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一碗黃花菜湯,在仲夏傍晚的堂前賞萱草,風拂過臉龐,倏爾忘憂

2020-12-23 陽臺的果小姐

高中的時候,有人告訴我,黃花菜有個極美的名字,叫忘憂。當時的我實難相信,這名字是如何能和平日裡張揚柔弱的黃花菜相聯繫的。然而,它這忘憂的名字卻也真的跟可食用的黃花菜相關。西晉張華的《博物志》裡寫:「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

到大學時代,學會了周華健的《忘憂草》這首歌,旋律歌詞會經常浮現在心間:「讓軟弱的我們學會殘忍,狠狠面對人生每次寒冷……」那個歲月,忘憂草也曾經鼓勵過人勇敢前進。

但是它不僅僅是能忘憂的。它還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母親花。出現在詩詞歌賦裡表達母親對遊子的思念:「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前,不見萱草花」。母愛無聲無私,也只有常種在堂前能入菜入藥的萱草花能夠寄託了。

私以為,這應該與萱草花蕾能通乳下奶有關。

現在,萱草花已在園林中大量運用,它盛夏花開不斷的特性也得到了不少花卉愛好者的青睞。

隨著國外品種的引進,大花萱草的市場也得到了擴張,近年來,受歡迎的萱草品種大致如下:

當然,萱草花是屬於庭院植物,地盤越大開花越多,但是你想要盆栽也不是不可以。它耐寒也耐半陰,栽培簡單,花色豔麗,作為觀賞植物,它的美,是能讓人心情愉悅,放鬆自我的。

這裡注意:這種觀賞的萱草和可食用的萱草並不一樣,大家還是不要把觀賞用的和可食用的混為一談。就算是種的食用品種,也不要鮮食,新鮮的萱草花含大量的秋水仙鹼,若食用後中毒所產生的後果是難以想像的。一般食用的萱草花大致是經歷開水燙過,然後脫水幹制後才能食用。

《本草綱目》有著:「萱草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開胸寬膈,令人心平氣和的功效。」今天在日本,萱草還被稱為「健腦花卉」,現代醫學也證明,萱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健腦、益智、抗衰老的功能,對促進人體健康、緩解神經疲勞都有很好的療效,這也就不難理解我國古代為什麼把萱草稱之為忘憂草吧。

想像一下:端一碗黃花菜湯,在仲夏傍晚的堂前賞玩萱草,風拂過臉龐,倏爾忘憂的感覺,是不是很爽?

哈哈哈,下期再會~

相關焦點

  • 叢林:萱草忘憂湯
    萱草,亦即諼草。諼是遺忘的意思,所以萱草又叫忘憂草。《詩經·伯兮》裡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 萱草花(黃花)之「四德」 ——寫在增選黃花為市花之際
    近日,我市擬在原有市花丁香的基礎上,增選黃花為市花,受到廣大市民的熱議。熱議的焦點有四:第一、黃花是不是花?忘憂草即萱草,俗稱金針花、黃花,百合科萱草屬中能開成肥嫩花蕾的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
  • 萱草可以讓人忘憂
    過了一段時間,從草的心裡拱出一根根葶來,那葶上頂著一個個花骨朵,看上去像極了黃花菜。又過了一段時間,花骨朵就綻開了笑臉,花朵比較大,顏色是紅色的,與我們通常所吃的黃花菜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萱草。
  • 萱草 中國的母親花
    前幾天母親節時 我就想寫寫萱草但之前的素材藏在百萬計的照片中實在找不出來 也就暫且放下不寫了這幾天看到萱草盛開 正好補上這篇中國栽培萱草有幾千年的歷史萱草又名諼草 諼就是忘的意思據說 食之令人好歡樂 忘憂思所以 萱草有一個美稱就是 忘憂<詩經·衛風·伯兮>中有詩云
  • 白髮萱堂上 孩兒更共懷 萱草花 中國母親花
    中國自古就提倡孝道,感恩父母,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寄託母愛的花卉,但不是康乃馨,而是中國的母親花——萱草花。萱草,俗稱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宜男草等。萱草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其功效在《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若開花則供觀賞。
  • 萱草,被遺忘的中國母親花
    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
  • 萱草 ▏中國的母親花
    詩中婦人因想念外出徵戰久久未歸的丈夫,再也無心梳妝打扮,以至於思念成疾,只得寄情於萱草。她希望能得到數株萱草栽植於北堂,借觀賞這忘憂之草來暫時消解心頭的憂鬱,萱草忘憂的寓意便是從這裡萌發。至於萱草為何能解憂,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因「憂思不能自遣,故樹此草玩味,以忘憂也,吳人謂之療愁。」憂思不能發抒排遣,於是種萱草來觀賞玩味,藉以轉移注意力,稍散一時之悶,略忘片刻之憂;一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萱草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入藥膳食之利人心智,能夠起到讓人歡樂、解除憂煩的作用。還有一說是因以「萱草嫩苗為蔬,食之動風,令人昏昏欲睡。」古時食用萱草,是取食嫩葉幼苗的。
  • 邵陽女子楹聯 || 第74期 || 邵東黃花
    宋陽玲 城步一身金甲威風凜;滿桌黃花味道鮮。童麗君  湘陰金針菜,廚內調和,入席堪稱上品;萱草花,階前種植,行醫可作良方。劉惠雲 洞口入宴黃花成美味;出閣閨女乃佳人。張竹青 市區千疇嫩蕊含苞採;一道佳餚請客嘗。向立平 洞口菜根能益壽;花浪可忘憂。
  • 詩畫尋芳│萱草報慈恩
    自詩經起,萱草在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中醞釀出忘憂、宜男和指代母親的意蘊,構築出獨具魅力的文學意象。萱草忘憂。詩經衛風《伯兮》中說,「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諼草就是萱草,《毛傳》訓釋「萱草令人忘憂」,詩中妻子思念外出徵戰的丈夫,希望能用萱草消除心頭的憂鬱。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中醫的認可,嵇康在《養生論》說「合歡蠲憤,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
  • 但它不是古詩中的「黃花」,跟「黃花閨女」更沒關係
    這裡的「諼草」,按照後世的朱熹注釋為「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諼草,古代也叫萱草,北堂指的是母親居住的房間,後來代指母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該去哪裡尋找一支萱草,種在母親的堂前,使她從此再也沒有憂愁呢?
  • 合歡: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嫋紅絲拂
    三國時期(魏)嵇康《養生論》有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蠲(juān),除去之意。古詩詞裡常把合歡和萱草一起並用,用來作為排憂解愁的寄情花木。魏晉時期名士嵇含的《伉儷詩》有句:臨軒樹萱草,中庭植合歡。
  • 古詩詞 | 合歡: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嫋紅絲拂
    合歡樹性喜光喜溫,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輕度鹽鹼,對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因樹形優美,葉形雅致,盛夏時又絨花滿樹,有色有香,可形成輕柔舒暢的氣氛,是行道樹、環境綠化和庭園點綴的觀賞佳樹。合歡皮和花都是常用中藥材,其皮味甘性平,歸心、肝、肺經,無毒。而花味苦,具有花理氣解鬱的作用。
  • 讓萱草回歸「中華母親花」的本位,《解放日報》刊登上應大劉紅軍教授文章
    古人常使用萱草、蜀葵等圖像元素來表現忠孝。(資料圖片)在傳統文化中,萱草是母親、母愛的象徵符號。此類題材的文史資料十分豐富,擇其一二,以見其概。唐代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在此,孟郊直接將「慈親」與「萱草」聯繫在一起:萱草生滿階前,遊子正遠行天涯。
  • 3000多年歷史的萱草,我國古人指代母親和孝親,單朵花期僅1天
    3000多年歷史的萱草,我國古人指代母親和孝親,單朵花期僅1天。(王建安 攝影)位於河南省湯陰縣韓莊鎮的湯陰縣文化中心場館外景,該文化中心佔地120畝,總投資3.5億元,文化中心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相繼開館。6月份,湯陰縣文化中心場館外綠樹成蔭、萱草綻放。
  • 六月的騰衝:臉龐上拂過的是清爽的風,滿眼都是青翠的綠
    六月的夏日,騰衝還沉浸在暖春的舒適裡,幸福在空氣中滿溢,這裡沒有夏日粘膩煩悶,只有藍天、白雲、綠蔭、蟬鳴,臉龐上拂過清爽的風,滿眼都是青翠的綠。六月,從這些壁紙開始,打開對騰衝夏天的期待吧。
  • 黃花喻母緣古今
    中國黃花菜,又名黃花、金針菜,為世界獨有之特種佳蔬,種植歷史至少三千年。古人稱黃花為萱草、忘憂草、療愁花、丹棘、鹿蔥、鹿劍和宜男。自古以來,在對聯和詩歌中,以黃花或萱草(花)作為母親的尊稱。其原因是什麼呢?
  • 黃花菜和秋水仙素:花壇裡的萱草為什麼不能吃?
    現在正是萱草們開花的季節。今年我第一次見到它們的花,是體育公園裡的金娃娃萱草;後來又見到了其他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