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誠信之基——宿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述

2020-12-14 瀟湘晨報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放心消費示範一條街——南翔·雲集。記者 董虎 攝

「十三五」時期,特別是2018年以來,我市堅持以誠為本、以信立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信用建設部署,重點在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領域積極探索,推行「信用+」監管模式,實現從傳統行政監管手段向運用市場主體信用監管手段轉變,夯實基礎、促進應用、營造氛圍環環相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加快,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城市「信用」名片越來越亮。

工作推進機制不斷健全。抓調度機制,促形成共識。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將信用體系建設列為深化改革、文明創建、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市委改革辦實地督查,市創建辦、市營商辦交辦督促落實。信用建設納入每年市政府對各縣區、園區、市直部門的績效考核指標,發揮考核指導作用。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涵蓋52家市直單位及4縣1區、4園區。實施信用專項行動常態化,連續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百日會戰」「提升年」「深化年」等活動,逐個成員單位制定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時間清單,動員部署,全面推動。建立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涵蓋所有區域行業部門。抓基礎建設,促業務落地。堅持平臺優先原則,支撐信用業務真正落地。市及縣區平臺全部建成並完成對接,率先實現國家、省、市、縣縱向到底,互聯互通。推動信用平臺與政務服務大廳技術對接,實時抓取信用數據,確保數據時效性、高質量、便捷化。部署宿州市信用狀況監測平臺,監測4縣1區、12個重點行業領域,精準查擺問題,調度整改。抓學習教育,促業務水平。每年平均召開信用培訓會10餘次,培訓對象為副處級領導幹部。

誠信宣傳形式不斷豐富。常態化開展「誠信萬裡行」、3·15消費維權、食品安全宣傳周等行業信用宣傳專項活動。通過信用中國、新華信用、《拂曉報》等媒體,拍攝「信用宿州」宣傳片,擴大信用建設宣傳。

信用建設基礎逐步築牢。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印發宿州市紅黑名單公示管理辦法,明確各部門紅黑名單認定責任、發布流程等。行業部門相繼制定《預算內投資項目紅黑名單認定管理辦法及獎懲備忘錄》《對用人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食品藥品安全誠信紅黑榜管理制度(試行)》等制度,行業信用制度覆蓋全市所有重點行業和領域。建立數據月通報機制,歸集信用數據量近4.3億條。其中,「雙公示」數據約230萬條。

聯合獎懲實施不斷深入。部署市級信用聯合獎懲系統,將國家、省、市相關聯合獎懲備忘錄措施錄入系統,印發《信用查詢嵌入業務全流程工作方案》,編印聯合獎懲線上線下使用指南,以政務大廳每月辦件數量為基數,按月通報各地各部門聯合獎懲查詢使用情況。聯合獎懲系統嵌入市、縣兩級行政服務大廳,入駐大廳270餘個部門1100多個窗口。同時,聯合獎懲系統嵌入市公共資源交易系統、市工程審批信息系統,實現自動發起、自動相應、自動反饋,做到「逢辦必查」、「逢報必查」,累計產生失信懲戒案例2382個。「信用宿州」網站對外提供信用查詢,平臺訪問量累計達617多萬次,查詢信用信息累計68多萬次。印發《全面建立信用承諾制度》,市級信用承諾分類嵌入部門業務流程。

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加快。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加強公務員誠信教育培訓。加快推動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以推動創建省級和市級信用示範鄉鎮、信用示範村為抓手,全市農戶信用信息採集錄入量達139萬戶,實現農戶信息全覆蓋。全面推動19項誠信缺失突出問題集中治理,紮實開展政府機構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督促整改到位。對於國家反推的黑名單、市級認定的黑名單,按誰認定、誰修復的原則,督促部門自行組織信用修復。強化行業信用建設。公管部門印發公共資源交易「紅黑名單」制度等,推行「商務+技術+信用」和「黑名單」一票否決評標辦法;住建部門出臺建設市場主體及從業人員不良行為記錄管理辦法,限制違法違規企業及從業人員在宿州承攬業務;稅務部門實時推送納稅信用信息,開展失信納稅人誠信教育,舉辦失信納稅人培訓會,並籤訂信用承諾書;城管部門結合文明創建,制定城市治理「紅黑名單」制度等,每月定期發布失信名單。

信用場景建設不斷加快。面向個人推出信用分「月季分」,覆蓋4縣1區所有常住人口。對惡意欠水電費、嚴重交通違章等失信信息扣分,對志願者、勞動模範、紅名單等個人良好信息加分。「月季分」已落地,融入市民生活,市民可憑藉本人相應的信用分,在公共出行方面享受公交充值優惠,在圖書借閱方面享受借閱數量、借閱時限優惠,在行政審批方面享受綠色通道便利,在旅遊方面享受門票價格優惠。推動信易貸,開展誠信企業評選,委託第三方開展企業信用評價,推動金融機構評價結果互認,為中小微企業增信,服務企業融資。

分級分類監管創新推動。側重事前分級分類制度建設。依據國家和省監管政策,制定宿州市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任務清單,明確監管方向任務、責任和措施。目前,我市先後在社會保險、物業服務、房地產開發、金融領域等21個行業或領域出臺了分級分類評價和監管制度。側重事中信用承諾落地。部署信用承諾系統,開通信用承諾專欄,建立企業自主申報通道。對標國家19項證照分離改革制度,結合市級權力清單,印發信用承諾事項清單,建立信用承諾嵌入制度。推動信用承諾嵌入政務審批系統、招投標管理系統。推動承諾替代,簡化審批流程,壓縮辦件時間。嵌入資質審核、不動產登記、個稅申報、社保醫保申報、財政性資金支持等重點領域業務流程,建立長效數據共享機制。目前,累計歸集五類信用承諾類型11.8萬餘條。側重分級分類結果應用。全市重點行業或部門在招投標、房產開發、交通運輸、金融保險、勞動保障、市場監管、稅收徵繳、醫療衛生、司法、環保等領域制定20餘項分級評價制度,評價結果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並納入行業監管,做到信用評價好的,無事不擾;信用評價低的,加大檢查頻次,創新推動環境監管模式從傳統「以罰為主」向「正向引導」轉變。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歸集各類分級分類評價信息23萬餘條。(記者 陳成光)

來源:拂曉報

編輯:汪雪

審核:李媛媛

【來源:文明宿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誠信萬裡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信用...
    業界專家稱,《指導意見》的印發表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規範化、法治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重要標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央已有多份文件要求加快信用立法,比如中共中央印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提出,「探索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相關法律制度,研究制定信用方面的法律,健全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
  •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法治之道
    當下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一種制度信用,確實有其積極的意義,但也存在有效性邊界,更是存在致命的合法性問題,應當嚴肅和認真地直面與應對之,真正按法治國原則對其加以形塑,改變其設計的初衷和目前的運行模式,從而在合法性保障基礎上發揮其適度效用。  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基本面相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以下基本面相是值得關注的。
  • 淮南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誠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城市的發展之基。對於一個城市而言,誠信是無價之寶,是金字招牌。感謝長期以來對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密切關注和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間,我市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四大領域不斷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關心支持下,社會信用體系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信用信息歸集量顯著提升。
  • 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展及2021年展望
    2020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對外發布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  (四)告知承諾制全面推行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2020年是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始實施之年,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信用建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提出,國家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維護信用信息安全,嚴格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
  • 天津市體育局召開誠信工作會議 推動信用體系建設
    為積極推進誠信建設工作,助推營商環境優化和高質量發展,1月4日,天津市體育局組織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研究部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任務。會上研討了《天津市行業信用監管責任體系構建工作方案》,對完善信用體系制度建設、完善信用平臺建設、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彩票網點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大力提升惠民便企服務水平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 駐馬店:增強誠信意識 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駐馬店網...
    來自駐馬店市直各單位及各縣區發改委、稅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信用體系共建單位和信用建設促進會的工作人員120餘人參加培訓。駐馬店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正在開班儀式致辭中表示:過去一年中,駐馬店市通過採取多種措施,真抓實幹,銳意進取,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取得重大進展,就下一階段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郴州市】郴州市召開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 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
    12月8日,郴州市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培訓會召開。  會上,介紹了今年郴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解析了全國信用體系建設形勢與對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情況,並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步入飛速發展新階段
    今起,哈爾濱日報、市營商環境局聯合推出「打造誠信品牌 優化營商環境」專欄,通過解讀《哈爾濱市民信用生活指南(2020版)》,從市民需求出發,描述城市信用應用場景,介紹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舉措等,助推廣大市民進一步提高誠信意識,學會如何建立、查詢、使用、維護信用,讓大家「時時學信用、處處用信用、人人講信用」,共同參與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在全社會形成誠實守信、重信守諾的良好風尚。
  • 郴州市召開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培訓會
    12月8日,郴州市提升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暨信用體系建設專題培訓會召開。會上,介紹了今年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解析了全國信用體系建設形勢與對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情況,並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20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圍繞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打造「誠信郴州」,在建立健全信用體制機制、打造誠信政府、推廣信用信息應用、懲治失信被執行人、宣傳弘揚誠信文化、開展誠信示範創建、開展「信易貸」工作等方面積極探索。
  • 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二〇二〇年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綜述
    自2018年舉辦以來,大會已逐漸成為網絡誠信領域集智聚力、展示成果的重要平臺,以及誠信建設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當歷史與現實相連接,厚重文化與時代浪潮對話,怎樣構建共踐共行共享新格局,讓誠實守信成為社會風尚?「把握網絡特點、堅定攜手同行,在更高層次上謀劃和推進新時代網絡誠信建設。」
  • 「六穩六保」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三十五) 六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對各位長期以來關心關注和支持幫助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表示誠摯的謝意!根據安排,現將我市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新聞發布。具體情況報告如下:「十三五」期間,我市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各項部署,大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制度框架逐步完善,誠信理念深入人心,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監管機制初步形成。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穗府辦函〔2020〕35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州市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 大同市平城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記者日前從平城區發改局獲悉,近年來該區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據介紹,平城區發改局以政府辦文件形式先後印發了《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雙公示」工作實施方案》和《關於做好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為該區信用體系建設奠定了發展基石。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創立後,聯席會議向全區各單位轉發了11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制度框架體系逐漸完善。
  • 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視頻會議核心內容紀要
    2020年12月4日上午,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召開。國務院辦公廳擬於近期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本次會議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全面加強信用法制建設,依法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為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提供支撐。筆者整理會議核心提要。
  • 汶川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全體會議召開
    12月17日,汶川縣召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全體會議,會議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向光貴主持,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汪國林和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小建出席會議,汪國林副縣長針對目前全縣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並就貫徹落實好本次會議精神,強調了三點意見,一是
  • 以信用建設為支撐 念好榮成「誠信經」
    編者按:近年來,山東省榮成市以創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為契機,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積極探索構建街道「政治、信治、智治、公益」的社會治理體系,初步形成了以「信用築基、黨群共治、智聯共享」為特色的街道服務管理一體化模式,為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基層自治組織自我教育、
  • ...助力山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果展,虛擬形象與現實互動傳播誠信...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吳軍林 滿倩倩 劉璦輝 鈕晶 高崇敏 濟寧報導  大大的眼睛,配上一身樸素的漢服,一個名叫「小信」的虛擬IP形象出現在山東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成果展上
  • 為誠信立法!天津出臺社會信用條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制定《條例》就是要用法治的力量推動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到實處,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濃厚氛圍。  二是制定《條例》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需要。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 夯實信用「硬支撐」 提升城市「軟實力」
    數字賦能,強化頂層設計夯實信用「硬支撐」誠信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都是重要「通行證」。「一直以來,我市以信用制度和標準規範體系為保障,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市信用桐鄉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城市綜合信用指數監測數據顯示,桐鄉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386個縣級市排名一直靠前,其中2020年10月,桐鄉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第38位。去年4月,我市制定出臺《桐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為「信用桐鄉」建設繪製了清晰的路線圖。
  • 今年以來南京市推進社會信用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以來,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省關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最新要求,夯實工作基礎、創新工作舉措、探索新型監管機制,確保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創新制度機制建設。今年7月份南京市開始正式實施《南京市社會信用條例》,作為信用法制建設的一個基層成功實踐,南京施行《南京市社會信用條例》也入選了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發布的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二是抓好信用信息匯集和信用修復。2020年以來,全市累計匯集信用信息3.53億條,其中,法人信息0.24億條,自然人信息3.29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