內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現代鄉村文化振興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兩個誤區。認為只要多搞文化活動就是文化振興了許多地方村鎮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中,建設鄉村大禮堂,搞文化下鄉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外來的文化活動內容往往不接地氣,「水土不服」,村民的共鳴感弱、接受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