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板橋鎮:鄉村振興留住一抹鄉愁

2020-12-16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川平路坦,河清水媚,小鳥安心築巢;林盛樹高,葉綠枝長,人民健康生活。」這是石漠化貧困地區羅平縣板橋鎮黨委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夢想。自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板橋鎮就將扶貧與生態恢復和保護有機結合,寄望在實現鄉村振興的同時留住一抹鄉愁。

走進花紅村,綠蔭如蓋,繁花似錦。許多年代久遠的古樹,枝繁葉茂,讓這裡不僅成為天然氧吧,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成了群眾的一大經濟收入來源。花紅村委會黨總支書記王學周藉助生態牌,帶領群眾將花紅村的酸菜賣到了全國各地。山裡的銀杏果、核桃、板慄、花紅果、野生菌、林下散養土雞、土雞蛋、花紅酒等原生態農特產品更是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林下經濟的發展助推了脫貧攻堅,花紅村民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的發展之路。

陽春三月,青山掩映下的安勒村,放眼望去,金燦燦的油菜花鋪滿山谷,一幢幢別致的白色農居點綴其間,勞作的人們穿梭於花海裡,猶如世外桃源,留住了一抹詩意鄉愁;等到四五月,飽滿的油菜籽綴滿秸稈,豐收的喜悅又溢滿人們的臉龐。

53歲的田家雲是村裡的保潔員,談起近年來村民環保意識的變化,他感慨地說:「我掃了4年地啦,一年比一年好掃,現在村裡的路掃一次可以保持好多天都是乾淨的,我們都省心多了。」安勒的村民們不僅保持著村道的乾淨,每家每戶家裡也收拾得井井有條,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在不斷提高,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卡斯特峰林中徐徐展開。

在大雞登村,鄉村振興生態先行、積極參與造林綠化的綠色發展理念在當地已根深蒂固。大雞登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劉雲柱介紹說:「村委會每個月都會召集各自然村的村民代表開展一次村莊發展規劃會,收集群眾好的建議意見,同時每期會議都有一個主題,比如村莊環境衛生如何提升,村莊美化綠化怎麼做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都以村規民約來管著。」

在黨委政府的引領下,大雞登每個自然村都通過召開群眾會制定了村規民約,村民們自覺遵守著這一份約定,積極參與植樹、村莊環境衛生整治,為建設美麗鄉村添磚加瓦,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的底色。走進大雞登村委會的每一個自然村,平坦乾淨的村道兩旁都栽滿了行道樹,人行其間,綠意濃濃,這份綠是村民對生態宜居村莊的品質追求。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板橋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治違、植綠、改村」生態宜居村莊工作主線,以補齊環境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把鄉村自然生態和村風生態建設有機結合,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鎮村一體、全面推進,健全機制、常態整治」的工作思路,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村村寨寨呈現出環境美、產業興、群眾富的景象,城鎮面貌日新月異,生態宜居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先後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省級現代農業型特色小鎮」、「省級園林城鎮」、「省級衛生鄉鎮」榮譽稱號,其中,金雞村榮獲農業農村部「2018年度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稱號,金雞村委會小鋪子村榮獲「2019年度省級美麗村莊」稱號,品德村榮獲「2019年度市級美麗村莊」稱號。

相關焦點

  • 羅平縣委書記海建才到板橋鎮專題調研小黃姜產業發展
    1月6日,羅平縣委書記海建才帶隊在板橋鎮專題調研小黃姜產業發展時強調,要依託氣候和生態資源優勢,推動小黃姜產業深入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羅平縣要依託羅平獨特的氣候和生態優勢,推動初級農產品向深加工產品、旅遊、康養等產品類型轉化,加快破解小黃姜產業發展瓶頸。
  • ...青島西海岸新區:「鄉村會客廳」留住鄉愁 點「靚」藏馬
    「鄉村會客廳」由普通的民居小院打造而成,牆院上繪畫著引發人們鄉愁的美麗畫面。遊客走進這些民俗文化小院,會被裝飾房屋的算盤、發黃的老書等老物件所吸引,算盤、鐘錶、風箱、暖瓶等老物件,鄉愁記憶油然而生……如今,這些「鄉村會客廳」成了周圍村莊鄉賢們返鄉的聚會議事廳和休憩處,使得「鄉村會客廳」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 龍巖漳平:打造「鄉愁」文化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打穀機、電唱機、縫紉機、舊自行車、梳妝盒……位於福建省漳平市溪南鎮南柄村的鄉愁記憶館,一件件帶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鮮明特徵的老物件被集中收集展出,再現了老一輩人熟悉的農耕生活和漸行漸遠的家園影像,喚起了人們濃濃的鄉愁記憶。
  • 美麗鄉村徐趙寨村,留住鄉愁富了百姓
    美麗鄉村徐趙寨村,留住鄉愁富了百姓 2021-01-11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縣:「黨建+鄉愁」引領鄉村振興「蝶變」
    ,「東新莊之源」「東新莊之光」「東新莊之味」「星火燎原」「人物豐碑」5個篇章,讓鄉愁和發展相得益彰;  ……  鄉愁,是一種追憶、一種懷念、一種憧憬。在溫縣,鄉愁,這種美好的情感,正轉化為一個個黨建綜合體重要功能場所的村史館和文化園。  黨建+鄉愁,搭振興橋梁  「俺村人有空都會來村史館轉轉,看看以前的老物件,想想現在的新變化,再聽老黨員講講歷史,村民素質也得到了提升。」11月1日,西南冷村黨支部書記李國林說。
  • 臨澤縣板橋鎮:多元化旅遊資源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臨澤縣板橋鎮地處合黎山南,黑河水北,東與靖安毗鄰,西與平川接壤。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經全域,張羅公路、沙柳公路穿境而過。板橋鎮地處綠洲與沙漠兩種地貌交匯處,自然風光奇特、歷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孕育了峽谷奇觀、香古寶剎、壕窪沙海、羊臺斜照、黑河風光等多元化旅遊資源,是一個集丹霞地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勝地,吸引著各地遊客紛至沓來。
  • 長樂羅聯馬臺村:留住鄉愁的「世外桃源」
    人工開鑿的馬臺隧道、歲月悠長的知青樓、「美麗長樂」大行動提升人居環境……昨日,記者走進馬臺村,聆聽這個「世外桃源」留住鄉愁的故事。  穿梭於幽深綿長的馬臺隧道,仿佛時光都靜了下來。隧道開鑿於上世紀70年代,牆體布滿不規則的稜角,人工的痕跡清晰可見。「原來,出村進村只能走路。」馬臺村村主任陳家耀回憶,在他小的時候,每次去鄉裡上學,都要翻山越嶺走上1個多小時的山路。
  • 為鄉村振興想出「幾個轍」
    臨近歲末,上海市奉賢區政協2020年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專項監督尾聲已近。為期8個多月的監督歷程,則被委員們形容為:「猶如經歷了一次春種、夏忙、秋收、冬藏的勞作。」  在奉城鎮衛季村視察竹編工藝展示、原塘外鄉舊址、村史紀念館,喚起心頭一抹鄉愁;在金匯鎮新強村駐足於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平移點」,看農家小樓拔地起,鄉村振興示範村創建頗有成效;在青村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遇見群眾讀書看戲、親子遊玩,一派其樂融融。  一路行來,「三園」工程建設的代表性成果盡收眼底。雖然走得酸爽,但委員們都表示:「看得很過癮。」
  • 古田錢厝: 「網紅」村留住鄉愁
    古田錢厝: 「網紅」村留住鄉愁 2021-01-03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板橋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擦亮板橋「老屋」名片
    板橋鎮將依託西北山區人文歷史厚重的優勢,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擦亮板橋「老屋」名片。近年來,板橋鎮緊緊圍繞「一條蠶、一顆菜、一株煙、一袋菌、一幢房」五個一產業,增大塊頭、增濃成色,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生態建設、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著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我家就在黃河邊】板橋鎮王村:大核桃樹下的靜謐與祥和(附視頻)
    【我家就在黃河邊】板橋鎮王村:大核桃樹下的靜謐與祥和(附視頻) 2020-09-17 1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村民「共同締造」,古村復興「留住鄉愁」
    照片均由本報記者魏培全拍攝一個耕讀傳承已近千年的「閩南進士名村」,卻在城市化浪潮的衝擊下一度落寞「鄉愁」不僅是連接歷史與當代、田園與城市的心靈紐帶,還是一筆能夠集聚產業與人才資源的無形資產希望這裡發生的一切,能夠為實現脫貧攻堅以後的鄉村振興以及未來發展,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樣本從廈門市中心駕車向西,經海滄大橋出島,再沿城市快速路一路往西南
  • 留住青山綠水 承載悠悠鄉愁
    一曲《鄉愁》觸動了多少遊子的內心,為留住青山綠水,石首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鄉村振興為契機,讓故土載得住悠悠鄉愁。以購代扶種出了最優家鄉糧稅費優惠守住了最美家鄉景金祥米業所在地——石首市團山寺鎮,屬於八百裡洞庭湖區,丘陵與湖泊點綴鄉間,景色優美,擁有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森林鄉村等多張靚麗名片,還承辦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欠發達地區綠色發展及全球性含義」國際研討會。
  • 【鄉村振興大會戰】鄉愁記憶風景線即將完工!已完成近80%的工程量
    【鄉村振興大會戰】鄉愁記憶風景線即將完工!鄉村振興大會戰「這天氣種植大型苗木正適宜,土壤溼潤,只要做好保暖設施,成活率更高。」▲鄉愁記憶風景線村莊沿線效果圖截至目前,鄉愁記憶風景線建設工程已完成近80%的工程量,預計春節前完成施工任務。
  • 李樂成調研南漳縣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情況
    【襄陽政府網消息】12月4日上午,市委書記李樂成前往南漳縣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調研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情況。李樂成詳細了解了該村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對該村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共同參與鄉村振興的經驗給予高度肯定。當得知該村距離南漳縣城僅6公裡,自來水還未入戶時,他要求當地要加快自來水管網建設,徹底解決居民吃水難題;要持續推進改廁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推進「兩基」補短板工作。
  • 晉安壽山鄉九峰村:留住鄉愁 締造幸福
    StartStopStartStop提到福州鄉村遊的網紅村——九峰村,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雙溪匯流的美景,還是農家美食、古樸民宿?去年,晉安區壽山鄉九峰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成為全市首個以村莊為單位的國家AA級景區。
  • 改善鄉村振興中青年缺席狀況
    不同於前一階段,「青年缺席」正成為中國鄉村發展中遭遇的現實問題。尤其是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需要解決如何吸引鄉村青年回流、城市青年下鄉的問題。  青年參與推動鄉村發展  在傳統社會中,青年與兒童往往被視為社會的預備成員(social becoming)。
  • 推動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相得益彰
    原韜雄推進鄉村的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需要社會各項資源的整合再分配,也需要立足各鄉村的自然稟賦、順應自然本色,尋找產業優勢和致富途徑。白龍溝村是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蔣村鎮的一個小山村,位於秦嶺北麓,半山腰上有5畝地,越冬麥苗墨綠而茁壯,蓄力等待春暖花開。
  • 那一抹亮眼的「鄉村色」
    那一抹亮眼的「鄉村色」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施秀萍 通訊員 吳永斌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國旅遊一度「黯然失色」。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甘肅旅遊可謂「一枝獨秀」。這其中,那一抹「鄉村色」格外亮眼。鄉土甘肅本色絲綢之路三千裡,華夏文明八千年。地處黃土、青藏、內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的甘肅,文旅資源富集獨特,且70%以上集中在鄉村。
  • 揚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留住「美麗鄉愁」
    留住鄉愁  實現社區共同體的重構   邗江區蔣王街道何橋社區在村莊轉型過程中,針對當地村民的種地習慣,在鄉鄰中心專門打造了開心菜園站,並設立農具共享室;為了留住"鄉愁",保留傳統歷史文化和記憶,還設置了"鄉愁記憶館",向村民展示徵集來的煤油燈、農具、收音機、家譜、軍用水壺等傳統老物件;針對村民一直沿襲的串門、拉家常等喜好,在鄉鄰中心設立了鄉情交流室,為村民提供交流溝通的場所;甚至還將揚劇票友團排練活動點搬到鄉鄰中心……通過一系列特色公共空間的打造,新型農村社區的過去和當下被串聯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