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生活全靠妻子李銀河資助

2020-12-23 汪默韓

無論學歷還是收入,王小波都不如李銀河,但李銀河卻從內心崇拜王小波的才華,不讓王小波打工,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

1984年,李銀河去美國念書,王小波以陪讀的身份去,在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在美國他們省吃儉用,倆人的開銷全靠李銀河300美元微薄的獎學金。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王小波完成了他的小說《黃金時代》。這本書邊寫邊修改,斷斷續續總共寫了20年。

1988年,李銀河獲得匹茲堡大學的博士學位,王小波也在美國獲得了碩士學位,倆人回到了中國。李銀河進入北大社會學所,而王小波則先後去了北大和人大當講師。

回國以後,王小波在導師許倬雲的幫助下,在臺灣發表《黃金時代》,並且獲得《聯合報》文學獎,獎金25萬新臺幣,王小波用這筆錢在北京順義買了一套房子,還有一些餘錢,這才有底氣辭掉老師的工作,開始全身心投入寫作中來。

《黃金時代》後來在香港發表,卻被改為《王二風流史》,儼然把它當作「小黃書」來發行,因為書裡有一些大膽的越界描寫,在大陸根本沒有出版社敢出版這本書。

為了出版《黃金時代》,王小波和朋友奔波了兩年多,這才終於得到華夏出版社編輯趙潔平的賞識,力排眾議,她趁著主編出差,發表了《黃金時代》,為此,趙潔平還受了不少苦頭。

趙潔平說:「書稿中對人性的追問和對生存狀態的關注,讓她有一種閱讀世界級大師作品的感覺,讀完這部書稿之後,趙潔萍就決定,不管怎麼說,她都要把這本書出版出來!」

1996年,李銀河去劍橋做訪問學者,本來王小波也打算一同前去,可是為了照顧母親,他只好留在北京。李銀河在機場與王小波道別,倆人也不好意思在公共場合有親密舉動,王小波就突然用力摟了一下李銀河的肩膀,然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李銀河雖然不舍,但是想著也只是短暫分離,但未曾想,這一次,倆人相見卻成了永別。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郊區的家中,突發心臟病猝死,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晚上鄰居聽見有人慘叫,但也不敢去看一眼,第二天才發現王小波死在家中,嘴裡還有「白灰」,是生前痛苦咬牆所致。當時李銀河在英國居住地址不定,同事好幾天才聯繫到她,但沒敢告訴實情,只讓她速速回國。

在機場,同事一句話,讓李銀河瞬間癱軟。

同事說:」王小波真是詩人啊,走得也特別詩意。「本來還心存僥倖的李銀河徹底絕望,悲痛欲絕。人生是如此殘酷,相愛的人,在生前沒有一句話的告別,就這麼永久的離散了。

後來,李銀河在北京郊區為王小波買了一塊巨大的石頭來作為他的墓地,王小波去世後,李銀河整理出版了王小波生前的很多作品,沒想到生前如此寂寞的人兒,死後卻火了起來。

甚至社會上一度出現「王小波熱」,而《黃金時代》更是洛陽紙貴。

《黃金時代》雖然性描寫鋪天蓋地,但是卻很美好純粹,他筆下的性是粗糲的不加修飾的。

比如,王小波在寫王二和陳清揚兩人結合時,一次「一隻蚯蜴從牆縫裡爬了出來,走走停停地經過房中間的地面。忽然它受到驚動,飛快跑出去,消失在門口的陽光裡。 」又有一次,有一隻牛在旁邊哞了一聲走開了。

性在王小波的筆下不是骯髒和罪惡的代表,在自然和諧的環境下,性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理所當然而又散發著勃勃生機。

除了通過「性」來掙脫困住人們心靈的枷鎖以外,王小波更是用反諷及黑色幽默的手法去揭露當下社會流弊,沒有人比王小波更勇敢,更坦蕩的了。

王小波在當時沉悶的當代文學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時間,擁躉無數!

高曉松多次在節目中流露出對王小波的崇拜,他說:「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裡是神一般的存在。」

幾乎罵遍了文壇所有作家的王朔,當有人問他王小波如何時,他卻毫不猶豫地說:「他比我更牛。要是王小波還活著,我不如他」。

王小波最火的就屬「時代三部曲」了,其中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黑鐵時代》。

讀了王小波,你會驚嘆與他的勇敢,也會折服於他的才思與智慧。

如果在喧囂中你想保持一絲清醒,想在枯燥無味的生活中尋找一些趣味,開始讀王小波吧!

王小波「時代三部曲」,只需76元,一頓飯錢,卻能讓你與這個最有趣的靈魂相遇!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哦!

相關焦點

  • 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死後登上北大圖書借閱榜前三
    王小波生前屢遭退稿,窮的「吃軟飯」,生活全靠妻子李銀河資助,無論學歷還是收入,王小波都不如李銀河,但李銀河卻從內心崇拜王小波的才華,不讓王小波打工,她說:「他那麼一個智慧的頭腦,我捨不得他去幹粗活。」妻子李銀河曾經勸說過他加入作協,這樣發作品時方便些,可是他卻拒絕了:「我不想被束縛,我想要更多自由,只有按照自己的意願,才能夠寫出內心渴望的東西。」他自認一生沒幹「傻事」,別人看他,幹的每一件事都是「傻事」。他那部最滿意的作品《黃金時代》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
  • 「吃軟飯」的王小波,用直白坦蕩的性描寫,鞭笞荒誕的現實和人性
    最終,還是靠「中國知青之父」趙凡的女兒趙潔平慧眼識珠,趁總編輯出差在外,打了個時間差才偷偷將這本書出版。箇中原因,不過是因為這本書充斥著大量恣意大膽的情慾描寫。對此,王小波卻坦然回應道,「寫性有媚俗的嫌疑......但生活就是如此,又何須掩飾?」
  • 王小波: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有趣的人,生前寂寞,死後封神
    他是一個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有趣的人,生前寂寞,死後封神的人。03生前寂寞無名,退稿無數,死後被封神婚後的王小波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當中,相繼完成了《黃金時代》、1997年4月,45歲的王小波心臟病猝發而亡,妻子李銀河在美國收到噩耗後,嚎啕痛哭。王小波活得有趣,死得卻很痛苦。王小波在夜晚去逝的。據說,樓下鄰居曾聽到動靜,但沒有人前去查看。
  • 王力宏舅公看了王小波的書,提出一個意見,王小波回去改出了名著
    當王小波冒著極大的生存風險,選擇了寫作這道窄門時,妻子李銀河選擇了傾力支持,她相信他會有一天,帶著他的內向與沉默寡言,站在諾貝爾領獎臺上咧著大嘴傻笑。李銀河說,她不忍心讓小波這樣睿智的人去幹粗活,所有的粗活累活,她一個人包圓了。她一邊攻讀博士,一邊做助教,周末還要去餐館打工,家裡家務也由她來解決。學習壓力和勞累,致使她有次在課堂上都暈倒了,嚇壞了老師。回到國內說起這些事,雙方家人都感到不可思議。可以說,李銀河給了王小波最鼎力的支持,她做了一個妻子所能做的一切。
  • 《黃金時代》中的性描述,是李銀河影響了王小波嗎
    之所以想以王小波為例,是因為近期在無意中讀了李銀河的一些介紹和故事,而讓我也覺得王小波這個人確實是一個奇人,為什麼他生前的小說《黃金時代》託人投稿,都沒出版社敢接,但都評價挺高——你的小說寫得太精彩了?我想,也許是裡面的性描寫過於直露,嚇壞了編輯,就像賈平凹的《廢都》一樣,禁了很多年,最後才得以出版,不過也增加了這樣的話語——此處刪去五百字。
  • 寫了20年「黃色小說」的王小波撞牆而死?生前悲哀,死後意外爆紅
    「性"是一件重要而尋常的事情關於性,王小波是這樣說的:眾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國處於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裡,性才會成為生活的主題。古人說:『食色性也。』想愛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為人性的障礙。
  • 王小波與李銀河的愛情
    風向水瓶的李銀河,土相金牛的王小波。一個古靈精怪,神經兮兮。一個踏實穩重,安定顧家,多麼的不登對。去世後的王小波被文壇封神,他的稿費可能李銀河這兩輩子都用不完。王小波的死跟李銀河有關,因為李銀河在自傳裡說過:她要王小波辭職專職寫作,她來負責養家。王小波很老實,就辭掉了北大教師的工作專心寫作,她喜歡刺激。就虐待和調教王小波。王小波很老實,就由著她,自己出去買繩子回來讓她捆綁,她唆使王小波去廁所勾引男同性戀,王小波很老實,由著她,就去。回來作為素材描述給李銀河聽,讓李銀河寫作。
  • 少年被父親暴揍,中年靠老婆工資接濟,王小波對於時代太過沉重!
    讀王小波的人,常常會不敢想像,他活在上個世紀,至今已經過世二十餘年了。那些他生前無論如何都難以出版的書,這些年一版再版,崇拜他的人絡繹不絕。一代代的年輕人視他作精神中的偶像,稱自己是王小波的「門下走狗」。王小波的一生其實不太容易的,許多智慧和思考還被人看作不合時宜。所幸,他可以寫作。
  • 王小波與李銀河: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於江湖的愛情
    很多人喜歡浪漫的愛情,絢爛煙花下的真情表白;豔紅玫瑰花束中的深情凝望;婚姻殿堂裡戴在無名指的戒指還有那永遠相愛的誓言…而這些,王小波都不覺得浪漫,他將他的愛情融入骨血,用生命書寫著對他妻子的愛意,他說,相濡以沫的婚姻,不如相忘江湖的愛情。
  • 45歲王小波猝死,生前不受同行待見,死後作品卻火了!妻子道出真相
    ——王小波姐姐1997年4月11日,45歲的王小波在自己郊外的寫作間裡,心臟病突然發作去世。年僅45歲。當朋友發現的時候,王小波的頭靠著牆壁,上面全是齒痕,牙縫間還殘留著白色牆灰。我們可以想像他當時有多麼痛苦。「中國白話文第一人」的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 王小波因「醜」嚇跑女友,和妻子恩愛20年,妻子:愛你就像愛生命
    結婚後,新婚燕爾,兩人也不喜歡財迷油鹽醬醋的生活,日子過的馬馬虎虎,王小波的媽媽急壞了,便說:「他們在一起吃精神嗎?」,兩人的世界就已經很豐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為紐帶,所以王小波和李銀河一生沒有要孩子。
  • 「嫌棄」男友長得醜,李銀河提分手,王小波一句話俘虜她的芳心
    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 王小波在李銀河面前,顯得很卑微?
    昨天,舒文在我的文章裡,看到了李銀河和王小波的故事。 她說想到之前,看過《愛你就像愛生命》裡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話,從裡面看到了一種愛情裡的卑微。 舒文很吃驚,那麼出名的王小波,在愛情裡有這麼卑微的一面。
  • 王小波:寫了20多年「黃色小說」!生前默默無聞,死後卻被封神
    他就是作家王小波。1、王小波人們看到這種對性的開放,就想著他必然不是出自於中國的學習,而是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學思想的影響,王小波恰恰也是如此,他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而且他還有著一段門當戶對的婚姻,妻子李銀河,也許你不知道李銀河是誰,但是提到對同性戀的研究你就知道了。
  • 王小波慘叫而亡,妻子愛上計程車司機,弟弟被黑人一刀封喉
    而這個人就是王小波,當時只有45歲。王小波的作品那時的王小波沒有什麼名氣,他耗費很多心血創作的《黃金時代》還沒有在大陸正式出版發行。王小波每天大量精力都耗費在書桌上寫《黃金時代》,生活的事情都交給了妻子李銀河,他全心全意投入到創作之中,可謂是嘔心瀝血。
  • 王小波:「生前籍籍無名,死後聲名鵲起」
    有人說,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只保留第一個字,作為書名會更合適一些,再看看這本書的封皮,堪稱完美匹配!或許也因為此,香港的一家出版社把書名改成了《王小二風流史》,果然銷量喜人。那麼,王小波的這本《黃金時代》或者說《王小二風流史》,到底寫了些什麼內容呢?它真的是一部「黃」書嗎?
  • 王小波45歲暴病離世,用牙咬牆牙縫鑽灰,朋友卻說:走得很詩意
    王小波45歲暴病離世,用牙咬牆牙縫鑽灰,朋友卻說:走得很詩意說到王小波,在上個世紀後半段,他的名聲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他的妻子李銀河曾宣稱:「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就是他了」。而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更是被視為這位怪傑最傑出的代表作。
  • 王小波:寫了29年的「黃色小說」,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被追捧
    1977年,王小波的《綠毛水怪》中,有一個對戀愛的觀點,後來有一位美女讀者被這個戀愛觀給吸引了,這個人就是李銀河。兩個人頻頻書信交流,後來在現實中見了面,有趣的一幕是,李銀河見王小波的第一印象是「醜」,然而王小波的回答卻是「你也不漂亮啊」,兩個人相視大笑,開啟了暢談階段。
  • 王小波45歲貧疾而死,一生孤獨而自由,生前寂寞、身後聲名鵲起
    曾有人評價道,王小波將會和魯迅一樣地影響幾代人,並且成為中國文化的經典。23年過去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這句「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而把「變得有趣」作為人生目標。「王小波的名字是一個接頭暗號,我們靠他來辨別對方是否同類。」
  • 王小波:與李銀河戀愛3年沒有婚前行為,去世18年,房中隱秘被曝
    1997年,李銀河正在劍橋大學上課,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王小波的郵件,上面寫道:「我想去北京郊區的房子看看。」李銀河本來以為這本就是一些尋常的家常話而已,但是沒想到,這成了王小波的遺言。第二天凌晨,鄰居們被王小波的尖叫聲吵醒,不久後王小波就倒在了家中去世了,死的時候他身體彎曲,額頭上有牆上的白灰,或許是臨走之前太過痛苦撞的,或許是倒下時蹭到的。他這一生沒有子女,只有愛了二十多年的妻子李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