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平路坦,河清水媚,小鳥安心築巢;林盛樹高,葉綠枝長,人民健康生活。」這是石漠化貧困地區羅平縣板橋鎮黨委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夢想。自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以來,板橋鎮就將扶貧與生態恢復和保護有機結合,寄望在實現鄉村振興的同時留住一抹鄉愁。
走進花紅村,綠蔭如蓋,繁花似錦。許多年代久遠的古樹,枝繁葉茂,讓這裡不僅成為天然氧吧,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成了群眾的一大經濟收入來源。花紅村委會黨總支書記王學周藉助生態牌,帶領群眾將花紅村的酸菜賣到了全國各地。山裡的銀杏果、核桃、板慄、花紅果、野生菌、林下散養土雞、土雞蛋、花紅酒等原生態農特產品更是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林下經濟的發展助推了脫貧攻堅,花紅村民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的發展之路。
陽春三月,青山掩映下的安勒村,放眼望去,金燦燦的油菜花鋪滿山谷,一幢幢別致的白色農居點綴其間,勞作的人們穿梭於花海裡,猶如世外桃源,留住了一抹詩意鄉愁;等到四五月,飽滿的油菜籽綴滿秸稈,豐收的喜悅又溢滿人們的臉龐。
53歲的田家雲是村裡的保潔員,談起近年來村民環保意識的變化,他感慨地說:「我掃了4年地啦,一年比一年好掃,現在村裡的路掃一次可以保持好多天都是乾淨的,我們都省心多了。」安勒的村民們不僅保持著村道的乾淨,每家每戶家裡也收拾得井井有條,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在不斷提高,一幅新時代美麗鄉村畫卷正在卡斯特峰林中徐徐展開。
在大雞登村,鄉村振興生態先行、積極參與造林綠化的綠色發展理念在當地已根深蒂固。大雞登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劉雲柱介紹說:「村委會每個月都會召集各自然村的村民代表開展一次村莊發展規劃會,收集群眾好的建議意見,同時每期會議都有一個主題,比如村莊環境衛生如何提升,村莊美化綠化怎麼做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都以村規民約來管著。」
在黨委政府的引領下,大雞登每個自然村都通過召開群眾會制定了村規民約,村民們自覺遵守著這一份約定,積極參與植樹、村莊環境衛生整治,為建設美麗鄉村添磚加瓦,讓綠色成為鄉村振興的底色。走進大雞登村委會的每一個自然村,平坦乾淨的村道兩旁都栽滿了行道樹,人行其間,綠意濃濃,這份綠是村民對生態宜居村莊的品質追求。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板橋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治違、植綠、改村」生態宜居村莊工作主線,以補齊環境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把鄉村自然生態和村風生態建設有機結合,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鎮村一體、全面推進,健全機制、常態整治」的工作思路,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村村寨寨呈現出環境美、產業興、群眾富的景象,城鎮面貌日新月異,生態宜居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先後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省級現代農業型特色小鎮」、「省級園林城鎮」、「省級衛生鄉鎮」榮譽稱號,其中,金雞村榮獲農業農村部「2018年度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稱號,金雞村委會小鋪子村榮獲「2019年度省級美麗村莊」稱號,品德村榮獲「2019年度市級美麗村莊」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