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綱》「智」多少

2021-02-13 閱讀理解技巧方法

《智取生辰綱》「智」多少

「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中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章節。劫奪生辰綱是梁山英雄公然挑戰官府的大不韙行為,是促使晁蓋吳用等人投上梁山的根本契機,當然也就有了後來梁山108名好漢聚義水泊、替天行道的驚天壯舉。在這一節裡,楊志和晁蓋吳用對陣雙方使出渾身本領,各顯其智。可是,全文表面上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一直到生辰綱被劫,雙方都在鬥智鬥勇,而不見刀光劍影。可見,全文著重寫「智」,集中筆墨明寫楊志之智,暗寫晁蓋吳用之智。楊志之「智」表現在哪些方面?晁蓋吳用之「智」又是怎樣體現?這二者又有什麼聯繫?本文主要從題中之「智」入手,探討一下作者施耐庵巧於刻畫人物,善於營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的技巧,以饗讀者。

一、楊志之「智」

大名府梁中書給丈人蔡太師的生辰綱被劫,是否說明「青面獸」楊志是個只知舞刀弄槍胸中沒有一點計謀的人?在《水滸傳》其他章節,我們可以看到楊志作為「三代將門之後」其實是個很精明的人。在本章節中他也有許多智慧的閃光點。

1、智藏行蹤:

楊志受大名府梁中書的賞識,接到押送生辰綱的重任。久在江湖的楊志知道此行的兇險,於是在多次推辭不掉的情況下做了精心安排:要求押送隊伍扮裝普通行商客人,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惹人注意。楊志的計劃可見其智。

2、智變行程:

楊志一行上路後,他根據不同地段,更改行路時間。開始是趁涼行路,後來到了「人家稀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地帶,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這一切都是為了安全起見,足見楊志小心機智。

此外,楊志押送生辰綱途中,智選路徑,走崎嶇山路;在強人出沒的黃泥岡,不允許軍漢們在黃泥岡松樹林內休息;後來軍漢們要買酒喝,楊志又嚴詞阻攔,這些對策手段體現了楊志的機警多智。後頭的事實也證明了楊志的準備和顧慮是正確的。

二、晁蓋、吳用等好漢之「智」

初讀《智取生辰綱》,給人的感覺是作者濃墨重彩鋪寫楊志的機警多智,直到小說末尾才道出其中因果來。乍一看去好象作者顛倒了主次,其實這正是作者層層設疑、引人入勝的精彩所在。作者就是要達到在扣人心弦之後再和盤託出讓你產生「哦,原來如此」的效果。

1、智用天時:

楊志押送生辰綱正當夏季酷熱時間。文中多次寫到「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實天氣十分大熱。」所以軍漢們一到強人出沒的黃泥岡,無論楊志如何藤條鞭打,也「都去松林下睡倒了」。一路疲憊加上暑熱,楊志一行已幾乎無還手之力。而晁蓋、吳用等早已守侯在此,以逸待勞,已掌握智取生辰綱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

晁蓋等人選擇黃泥崗和松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最佳選址,自然有其原因:黃泥崗前後十裡都沒有人家可作掩護,撤退迅速;松樹林既可引誘敵急避暑歇息的楊志一行進入,對模糊敵人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風真切情況,為施計造就天然屏障。小說中「只見對面松林中影著一個人影」一個「影」字就足以說明問題。

以上兩「智」充分說明晁蓋吳用等人知已知彼摸清楊志一行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為楊志等畫好了他們必將進入的「埋伏圈」。

3、智用矛盾:

小說刻畫人物除了描寫手法外,還將他們放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中展現。通過觀察分析,晁蓋等發現楊志一行人內部的矛盾已達激化,並充分利用了這一矛盾。楊志在失意時期,得到梁中書賞識,「早晚殷勤聽候使喚」,並把押送生辰綱的重任交託給他。只要他完成這個任務,前途將一片光明,仿佛他已看到出頭之日不遠了,所以就拼命表現,誰知卻顯得急功近利了。在押送生辰綱途中,他對軍漢「輕則痛罵,重則藤條鞭打」,這讓軍漢們忿怨在胸。虞候、老督管同樣對楊志強烈不滿。儘管楊志一開始就防止內部不和,給「賊人」鑽了空子,結果軍漢硬賴在松林中休息,不再理會楊志的打罵。內部矛盾導致分裂,給了晁蓋等可乘之機。白勝後來挑酒在賣和不賣當中即是抓住這一矛盾而施為的。

4、智用計謀:

劫奪生辰綱的計謀全由「智多星」吳用醞釀,然後由晁蓋等人巧妙配合演化的天衣無縫。其具體計劃和分工如下:

⑴晁蓋等人喬裝販棗客,麻痺楊志一行。

⑵白勝挑酒故意不賣,讓販棗客買下一桶,當眾吃盡,以顯示酒中無藥,欲擒故縱,迷惑楊志一行。

⑶借付酒錢饒一瓢,在另一桶中舀酒,一人搶吃,另一人再來舀酒,麻藥,矇騙楊志一行。可謂「瞞天過海」。

⑷白勝賭氣不賣,販棗客好心調解,再次欲擒故縱,徹底麻痺楊志的警惕心理。這一連串的計劃,讓人真假莫辨,楊志即使再精明多智,也不能不入其彀中。

為什麼楊志如此小心謹慎、精明多智還是招致了失敗的命運呢?楊志的「智」是用在護送生辰綱這一趟差使上。之前,由於失陷花石綱丟官、又一氣之下殺了潑皮劉二,已讓他成為「賊配軍」,他的人生夢想陷入極度「失意」。梁中書的賞識讓他有了人生再次「得志」的憧憬。所以他太想出色地完成押送生辰綱這個任務了。因為他急於靠功邀賞,改變自己「賊配軍」的犯人身份,落個「封妻蔭子」。所以為實現這個夢想,楊志把賭注重重押在這一行動上,甚至不惜急功近利地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綱不出事。正因為這種心理,楊志的「智」反而顯得有點過於小心,腦筋死板了,從而引發由於內部矛盾導致失敗。這個原因是由於楊志主觀上急功近利、蠻橫粗暴造成的,此其一。客觀上一方面由於自身內部的不和造成。梁中書一方面把押運生辰綱的重擔託付楊志,一方面卻派了個老督管監視,用其人卻不信其人;再者是押運隊伍內部的不配合與分裂。楊志的領隊方式與管理方法帶來的是軍漢們的牴觸與不聽話,導致內訌產生。「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客觀原因的另一方面則由於吳用計策的高妙和無懈可擊。正當楊志一行出現矛盾分歧之時,晁蓋吳用等人則從從容容,依計行事,大有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感覺。真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試想,楊志一人之智如何能敵眾人一心的晁蓋吳用等?此其二。楊志與晁蓋等人的鬥智鬥勇始終在進行中,儘管表面上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因為我們不到文章讀完就無從知道販棗客就是晁蓋等人。如此則顯得晁蓋等人之智的高明,而楊志之智則充滿一種「大勢已去」的悲壯了。全文集中筆墨明寫楊志的「智」,暗寫晁蓋等人的「智」,不僅增加了這個人物身上的悲劇色彩,也反襯了晁蓋等人「智高一籌」。

當然,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的成功與楊志押送生辰綱的失敗正是凸現了小說的主題,即歌頌梁山英雄的大智大勇,而楊志的「智」則成為晁蓋一行之智的陪襯。雙方「鬥智」的經過即構成小說的高潮。

 

相關焦點

  • 《水滸傳》:白勝參與了智取生辰綱,最後分得多少金銀?
    《水滸傳》:白勝參與了智取生辰綱,最後分得多少金銀?《水滸傳》中的智取生辰綱情節非常重要,也極其精彩,這一次的劫貧濟富拉開了水泊梁山集好漢的序幕。參加智取生辰綱一共有八個人,三阮自是不必說,又加上晁蓋、吳用、公孫勝和劉唐。這是梁山好漢的七星相聚。然而,這次智取生辰綱之所以能夠成功,有一個小人物功不可沒,那就是白勝,他的兩桶酒是蒙翻楊志等一干人的關鍵所在。那麼,白勝參加了這麼大的一次劫財活動期,他最後能從中獲益多少呢?
  • 《智取生辰綱》:一場矛盾糾纏與懸念跌宕的心理戰
    虞候和老都管站到軍健一邊,這才使矛盾激化,而造成了「生辰綱」的被劫。作者正是極力鋪敘這錯綜複雜的矛盾糾纏,為下面劫取生辰綱的情節,作了有力的鋪墊。別具一格的懸念設置《智取生辰綱》懸念的設置與「解除」是別具一格的。
  • 水滸傳中有八個人參與智取生辰綱,為何楊志偏偏只恨吳用一人?
    文/晨曦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個事件,也是梁山泊英雄聚義的開始。眾所周知,有赤發鬼劉唐、託塔天王晁蓋、智多星吳用、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入雲龍公孫勝、白日鼠白勝八個人參與了智取生辰綱的行動,可以說智取生辰綱是一次集體行動,這次雖然行動取得了偉大的成功,但是卻害的青面獸楊志再一次丟掉了工作,失去了唯一的一次回歸體制的機會。
  • 明明是「七星聚義」,卻是八人「智取生辰綱」,此中究竟有何深意
    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那麼問題來了:這明明是八個人,為何作者在前面的章節中,寫的卻是「七星聚義」?一,為了貶低白勝「白日鼠」白勝在「智取生辰綱」中,負責賣酒,負責忽悠。他演技高超,成功吊起了一幫軍漢的胃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吳用的「下藥智取」計劃才得以順利實施。所以應該說,白勝功不可沒。
  • 智取生辰綱時,如果楊志沒有喝酒,晁蓋等人還能成功嗎?
    智取生辰綱在《水滸傳》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它為七雄上梁山打下基業做了鋪墊。其中主要人物有晁蓋、吳用、公孫勝、楊志等人,也因為這一事件,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因為生辰綱被盜,楊志只能落草為寇,而其他人則被朝廷通緝被迫走上了梁山。
  • 「智取生辰綱」的真相:晁蓋吳用真的是主謀嗎?楊志才是最後贏家
    「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中一個非常精彩的情節,但是我們若是仔細讀起來,卻會發現其中有很多蹊蹺之處!首先,最大蹊蹺就是大名府的梁中書進獻生辰綱的消息,為什麼可以在準備階段就傳到了山東的縣?其次,楊志為什麼非要用擔子,扮作商人用小車推其實也很正常,不會讓人起疑,為什麼非要用這麼費勁的方式呢?
  • 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為何要帶上白勝?不是多此一舉而是非他不可
    其實,白勝看起來除了拖後腿沒什麼作用,可他並非是作者為了湊齊一百單八將,隨意安排的沒什麼意義的小人物,智取生辰綱這件事情中,他不僅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反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智取生辰綱後,為救晁蓋,「及時雨」宋江捨命報信的原因是什麼?
    智取生辰綱《水滸傳》中的宋江是鄆城宋家村人,在縣裡做押司,家道殷實、有些田產,因刀筆精通、喜愛結識江湖好漢,經常濟人貧苦,扶人之困,在河北、山東一帶被稱為「及時雨」。兩人所結交的人士中難免有真贓真賊的江湖人士,這些江湖豪強所做類似「智取生辰岡」的勾當很多,晁、宋二人難免被裹挾進去,而且二人對對方的所作所為都有所了解,互相知道根底。宋江如果不搭救晁蓋等人出險境,而使他們落入官府的手中,之前宋江所涉及的江湖事難免會暴露出來,作為公職人員的宋江必將收到官府查辦。
  • 水滸傳:如果是武松押運生辰綱,吳用等人會是什麼下場?
    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中特別富有戲劇性的一個情節,從此,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百零八位好漢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的上了梁山,最後在蓼兒窪齊聚一堂,結拜為生死兄弟,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假設一下,如果把當初押送生辰綱的楊志換作武松的話,還會被吳用等人這麼輕鬆愉快的智取了去嗎?如果智取不成,結果又會如何呢?
  • 智取生辰綱裡楊志他們買酒解暑氣,這裡面有沒有科學道理?
    先不說《水滸》「智取生辰綱」裡楊志他們買酒解暑氣,且來說說《三國》「溫酒斬華雄」和「煮酒論英雄」裡「溫酒」和「煮酒」的行為。「溫酒」和「煮酒」的行為在古代是真實存在的。可是,大家想想,現代人喝酒,還會有多少人「溫酒」和「煮酒」的呢?應該沒有了吧?這就說明古代的酒和現代的酒是有很大差別的。
  • 梁中書為給嶽父祝壽,收羅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在小說《水滸傳》中,有很多精彩的情節,而「智劫生辰綱」,絕對是這部小說的重中之重。正是因為有了七星智劫生辰綱,才有了後來眾人齊聚梁山的壯舉。這一章節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可謂不重。很多讀者對一件事感到好奇,那就是晁蓋等人劫走的10萬貫生辰綱,到底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 智取生辰綱時,假如楊志沒喝酒,晁蓋8人能打過他嗎?
    智取生辰綱是《水滸傳》中比較經典的故事。其實整個故事看下來,我們也都看不出來這條計策究竟有多高明,既然《水滸傳》是小說,不具備歷史的真實性,那麼我們也不妨來假設,如果吳用的這次智取沒有成功,那麼只能強取得情況下,楊志是否能夠抵擋得住。
  • 水滸中楊志丟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一算嚇一跳
    「生辰綱」在唐、宋時期,指的是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生辰綱是梁中書給他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智取生辰綱」則是小說中非常經典的一幕。 蔡京是北宋史上的真實人物,並且先後四次任宰相,不過這人不是位賢相,太學生陳東曾上書,將蔡京稱為「六賊之首」。蔡京領著僕射的俸祿,還首創司空寄祿錢,位極人臣之時大興花石綱,花石綱就是專門運送奇花異石以滿足宋徽宗喜好的特殊運輸交通名稱。
  • 《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所謂生辰綱,就是指唐、宋時期是指編隊運送的成批生日禮物。在《水滸傳》中是指梁中書給他的嶽父蔡京送的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先說一下古代的換算單位。1貫=1000文,一石(宋代)=十鬥=約120斤(當代)。我們先來看看北宋的物價演變,一般以米價來衡量。
  • 水滸中楊志丟的10萬貫生辰綱,放現在相當於多少錢?說出來別不信
    ——《水滸傳》 《水滸傳》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著很多名場面,而「智取生辰綱」更是讀者不陌生的一段。甚至在語文教科書中都收錄這一段的原文,作者施耐庵對這一段劇情的描寫也是詳實細緻。
  • 如果楊志沒有喝酒,清醒狀態下,能打贏劫生辰綱的眾好漢嗎?
    理由很簡單:七位好漢是打算「智取」,但也不可能沒有備用方案。如果已經把楊志手下軍卒放倒了,只剩下楊志本人堅決不喝藥酒,怎麼辦?即使放棄圖謀,難道七人集團還能全身而退?生辰綱是一筆巨大財富。但是錢財嘛,人總不會嫌多。一個人獨吞,是得到全部;兩個人平分,各得一半;七個人分,只能得到七分之一了。分的人越多,每人得到的越少,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 《水滸傳》中若換作武松押運生辰綱,吳用等人會是什麼下場?
    晁蓋吳用計謀因人而異吳用智取生辰綱,吳用激林衝火併王倫,吳用設計盜甲降徐寧,這些都反映出了吳用能夠針對對手的弱點而因人施計因而,如果是武松押送生辰綱,生辰綱也註定會丟,而且是武松配合晁蓋、吳用合夥劫走。
  • 楊志押送生辰綱從山東鄆城繞道,施耐庵真的是地理知識不過關嗎
    這首《鷓鶘天》說的就是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楊志要把生辰綱從北京大名府送到東京汴梁,路過山東鄆城附近的黃泥岡,十萬貫生辰綱被晁蓋為首的八人劫走,梁山好漢的故事到這裡算是真正的開頭了。智取生辰綱都是黃河惹的禍這裡有個問題,楊志送生辰綱為什麼要從山東鄆城走呢?
  • 倒黴蛋楊志先後弄丟了花石綱與生辰綱,大家知道什麼是「綱」嗎?
    倒黴蛋楊志弄丟了花石綱與生辰綱,大家知道什麼是「綱」嗎?《水滸傳》中的花石綱與生辰綱的「綱」是什麼東西?在梁山好漢中,青面獸楊志算是個著名的倒黴蛋了。他有個好出身,系北宋武侯楊老令公之後;有一身好武藝,與梁上有名的好漢戰成平手;還有一份好工作,曾任殿帥府制使。
  • 重讀經典《水滸傳》:生辰綱花石綱接連被劫,楊志性格缺陷使然
    吳用最後說明來意,這三兄弟果斷加入,搶劫生辰綱的隊伍又多加兩人,後來公孫勝也登場了,七星薈萃,真是心疼護送生辰綱的楊志。說到這,不禁在思考,很多事有兩面性,這幾個人搶生辰綱,口口聲聲說那些錢財是梁中書不義之財,我們搶走天經地義!他們這麼安慰自己,覺得自己做的事沒任何錯!但是不管那錢財是不是不義之財,我總覺得他們搶劫這件事,也非英雄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