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唐俊
12月11日消息,繼上海、深圳、北京之後,廣州地鐵也將開始配置AED設備,AED設備成為一線城市地鐵標配。
所謂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能夠自動監測心率,在必要時通過電擊讓心跳恢復正常,具有心肺復甦無法替代的功能,可極大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
廣州地鐵表示,將於12月18日起,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配置試點工作。
根據實施方案,首批AED覆蓋50座地鐵站,以及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從12月18日起開始配置,在2021年1月31日前完成;第二批將覆蓋50座地鐵站,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後續將在本次試點的基礎上分步推廣。
圖片來源:廣州地鐵今年9月25日,一名45歲男子在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內猝死,引發公眾關於地鐵站配備AED的討論。一個月後,北京地鐵開始引入AED設備。
目前,北京地鐵1號線、2號線、13號線、4號線、大興線已經全部完成AED配置,預計到2021年底,地鐵全網AED覆蓋率達到84%。
深圳地鐵所有地鐵此前都已配備了AED,上海地鐵部分車站已配備AED。北京地鐵開始布設AED後,四個一線城市僅廣州地鐵沒有AED。
根據界面新聞不完全梳理,在內地38個開通地鐵的城市中,目前已至少有20個城市,在部分或全部地鐵站內配備了AED。
今年10月份,廣州地鐵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已經開始試點AED的安裝工作。
廣州地鐵今天發布消息,再次確認從10月起已著手開展AED試點工作,並與衛生主管部門、紅十字會和廣州悅爾公益基金會研究洽談AED配置及人員培訓等具體事宜,最終在近日形成試點實施方案。試點中,首批AED由市紅十字會捐贈,第二批由廣州悅爾公益基金會捐贈。
據界面新聞了解,一臺AED的價格在1萬-3萬左右。大多數城市的AED設備都是紅十字會或社會公益機構捐贈的,不會給地鐵公司造成財務上的負擔,此前地鐵公司不支持AED進地鐵,主要是考慮到運營上的安全問題,以及可能因為急救失誤帶來的風險。
廣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他們計劃向廣州地鐵捐贈59臺AED,這些設備也是社會人士捐贈給紅十字會的。
該工作人員表示,AED被稱為「傻瓜式操作」機器,有語音提示操作,不過紅會仍會對地鐵工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確保地鐵工作人員能夠正確操作機器。
廣州地鐵稱,AED配置到位後,將利用車站廣播、地鐵電視、網絡等途徑,向乘客普及急救基本知識和AED的性能特點,提升應急救護知識的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