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有人告訴我,黃花菜有個極美的名字,叫忘憂。當時的我實難相信,這名字是如何能和平日裡張揚柔弱的黃花菜相聯繫的。然而,它這忘憂的名字卻也真的跟可食用的黃花菜相關。西晉張華的《博物志》裡寫:「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
到大學時代,學會了周華健的《忘憂草》這首歌,旋律歌詞會經常浮現在心間:「讓軟弱的我們學會殘忍,狠狠面對人生每次寒冷……」那個歲月,忘憂草也曾經鼓勵過人勇敢前進。
但是它不僅僅是能忘憂的。它還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母親花。出現在詩詞歌賦裡表達母親對遊子的思念:「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前,不見萱草花」。母愛無聲無私,也只有常種在堂前能入菜入藥的萱草花能夠寄託了。
私以為,這應該與萱草花蕾能通乳下奶有關。
現在,萱草花已在園林中大量運用,它盛夏花開不斷的特性也得到了不少花卉愛好者的青睞。
隨著國外品種的引進,大花萱草的市場也得到了擴張,近年來,受歡迎的萱草品種大致如下:
當然,萱草花是屬於庭院植物,地盤越大開花越多,但是你想要盆栽也不是不可以。它耐寒也耐半陰,栽培簡單,花色豔麗,作為觀賞植物,它的美,是能讓人心情愉悅,放鬆自我的。
這裡注意:這種觀賞的萱草和可食用的萱草並不一樣,大家還是不要把觀賞用的和可食用的混為一談。就算是種的食用品種,也不要鮮食,新鮮的萱草花含大量的秋水仙鹼,若食用後中毒所產生的後果是難以想像的。一般食用的萱草花大致是經歷開水燙過,然後脫水幹制後才能食用。
《本草綱目》有著:「萱草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開胸寬膈,令人心平氣和的功效。」今天在日本,萱草還被稱為「健腦花卉」,現代醫學也證明,萱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具有健腦、益智、抗衰老的功能,對促進人體健康、緩解神經疲勞都有很好的療效,這也就不難理解我國古代為什麼把萱草稱之為忘憂草吧。
想像一下:端一碗黃花菜湯,在仲夏傍晚的堂前賞玩萱草,風拂過臉龐,倏爾忘憂的感覺,是不是很爽?
哈哈哈,下期再會~